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诚
(天津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 300387)
政治广角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历史必然性
曾志诚
(天津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 300387)
面对当前出现的所谓“认知危机”,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内涵,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把社会主义“全面协调、促劣变优”的制度优势与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有机统一起来的新型生产方式。它是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代化的必然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选择、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最终形态,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方式;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二者相结合何以成为可能?在开始这一探索之初,社会主义选择市场经济是否可行、这一创举是否有悖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二者结合能否实现相得益彰的初衷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困扰着人们。经过30多年的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取得巨大成功,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诸如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竞争不充分、生产要素发展滞后等现象,加之市场调节本身具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弊端日益凸显,政府调控出现缺位、越位、错位问题,致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知与理解出现危机,对采用这种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判断的生产方式能否通往未来理想社会产生疑问。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来确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统一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改革在公有制前提下经历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发展,本质上是把市场激励机制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一种发展经济的形式。它从选择、发展到不断完善的短短三十几年间,成功推动中国的迅猛腾飞,它所带来的发展奇迹向世人证明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与优越性,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超越传统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新型生产方式的借鉴,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积极彰显着共同富裕的目标,是人类成功迈向未来理想社会的最优化路径选择。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最终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立足于实践需求,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时代特征、现实需求结合后做出的正确选择;是坚持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既有质量效益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正确诠释,是对马克思生产力发展理论的正确把握。中国的“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是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1]这也确证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一)公有制与私有制对比,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
社会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还是由个人占有,是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消灭私有制,废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所有制,建立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公有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资本主义存在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无法化解的基本矛盾,得出人类社会最终会摒弃商品生产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结论。要实现这一夙愿,就必须对生产资料进行社会占有,实行公有制。因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2]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必然会促使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条件极其富裕。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必然能够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关于公有制,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要“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3]通过“剥夺剥夺者,把现在主要用作奴役和剥削劳动的手段的生产资料、土地和资本完全变成自由的和联合的劳动的工具,从而使个人所有制成为现实。”[2]59在“自由的联合的共同体”里,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与个人所有是相统一的。在社会主义公有制阶段,生产资料不再是剥削他人的手段,而是为了满足社会化大生产需要、满足全体社会成员需要的一种手段,占有生产资料不是为了剥削而是为了更好发展,发展成果由全体社会成员共享,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本区别。在公有制的前提下“重建个人所有制”,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基础,这也使得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在理论上得以成为可能。
(二)计划与市场对比,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具激励功效
社会实践证明,前者集中力量办大事等优势,被其所包含的缺乏活力、自由、效率等劣势所遮掩;后者较之前者,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更高的生产力效率。人类未来理想社会,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条件极其丰富基础上的,而要实现这一物质基础就必须要有极具效率的生产方式,在生产效率上的孰优孰劣,已被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指出作为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其可取之处,其中极具效率是最大的优势,它能够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出比以往社会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总和还要多、还要大,这已经说明了这一优势的显著。但同时也深刻揭示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是一对不可调和的基本矛盾,提出通往理想社会的途径是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4]去实现的,即强调有计划有组织的生产才是最终的发展途径。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对比,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计划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以及生产目标等均有国家部门统一制定计划、分配、实施,个人利益、集体利益被严格纳入到计划体制当中去,劳动者之间、企业之间尽管存在着彼此竞争、利益差别,但是因为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这种竞争关系和利益差别被限制在狭窄的区间,均等化现象严重导致社会活力动力普遍不足,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是计划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这也意味着物质财富的积累将受困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这种低劳动效率的生产方式将无疑被具有更高劳动效率的生产方式所取代,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然而,我们也应该深刻地觉察到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的,这就决定了它永远不可能化解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个别生产有组织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被剥削的无产阶级与剥削的资产阶级、生产扩张与消费不足等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事实证明,单纯的运用更具效率的市场经济,只会加深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无法到达未来理想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在对人类社会辩证发展过程的分析中,客观地剖析了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在对资本主义以及市场经济的弊端展开的犀利批判和针砭中,认可了资本主义社会取得的巨大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指出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不再适应它的物质基础,“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5]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到不相适应的阶段,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已开始扬弃自身,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内在矛盾、生产与消费的现实矛盾等一系列问题日积月累,最终转化为一次比一次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涉及的范围愈来愈广直至覆盖全球,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则要求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实现超越,意味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终将为新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取代。无论是计划还是市场,都内含着自身无法祛除的缺陷,这既揭示了旧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历史性,也预示着新的社会经济关系产生的必然性,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诞生具有历史必然性,体现更高的劳动生产效率,更加具有激励效用。
(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趋同性,证明二者能够有机结合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计划和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之间并不存在着天然的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当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时就具有了社会主义的性质。社会主义是指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在其中能够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人类社会最终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然而这种历史必然性是建立在物质条件具备的时候才能真正彻底的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高级阶段的划分,恰恰说明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条件具备之时,也有直接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可能。为了到达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积累实现目标所需的极大物质财富。而此时我们所要关注的不仅是“物力”的作用,更需要关注“人力”的作用。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得到积极张扬,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中所蕴含的最大的秘密武器,就是“自由与竞争”。通过“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机制,激发个人的潜能,来促使每一个社会参与者积极而自由地参与到社会竞争中来。“优胜劣汰”的解释,是使优者变得更具优势、劣者变得更具劣势,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种解释应该是理所当然。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到,它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激发劣势者的潜能,促使劣者向优者学习、向优的方向发展。这种促劣变优,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成为可能的情况微乎其微。但是,“促劣变优”,实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恰恰是社会主义所具有的天然属性。我们政府所具备的“全面协调、促劣变优”机制,恰恰能够弥补市场经济体制下造成的优胜劣汰的弊端。作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产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拥有自由竞争的活力,也拥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功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集于一身。它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以社会主义为导向和共同富裕为目标,吸纳市场经济的激励效用,并通过政府“全面协调、促劣变优”机制,将优与劣、富与贫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最终实现每个人都能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不同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市场经济激励机制有机结合的新型生产方式,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丰富与发展。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精髓。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585理论是否适用与实用,取决于客观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取得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指导下,坚持运用“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方法论指导,在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后,总结客观规律,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最终找到了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发展与完善,有着深刻的现实基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一)应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中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就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这个阶段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发展经济为解决问题积累充裕的物质财富,唯有通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373,才能最终化解这对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内在要求作出的必然选择,符合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无疑是“当时的革命领导者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设想的真谛,认为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应立即消灭商品货币关系。”[6]在生产力水平没有达到消灭商品经济的水平时,却贸然地消灭商品经济,显然是不科学的,不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对马克思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理想社会设想的误读,成为实践失败的直接原因。正如当前诸多国家,为谋求发展积极探索转型,毫无保留地引进西方主流的经济理论,不立足本国实际,急于求成,结果造成经济大幅下滑、经济秩序混乱、失业人口剧增、贫富差距拉大等恶果,在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面前毫无抵抗能力,从此一蹶不振,最终陷入经济危机的沼泽而无法自拔。不能科学对待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势必导致改革的失败。
与此相反,同样是谋求经济转型发展的中国,却实现了经济的稳定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各方面均取得突破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国内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中国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得益于我们对国家性质的准确定位,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得益于我们对国情世情的准备把握,只有选择有效的生产方式才能发展中国。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要选择运用人类迄今为止最为高效的经济手段。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诫我们,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市场经济模式,也不能过分推崇计划经济模式,而是选择了一种对二者实现超越的生产方式,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发挥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活力和激励作用,又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群策群力,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
(二)深化“两个作用”探索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突出强调“两个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并不是全部作用。”[7]市场与政府,作为经济调节体系中的核心因素,对资源配置、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两个作用”之间关系的探索和创新发展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从未间断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我们更应紧紧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重大战略判断,坚持创新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8]的发展目标。而对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的最大创新就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也是人类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创新。在传统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相对立的,市场经济在现有资本主义话语体系中也是与社会主义相对立的。然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在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实现了有机结合,成为一个全新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艰辛探索后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创新的结果,经历了由“公有制计划经济”到“公有制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它不是机械模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是扬长避短,利用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高效功用,增强经济活力;坚持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能够促劣变优、维护社会公平、调节利益分配等不可或缺的作用,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在一起,创新出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活力的有中国特色新型生产方式,坚持用创新引领发展,拒绝照搬照抄他国的发展模式,规避“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缺憾。
随着改革实践的深入,对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进行的有益探索也在不断持续深入。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上坚持公有制主体、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推进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健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推进再分配建设、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贫富差距;在逐步完善国家的开放体系战略规划上由东向西、先沿海后内陆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建立经济特区到建立自贸区;构建和谐合理的市场体系等一系列重要的战略举措,都无一不是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服务于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需要。市场作用,由作为发展手段、到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再到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政府作用,由主导型向服务型转变,乃至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两个作用”,一个微观调控,保持资源配置高效化与最优化;一个宏观把控,保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公平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9]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正是顺应历史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而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进行有益探索的必然结果,是将前者优越性与后者激励作用辩证统一之后作出的必然选择。
(三)适应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必然选择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随着资本的全球化运作,生产与消费日益具有世界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全球化市场”的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摆在中国面前的,既有机遇亦有挑战,既有压力亦有动力。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间的斗争从未停息。前者认为只有人人都不依靠政府的介入和社会的善意,尊崇“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来建设的社会,才是最健全的社会。当资产阶级意识到“放在钱柜里的资本是死的,而流通中的资本会不断增殖”的时候,生产与消费就变成世界性的了。经济全球化,正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实质上依旧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依然处于弱势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急切想要推进“颜色革命”的主战场。国际上“唱空中国”现象此起彼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选择、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始终遭受到诸多障碍。加之众多发展中国家,在改革与发展中不能辩证地对待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盲目地推崇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把西方发展模式看作救世良方,任由发达资本主义大国肆虐推销在自由民主平等外衣包裹下的“颜色革命”,使其变成消费市场与原料市场,也变成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承载地,这都构成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利的外部环境。
经济发展始终与人民的福祉、治国安邦联系在一起,这关系到民心向背、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中国在经济匮乏阶段推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即“公有制计划经济”,这种由政府主导、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生产方式,有利于集中力量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尽量满足所有人基本生存需要,是民心所向、安邦所需。但是随着发展的深入,其内含的活力不足、动力不够、竞争力弱等弊端也暴露无遗。若是一味地发展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必将会使国家与世界脱轨而失去国际竞争力。中国必须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借鉴有益经验、吸收有益成果,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突破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同时,在完善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要辩证地对待“拿来主义”和“送来主义”,自觉抵制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拓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停滞地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综合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拓广阔的发展前景。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行了长期的关注,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已经增长到这种关系所不能容纳的地步,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10]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判断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必将会经历“繁荣、衰退、危机、停滞、复苏、再繁荣、再衰退、再到危机”的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每一次的危机都消耗着其生命力,这充分说明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唯一的社会生产方式,它的历史命运也将终结,必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更具生命活力更高级的社会生产方式所取代。邓小平曾经满怀豪情地向世人宣告:“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1]382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再扬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高级阶段发展的最终选择。
(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个体本位的张扬与社会本位的缺失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由于自然变化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5]341在其发展过程中,资本具有支配一切的权力。它的逐利本性,使资本主义的本质就在于剥削,资本的价值增殖始终建立在劳动者日益贫困的基础之上。个体本位极度张扬,社会本位则极度缺失,呈现为: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的积累不受拘束,社会财富逐渐集聚到极少数的资本家手中,享受到更高的物质福利和富裕水平,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最终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无限扩大;另一方面,使处于对立面的劳动者极端贫困,绝大多数的工人阶级的消费仅仅局限于维持生存需要以及生产新的工人阶级需要的生活必需品的范围内,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这必将致使贫富阶层的敌视,加重阶层之间的摩擦。由于生产技术提高带来的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日益萎缩之间存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使市场越来越狭窄,这必然导致其根源于资本主义本身所固有的“基本矛盾”不断恶化,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必然性和周期性规律,并且使资本主义社会遭受到一次比一次更大的危机,资本主义存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将其推向崩溃的边缘。因此,按照马克思的说法,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的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问题严重,必然会导致两个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深化和尖锐,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是历史的必然,资产阶级的存在形式只是暂时的、充满矛盾的形式。
同时,遵循“自由竞争、优胜劣汰”丛林法则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造成资本主义国家“区域之内晏也”的太平景象不复存在,而是出现“超富人群层出不穷、中产阶级渐被蚕食、贫穷人口增量巨大”的怪相,四处隐伏社会危机日益暴露,国内对立两极矛盾激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既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活力,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负面效应”。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看,其带来的负面效果将成为主要趋势,世界经济不稳定、周期性经济危机、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国家安全问题凸显,解决问题的成本剧增。尽管国外扩张的成功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国内矛盾转嫁到国外市场,并且通过政府采取的各种福利措施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使社会矛盾得到缓解,使资本主义尚未显示出要退出世界历史舞台的颓势,但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自身内在的基本矛盾无法解决以及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种种矛盾成为既定事实,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是扬弃自身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把“世界市场与危机”,看作是经济关系中最为具体的规定性。在分析生产力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发现当资本关系发展到一个特定的临界点的时候,会成为制约生产力发展的限制。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规避的产物,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通过世界市场这一具体的形式而展现出来。资产阶级为了缓解经济危机所带来的破坏性以及客观上延缓危机发生的时间,只有打破世界市场的独立性,使市场经济与世界市场统一起来,把内部不可调和的基本矛盾和社会矛盾转嫁到世界范围来共同分担。此举只能算是饮鸩止渴,而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危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辩证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高速发展,但是在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党和国家积极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坚持问题导向,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从战略性高度破解发展瓶颈,实现从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到提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转变,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需求侧”与“供给侧”有效地结合起来,增强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并不能解决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只能导致贫富两极逐渐拉大,正是由于政府采用有效举措使贫富差距缩小了。而一旦失去或减弱政府的作用,贫富差距将再次扩大。这也客观地证明,没有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贫富分化问题解决不了。为了创造社会整体的“富裕”,需要有为政府。我国通过“看得见的手”制定实施战略性“五年计划”,具有延续性、稳定性、长期性,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较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又一大优势。
市场机制就其自发倾向来说,必然要导致贫富分化。那么仅仅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解决不了贫富分化的问题,只能是使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所以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调节利益分配的格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然而,受制于当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我们要保证经济发展的效率,同时在不能搞平均主义前提下把贫富差距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成为有为政府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优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方式,其优越性体现在正确地处理好市场和政府关系这一核心问题,使“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辩证地统一起来,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1]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调节经济活动,使资源配置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和效率的最优化,让国家、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促进财富的增长。而科学的宏观调控,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政府进行适当的有效的调控,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让每个人个体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又注重维护整体价值的实现,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积极彰显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最重要体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尽管物质条件丰富,但是生产资料依然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他们从“抽象的人”的价值论前提出发而提出的“普世价值”论断,实则是对被剥削、被压迫阶级释放的一个“烟雾弹”,试图掩盖资产阶级阶级统治的本质。在与工人阶级的斗争中,他们改变原有的策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在他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内采用工会意见等来缓解社会矛盾,但是无法掩盖富者想持续长久地对贫者进行剥削的事实,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已经注定了资产阶级不可能与他们的对立阶级共建共享社会财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最终都将到达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乃至没有国家机器的理想社会,能够“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2]75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它从“现实的人”的目标前提出发而提出将实现所有人的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因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12]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利益至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和价值旨归,人民群众的满足感和获得感是检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
因此,共同富裕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是事关实现“有差别的共同富裕”还是“无差别的共同富裕”的问题。当前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能实现“有差别的共同富裕”,利用不平衡来解决不平衡,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采取先富带后富的发展策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同时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3]目前“先富阶段”已经实现,我们正处在通向共同富裕的过渡阶段。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党和国家始终践行着“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拉”的原则,通过共建共享发展成果,逐步消灭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正式迈入共同富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对共同富裕这一价值目标的积极彰显。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的新常态,但总体向好发展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使国际社会中“唱空中国”的设想屡屡落空,让中国“经济崩溃”的论调也不攻自破。在世界各国依旧饱受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之时,我国依然能够实现经济稳步健康增长,归根结底是因为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集体智慧,结合中国实际,坚定不移地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是一种异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克服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内含的缺陷,打破了过分依赖政府调控和过渡放任市场的短板,其中所蕴含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思路、方法、措施等都成为当今其他各国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为世界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在经济全球化推动各国家各民族各方面形成相互依赖关系的情况下,摒弃“零和博弈”狭隘思维,破除生产力发展桎梏,共谋全球发展,至关重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成功应对经济危机的生产方式,不仅使中国在席卷全球的经济风暴中能够独善其身,而且其成功的经验亦能兼济天下,为思考和解决当今乃至未来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带来宝贵启示,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当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把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国内地区之间与国际国家之间的共享共赢共同发展,是对现存的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缓解生态环境恶化的必然选择,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客观规律,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8.
[6]郑宗汉.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J].中国经济规律研究报告,2013(5):50-67.
[7]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2).
[8]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 更好认识规律 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N].人民日报,2013-12-5(2).
[9]习近平.正确发挥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14-05-28(1).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72.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16.
[12]习近平.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6-18(2).
[13]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7.
The Historical Necessity for Combination of Socialism and M arket Economy Zeng Zhicheng
(CollegeofPoliticsand Administration,Tianjin NormalUniversity,Tianjin 300387)
It i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understand correctly and profoundly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s and historical necessity of socialistmarket economy in the so-called“cognitive crisis”.In essence,socialistmarketeconomy is a new mode of production thatunifies the institutional advantages of“full coordination,promotion and improvement”of socialism and the incentivemechanism“free competition,survival of the fittest”of marketeconomy.Itis the dialectical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the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effectivegovernmentand market,the product of Marxism modernization,the necessary choice of socialist reform and the ultimate form of production mode.Therefore,as the only way of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man and nature,it is in line with the objective lawsofhuman society development.
socialism;marketeconomy;productionmode;historicalnecessity
F0-0
A
1674-5450(2017)02-0020-08
【责任编辑:张立新 责任校对:赵 践】
2016-10-19
曾志诚,男,河南商城人,天津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