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川县培英学校 黄 莉
谈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
文/龙川县培英学校 黄 莉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教师必须狠抓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这是整个德育工作的基础和重点。
德育素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社会主义道德行为规范;三是健康的心理素质,主要是正常的智力、健康的思想情绪,坚强的意志,协调的行为,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等。如果我们将政治方向的教育看成是德育工作的灵魂,那么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应该是德育工作的基础。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我的工作重点,经过几年的研究、探讨,我根据学生的各种情况,从初一到初三设计了围绕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的一系列的工作思路。
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在初中阶段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初一年级,行为规范的教育的内容如下。初一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初一新生刚进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有的学生身上有着或多或少不良的行为习惯。初一阶段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根据心理学的要求,人也趋于成熟,有一定的可塑性,所以在这一阶段要狠抓行为习惯的培养,根据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逐一量化,为了达到这一阶段的行为规范要求,可以组织学生认真学习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且通过黑板报等宣传工具进行环境教育,再者通过组织主题班会、演讲,大家共同对照《规范》要求,找出不足的地方,加以纠正,也可以通过班级的德育量化,进行学生评定,量化打分,表扬优秀,批评劣差。第二部分,在初一阶段还要做好学生思想转化工作,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我们要按《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做好,初中学生已经有较强的理解力和自制力,若不从根本上与他们说明相关道理,让他们去做是很困难的。可利用个别谈话,学生座谈会的形式,说明我国的国情,我国的教育形式,以及人才的需求类型,让学生了解以后,并自觉按照要求去做。另外在开学初和期中、期末考试以后,以及假期,要狠抓纪律,防止学生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去的场所,告诫学生千万不要迷恋这些,不仅影响学习,而且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
第二阶段在初二年级,学生对学校已经不陌生,有部分学生对自己放松要求,有的同学认为学校一些德育活动总是老一套,上课有迟到现象,对待老师爱理不理,作业也有拖拉习惯等;在家里,有的顶撞父母,对人不友好,一句话,有放松现象。因此,作为班主任,不仅在初一年级狠抓行为规范,在初二年级也不能放松,而且还应该巩固提高。如何巩固?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1.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初二学生心理比初一时要成熟,对事物的发展有自己一定的理解和看法,所以必须与其进行谈话、疏导。平等的交换意见,提出不足,有时效果比批评更好。2.从学生身上寻找其犯错的真正原因。有的学生上课经常迟到,批评了也不改,寻找其原因除了起床迟以外,大人均忙工作,孩子本身自控能力差,所以导致迟到,对此,一方面与其父母联系,一方面建议采取一些措施,加以纠正。3.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还应与任课老师积极配合,不能让学生只听班主任的教育,对任课老师的教育不理不睬,这不但不好,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没有益处,只有共同配合,才可以把工作做好。在巩固阶段,可以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让学生把良好的文明礼貌带到社会中,为社会主义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阶段在初三年级,初三年级是学校的最高年级,也是最紧张的时候,学生面临中考,心理方面发生了变化,有的学生紧张不安,也有的学生无所谓。那么,在初三年级需不需要进行行为规范教育以及习惯的培养呢?答案是肯定的。行为规范以及文明礼貌,这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当今社会需要高素质懂礼貌的复合型人才。初三阶段,即使学生忙于考试,时间紧迫,也要抓住适当的时机进行行为规范教育,让学生先成人,后成才。在初三阶段应具体地做以下几项工作:1.面临中考的选择,摆正心态,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养成文明礼貌习惯,并起带头作用。2.虽然功课较忙,但一定要热心为同学服务,克服自私心;在别的同学遇到困难时,热心地向同学伸出援助之手。3.教育学生,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是受益一生的,成就的取得也受益于良好的习惯。以后就是进入高中,也要有良好的文明礼貌。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通过长期的艰苦不懈的努力,还要通过学生本人、老师、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