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爽
(辽宁大学 亚澳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文化阐释视域下华语辩论与英语辩论之差异
马爽
(辽宁大学 亚澳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近二十年来,思辨能力越来越受到中国大学生的重视,辩论赛也成为备受热捧的活动,从高校内部到地区、全国,甚至国际层面的各种比赛层出不穷。总体来说,辩论赛主要有华语和英语两个种类。华语辩论赛主要集中在中国、新加坡等国,英语辩论赛则涵盖大多数西方国家。不过,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生表现出对英语辩论的兴趣,每年有五百多所中国高校的学生参与各种国内外英语辩论赛事。表面上看,中国学生从事英语辩论的难度在于语言,但实际上,最大的挑战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因为华语辩论和英语辩论在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这些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中西两种文化在起作用。
文化阐释;思辨能力;华语辩论;英语辩论
国际上最知名的华语辩论(华辩)赛事是国际大专辩论赛(2007年正式更名为“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1993年开始举办,其前身为1986年首次举办的亚洲大专辩论赛。该项赛事曾轮流在新加坡和北京举行,为华语辩论的最高舞台之一。国际大专辩论赛的举办目的是推广和发扬辩论艺术和中华文化。每场比赛都是正反两队,具体规则自举办以来已经过多次调整和改进,旨在令比赛更具观赏性和竞争性。正反两方各由4名辩手组成,整场比赛分为多个阶段。比赛中很多辩手精彩的辩词、丰厚的理论功底,以及过人的气质和口才成为观众念念不忘的经典。
英语辩论(英辩)采用的是英国议会制形式,是仿照英国议会开会议事模式而设计的一系列辩论赛规则的总称,是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辩论规则,世界大学生辩论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中国辩论公开赛等当前重要赛事都采用此规则。比赛不仅有正反方,还有上下院,采取每队2人、每场4队对决的形式。胜负评判为排序制,即根据各队表现在四支队伍中排出第1-4名,胜负取决于排名积分,而非正方或反方。2010年以来,每年数以万计的中国学生接触或直接参与英辩活动。
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只要过了英语语言关,就可以顺利完成从华辩到英辩的转换。其实不然,华辩和英辩在比赛形式、时间、方式、内容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差异背后是以文化为主导的深层原因。
(一)形式差异造成视听冲击力不同
华辩一般提前一周至一个月公布正反方位置和辩题,这就给参赛双方充足的时间做赛前准备,即兴发挥相对较少。所以观众在赛场上见到的是一个个“字正腔圆”“出口成章”的辩手。可以说,华辩不失为很好的语言能力秀、辩论表演秀,会给观众留下美好的视听印象。相比之下,英辩是通过现场抽签或者电脑随机确定对阵位置,随机公布辩题,准备时间只有15—20分钟。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英辩基本等于“即兴辩论”,视觉冲击效果大多不如华辩。
值得一提的是,在华辩较长的准备时间中,辩手和指导教师几乎可以动用本校或圈子内外所有人力资源,即允许很多高手同时以“场内”或“场外”方式进行指导,“参与准备的不仅有辩手,还有自始至终与辩手并肩作战的指导教师,甚至有一个高级智囊团出谋划策”[1]。此外,图书馆、互联网以及各种物力资源也都唾手可得,这些都为辩手的准备提供了强大的后盾。所以,辩手在赛场上对决之前,其各自的团队早已开始场下的较量。而英辩“切断电子设备,短时准备,不允许指导教师现场指导”等规则,决定了其比赛性质是各方辩手真正的现场较量和实时考验。
两种比赛中辩手的发言时间、比赛构成环节也不尽相同。尽管华辩规则不断推陈出新,但基本上是正反两方依次进行,先后通过立论、驳论、盘问、自由辩论、总结陈词等几项环节,每场总时长不到40分钟。而英辩比较整齐划一,按照一正(方)、一反(方),从上(院)至下(院)的顺序,每位辩手各发言7分钟,总时长56分钟。他们都有自己的角色:正方的政府首相、副首相、内阁成员、党鞭;反方的反对党领袖、副领袖、反对党成员、党鞭。每位辩手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两种比赛质询方式不同。华辩中的质询有单独的盘问和自由辩论环节,每队轮流扮演质询者和答辩者。双方问答此起彼伏,现场气氛热烈。英辩中并无此独立环节,但是在每名选手发言时间内,对方上下院都有机会就已发言内容提出质询。所以,华辩中会出现一名辩手多次发言的情况,而英辩中每名辩手只有一次发言机会,并可以在发言中选择回答或拒绝回答对方的质询。发言辩手以履行自己职责为主,一般最多回答1—2个质询,根本不存在双方对辩的激烈场面。
(二)内容差异造成表现力不同
第一,题目性质不同。虽然华辩中也有政策类的辩题,但更多的还是价值判断。尤其是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价值的诉求越来越重要。而英辩辩题中政策类的和价值类的不相上下,甚至很多政策类辩题范围很贴近于时政。
第二,赋予权利不同。英辩一般只赋予正方上院对议题定义解释权。只有在该方将解释偏离太远的情况下,反方上院才可以对定义提出质疑,并给出更恰当的解释。而华辩中,正反两方都有权诠释辩题,而且因为大家都是有备而来,所以双方会各自拿出对己方有利的定义“做挡箭牌,漫无边际地做各自已经准备好的演说秀”[2]。
第三,内涵侧重不同。华辩模式的特点是重论轻辩。在最初的规则中,40分钟的辩论,陈词共占18分钟。这样的模式显然有利于辩手有“背”而来。该做法实际上是违背辩论原则的。即便从1998年起增加了攻辩环节,并在2000年起将二、三辩的陈词直接改革为一对一的攻辩,却还是免不了“通过艰苦的规范性训练使辩手把事先写好的辩词——往往由教练进行最后的润色——背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而且还要做出一副现场临时发挥的架势”[3]。相反,英辩中“论”和“辩”同等重要,而且更注重现场反应——英辩搭建的是即兴辩论的氛围,完全无法事先“背好”。
第四,论证展开不同。两种辩论究其根本是相通的——无论是华辩还是英辩,都是尝试将己方的道理讲通,故事讲圆满,同时要尽量破坏对方的论证路径或者找出对方故事中的缺陷。但是,两种辩论却有着不太一样的呈现方式。
赛制规则决定了英辩永远不会有华辩那种反复质询、刀来剑往、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不同的赛制除了带来观赏性的区别外,对于参赛选手和参赛队伍来说,最大影响是策略上的不同。华辩允许一名辩手多次发言,这意味着如果队伍中有能力突出的一两名选手,将能够拯救整个战队;而对于英辩来说,每名辩手的发言机会和时间是相同的,如果队伍中两名选手实力相差较大,将会对整场比赛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华辩中每位选手虽有各自职责,却又不是绝对的划分,场上四人起承转合有个大概轮廓即可。第四位辩手也可能在最后时刻灵光一闪,抛出绝妙观点拯救全队于水火……这在英辩中绝无可能,因为英辩的每位辩手只有一次发言机会,而且需要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尽力发挥,僭越会被罚。
另外,华辩中辩手在论证时常常引经据典,立论的观点基本是点到为止,很多时间会用于抓住对方漏洞,包括用词不当等,然后穷追猛打。相反,英辩中如果引经据典,不但对方不认可,就连评委也不接受。辩论中立论观点不一定多,但每一个观点必须一层层展开、讲透,逻辑链条必须明晰。至于对方的漏洞,主要从逻辑和推理上去找,至于用词不当之类的低端错误,根本不是攻辩重点,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三)评判标准差异造成着力点不同
华语辩论的评判标准从最初很大程度上注重辩手的形象、气质、嗓音、着装等辩论之外的因素,逐渐转向对辩论内容、技巧等的重视,但那些外在的因素始终在考察范围内,并且起着重要作用。而英辩只重视与论证直接相关的东西,比如内容、方法、礼貌等,至于辩手的形象、穿着、音调等个体风格因素完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作为(英辩)裁判规则,‘风格’因子不能为多数裁判和辩手所接受。因此不能作为赛事裁判参考标准。”[4]
中国学生在接触英辩时遇到很多挑战,其中语言问题仅是一个小的方面,思维的差异才是更难逾越的障碍。我们知道,辩论是一种文化现象,中西辩论呈现出的明显差异也是各自文化影响的一种反映,文化是这些思维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
从文化阐释视域考察中西辩论差异的根源,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脸面问题。很多文献都强调讲究“脸面”是中国文化的特有产物。在脸面的诸多功能中,有一个叫作“印象整饰功能”,其行为也被一些研究者直接称为“面子功夫”,即为了让别人对自己产生某些特定印象而故意做给别人看的行为,做得恰当,就能给别人带来极好印象,并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愉悦[5]。
这样看来,华语辩论中给参赛双方大量准备时间,选手们非常注重仪表、着装、语音语调和表现风格等外在的要素,即“脸面”。华辩规则是华人制定的,而华人自然离不开中国文化的熏陶。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大专辩论赛中表演的成分较浓。这种辩论首先要好看,所以必须是“准备充分”的,于是把己方观点“背”得滚瓜烂熟也就成了必然。反观之,西方人对中国人很看重的“脸面”不以为然,也不理解。他们更推崇“真实性”,即使美国总统大选辩论和英国议会等欧美政要辩论都可以毫不掩饰地面对公众,英辩给观众和评委呈现的就是辩手现场思维的直接碰撞,当然这些碰撞都是基于辩手日积月累的知识储备和逻辑、推理、分析能力。
第二,中国浑融文化的经验基点。“浑融文化的物质实践之所以具有浑融性,更在于它的实践理性本身即它的精神形态本身就不是西方传统的那种主客分立、目的论与过程论分立的理性,而是从物我融一的角度关注对象,把握对象的理性。”[6]中国人的经验思维就是融合主体与对象、现实与历史的思维活动。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有别于西方思维方式中强调的科学合理,而强调自然合理,认为只要符合本来的状态就是合理的,不用统一量化的标准去限定[7]。
从辩论的角度来讲,这种中西思维的差异在论证过程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华辩中辩手在提出论点之后,常常会根据经验、直觉、惯性、自然等进行论证,基本是“点到为止”,很多时候要靠“悟性”,论证过程缺乏深入细致的推敲。而英辩中采用西方理性思维模式,不可以想当然,即在抛出论点之后,必须一步步展开说明为什么。论证中不仅要拿出论据,还要说清楚这个论据和要证明的论点之间有什么联系。可以说,两种辩论中体现出的论证差异根基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传统思想体现的是社会、实用、经验(体证)三位一体的实践思维方式,是浑融的;西方传统思想(哲学)体现的则是一种本体(实体)、语言、逻辑三位一体的理性思维方式,是清晰的。
第三,中国历代文化的尊古崇圣精神。“尊古思想更为久远的根基是祖先崇拜。祖先对于后人的意义不仅是血缘性的,更是生存经验的由来、血族精神力量的由来,群体凝聚力的由来,这些意义在先民的神秘思维中笼罩了浓厚的神灵色彩,祖先成为庇佑后人的神……以孔子、老子为文化理性大觉醒的开端,这种尊古崇圣的时间观便一发不可收地成为中国古人代代相随并且愈益自觉的时间观。先前的社会制度,先前的成功经验,先前的圣人、古人的言论,被作为现实言行的最为有利的根据,先古圣人成为不容置疑的现实决裁者”[6]322-323。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所尊、所崇还扩展到世界范围的名人和权威人士上。而这种尊古崇圣、祖先崇拜、名人及权威推崇的现象自然也体现在华辩中——辩手们常常会引经据典,并且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无须证明而存在。然而在英辩中,西方思维里没有这样的尊崇情结,名人名言固然可以引用,但无论是哪方神圣的言论,辩手都有义务先一步步证明它是对的,之后再以其作为有利的支撑来展开论证。
第四,中国汉语言本身的疏离性。中国以儒家、道家为主流的语言观是混沌的,强调语言的言说不清和物我浑融,主要是伦理语言观;而以古希腊为主流延传下来的西方语言观,更强调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唯一性,不允许含混不清,属于认知语言观。不同的语言观涵盖着不同的语言意义和不同的语言功能。当一定的语言观逐渐成为历史的、民族的语言观时,它便历史地引导着民族语言系统的建构,于是不同民族的语言系统便具有了功能性差异[6]236-251。汉语富于暗示、意会,而不是一览无余,强调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哲学表述思想风格;而西方哲学则把语言看成获取理性知识的必备工具,高度信任语言,认为语言的精确程度足以表达清楚对问题的看法[8]。
因此,对语言的把握也是造成两种辩论差异的原因之一。每场华辩中,双方通常都不认可对方对辩题关键词所做的解释,批驳对方给的概念是不准确的,然后千方百计地将辩论引到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内容上去。这样做不算违规,因为汉语言本身就是混沌的、疏离的,很多时候怎样解释都有道理,双方都在合理利用规则而已,这也是华辩中一种常见的“战术”。可见,如果不这样做,提前准备好的深度论证就有可能派不上用场……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那么久的准备失去了意义。所以,通常来说,华辩的一大特点是“打太极”——双方虽然你来我往,但是由于大家都是围绕自己的概念和理解各辩各的,在实质性、原则性问题上不会出现真正交锋。反观英辩,对辩题进行解释和下定义的特权只给了最先发言的正方上院首相。因为西方语言观认为语言能够而且必须清晰地反映概念,所以只要首相下的定义有合理之处,而不是完全相反或太过离谱,那么全场就必须按照这个解释或定义进行接下来的辩论。整场辩论都是围绕对辩题的统一理解进行的,没有“太极”可供迂回,于是双方在立场、原则上的交锋和碰撞在所难免。
从场面上来说,字正腔圆、侃侃而谈的华辩更为华丽好看。但是完满的背后其实就是对己方论点的过度保护,这也就造成了我们看到的华辩双方各自站在自己的圆圈里相互指责,却鲜有交集。英辩临场准备15—20分钟,对辩手的考验更严峻,交锋更加直接,辩论也更紧张刺激。但现场准备带来的必然问题是:论证内容不够全面、深入,这是因为缺少时间进行严密思考;论证效力相对较弱,这是因为缺乏资料,尤其是数据等证据支撑;表达效果观赏性不如华辩,这是因为短时间内辩手只能思考观点,无暇理会其他。
第五,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情感体验。中西文化差异中还有一点重要区别,就是中国人更讲究“情”,西方人更讲究“理”。“情感体验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理性的重要性来源于文化的人伦特质,它也必然为透彻了解人伦关系所用……对于情感与理性的关系,中国古人深有体察,并多有精论……‘发乎情’而‘止乎礼义’,这种情理交织的主张在尔后的人伦情感体验中一直被强调着,乃至使之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维特点……体用不仁、天人合一、情理交融、主客同构,这就是中国的传统精神,它即是所谓的中国智慧。这种智慧表现在思维模式和智力结构上,更重视整体性的模糊的直观把握、领悟和体验,而不重分析型的知性逻辑的清晰[6]33-37”。
中国古人的智慧和思维方式代代相传,以至于今天华辩的辩手在论证过程中很多辩手还常常诉诸情感,或以模糊的情感人伦感悟替代理性的逻辑判断与推理,这样的差别给华辩和英辩辩手互相转型造成很大干扰。
第六,中国先期文化形成的帝王意志特征。中国古代文化结构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强有力的控制机制,这就是帝王意志。由于在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中,帝王始终被置于至尊至上的地位,比如原始氏族部落的首领、酋长的至尊,华夏早期的王室、天子至尊,以及历代封建王朝的帝王至尊等[6]74-75。
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帝王这样的字眼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人伦序位以及权威至上的观念还留有印记,人伦文化让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不敢轻易犯上。而西方国家相信契约,强调平等、自由。这样的差异使得两种辩论辩题设置上存在较大区别,华辩的做法是:话题基本圈定在道德、价值类范围之内,避“硬”就“软”,议题表达方式上,也是多“喜乐”少“严肃”。另外,关于同性恋等在国际上确实已经是重大公共议题的问题,但在我国却避讳或羞于讨论,并被斥为灰色边缘的话题,而这些却是英辩中的基本辩题来源。在世界大学生辩论赛等国际赛事中甚至还有个别极端的辩题,这与西方思维有很大的关系。
近年来,英国议会制辩论在中国大学生中逐渐升温,影响越来越大。中国学生初学英辩,除了规则和战略需要适应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两种辩论之间差异的根源是什么。追根溯源,中国传统文化对辩论从形式到思维方式都有着重大影响。“西方思维方式是理性主义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注重的是直觉、体验、领悟,因此本质上是悟性主义的”[9]。只有了解了这些深层的原因,中国大学生才能更好地欣赏和参与两种辩论,并能发现各自存在的长处和不足。同时,找到根源后,大学生们也才有可能在两种辩论中游刃有余地切换辩手的角色,并在发挥综合优势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1]钱激扬.不同辩论模式引发的文化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96-100.
[2]周峰,胡卫平,陈一希.议会制英语辩论与高级英语口语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07(4):153-155.
[3]赵林,樊志臣.华语辩论赛变革更新方能长盛不衰[EB/OL].(2010-10-10)[2016-11-06].http://big5.gmw.cn/g2b/ www.gmw.cn/01gmrb/2003-10/10/05-6C9E4B057BC3093D48256DBA008301B1.htm.
[4]樊启青,李溪,马爽.基于问卷和访谈的英国议会制辩论赛评判规则研究[J].中国ESP研究,2015(2):11-22.
[5]李鹏飞.印象整饰与中国人的脸面观[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10.
[6]高楠.中国古代艺术的文化学阐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150.
[7]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M].北京:中华书局,2016:28.
[8]邵光学.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展望[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0-93.
[9]曹广涛.中西思维方式差异本源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87-290.
Cultural Elucidation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University Students’Chinese Debates and English Debates
M a Shuang
(CollegeofAsia-Australian Business,Liaoning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110136)
In thepast twenty years,critical thinkinghasbeen attachedmoreandmore importance to,and naturally debating becomesan activity popularwith university students.Thereare all kindsof debating competitionsand tournaments from campus-wide,region-wide tonation-wideoreven international levelevents.Broadly speaking,there are twomajor kindsofdebates,namely Chinese debatesand English debates.Chinese debatesmainly take place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China,Singaporeand soon,while English debatesaremorewidely embraced by university studentsofmostwestern countries.In recentyears,more andmore Asian studentshave shown their interestin English debates,and students from more than 500 universities in China participate in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debate events. Seemingly,the difficulty for Chinese students in these events is the language itself.However,themostchallenging part is the changeof themindset,because therearemany differencesbetween Chineseand English debates,and the reason behind them is thedeep-rooted culture.
culturalelucidation;critical thinking;Chinese debates;English debates
G04
A
1674-5450(2017)02-0148-05
【责任编辑:王凤娥 责任校对:赵 颖】
2016-11-16
马爽,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副教授,辽宁大学文艺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思辨教育与文艺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