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永明 卓光平
(绍兴文理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跨时空对话:中日文化交流中的鲁迅与夏目漱石
寿永明 卓光平
(绍兴文理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2017年9月11日,“鲁迅与夏目漱石:跨时空对话”中日文化交流论坛在鲁迅故乡的大学绍兴文理学院隆重举行。夏目漱石与鲁迅的后人以及来自中日两国的专家学者,以中日文化交流中的鲁迅与夏目漱石为聚焦点,分别就鲁迅与夏目漱石思想精神的联系,鲁迅、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的比较,鲁迅与夏目漱石对中日文化交流的影响,以及鲁迅、夏目漱石与中日友好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对话交流。
鲁迅;夏目漱石;中日文化交流
卓光平(1982- ),男,湖北随州人,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
从2014年起,在鲁迅文化基金会的推动下,绍兴文理学院连续举办了鲁迅与雨果、鲁迅与托尔斯泰和鲁迅与泰戈尔等三届“鲁迅与世界文豪:跨时空对话”国际文化交流活动。2017年9月11日,在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先生诞辰150周年和中国新文学革命发生100周年之际,绍兴文理学院与鲁迅文化基金会绍兴分会、浙江省鲁迅研究会又再次联合举办了“鲁迅与夏目漱石:跨时空对话”中日文化交流论坛,现场共有400多位学生聆听了论坛报告。
出席此次中日文化交流论坛的特邀发言嘉宾主要有夏目漱石的长孙、日本著名漫画评论家夏目房之介先生,日本第27任参议院议长、日本日中友好会馆会长江田五月先生,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著名汉学家藤井省三先生,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令飞先生,北京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著名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先生,绍兴文理学院教授王黎君女士等。论坛由绍兴文理学院校长王建力教授主持,日本驻上海总领事片山和之先生为论坛致开幕辞,各位嘉宾以中日文化交流中的鲁迅与夏目漱石为聚焦点,并分别就鲁迅与夏目漱石思想精神的联系,鲁迅、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的比较,鲁迅与夏目漱石对中日文化交流的影响,以及鲁迅、夏目漱石与中日友好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对话交流。作为绍兴市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一个重要品牌,此次“鲁迅与夏目漱石:跨时空对话”中日文化交流论坛的举办受到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
鲁迅与夏目漱石是中日两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作家。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就非常喜欢夏目漱石的小说,他虽然没能和夏目漱石见过面,但却与之有着一段不可思议的缘分。鲁迅在日本东京居住的“伍舍”,正是夏目漱石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所以在论坛致辞中,片山和之总领事就希望通过此次论坛来发现日中两位文学大家之间更多的共同点、不同点和新的魅力。而在论坛发言中,多位嘉宾就鲁迅、夏目漱石思想精神的联系以及文学创作的比较进行了探讨。
夏目漱石与鲁迅虽然出生在不同的国度,但却有许多惊人的共同点。陈漱渝先生指出,他们都是中日备受瞩目的大作家,双语或多语作家:鲁迅有日文作品,夏目漱石有汉文和英文作品。他们都曾有过从教师到职业作家的经历:夏目漱石曾在普通中学、专门学校和高等学校任教,后期才进入职业作家生涯;鲁迅也有类似经历,仅北京时期就在八所中学、大学等任教,后十年才成为职业作家。在文化择取观上,鲁迅与夏目漱石也有着惊人的相似。夏目漱石既反对日本的国家主义,也反对欧洲中心主义,反对一切以西方学说为圭臬;希望能超越旧时代的日本,又能发扬日本的传统美德,而不致失去“自己本位”的能力。在西风东渐的过程,鲁迅既反对复古倒退,也反对全盘西化。此外,鲁迅跟夏目漱石一样学问渊博,学贯中西。夏目漱石自幼研读汉学,受益于李白、杜甫、陶渊明等著名诗人,创作了几百首汉诗作品。鲁迅不仅在国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他还翻译介绍了14个国家将近100多位作家的200多种作品。藤井省三教授也指出,在日本读者那里,与夏目漱石一样,鲁迅也可以称作“国民作家”。小说家村上春树曾将夏目漱石列为日本“国民作家”之首。对日本读者来说,鲁迅虽然是外国作家,但在日本被广泛接受,可以说完全满足村上春树对“国民作家”的定义。
具体到对鲁迅与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的比较,周令飞先生指出,夏目漱石对社会现实中的丑恶现象以及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的种种弊端都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深刻的批判,因而其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充满了对人性的细微洞察,而鲁迅更以他“匕首、投枪”般犀利的文风,树立了鲁迅式杂文的范式。陈漱渝先生也指出,用小说来观察民族性,是夏目漱石和鲁迅一个共同的审视角度。夏目漱石的作品对日本国民性中的负面因素进行了一以贯之的批判;鲁迅作品的深刻也表现在对国民劣根性广泛而鞭辟入里的剖析。他们的这种批判都是跟强国立人的总目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一直得到了读者的认同和学术界的正面评价。事实上,鲁迅非常喜欢夏目漱石的作品并深受其影响。王黎君教授就指出,这些喜爱和影响落实到《呐喊》《朝花夕拾》《野草》等文集中,就与夏目漱石的《我是猫》《永日小品》《十夜梦》之间,构成了一种观念和技巧上的默契。这种默契主要表现在:一是《呐喊》与《我是猫》都呈现出来对叙事的空间性的重视;二是《朝花夕拾》与《永日小品》文字里所透示出来的都是从容“余裕”的风格;三是《野草》与《十夜梦》里所展现的都是面对自己灵魂的生命独语。
中日之间一衣带水,中日文化自古以来交流频繁,两国的文学也一直相互影响。鲁迅与夏目漱石虽然没有直接的接触,但鲁迅曾受到夏目漱石作品的影响,而且夏目漱石对中国也非常关注和了解。王建力校长在致辞中指出,鲁迅翻译和介绍过夏目漱石的小说,并称其“是明治文坛上的新江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同时,他们都深受中日文化共同滋养,他们的作品也在中日两国读者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因而鲁迅与夏目漱石可以说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象征。
一方面,文豪鲁迅的诞生、成长与日本有着深深的关系。他不仅在日本走上了以文学为志业的人生道路,而且还深受夏目漱石等日本近代作家的影响。藤井省三教授就指出,鲁迅在受到夏目漱石的影响下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这在日中两国的文学交流上称得上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佳话。另一方面,夏目漱石对东西方文化均有很高的造诣,不仅是英语文学的研究者,而且精通俳句、汉诗和书法。周令飞先生指出,“漱石”这个颇具汉学意涵的笔名,其出处就是来自于中国六朝时期的文学典故。而鲁迅贯通古今,融汇中外,对日本文化也有深刻的了解。事实上,正如王建力校长所指出的,中日思想文化一直在两国间薪火相传,相互影响。中日文化也共同熔铸并造就了鲁迅和夏目漱石这两位文学巨人。鲁迅与夏目漱石都深深地扎根于东亚文化的土壤,并登上了东方文学的顶峰,他们不仅给中日两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论坛致辞中,片山和之总领事也从自己的经历出发,谈到他在读书时就曾受到鲁迅的影响,后来还与鲁迅之子周海婴和鲁迅之孙周令飞有过交往。初三时在国语课上学习了鲁迅的《故乡》一文,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特别是那一段“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至今还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脑海中。
鲁迅与夏目漱石这两位的著名文学大家,在文学精神和气质上遥相呼应。作为中日民族文化的发声者、批判者,他们的作品对于两国民族文化都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正是基于此,周令飞指出,在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之际,开展“鲁迅与夏目漱石:跨时空对话”活动,其意义不仅仅限于文学本身,而应当成为两国民族心与心的交流。在21世纪全球飞速发展的大潮流中,中日两国之间更应该互相深入了解对方的文明与文化,加深两国之间的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尊敬、相互学习、友好交往,共同发展。因此他衷心期盼这次“大师对话”活动能够为未来中日两国的民间交往搭建一座坚实、稳固的桥梁,为传承和发扬中日两国的优秀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大师对话”系列活动已成功举办了三届,通过学术讲演、座谈展演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拉近了不同地域文化间的认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此次“鲁迅与夏目漱石:跨时空对话”在让大家更深切地理解鲁迅与夏目漱石心灵相通性的同时,也进一步认识到鲁迅与夏目漱石文学遗产在当代的影响和价值。作为中日两国在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家,鲁迅虽然没有见过夏目漱石,但在内心早已与之展开了对话。早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就已经读到了夏目漱石的《我是猫》《虞美人草》等作品,他对夏目漱石有很高的评价,并很早就将其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正如王建力校长所说,夏目漱石和鲁迅两位伟人的后代以及中日两国的文学研究专家在鲁迅故乡的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的相聚,正是对当年鲁迅与夏目漱石未曾会面却早已展开的文化交流对话的继续。
在论坛上,两国的嘉宾学者都希望,在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的背景下,通过此次“大师对话”活动能推动两国民间的友好往来,扩大“和平、友好”的民间共识。作为日中友好会馆的会长,江田五月先生指出,在早期的中日两国交流史当中,鲁迅和夏目漱石两位文豪,扮演了十分重要角色,发挥了重大积极作用。夏目漱石的长孙夏目房之介也说,夏目漱石熟读中文典籍,能作汉诗,且长于书法,对于中国以及中国人也是尊敬有加。他说,夏目漱石对当时部分日本人对待中国的偏颇态度感到愤懑,并认为日本人应该报以感恩的心态,想一想日本曾经受了中国多少的恩惠,这无疑体现了夏目漱石的正义感。而夏目房之介也衷心地希望此次“鲁迅与夏目漱石:跨时空对话”活动能进一步推进两国间的相互理解。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友邻,中日友好一直是两国民间关系的主流。在致辞中,片山和之总领事就指出,曾与鲁迅有过交往并受鲁迅影响的儿岛亨,战前在上海的内山书店工作过,在鲁迅临终时刻还曾照料了他。战后回到日本后,他在广岛县福山市开办了儿岛书店。现在书店由他的儿子同时身为当地日中友好协会会长的佐藤明久先生所继承。江田五月先生也指出,令他感到钦佩的是鲁迅的《藤野先生》竟然编入了中国小学的教科书,使得很多中国的年轻人都对鲁迅与其老师藤野先生的交往有所了解。基于此,他一直不断地提醒日本民众:“中国教科书绝不是只会批评日本。”
总之,正如王建力校长所说,“鲁迅与夏目漱石:跨时空对话”的开展不仅将两位文豪的文化交流精神延续到今天,也将更进一步深化中日两国的文学(文化)交流,促进中日两国间的友好交往。江田五月先生也指出,绍兴这座城市,与两位文豪有着深深的不解之缘。当前,中日关系正处在趋稳走暖中,积极改善两国关系是中日双方必须共同努力的重要使命。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期,广泛开展各种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活动是非常及时和有意义的。特别是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之际,在绍兴举办的“鲁迅与夏目漱石:跨时空对话”活动,对于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无疑是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
LuXunandNatsumeSosekiinCulturalExchangeBetweenChinaandJapan——A Re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Lu Xun and Natsume Soseki: A Dialogue Across Time and Space”
Shou Yongming Zhuo Guangping
(Shaoxing University, Shaoxing, Zhejiang 312000)
On September 11, 2017, the Sino-Japanese cultural exchange forum “Lu Xun and Natsume Soseki: A Dialogue Across Time and Space” was held in Shaoxing University in Lu Xun’s hometown. Focusing on Lu Xun and Natsume Soseki in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Chinese and Japanese scholars conducted an in-depth discussion on topics covering the spiritual relathionship in Lu Xun and Natsume Soseki’s thought, the comparison between Lu Xun and Natsume Soseki’s literary writing, the influence of Lu Xun and Natsume Soseki on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nd Lu Xun & Natsume Soseki and Sino-Japanese friendship.
Lu Xun; Natsume Soseki;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10.16169/j.issn.1008-293x.s.2017.05.007
I210.96
A
1008-293X(2017)05-0044-04
2017-09-20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日文化交流中的‘文学者鲁迅’研究”(17YJC751062)
寿永明(1963- ),男,浙江诸暨人,绍兴文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吕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