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琴
(闽侯良存华侨学校,福建 闽侯 350109)
就乡村之景 写鲜活之文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路径初探
卓琴
(闽侯良存华侨学校,福建 闽侯 350109)
当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水平存在比城市中学偏低的现象:脱离生活;思想肤浅;缺乏写作兴趣;缺少基本功训练训练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解决:提倡写真事,抒真情,写出农村特色;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读写结合,加强基本功训练。
作文教学;农村中学生;农村生活;激发兴趣;基本功训练
笔者是一名已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凭借对语文,特别是作文教学的爱好,几年以来,笔者在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园地这个困境中艰难地跋涉,倍尝艰辛,又欣有所获。现借机总结经验,以期抛砖引玉,争取更大进步。
在农村中学,学生怕写作文。对于教师规定的两周一篇作文,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的,就只好去抄袭作文选或其他同学的;能够独立完成的作文,材料也多半是编造的,如“扶盲人过马路”“公共汽车上让座”“因误解与朋友友谊破裂,还来不及反悔,他已经去了美国”等,陈词滥调,毫无新意。“当语文教师实在太累了,看看那堆写得乱七八糟的作文就头疼”这是语文教师共同的心声。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改作文,这样恶性循环下的后果不堪设想。这种情况不得不引起教师的深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社会环境因素
虽说农村有着广阔的天地,但是农村中学生和城市中学生相比,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要少得多,社交能力也无法与城市学生比。最严重的情况要数可供阅读的书籍的匮乏,造成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缺乏丰富多彩的直接体验。于是他们的作文就表现得内容虚假,主题单一。
(二)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因素
对于生活在闭塞农村的中学生来说,教师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不高跟他们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水平不无关系。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水平偏低,没有让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以至笔者发现初一新生好些同学作文“三段式”,开头、中间、结尾各一段,中间若大篇幅就一个自然段;甚至有的同学还不懂得用句中标点符号;字迹潦草,错别字现象就更严重了。小学毕业生以这样的作文基础升入初中,对于初中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不能不说是严峻的挑战。另外,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重阅读教学轻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他们把完成课文教学作为首要任务,而把作文教学放在次要的地位,多教几次或少教几次都无妨。这势必影响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总之,作文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最大牺牲品。语文尤其是作文是要靠长期坚持积累的,无法像其他学科那样“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农村中学生往往对它的付出少之又少,作文水平低下也就无法避免了。
语文学科特别是作文教学历来是农村中学教学的重灾区,面对这一现状。路在何方?作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践行者,教师责无旁贷。近年来,笔者致力于作文教学创新,勇于实践,已取得一定成效,所教学生作文水平比刚入学时有了长足的进步。下面,笔者就农村中学作文教法提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提倡写真事,抒真情,写出农村特色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1]农村作文教学应立足于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写出真情实感,农村的世界具有自然、清新、朴素之美。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留心观察身边独具特色的人、事、物,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多彩的农村景色,通俗有用的农村谚语、俗语,辛勤工作的农民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巨大的变化,这些都为农村中学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在拥有了这些素材之后,应着力于具体细致的描写,并要抒发真情实感。只有这样,农村作文教学才有可能走出困境。
笔者曾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时,组织学生开展“家乡风景独好”活动。带领学生游览家乡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十八重溪,同时引导他们查阅地方志,去访问景区附近老人,了解当地的人文景观、风物特产,而后整理材料各写一篇游记,并把他们的作品布置成墙报专栏,让他们互相观摩切磋。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拓展了学生写作思路,积累了写作素材,而且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1.通过命题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对于写作,不少中学生一怕写,二应付。他们都认为作文太难,不知道写什么。不论是平时练笔还是大考,教师在出题时都要慎重考虑,所出的作文题目,要符合学生认知,要让学生有话说。不然,学生面对题目,不知从何写起,憋了半天,好不容易憋出一篇文章来,结果又是差评。如此恶性循环,岂能让学生爱上作文,所以,教师要慎重命题,才能从源头上呵护学生的写作兴趣。
笔者在平时每两周一次大作文题目命制问题上慎之又慎,并不拘泥于教材中现成的单元作文训练题目,而是让命题方向瞄准学生自己的生活;也不局限于“学习”“亲情”“友情”等陈旧的话题,而是“投其所好”,让他们多写“兴趣爱好”“课余生活”,如《我的小伴侣》(既可以写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也可以写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还可以写自己珍爱的一件纪念品的故事)、《我的手工杰作》《我的小天地》《我家的菜园子》等,寒暑假作文题更是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命制的题目是《暑假生活二三事》《春节趣闻》等。
2.通过乡村活动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笔者是所在学校的文学社负责人,积极倡导学生多练笔,陆续把全校学生的优秀习作汇总起来,并定期汇编出版“心舟”刊物,在校内外交流。而且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征文活动,或向各级报刊推荐学生的优秀习作。笔者曾多次组织学生向CN级报刊《闽侯乡音》的“甘蔗林”或“作文园地”栏目投稿,并有宋玲婷同学的《一个笔者最崇拜的人》,王浩同学的《救火逃生演练记》,曾狄同学的《关爱——增加生命的宽度》等先后被录用刊出。这使学生从中得到莫大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这些都极大地激励了文学爱好者的写作积极性。
3.通过批改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
面对一篇学生或认真或应付完成的作文,教师如何批改,这是很值得探究的问题。很多教师批改或泛泛,或求全责备,或一棍子打死,教师应在每一次作文指导中提出本次作文分级的具体目标,有了明确的尺度,而且严格的运用它,该评“优”的评“优”,达不到这个阶段所定尺度的最低一级要求的,该评“不及格”的评“不及格”,[2]经过系列训练,既保护了学生写作的热情,也使学生写作能力稳步提高。
(三)读写结合,加强基本功训练
字、句、篇章的训练是写作的基本功,这些基本功只在写作课上训练行吗?当然不行。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没有吸收,何以表达。[3]良好的阅读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基础。因此教们在语文课上要把读写结合起来。最新一套人教版的语文教科书中的课后“拓展练习”和“综合性学习”中都有很多这样的训练题。如《三峡》一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出了一道题:请同学参照《三峡》一文中写景段落,联系我们的乡村之景,写你想象中的三峡之美,写成片段散文。多做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又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的课后练习“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通过这次仿写训练,不仅使学生思想受到一次磨练,更深刻地认识了亲人之间的爱,而且积累了写作素材。
总之,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应满怀信心地立足农村生活,努力拓展作文教学空间,课内外相结合,读写相结合,通过不懈耕耘,让农村中学生就乡村之景,写出鲜活之文。
[1]肖川,吴亚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2]张秋玲,王彤彦,张萍萍.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祝希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J].电影艺术,1962(3).
(责任编辑:石修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