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话题中探寻对话的支点

2017-04-14 05:19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7期
关键词:穿透力文本课堂教学

谈 俊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然而在实践中虽有对话,但更多的是单向对话,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有的教师没有真正把握对话内涵,认为课堂对答或者小组之间的讨论就是对话。真正的对话应该基于学生的立场,富有生命的色彩。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话题,为生本对话寻找支点,从而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发展。笔者重点通过话题设计浅析探寻生本对话支点的策略。

一、把握对话起点,重视覆盖面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班级里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由于学生性格、年龄以及能力的差异,导致他们在理解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话题范围窄,就会有学生找不到好的思维点,自然也无法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结果便成了课堂的“看客”。因而对于话题设计,教师要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差异,覆盖面要广,以便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思考。比如在教学《渔歌子》一文时,很多教师习惯先帮助学生逐一理解字词意思,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以教师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与新课标理念相违背。

在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字词,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话题:“作者非常了不起,他不仅是个词人,还是个大画家。他把画画的技巧也融入到写词中。同学们好好读一读这首词。这首词尽管只有27个字,却可以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认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你就会发现,这首词也是一幅绝妙的春天图。现在就让我们想想说说,你在这图中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对于学生来说,这个话题覆盖面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思考点。加之他们思维比较直观形象,因而这个话题也迅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有的学生说看到了“一行白鹭”,有的学生说看到了桃花盛开,还有的学生说看到了渔翁……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在这种讨论中,他们不仅理解了生字词的意思,还描绘出了一幅春景图。

同样的内容,但是话题起点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从上述教学来看,教师在设计话题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教材。话题覆盖面越宽,学生参与度便越高。其实也只有覆盖面较宽的话题才能真正成为生本对话的起点,才能推促课堂精彩的持续生成。这里教师需要明白,要真正倡导生本课堂,前提是教师眼中有学生,尤其是在话题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考虑到所有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如果仅仅考虑少数学生,那么话题的设计则是相对失败的,自然生本课堂也就无从谈起。

二、立足对话基点,突出启发性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一节课上下来,无论多精彩,学生记住的往往只有一件事或者一个情节。时间越长,这种体会也越深刻,因而要真正践行生本课堂,就必须立足学生对话的基点,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他们最关注、最容易产生记忆的点出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一些提示,比如一些关键的字词句、一幅插图、一个课后习题,甚至还可以是一句精妙的点评或者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标点符号,等等。只有让话题充满启发性,尽可能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这样的生本课堂才是有效的,才能真正算得上回归学生的对话。如果话题缺乏启发性,学生自然也不感兴趣,那么结果便可想而知,至于生本课堂更无从谈起。

比如《螳螂捕蝉》一文中有这样的两句话——“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这两句话中有两个“死”字,但意思是不同的。对此,笔者并没有过分讲解,而是让学生查字典,先了解“死”有五个意思。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两句话中的“死”分别是什么意思?对于这两个“死”,你有什么感悟?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不仅明白了两个“死”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从中读出了作者的意思,那就是吴王的命令是不可更改的,如果有谁要劝说,那就会面临失去生命的危险。这一启发,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扩展了学生思维,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与文本、作者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

案例中,我并没有过多讲述,也没有借助多媒体进行渲染,而是紧扣两个“死”字展开教学,但教学效果显著。这是因为笔者设计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话题,不仅找到了学生讨论的基点,还给他们搭建了一个真情表达的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平台就是生本对话。学生的交流与回答,不仅是对文本内容的有益补充,也是他们的思想得以提升的关键。同样,这更是生本对话的一种体现,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还推促精彩生成。

三、聚焦对话焦点,彰显穿透力

教材中每篇课文后面都有一些习题,从诵读要求到字词语句,再到中心主题,涉及面很广。有很多的话题对于课堂教学来说,缺乏实质性意义,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一些具有穿透力的话题,尽可能通过话题来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推促课堂精彩生成。纵观课堂教学,这种穿透力强的话题往往能“一声喊到底”,从课堂开始一直贯串到课堂结束,具有一种提纲挈领的作用。其余小的话题都应该围绕它进行延伸拓展,大话题、小话题之间相互联系,使整个课堂教学与生本对话形成一个整体。

比如在教学《海伦·凯勒》一文时,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课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请用笔画出来,并且尝试着多读几遍,感悟一下。”相对而言,这个话题有一定的穿透力,具有较强的探究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多元化探究,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去解读文本。这种话题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路,还能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文本乃至作者形成一种深层次的互动。学生不仅读出了自己的理解与思考,而且提升了思维水平,丰富了情感认识,有效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养。

话题,是课堂生本对话的基础。好的话题不仅可以使学生有话说,更重要的是具有一定的穿透力,能够贯串一节课的始终。如果课堂教学中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话题之间缺乏联系,那么即便其中一个话题再具有创意,对于整个课堂教学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毕竟课堂时间有限,如果话题分散,或者呈现一种零碎状态,缺乏穿透力,那么其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

对于生本课堂来说,好的话题可以“锦上添花”,让课堂更加精彩。话题设计策略还有很多,笔者不再一一举例,但需要强调的是,无论什么话题,教师在设计过程中都要遵循生本原则,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理解接受能力。只有基于学生的话题、与课文联系紧密的话题才是最精彩的,同样也是最有生命张力的话题。

猜你喜欢
穿透力文本课堂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浅论莫言的小说创作特色
网络音乐文化研究
听剑桥院士聊中国诗歌“穿透力”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