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浅析

2017-04-13 20:13王琳刘广月
关键词:学生党员办学思想

王琳,刘广月

辽宁大学,辽宁沈阳 110036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浅析

王琳,刘广月

辽宁大学,辽宁沈阳 110036

近年来,伴随中外合作办学高速发展,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复合型人才。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已经由最初的盲目扩充阶段,逐渐过渡到追求质量的内在阶段。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同时,必须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路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党建工作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人才培养与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以保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学生党建

中外合作办学能够引进西方高等教育的优秀教育资源,在高校招生与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既能弥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又能与国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相接轨。当前,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日益增多,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实践,已经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与提高。在引进优秀教育资源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把西方一些腐朽思想和文化一同带入国内,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面对新的办学形式,面对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特殊大学生群体,传统的大学生党建工作模式与思路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必须深刻分析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找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创新性地开展好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党建工作,进而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的环境与要求

中外合作办学这种全新的办学模式引进国内近30年的历史,中外合作办学通过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也由最初的怀疑到了解并逐渐被社会所接受。各个高校也都通过各种渠道与国外高校进行合作交流与合作办学。合作办学高校在引进优秀教育资源的同时,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合作办学高校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方面相对薄弱。

(一)牢筑党建基础,体现合作办学育人特色

中外合作办学具有鲜明的国际特色,体现在中外合作办学培养人才国际化、教师队伍国际化、管理模式国际化、教育观念国际化等方面,但不可否认,中外合作办学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这就决定了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在开展党建工作时,不能照搬照抄中国高校传统学生党建工作方法和思路,要通过中西方文化比较教育,增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自信;通过党的理论教育,夯实学生党建工作基础;通过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和有效路径,构建中外合作办学完善的德育体系,在思想层面为中外合作办学保驾护航。

(二)要有思想引领,把握学生党建工作规律

中外合作办学是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思想文化交融更加频繁,社会价值取向多元的复杂形势下出现的新型高等教育模式,而在这种模式下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是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所面临的、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育学生,用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鼓舞学生,以长征精神和中国梦引领学生,牢牢把握住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内在规律,积极主动开展好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

(三)必须发挥党建优势,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模式

当前,大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高校采取双方教师授课,双校园办学模式,在时间与空间上,与传统高等教育有很大区别,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党建工作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教育模式,新时期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必须依托信息化载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和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方法,把信息网络便捷优势和传统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相结合,做到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的跨越时空无缝衔接的良好效果。

二、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误区

中外合作办学是新型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教育环境、教育理念及人才培养方式都与传统高等教育存在差异,这些不同必然导致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特殊性。在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党建工作过程中,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对学生党建工作理解上不深入,认识上存在偏差,工作方式方法不够灵活,使得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未达到预期效果。

(一)办学定位清晰,学生党建工作思路模糊

中外合作办学通常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目前所称的中外合作办学一般是指国家鼓励的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必须遵守中国法律,贯彻中国的教育方针,中外合作办学定位清晰明确。大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开创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区的中外合作大学党建工作新模式,实现了办学定位与党建思路的自然融合;有的合作办学高校还在国外学生党员集中的地方建立海外党小组,实现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留学海外的党建工作与国内一致,这些都是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典型优秀案例,值得借鉴和学习。然而,大部分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客观上积极主动地扩大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主观上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党建工作上却投入不足,使得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思路模糊。

(二)注重引进教育资源,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缓慢

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总体发展目标,新时期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应坚持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目标导向,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水平和整体竞争力,能够培养出国际化教育背景的高素质人才,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水平,满足人民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求。由此可知,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把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模式引进国内,目的是弥补国内对高等教育资源不足,这就导致高校在选择合作项目时,更注重合作方是否是名校,学科是否是特色学科等硬件,而缺乏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人才的深层次理解,对合作办学立德树人工作不够重视,投入不足,对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全盘接受,未能取精去伪,对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大学生成长需求认识不足,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照抄照搬传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已不能适应中外合作办学新型教育模式。

(三)全新高等教育模式,学生易受西方思潮冲击

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过程中,大多使用国外高校教材,国外教师授课,主观上让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大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西方高等教育的优秀课程,客观上导致西方的意识形态也更直接地渗透到中外合作办学校园之中,对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水准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相对传统高等教育,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化、价值取向物质化等观念冲击更加明显,而西方意识形态、思想观念、民族宗教等观念都与我国有很大不同。传统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需求,更不能达到有效的教育目的。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多元文化背景之下,我们倡导大学生既要具备国际化视野,更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爱国情怀。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大学生家境优越,物质生活相对丰富,敢于追求时尚和新鲜事物,而对勤俭节约和艰苦朴素等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缺乏认知,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合作办学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高校传统党建工作强劲,创新能力不足

中外合作办学应当符合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致力于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仍然需要学习党的政治理论课程,其中优秀学子更要接受党的进一步教育和培养,成为党和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和有用人才。传统高校党组织对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有一套成熟而完善的工作体制和教育体系。当前,大部分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为二级学院,组织结构和党建工作依然采用传统模式,党建工作的创新性不足,已不能适应中外合作办学新型培养人才模式,具体表现在:学生党建工作方式方法落后,针对性不强;中外合作办学部分党员出国学习,党组织对境外学生党员缺乏有效管理;党建工作对新型教育载体应用开发不够;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人才队伍缺乏,党建工作后劲不足。

(五)出国学生党员、境外学生党员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

当前,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对出国学生党员的管理大多立足自身实际,制定国外党员管理规定,但还不够规范和细化,特别是出国党员的考察、转正和组织生活等方面,尚未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大多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学生党员出国之后,党组织关系仍在原学校的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在国外学习生活,党组织很难对学生党员情况进行跟踪了解,更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也很难发挥。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大多采取“2+2、3+1”模式,在国内学习时间不长,出国学生党员培养时间较短,党性意识和组织观念不强,注重学习文化知识,忽视个人品德和修养的提高,未能达到党员要求。出国学生党员,人在国外,跨越时空,传统党建工作的组织手段和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党组织与学生党员沟通渠道不通畅,针对性弱,沟通效果不明显。中外合作办学属新兴事物,而出国党员这一特殊群体,对其管理模式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借鉴。

三、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刘云山同志在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抓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新的理论武装头脑,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塑造良好教育环境,抓住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学发展的关键在于抓住重点把握主题,注重团队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卓有成效。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是党的重要理论思想作为指导,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的建设和党的组织建设方面改革创新。

(一)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首位。”

首先,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发展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要对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理想信念的教育,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繁荣富强和蓬勃向上的无穷动力,让学生们能够寓教于乐而不是说教方式理性接受和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文明中国为己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图强。

其次,要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国内学习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把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植根与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思想深处,培养他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让他们充满自信地面对西方文化,能够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全盘接受,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保持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最后,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三观”教育。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成长和学习重要阶段,大学生不仅在这一阶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应注重自身品格的提升和培养,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要明辨是非,保持清醒头脑,在面对西方文化时能够把握住正确的道路和方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时刻保持爱国之心,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

(二)要大力加强心理健康辅导

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是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健康教育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辅助和补充。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混为一谈,很多心理层面的问题归结于思想问题去解决,更多地强调思想教育,缺乏对心理问题的关注,更没有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是一个特定群体,心理上有其特殊性,必须分析其原因,抓住问题本质,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一是,要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工作。要把心理健康课程纳入本科教学体系,聘请心理健康方面的专家开展讲座和报告,搭建起学生和心理专家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健康水平。二是,要组织开展大量的心理咨询活动,及时疏导学生们出现的心理问题和面对中外合作办学产生的课业压力,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三是,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多渠道深刻了解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心理诉求,以此为导向,打造中外合作办学校园文化载体,建立师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平台和纽带,大力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要大力加强党团组织建设

首先,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大学生在国内阶段,要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基层组织建设,只有好的基层党团组织才能充分行使和发挥好高校党团组织和各级学生组织以及合作办学大学生个体的职能和作用,形成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在合作办学大学生心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他们人生感到困惑和迷茫时,为他们的人生指明方向。

其次,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应该注重在校大学生党团员的思想教育,通过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大学生亲身参与到实践中去,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之中。艰苦朴素,乐于奉献,能够以优秀党团员标准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同学共同进步。特别是在国外学习阶段,优秀党团员的培养和带动作用凸显其重要。

最后,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要求进步向党组织靠拢的学生相比传统高校数量较少,因此,党组织对向党组织靠近的学生更要用心培养和教育,鼓励这部分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不断学习进步,并主动抵制入党无用论等消极思想的影响,争取思想上早日成熟,早日加入党组织。

(四)要大力加强合作办学党建师资队伍

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有其特殊性,传统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已无法适应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要求,合作办学高校要根据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党建规章制度,还要打造一支德才兼备,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学生党建工作的专业师资队伍。

首先,发挥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专业教师党建工作辅助作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按照合作办学的要求,中方授课教师每年都有时间不等的机会到国外高校进修培训和学习交流。办学单位的党组织应该充分利用中方教师交流的机会,安排出国教师在国外交流学习的同时,担任国外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对国外学生进行党的理论教育,并建立长效机制,专业教师不仅提高了自己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掌握了国外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有利于对国外学生思想引导和教育。

其次,要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复杂的党建环境中开展好学生党建工作,教学一线的教师,首先要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合作办学的中方教师大多接受过国外高等教育,具有留学背景,教师本身思想状态和理论素养就良莠不齐,合作办学高校要通过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对一线教师强化党的理论及重要精神的学习,让教师坚定政治立场,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之中把崇高的理想信念传递给学生。

最后,要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教师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教师大多采用英文授课,教学工作量大,科研时间被大量挤压,无法完成传统高校即能教学又能科研的双重任务,在教师职称评聘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晋升,影响了教师教学积极性提高。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要制定相应政策,给予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教师充分的精神和物质保障,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外合作办学教学工作之中。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人师表,学生才能乐观好学,积极向上。

(五)要探索境外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径

境外学生党员管理是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境外党员大批量出现,是中外合作办学出现以来的新状况,并伴随中外合作办学的蓬勃发展而逐渐增多,《党章》和中央组织部门对这部分党员管理并没有专门的政策制度,各个中外合作办学高校都是对此方面的管理研究处于摸索阶段,没有相关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和指导。各个合作办学高校根据各自情况,努力探索一些关于境外流动学生党员的管理,但距离规范化和制度化还有差距。因此,合作办学高校党组织要逐渐建立健全出国学生党员管理制度,改进工作方法,利用有效沟通途径,做好出国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首先,加强境外党组织建设。依托合作办学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境外学生党员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置党小组,负责境外学生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和学习活动。为便于境外党员开展党建工作,学校在选派交流教师出国交流学习时,应该重点考虑政治思想成熟的党员教师,出国前由党组织负责对教师进行培训,布置出国后开展党建工作具体工作任务和工作计划,由选派教师在境外召集学生党员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对学生党员进行思想上的引导。有条件的高校也要选派思想政治辅导员短期出国开展学生党建工作,了解境外学生党员的学习生活,解决他们思想困惑,帮助海外学生党员成长成才。

其次,要有制度保障。合作办学境外学生党员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合作办学高校党组织要重视境外党员党建工作,因地制宜地完善和改进相应规章制度,强化责任,做好出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合作办学高校在国内发展党员阶段一定要严格把关,保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由于合作办学大学生在国内学习时间较短,为保证发展党员质量,必须做到发展党员早启动、早引导、早培养。对于合作办学高校预备党员考察转正问题,学生党支部应该分析具体情况,努力探索制定出国预备党员考察转正制度,出国党员同志应该通过互联网等形式,及时向党组织进行思想汇报,学生党支部应该及时了解预备党员的思想动态,境外党小组也要对预备党员谈话考核,能够让境外预备党员进入预备党员转正程序,保证预备党员的转正质量。出国学生党员要定期向党支部汇报自己的思想状况,每位出国党员在国内都有相应的联系人,国内党员活动和学习状况也要及时传递给国外学生党员,让国外学生党员时刻体会到党组织的关怀。出国学生要按时交纳党费,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再次,中外合作办学高校要加强学生出国前的教育,提升学生党员思想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学生党员应参加正常的党的理论课程学习活动,还可以通过提高重温入党誓词、专题讲座和座谈会的形式,对出国学生党员进行更直观深入的教育,提升出国党员思想境界和认知水平,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无论身处何方仍能保持一颗爱国之心。

最后,合作办学高校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开展国外学生党员的教育学习活动。网络时代,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网络已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也为开展国外学生党员教育活动提供了便利。党组织建立党建网站,国外学生党员可以登录网站进行党的理论精神学习,与国内学生党员保持同步,国外学生党员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向党组织汇报自己最新思想动态,此种沟通低成本高效率,是国外学生党员和党组织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可以采用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面对面和点对点的交流,及时掌握出国学生思想动态。完善互联网党建教育平台,建立党建网站,开辟学习论坛,针对国外党员学习生活定期开展主题活动,国内学生党员和国外学生党员通过平台进行交流学习,共同提高学生党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

[1]张丽敏,吕建设.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创新实践及实效性研究[J].学理论,2015(4).

[2]华长慧,徐亚芬.构建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新模式的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6(6).

[3]李宝章,李妍,王滨生,刘云璐.高校赴国外学习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研究[J].求知导刊,2014(5).

[4]张再兴.充分发挥高校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5(5).

[5]宋雅琴.试论中外合作办学中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2008(7).

[6]杜新年.关于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党建工作的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J].2003(11).

(责任编辑:彭琳琳)

2017-02-15

G643.1

A

王琳(1982-),女,辽宁盖州人,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刘广月(1979-),男,辽宁朝阳人,辽宁大学数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本文系2015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项目编号:GXDJ2015-C004)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办学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思想与“剑”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