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主体性教学实效应处理好“四大关系”

2017-04-14 05:18王秀美
韶关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韶关理论课师生关系

王秀美

(韶关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提升主体性教学实效应处理好“四大关系”

王秀美

(韶关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主体性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用实践中涉及诸多复杂的矛盾关系。这些矛盾关系的科学处理直接关系到主体性教学能否收到实效。如主体性教学的师生关系、内容设置上专业性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模式和方法上的传承和创新的关系、评价上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等等。为此,要提升主体性教学实效,必须在科学处理这些关系的基础上确立“四种意识”,即在师生关系上应确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意识;在主体性教学内容设置上应确立生活世界意识;在主体性教学模式创新上应确立课内实践方式意识;在主体性教学评价上应确立过程意识。

主体性教学;生活世界;课内实践方式;过程

所谓主体性教学,是指通过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借助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体系”转化为学生的“信仰体系”,并进而激发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主体性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优点。因此受到全国诸多高校师生的欢迎。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主体性教学涉及许多复杂的矛盾关系,其能否取得实效,往往取决于是否科学解决这些矛盾关系。从韶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六年来(自2010年以来)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实践来看,这些矛盾关系及其存在的问题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师生关系上凸现一方而遮蔽或忽视另一方;在主体性教学内容设置上或凸现专业性远离师生生活世界,或关注师生生活世界而忽视专业性;在主体性教学模式的传承和创新关系上教条化;在主体性教学评价上重结果轻过程。为此,要提升主体性教学实效,必须在科学处理这些关系的基础上确立“四种意识”:即在师生关系上应确立教师主导、凸现学生主体的意识;在主体性教学内容设置上应确立生活世界意识;在主体性教学模式创新上应确立课内实践方式意识;在主体性教学评价上应确立过程意识。

一、主体性教学实践中的“四大”矛盾关系及存在问题

(一)师生关系――凸现一方而遮蔽或忽视另一方

师生关系是开展主体性教学活动要处理好的首要关系,建构良性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主体性教学能否取得实效的前提。在主体性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建构师生关系上往往会出现凸现一方而遮蔽或忽视另一方,即要么凸现教师主体而忽视学生主体。如有的教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理论性、思想性强,较为抽象难懂,大多数专业的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要学生掌握这样的知识主要靠老师“灌输”,因此在主体性教学中应凸现教师的主体作用。这种情形从韶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实践看,主要表现在主体性教学的所有教学环节和教学形式都是教师根据教学事先设计,如选题的内容、展示的方式等等,学生只需要按照老师事先设计好的相关环节实施即可;与此相反的情形是为了凸现学生主体而忽视教师主体。因为有的教师认为,主体性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凸现学生的主体性,校正以往忽视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从韶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实践来看,这种情形中的教师把主体性教学完全交给学生去操作,从选题内容到展示方式,教师只对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结果作最后评价。从这两种处理师生关系的情形来看,主体性教学都没有达到最初的预想实效。在前一种以凸现教师主体的主体性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无从体现和生成,这无疑违背了主体性教学设置的初衷,即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促使学生主体性的生成;而后一种情形中看似学生有极大的自主性,但这无疑是“放羊似的”主体性教学,教师在主体性教学中实际上是缺席的、“不在场”的,教师自己很轻松,但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遇到困惑和难题时得不到教师的及时指导,这样的主体性教学很难收到实效。

(二)教学内容设置上——凸现专业性而远离师生生活世界或关注师生生活世界而忽视专业性

教学内容的设置和选择是主体性教学能不能受到学生欢迎和取得实效的关健性环节。在此问题上,如何处理好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和生活世界的关系成为其设置恰当与否的核心问题。从韶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性教学实践来看,处理好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和师生生活世界的关系问题往往容易出现两种情形,一种是凸现专业性而远离生活世界。主要表现在有的老师把公共基础课当作专业课,教学内容设置求纯、求深、求专,强调主体性教学的专业性和学科性,忽视或回避现实生活世界中的相关问题。如在韶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性教学观摩和交流中,有的老师认为主体性教学内容的设置和选择只能和课本中的内容一致,老师应从课本出发,根据自己的思考来确定与课本内容一致的相关问题,以确保主体性教学内容的专业性。而关注生活世界中的理论困惑、思想问题和现实问题,甚至是现实生活中的歪风邪气与假丑恶等问题,会使其脱离课本内容,从而难以保证其专业性与学科性。与此相反,另一种情形是关注生活世界而忽视专业性。如有的老师在主体性教学内容设置上完全抛开课本,只设置老师和学生生活世界中感兴趣的问题。这两种情形在“传道、授业、解惑”上是分家的,都很难收到好的教学实效。前一种情形虽在“传道”、“授业”,但由于没有解答和回应“现实生活世界”的“解惑”,其“传道”、“授业”是很难“入脑”、“入心”、“入行”的;后一种情形虽然在“解惑”,在关注和回应“现实生活世界”,但由于没有“传道”、“授业”的理论底气支撑,其关注和回应“现实生活世界”的“解惑”当然是膈肢瘙痒,实难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

(三)教学模式的传承和创新关系上——教条化

恰当的主体性教学内容需要建构恰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在此问题上,解决好已有模式的传承与创新新模式之间的关系是该问题的核心。从韶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实践看,在老师们的主体性教学实践中,较为成熟的已有模式有学生主讲型、问题引导型、新闻播报型、课堂演讲型、读书笔记型、经典阅读型、师生合作型、课堂讨论型、专题讲授型等。这些模式都是老师们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也在实践运用中取得一定的教学实效。但在运用这些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往往会在处理已有模式的传承与创新新模式的关系问题上出现如下情形:即把已有模式标准化、教条化。如学生主讲型教学模式是多数教师们认同并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是把学生分组,再确定相应的选题,选题经过学生小组的分工合作及调研、阅读相关文献、思考、讨论等,做成PPT后由学生走上讲台展示和主讲。由于如何凸现学生的主体性是主体性教学模式建构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而该模式在凸现学生的主体性方面甚为明晰,因而许多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一直沿用该模式进行主体性教学,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同,这是应该肯定的。但问题是内容决定形式,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选题都适用于学生主讲型的教学模式,一味地采用学生主讲型教学模式,既容易把其教条化,忽视对已有模式的继续探索创新,又阻碍和丧失了创新新教学模式的机会。

(四)教学评价上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重结果轻过程

对主体性教学进行科学评价是提升主体性教学实效的助推器。教学评价涉及许多因素和问题,其中关健的是把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主体性教学实效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教师的素质、能力、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主体性教学在内容和模式上的选择,学生所在班级的班风、学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参与程度和创新精神,在主体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主体性教学的主导作用和驾驭能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程度等等。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主体性教学的评价往往是重结果轻过程。即重在主体性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成果的展示和期末考试。如韶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教学实施以来,许多教师对主体性教学的评价往往是把重点放在主体性教学的展示部分,根据展示结果和期末考试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而院系对教师主体性教学实效的考核主要是依据学生总结和教师本人总结,也是偏重于结果的评价。诚然,结果是主体性教学过程中诸因素相互作用发展的必然逻辑,从结果(如教学总结等)也可以部分地了解主体性教学的开展情况。但问题是这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来说不够全面,如有的小组学生在主体性教学中积极参与,在遇到困惑时主动积极地与老师沟通交流,并对教师反馈的信息和建议进行及时修改,但如果展示环节不理想,如恰好上台的同学普通话不标准、表达不到位、问题没展开阐述等,则会使前面过程中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学习自主性难以体现。

二、提升主体性教学实效应确立“四种意识”

(一)师生关系上确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意识

科学处理主体性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确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意识。在主体性教学中,教师主导中的“导”应体现在:一是教师对整个主体性教学目标、过程和实施环节的驾驭和掌控,以确保主体性教学中教师的“在场”和其顺利进行;二是教师在主体性教学中应发挥正确政治方向的“导向”作用,即应及时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去解答、纠正、引导学生,以筑牢思想政治理论课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地位;三是在主体性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学习态度、思想困惑和理论困惑,以确保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沟通和指导;四是引导学生在主体性教学中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把“知识体系”内化为学生的“信仰体系”,并进而指导学生的实践。

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是统一的,两者统一于具体的主体性教学实践。或者说,只有在具体的主体性教学实践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导”才能通过学生主体性的生成体现出来。即通过主体性教学活动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思维主体和实践主体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主动力、自主力和创新力,从而促使其主体性的生成。显然,学生主体性的生成和彰显与教师的主导作用达成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二)在主体性教学内容设置上应确立生活世界意识

什么样的主体性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感兴趣呢?为此,确立生活世界意识,以生活世界为根基,把尊重专业性和关注生活世界统一起来设置主体性教学内容。这样的主体性教学内容才是学生感兴趣的。而所谓生活世界,就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来看:“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1]139;“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人”[1]15;“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2]显然,“现实的人、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以及由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和条件所创造的有意义的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对生活世界的科学界定。这样的生活世界是以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相统一的世界[3]。

以这样的生活世界为根基,把尊重专业性和关注生活世界统一起来设置主体性教学内容时,要做到几个结合:一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业知识和学生专业背景相结合,以学生的专业背景为工具,以生活世界为提出和设置问题的源泉,以课程相关知识为解读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专业语言来解读相关主题;二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业知识和生活世界中全球性问题和民族国家问题相结合;三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业知识和师生个体生存中的相关问题相结合。这样设置的主体性教学内容,或因结合学生专业背景,或因结合当代学生的使命和担当,或因契合学生的学习诉求。因而使主体性教学内容成为学生能驾驭并乐于去学习、去思考、去参与的对象。

(三)在主体性教学模式创新上应确立课内实践方式意识

以“生活世界”为根基的主体性教学在模式创新上应确立课内实践方式意识。所谓课内实践方式,是相对课外实践方式而言的,也就是说实践活动的场所是发生在课堂内,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客体是基于生活世界的主体性教学选题。即在主体性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主体性教学的相关内容和主题,学生主体自主选择和创新主体性教学主题的展示方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课内实践方式来界定主体性教学的展示方式。一是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把90后大学生熟悉和喜欢的活动方式都纳入到课内实践方式中来,如笔者的学生在主体性教学实践中采用过小品式、戏剧式、角色扮演式、情景模拟式、动漫式、自拍视频,或时事沙龙、读书沙龙、QQ论坛讨论等方式来展示自己小组的主题。只要能合理地引导和组织学生,学生对主体性教学主题展示方式的创新能力往往会让老师吃惊。学生往往会根据不同的选题,采用灵活多样的展示方式,以凸显选题为最佳方式,可以采用一种,也可以综合采用;二是课内实践方式是学生主体性生成的重要途径,也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体系”转化为学生“信仰体系”的重要环节。因为课内实践方式“使学生的自我实践活动能够直接与课堂理论知识相对接, 让学生在特定问题情境中增强自我感受,在探讨争论中体验理论的真谛,在亲历亲为中接受思想引导,真正实现了情感的认同和观念的内化”[4]。

(四)在主体性教学评价上应确立过程意识

科学的主体性教学评价应把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并确立过程意识。为此应做到:一是应关注学生在主体性教育教学中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往往是大班教学,开展主体性教学务必分组进行,每个小组人数多则十人以上,少则六七人,这样在每个小组中应避免有的学生不参与或参与不积极的现象,把其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纳入到评价中来。二是明确并加大主体性教学成绩在学期总评中的比重,其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参与主体性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这是保证主体性教学实效的重要保证。如主体性教学应占学期总评的20%,并且在开学第一次课把考核办法告知学生,让学生明白主体性教学的重要性;三是把开卷考试改为闭卷考试,现韶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期末考核是采用开卷考试,而开卷考试在监考、组织等方面和闭卷是一样的,但对教学的影响效果不同。因为学生知道该课程是开卷考试,潜意识认为开卷考试就是抄书,因此在思想认识上就没有学习压力,很影响平时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学生对主体性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四是加大平时成绩在期末总评中的比重,也就是把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和实际生活中的表现纳入教学评价,以达到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目的。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6.

[3]王秀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6(3):149-155.

[4]林清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内实践方式的合理性探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4):136-138.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ubjective Teaching Should Deal with the “Four Relations”

WANG Xiu-mei
(School of Marxism,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The subjective teaching mod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practice involves many complex contradictions. The scientific treatment of these contradictory relation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subjectivity teaching .Such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subjective teach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fessional and life world,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mode and metho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cess and the result of evaluation, etc. Therefore,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 must be in the scientific treatment of these relationships on the basi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Four Consciousness”, which should establish teachers’guiding role and students’main body consciousnes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setting of subject teaching contents should establish the life consciousness of the world; the subject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class practice consciousness; the evaluation of subjectivity teaching should establish the consciousness of process.

subjective teaching; life world; in-class practice; the consciousness of process

G641

A

1007-5348(2017)05-0006-04

(责任编辑:廖筱萍)

2016-12-12

2017年广东省教育厅德育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建构研究”(2017GXSZ063);韶关学院第十五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回归生活世界的高校思政课主体性教育教学创新研究”(70312-000015)

王秀美(1975-),女,黎族,贵州关岭人,韶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韶关理论课师生关系
广东韶关曲江区总工会“夏送清凉”慰问13000余名职工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韶关札记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韶关旅游景点的再译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韶关有个青年创业培训班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