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促读 读中促悟
——以《咏怀古迹(其三)》教学为例

2017-04-15 05:28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王昭君古迹昭君

沈 平

(同安第一中学,福建 厦门 361100)

以情促读 读中促悟
——以《咏怀古迹(其三)》教学为例

沈 平

(同安第一中学,福建 厦门 361100)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唐代宗大历元年,在夔州写下了组诗《咏怀古迹五首》。作为唯一以女性为题材的《咏怀古迹(其三)》,作者杜甫以“怨恨”二字,同情昭君不幸的遭遇,也慨叹自身的报国无门。古代诗歌教学离不开朗读。如何在教学中“以情促读,读中促悟”,在“读”中品味、揣摩、积累并逐步学会欣赏,至关重要。文章探讨运用“以情促读、读中促悟”的具体方法,通过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艺术手法的分析、主题涵义的理解,在师生互动中指导学生把握、鉴赏《咏怀古迹(其三)》这首咏史诗。

以情促读;读中促悟;主题涵义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唐代宗大历元年,在夔州写下了组诗《咏怀古迹五首》。作为杜甫咏史诗的代表作品,这五首诗歌分别对五位著名的历史人物进行了歌颂,同时也寄寓了诗人杜甫自己人生的感悟与悲哀。在这五首诗中,有一首诗很特别,也是唯一一首写女性的,这首诗就是《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在经过昭君村时,写下了《咏怀古迹(其三)》这首咏史诗。这首诗歌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三诗歌单元“杜甫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本诗写的是昭君身为汉家女子,命运多舛、远嫁塞外、离开故国的怨恨。“怨恨”是这首诗的主题,怨恨从“一去”两个字开始,到“独留”两个字结束。作者同情王昭君不幸的人生遭遇,同时也“推人及己”,感叹自己空有一腔忧国忧民之情却不被朝廷重视的可悲境遇。可以说,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王昭君的怨恨,但诗中寄寓的却是杜甫自己的怨恨。将自己的主观思想倾注在历史人物的身上来体现,这正是咏史诗创作的特点之一。

一、背景导入,自主朗读

语文教学美在文本,特别是古代诗歌教学,其文本所承载的内容,具有不可抗拒的美的因素。探寻古代诗歌鉴赏教学之美,在课堂上与学生一同享受诗歌的美一直是笔者的追求。诗歌是借助语言来传递自己魅力的,诗歌语言的美,有的可以立刻感知,有的却需深入、反复地体味。作为教师,我们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对有限诗歌语言的品味,领悟其内在的神韵。通过探寻诗歌的美,引导学生由外在的诗歌语言走向作者的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学会品读进而欣赏诗歌的美,鉴别诗歌的美,享受诗歌的美。在一次又一次的审美活动中,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体悟人生,释放心灵进而提升境界。

对于古代诗歌教学,笔者通常采取“用诗歌来引出诗歌”的方式来作为一堂诗歌鉴赏课的导入。但所选取的诗歌必须与这节课所讲授的内容具有相关性,所选取的诗歌也要有一定的典型性,这样才能与所讲授的诗歌产生互补的作用。根据这一特点,对于这节课,笔者在课程的开头,选择了李白的诗歌《王昭君》,学生齐读这首诗。通过这首诗的朗读,自然引出了本节课的主人公王昭君,接着在诱导式提问环节中学生简单地叙述出了王昭君的故事。

正如课前所预设的,“故事”的引入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接着,笔者让学生结合背景,自主朗读《咏怀古迹(其三)》。之前,学生虽然对王昭君也有所闻,但却只局限于表面。通过自主朗读,开启了他们对于王昭君这位中国古代女子思考的大门:“昭君为什么要出塞?昭君因何而怨?这样美丽的女子有着怎样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诗人杜甫为什么要写王昭君?”很自然的,自主朗读引导学生走进诗歌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让学生感悟杜甫诗歌语言的特点和思想的深刻,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二、以情促读,读中促悟

古诗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何上好一堂古诗鉴赏课,这是值得高中语文教师去关注的问题。很多教师整节课用自己深入研究的成果给学生教学诗歌,从表面上看来,学生似乎从教师的讲解中明白了这首诗歌的内涵并且把握了诗歌作者的情感,但这种完全被动式的接受,使得学生从根本上并不能掌握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而且也没有真正地把握诗歌的内涵,感知诗歌的美。学生的头脑中只是教师所给予的固有思维,而这种思维却不能够发散,从而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甚至有的学生由于教师的分析理论过于深奥,无法在教师的分析中收获自己想要的知识,只能在“云里雾里”听完一节课。教师的使命是传授道理、教给知识和技能、解释疑难问题的。但是,通过一节课,教师用什么方式帮助学生解决疑惑,这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去思考的问题。所以,在古诗鉴赏课教学中,师生互动必不可少,而诗歌朗读是其中关键的环节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3版)》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的训练,让学生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在诗歌的语言中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使得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产生属于自己的悟性,从而使得学生真正去读懂一首诗。诗歌不读不能领悟其“美”,诗歌不读不能领悟其“真”。

(一)创设情境,范读促悟

“以情促读”,这是对诗歌解读的重要环节。“以情促读”指的是在挖掘文字内涵和理解作者独特感情的基础上,借助有效的朗读,激发出学生的感情,循序渐进,达到鉴赏诗歌的目的。这个过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到诗歌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学生只有进入诗歌的情境,他们的感情才容易激发。为此,第一遍笔者找出一位学生试读,在学生读完之后,对他的朗读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缺点;第二遍由笔者范读。在范读的过程中,特别注意诗歌情感的把握,这体现在对诗歌中具体字词的把握上,要读出层次;并配上与本诗相符合的背景音乐,使得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体悟诗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人物、内容和主题进行理解。笔者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这首诗开头描绘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个问题调动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以及教师的适时点拨,学生领悟到了:“王昭君作为中国四大美人之一,她克服困难,远嫁到异邦,塞外和亲,使得汉匈两个民族获得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与安宁。昭君不是一般的美女,而是一位民族的英雄。所以开头描绘雄伟的山川画面,其实是昭君坚强性格的体现,可见王昭君在诗人杜甫心中重要的地位。”启发、参与、讨论、探究,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把握。

在人物形象的鉴赏上,怎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昭君形象的理解,笔者采用戏剧台词的方式,让一位同学做示范,配乐为同学们读了一段“昭君的独白”:我耳边吹过刺骨的寒风,在明月初升的阴山上,轻轻地将琵琶拨响。我改了丝裙玉袖,着了罗衾马靴。塞外的风霜,朔漠深深、长路漫漫。君可闻见?我大漠的琵琶,羞了飞雁、醉了祥云。君可看见?我溢满清泪的爱,融了冰雪、欢了羊群。青丝成白发,伤口结成痂。我用轻盈的生命去抵御战争的风沙,我用美丽的微笑填平人民的苦难。只为人间风调雨顺,魂断塞北,亦无悔无怨!

有了以上教学环节的层层铺垫,昭君的形象自然就走进了学生们的心中,昭君的精神也打动着他们的心。笔者让所有女生齐读《咏怀古迹(其三)》的前两联,此情此心,感人肺腑!

(二)熟读精讲,读中生情

南朝江淹写过《恨赋》,杜甫借用了江淹的诗歌,但杜甫这首诗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却更加的丰富且深刻。首先,要让学生清楚这一联中几个关键性词语:“朔漠”一词可见昭君此去处境是多么的艰难;“紫台”即为紫宫,即帝王居住的地方。紫宫是一个多么尊贵的地方,朔漠是一个多么荒凉的地方;紫宫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而朔漠又是一个多么令人生畏的地方。可以说这两个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去”紫台,即离开故国、告别家乡与亲人,而且再无归还之日。一般人做不到,更何况昭君这样一位女子,所以她“去”得悲壮!昭君这样一个弱女子,担当起如此国家大任,是多么伟大而又崇高!她真可谓是巾帼英雄!接着分析“青冢”一词。同学对“青冢”一词并不了解。笔者这时在幻灯上向同学展示“昭君墓”“青冢”的图片,让同学更直观的了解这个词的含义。而昭君的“黄昏”带给人悲凉、寂寥、沉重的感觉,仿佛是昭君无言问苍天,此恨绵绵无期。

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笔者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颈联写了昭君的‘怨恨’,昭君“怨恨”什么呢?她为什么要“怨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颈联,笔者先让学生关注文下注释。然后笔者在幻灯片上展示晋时葛洪写的一篇文章《王嫱不赂画工》。通过材料,学生读出了“画图省识春风面”里昭君的怨恨:怨恨画工毛延寿为了一己私利,贪图钱财,故意丑化了昭君形象,断送了昭君前途;但是难道仅仅是画工改变了昭君的命运了么?她人生不幸的根源是什么呢?正是由于封建统治者汉元帝的昏庸。这样一个昏庸、荒唐,甚至愚蠢的帝王才是造成昭君不幸命运的根本原因。这不仅是昭君一人的怨恨,它也是杜甫的怨恨;分不清善恶的君主不仅仅汉元帝一人,有多少怀才不遇之人也经历着杜甫同样的命运!这是一种怎样的痛楚和幽怨!“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悟昭君的这种怨恨,笔者配乐朗读了一首相传是王昭君写的《怨诗》,让学生在教师配乐朗读中聆听她那无穷的怨恨,从而将课堂的诗境推向高潮。

最后,学生集体朗读,读前让他们注意音调、语速和感情。集体朗读过后,学生在熟读中对于诗歌情感的把握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联系比照,熟读成诵

最后一个环节是拓展。所谓拓展,必须指向这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不是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或者是给学生出难题。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促使他们去思考。笔者选择了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所写的一首关于王昭君的诗歌。这首诗歌创作于1963年10月15日,董必武来到内蒙古,看到了呼和浩特大黑河畔的昭君墓,于是写下了《谒昭君墓》诗一首。这首诗高度评价了昭君出塞的历史功绩和伟大意义。

把董必武的诗引入课堂,这是一种比较阅读的策略。所谓比较阅读,就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但在文本的选择上,教师要进行把关。文本选择不宜太难,选取《谒昭君墓》这样一首简单的诗歌与本诗进行比较拓展,可以增强学生信心,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

最后,笔者要求全体学生合上课本,试着诵读《咏怀古迹(其三)》。诵读的效果出乎笔者的意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可以诵读出这首古诗。

总而言之,古代诗歌教学离不开朗读。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也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从而体悟诗歌的情感。很多学生通常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把古代诗歌背下来,这种方法记忆的时间不会很长,很容易忘记。在以情促读、读中促悟的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反复朗读并且熟读成诵,从感知到理解再到品味,一步一步读出诗歌的层次,学生对诗歌的把握也更加充分。

[1]陈兴才.《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读、教三题[J].中学语文,2010(24).

[2]朱子辉.语词构建与诗意呈现——杜甫《咏怀古迹》解读[J].语文建设,2010(10).

[3]李汝中.不只是幽怨——再读杜甫《咏怀古迹》之三[J].现代语文,2011(3).

(责任编辑:刘火苟)

猜你喜欢
王昭君古迹昭君
古迹“开发”之忧
昭君
昭君
昭君戏中王昭君与刘文龙故事合流现象研究
浅论王昭君诗词中“怨”的艺术特征
敦煌古迹旅游景点与《周易》
明妃王昭君
《王昭君变文》与唐咸安公主关系论考
昭君别院
长歌一曲昭君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