在朗读中深入地感悟小学语文言语形式

2017-04-15 07:33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铁罐陶罐语句

(德化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德化 362500)

在朗读中深入地感悟小学语文言语形式

李素云

(德化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德化 36250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充分利用“朗读”这一古老而又科学的方法,给予学生一片朗读的蓝天,让“读”成为语文课堂动听的主旋律,让“读”成为开启言语殿堂的金钥匙,让“读”成为滋生学生语文素养的沃土。学生在朗读中触摸词语的“温度”,窥探语句的“脏腑”,体味标点的“情感”,触摸文章的“骨架”,深刻地感悟言语形式,习得言语表达的方法,提升言语表达的能力。

朗读;感悟;言语形式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主要手段。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有助于学生体味作品的情感,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助于学生言语的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凸显语文学科的特点,给予学生一片朗读的蓝天,让“读”成为语文课堂动听的主旋律,让“读”成为开启言语殿堂的金钥匙,让“读”成为滋生学生语文素养的沃土。

一、在朗读中触摸词语的“温度”

在词语教学中,有些教师先是利用课件出示词语,运用指名、“开火车”等方式请学生朗读;接着,教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说说词语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用词语来说句话。这样教学,忽视了对词语丰富意蕴的深度挖掘。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是肤浅的、抽象的、模糊的,感受不到词语应有的生命活力。“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文本中的词语是作者心血的结晶,浇注着作者浓浓的情愫。我们可以利用朗读这一“最古老、最科学”的方法,引领学生“沉入词语的四度空间”学生一起咀嚼揣摩,用心灵去触摸词语的温度,去感受词语鲜活的生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一文中的“奚落”一词,是本文的重点词语。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就是通过朗读,引领学生深刻体会其深刻的意蕴。首先,教师让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九自然段,说说这部分内容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其次,教师让同桌的两位同学以铁罐和陶罐的角色,读读它俩的对话,体会其说话时的神情和语气。接着,教师指名学生按角色读铁罐和陶罐的对话,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对话中的“?”和“!”。在反复对比的读中,学生渐入意境,读出铁罐的“傲慢──轻蔑──恼怒──怒不可遏”的语气变化,读出陶罐的“谦虚——平和——宽容——不恼不怒”的语气变化。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品析铁罐的“陶罐子”“住嘴”“感到羞耻”等话语,再次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与蛮横狂妄的个性;品析陶罐的“兄弟”“并不是懦弱”“还是和睦相处吧”等话语,再次体会陶罐的平和宽容与不亢不卑的胸襟。最后,教师又让同桌学生按角色读铁罐和陶罐的对话,并说说“奚落”这个词语的意思,从“奚落”这个词语看到了怎样的陶罐和铁罐?自己有什么感想?在充分的朗读中,学生不但读懂了“奚落”的意思,而且感受到了角色的个性特点,还明白了为人处世的哲理。可以说,在充分的朗读中,学生全方位地窥探到了词语背后的靓丽风景,触摸到了词语暖暖的“体温”。

二、在朗读中窥探语句的“脏腑”

品析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感悟言语形式,借助情境,模仿表达,这是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的做法却不尽如人意:要么让学生读读句子,说说句子的意思;要么让学生抄下教辅材料里的语句注释,让学生读一读;要么抓住重点词语,肤浅地“调侃”一番……这样教学,学生品析不到语句的深层含义,体味不了语句的言外之意,理解不透语句的表达效果。我们应该利用“朗读”这一利器,在反复的朗读中,窥探句子的“脏腑”,细细地揣摩、深深地领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掌握语句的表达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她是我的朋友》一文中的第8、9、10三个自然段,生动、细致地描写了阮恒在抽血的过程中的神情和动作,他献血时的紧张与痛苦跃然于纸上。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给你印象深刻或者感动的语句。再让学生各自朗读这些语句,并用标出描写阮恒“哭”的词语。想想,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做好批注后,和同桌同学们交流。教师指名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语句,在对比、互动的朗读中,学生渐渐的走进了阮恒的内心世界。接着,教师出示“啜泣”“呜咽”“哭泣”的注释,让学生边读语句边体会词语的意思,学生感受到了阮恒哭的程度越来越深,感受到了阮恒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痛苦的内心,读得声情并茂。教师又让学生用划出阮恒“哭”时的动作。学生再读语句,从“捂住脸”“掩盖”“咬”等词语,体会到了阮恒既害怕又勇敢,既矛盾又坚定的内心。然后,教师以“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描写阮恒内心活动”的问题,让学生再读语句,让学生体会作者通过抓住阮恒的表情、动作的变化来衬托内心的情感变化的间接描写的方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写一段“喜怒哀乐”情感变化的片段。这样“读”“悟”“写”结合,学生既深刻地理解语句地内蕴,又习得了表达方法。

三、在朗读中体味标点的“情感”

在阅读教学的细读文本时,许多教师往往只关注“重点词语”和典型的“言语范式”,引领学生品味咀嚼,模仿迁移,对那些不起眼标点符号,却视而不见!就是看到了它们,也只是说说它们的作用。标点符号成了被教师们遗忘的“角落”。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情感信息的载体,是传情表意的特殊方式。在细读文本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那些特别的标点,要与阅读理解紧密地结合起来,带领他们去和标点符号进行有深度的对话,去感悟探究,发现它们的亮点与意味,并以自身的体验去唤醒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体味标点情感的过程中,感悟标点丰富的内蕴,欣赏文本异样的精彩。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唯一的听众》一文中,有这么一个语句:“‘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语句中连续运用了四个“!”。在教学时,一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细读体味的:他先以“妹妹听了‘我’的话后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生通过互动交流、朗读,体会到了妹妹的十分惊讶和激动。接着,教师让学生自读体味,学生从语句中的四个“!”,不但体会到妹妹“惊讶”和“激动”,还体会到妹妹对老人的敬仰。教师把语句中的“!”换成了“。”,再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感受到了用“。”不能表达出妹妹当时的“惊讶”和“激动”的心情。然后,教师让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读好这个语句。最后,教师用“引读”的方法让学生读语句:同学们,这四个叹号表达了妹妹当时的心情。当“我”把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称为“聋子”时,妹妹惊叫着说——(生齐读语句)当她得知教我学琴的是誉满天下的老教授时,她激动地说——(生齐读语句)巧妙借助标点的魅力,引领学生充分地感悟,让隐含的情感因素敞亮开来,带给学生的是具体可感的生动画面,学生深刻地感悟文本的内蕴。这样,一位品德高尚、“不教而教”的师者就巍然地屹立在学生的面前。

四、在朗读中触摸文章的“骨架”

搭设好文章的“骨架”,会使文章的主题鲜明,层次分明,衔接自然,照应得当,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从而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培养学生搭设文章的“骨架”(谋篇布局)的能力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要么凭借教科书传授,缺少学生的个性感悟;要么让学生泛泛而谈,没有引导深入探究;要么只注重人文感悟,忽视言语形式的习得……语文课缺乏“语文味”,漠视“言语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发现文本言语形式的奥秘;让学生合理地“练”,在“练”中发展言语表达的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描述了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在介绍夏秋冬三个季节的变化时,课文都以“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为开头,这种“反复”的构篇方法,特别适合一年级的小学生模仿。一位教师在教学时,采用“读—悟—练”的方法,让学生对谋篇布局进行模仿迁移。教师在引领学生研读课文,感悟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之后,通过“读”这一途径,让学生发现“反复”的言语秘密。首先是同桌“互读”描写夏秋冬的段落,一个同学读一个自然段。接着是师生合作读,教师读叙述部分,男生读小蜗牛说的话,女声读蜗牛妈妈说的话。然后,教师以“大家有什么发现”的问题,让学生找出在文中出现三次的语句:“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并告诉学生,像这样格式相同的词语或句式相同的句子,在文章中重复出现的手法,我们把它叫做反复。紧接着,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让学生再感悟“反复”的表达方法。最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小鸟找秋天》——小鸟飞过果园、树林、田野的画面,让学生运用“反复”的表达方法,创编故事。这样“读”“练”结合,学生的表达能力确实得到了发展。

总之,我们要善于利用“朗读”这一法宝,引领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咀嚼言语的意蕴和情味,深刻地感悟言语形式,习得言语表达的方法,提升言语表达的能力。

[1]叶圣陶,夏丏尊,朱自清.什么是我们的母语——民国三大家论语文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倪文锦,王荣生.人文·语感·对话:王尚文语文教育论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3]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G471.2

A

1673-9884(2017)02-0053-03

2017-01-01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一般课题(FJJKXB16-416)

李素云,女,德化县教师进修学校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铁罐陶罐语句
陶罐会呀会跳舞
河南三门峡西周墓出土器物
写好人物神态,彰显人物性格
重点:语句衔接
故乡是你心中的那只陶罐
对话显“品格”
铁罐帆船
常见的水果陶罐类静物组合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