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权
摘 要 学生群文阅读的能力提高,要以提高学生閱读的速度为前提。怎样提高学生群文阅读的速度,是教师们要思考并必须解决的问题。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用遮盖文字速读法、限时限量速读法、知识交流速读法等逐步训练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最终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关键词 群文 阅读速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8-0099-01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第二组课文是以“童年生活”为主题编排教材的,教材中无论是古诗,还是林海音笔下的城南旧事,箫红眼中祖父那快乐的园子,都展现了童年生活的无限乐趣。学生在学习这组课文时都兴趣盎然,原因很简单:文中描绘的情景与他们的生活很接近,所以他们很喜欢。《新编群文读本》五年级下册中的第一单元以“悠悠童心”为主题,选编了六篇文章,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此群文阅读,一是以“文章密码之中心词”为议题,领会作者眼中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二是通过比较,感受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童年的。
学生在学习完语文教材第二组课文后,我即带领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读了这一组选文的前四篇文章——《忆儿时》《童年》《童年记忆》《冰糖葫芦》。当初的设想是首先由语文课本中几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开始,引入阅读这四篇选文。学生阅读这四篇选文,且基本能找出每篇文章的中心词,大约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应该足够了。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成果,统一认识,确定文章的中心词用15分钟时间。最后比较这几篇选文从哪些角度来写童年,以及用一两个词概括自己的童年结束此次群文阅读。但在真正的教学中,大问题出来了:五年级的学生,对于从来没见过的文章,阅读起来却是那样的慢,阅读速度提不起来。到后来,学生慢慢找文章中心词,只交流了自己读后找出的文章密码——中心词,一节课就结束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一节群文阅读课就这样早早收场了呢?是议题太难,还是组织阅读的过程出了问题?是学生的阅读方法、技巧不对,还是他们的理解能力出现了问题?课后,我找了几个学生问他们读这几篇选文的情况:读得快的,他们边读边思考,一篇文章大约在3分钟左右读完;读得稍慢的,他们需一行一行地看,要把每个字都看清楚,得要5分钟左右;读得最慢的,要一句一句地读,基本上要用上比别人多一半的时间。仅仅是阅读,把文章读一遍,居然都差异这么大,何谈理解、思考与分析?学生的阅读速度提不起来,没有阅读的量,那他们阅读的能力又如何提高呢?
由此我想到了平时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多的教师在用语文课本进行教学时,对精读课文都是理解、朗读,在于对文本的深入体会,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等,对于略读课文,基本是解决导读所提出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读书方法。教学中,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这是基本。但我们很多一线的教师往往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默读。不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就不能提高。
学生群文阅读要想达良好的阅读效果,提高阅读的速度是必然的,也是最根本的。要提高阅读的速度,作为小学高年级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这样一些阅读方法:一是遮盖文字速读法。阅读主要是靠眼停作“正移动”来完成。但有时因字句费解,眼停还会作“负移动”,重新感知和理解。这样,势必减慢了阅读的速度。为了减少回视次数,阅读前可以让学生准备一张和书页差不多大小的白纸,放在书的上端。读完一行文字就把白纸往下拉一行,使眼睛不能回读遮盖住的文字,这样就可以减少“负移动”,增加眼停的视觉广度。二是限时限量速读法。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借到一本脍炙人口的书,自己十分喜欢,但还期迫近时,为了不失手中宝物,会以超常的阅读速度,甚至一鼓作气把书看完。这种感知字句的潜能发掘,是由于通过感受器接收到“时间紧迫”的信号后,刺激大脑的视觉神经,逼使你集中精力,使被感知的字句传至大脑皮层枕叶的视觉过程加快,反应出来便是眼停的移动速度增快。根据这种心理现象,我们在要求学生阅读前,先确定一定数量的阅读篇幅,限定多少时间读完。三是知识交流速读法。也就是在知识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将整体分解成部分,由几个人在一起同步阅读部分,各自猎取知识的分支。而后通过知识交流这条途径,使每个阅读者都能完整地获取知识的全体。这种速读方法要求有两人以上组成的学习小组。阅读前,将需要阅读的文章根据各人的阅读能力,量力分读。阅读完后,互相交流,就能使每个阅读者尽快掌握需读书籍全貌,取得事半功倍的实效。
(责任编辑 陈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