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纸质文献防霉措施研究

2017-04-12 07:56霍艳芳何思源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纸张霉菌古人

霍艳芳 何思源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册府说苑

古代纸质文献防霉措施研究

霍艳芳 何思源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自从纸张和印刷术普及以来,纸质文献成为文化和文明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影响其耐久性的众多因素中,霉变一直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为了使纸质文献得以长久保存和利用,有意或无意地在防霉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对之进行研究,可以消除今人关于古人只防蠹不防霉的误解,可以更清楚地认识防蠹和防霉的关系,而且其中有些仍然值得今天的纸质文献保护工作借鉴。

纸质文献 文献保护 防霉措施 古代

在纸张发明以前,中国古代文献的载体材料先后有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等,甲骨、金石、竹木比较笨重,缣帛非常昂贵,都不便于推广使用。纸张以其轻便、价廉、取材广等优点,发明之后渐渐被人们广泛接受。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文献能够化身千百,社会上纸质文献的数量大大增多,渐渐居于主导地位。然而与其他载体材料的文献相比,纸质文献的耐久性面临着更多因素的威胁,霉菌腐蚀即是其中一个方面。霉菌对纸质文献的破坏作用潜移默化,使它逐渐地受到损坏,然而时间久了,霉烂程度也是非常严重的。古代收藏家意识到这点,在防霉方面慢慢摸索一些保护方法,采取了一定的防霉措施。不过由于时代因素,他们对有害微生物的认识有限,这制约着他们在防治技术方面的继续深入。古代关于纸质文献防霉措施值得今天的研究者注意,进而消除今人关于古人只防蠹不防霉的误解,更清楚地认识防蠹和防霉的关系,其中有些措施还值得今天的纸质文献保护工作借鉴。

1 载体材料本身的防霉措施

文献的耐久性首先取决于制成材料本身,对于纸质文献而讲,制成材料包括载体材料纸张和字迹材料墨、印泥两个方面。在长期的实践中,古人对纸张、墨和印泥积累了一定的防霉经验。

1.1 对纸张进行药物处理

古人为了防蠹和改善纸张性能,对用于书写、印刷的纸张进行药物处理。同时,这些物质会起到一定的防霉作用。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就将纸张浸渍在黄色的黄蘗溶液中,晾干后再用于书写,故书卷又有“黄卷”之称。唐宋时期,黄纸更为流行,官方文献多以此为载体。染纸原料黄蘗是一种开黄绿色小花的芸香科落叶乔木,皮和根中含有小檗碱、棕榈碱和黄柏碱等多种生物碱,其中小檗碱是主要有效成分,它不仅对蠹虫具有趋避和杀灭作用,对细菌、真菌、病毒、病原体微生物也有抑制作用[1]。如此,黄蘗不仅具有防虫杀虫功能,对纸质文献的防霉也具有良好的效果。

黄纸盛行之时,古人发现可以用雌黄灭误,这是因为雌黄呈柠檬黄色,可以覆盖掉原来的字迹,使被改处与原纸同色。沈括《梦溪笔谈·故事》记载雌黄灭误法跟刮洗、纸贴和粉涂的改错法相比,显示极大的优越性:“馆阁新书净本有误书处,以雌黄涂之。尝校改字之法,刮洗则伤纸,纸贴之又易脱;粉涂则字不没,涂数遍方能漫灭。唯雌黄一漫则灭,仍久而不脱。古人谓之铅黄,盖用之有素矣。”[2]雌黄的化学成分是三硫化二砷,是一种有毒物质,用之涂纸可以起到杀虫灭菌的作用。

据潘吉星《中国的造纸术》载,古人为了改善纸张的性能,发明了涂布技术。涂布技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将白色矿物细粉用胶黏剂均匀涂刷在纸面,既能增加纸表的白度、平滑度,又可减少透光度,使纸表紧密,吸墨性好。20世纪初奥地利科学家威斯纳化验的新疆出土南北朝纸张,1973年潘吉星检验新疆出土的前凉建兴三十六年(348年)文书纸和东晋写本《三国志·孙权传》的用纸,都是表面涂布纸。涂布常用的白色矿物粉有白垩土、石膏、滑石粉、石灰,后来又用瓷土或高岭土等[3]。古人在纸张表面涂矿物质白粉,是为了增加纸张的平整光滑性,但某些矿物质白粉具有杀菌消毒性能,如石灰,从而使纸张具有抗霉性[4]。

1.2 制墨过程中的防霉措施

墨是我国传统的书写材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烟料、动物胶和一些特殊辅料:烟料有松烟、油烟等,炭黑是其化学成分,其理化性质稳定,耐久性好;动物胶有鹿角胶、猪皮胶等,用来调和及固定炭黑颗粒,在纸张表面结膜,使字迹牢固耐久;加入的各种辅料是为了防腐、改善黏度、硬度、色泽及气味。

中国古代制墨工艺之精湛,堪称一绝。不同时代墨的制作方法有所差别,添加的辅料也有所不同。据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墨谱》载:东汉末年著名书法家韦诞造墨时“烟一斤已上,好胶五两,浸梣皮汁中……可下去黄鸡子白五枚,亦以真珠一两、麝香一两,皆别治细簁”,加入的配料是秦皮、蛋白、珍珠和麝香;南朝冀公的制墨配方是“松烟二两,丁香、麝香、干漆各少许,以胶水溲作挺,火烟上薰之,一月可使。入紫草末色紫,入秦皮末色碧,其色俱可爱。”[5]加入的辅料是丁香、麝香、干漆、紫草末或秦皮末。南唐制墨名家李廷珪的配方是“每松烟一斤、真珠三两、玉屑一两、龙脑一两,和以生漆,捣十万杵”[6],加入的配料是珍珠、玉屑和龙脑。宋代《墨谱法式》记载多个油烟墨法配方,其中用桐油制墨颇具代表性:“桐油二十斤……此二十斤可出煤一斤。秦皮二两,巴豆、黄蘗各一两,栀子仁、甘松香、陵零香各半两,皂角五梃,细槌碎,以水五升浸一宿”[7],加入的配料有秦皮、巴豆、黄蘗、栀子仁、甘松香、零陵香和皂角。明代沈继孙《墨法集要·浸油》记载:“每桐油十五斤,芝麻油五斤。先将苏木二两,黄连一两半,海桐皮、香仁、紫草、檀香各一两,栀子、白芷各半两,木鳖子仁六枚,右剉碎,入麻油内浸半月余。”[8]可见,其配料更多,有苏木、黄连、海桐皮、香仁、紫草、檀香、栀子、白芷和木鳖子仁。清代内务府墨作造墨供给皇室使用,不同墨种添加的辅料也不同:制作朱砂墨,“用朱砂一觔,广胶六两,冰片三钱……”;制作独草墨过程中,“炖胶用白檀香十二两、排草八两、零陵香八两”,“合墨用飞金六百张,熊胆四两,冰片十两,麝香五两”;制作三草墨过程中,“熬水用白檀香十二两,排草四两,零陵香四两”,“合墨用猪胆八十个,冰片六两,麝香三两”;制作搨墨是在三草墨的基础上加工,“熬水用白檀香十二两,合墨用猪胆五十个,冰片三两二钱,麝香一两六钱”[9]。

墨中由于动物胶、胆的存在,最易生霉,而以上添加的辅料虽多,真正起到防霉作用的是麝香、黄蘗、朱砂、檀香等。麝香是雄麝的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腺囊的分泌物,干燥后呈颗粒状或块状,有特殊的香气,其有效成分是巨环麝香酮,具有杀菌防腐和除臭增香的功能。黄蘗即黄檗,前已叙述,它具有杀菌防腐和驱虫防蠹的作用。朱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它具有防霉抗蠹的作用。檀香,又名白檀香、真檀等,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香气,但也具有抗菌的作用。许多古代纸质文献墨迹依然如故,不霉不腐,既与其色素成分稳定有关,又与其中含有防腐剂密不可分。

1.3 制作印泥过程中的防霉措施

古人重视盖印为凭证,印迹是古代文献中一种常见的字迹。随着纸张的普及,纸上用印取代了以往的泥封。印泥最早是用水调和朱砂而成,但时间一久,朱砂易从纸上脱落。南宋时用蜜调朱砂,虽比水调的耐久,仍会脱落。元代开始用油调朱砂,效果要好很多。

清朝康熙年间,开始用朱砂、艾绒和蓖麻油制作印泥,漳州府“丽华斋”业主魏长安精选麝香、珍珠、猴枣、玛瑙、珊瑚、金箔、梅片、琥珀等八种名贵原料研磨成粉,再加入陈油、洋红和艾绒,精心加工成“八宝印泥”。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和改良,以其夏不吐油、冬不凝冻、色泽鲜红、芳香扑鼻等优点而享誉中外。乾隆帝也曾创制“八宝印泥”,不过“所谓八宝者,一珠粉,二辰州朱砂,三真腊红宝石,四赤金粉,五石钟乳,六珊瑚屑,七车渠粉,八水晶粉”,均为不易得到之物,而且“珠粉、珊瑚、车渠磨细后皆无色”,“珊瑚更易起霉”,“宝石坚度仅次金刚石一等”难以磨粉,这种八宝印泥是否存在尚有疑问[10]。印泥中色素成分朱砂本身即具有一定的防霉作用,漳州八宝印泥的原料中,珍珠、玛瑙、琥珀等不会生霉,珊瑚虽易起霉,而麝香具有防霉作用。

2 装潢、修裱过程中的防霉措施

经卷、字画、书籍、档册等是在书写、绘制、印刷之后,经过装潢工艺才告完成。而且,这些文献破损之后,为了长久保存和恢复原貌,又需要对之修裱。装潢时如书匣、函套、包角、夹板等保护外壳的制作及装潢和修裱时浆糊的使用,这些环节恰当与否都会影响到防霉效果的好坏。

2.1 保护外壳的制作

古人为了追求精美、厚重及更好地保护藏品,会给书籍和档册装上外壳。不过,古人认识到在追求美观和大气的同时,也要注意防霉,明代周嘉胄用切身实践指出他收藏的“碑帖册页之伟观而能历久无患者”,功劳全在其亲手制作的硬壳,制法是:“糊用白芨、明矾,少加乳香、黄蜡,又用花椒、百部煎水投之,纸用秋闱败卷,纯是棉料,价等劣纸,以之充用,可谓绝胜。间用金膏纸,择风燥之候,用厚糊刷纸三层,以石砑之,叠叠如是,曝之烈日干。以大石压之听用,其坚如木,但装者艰裁,而可永无蠹蚀脱落等患。”[11]8同时期的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指出:“藏画以杉、桫木为匣,匣内切勿油漆、糊纸,恐惹霉湿。四、五月,先将画幅幅展看,微见日色,收起入匣,去地丈余,庶免霉白。”[12]193他认为收藏书画的匣内不能涂油漆,不能糊纸,以防发霉潮湿,四五月间将书画略微晾晒后,收起放入匣内,搁置在距离地面丈余的高处,以免生霉。

其实,将纸质文献装入壳内可以隔绝空气中的水分,避免其泛潮起霉。此外,还能避免它与灰尘直接接触,而霉菌孢子常常附着在灰尘中到处传播,落在书页上,如遇温湿度适宜,就会生长发育,将它放在匣或套内就降低了感染霉菌的几率。

2.2 药物浆糊的使用

浆糊是装潢和修裱过程必需的粘接剂,其质量的好坏同样会关系到纸质文献寿命的长短。古人发现使用普通的浆糊容易使文献遭受损害,因为其中的淀粉及少量的蛋白质、无机盐等是蠹虫和霉菌的营养物,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很容易生虫长霉,于是经过慢慢地探索,发明了药物浆糊。

最早创制药物浆糊的是唐代张彦远,他在《历代名画记·论装背裱轴》指出:“凡煮糊,必去筋。稀缓得所,搅之不停,自然调熟。余往往入少细研薰陆香末,出自拙意,永去蠹而牢固,古人未之思也。”[13]30他注意到为了防蠹要去除面粉中的面筋且加入少量薰陆香。明末清初周嘉胄《装潢志·治糊》论及药糊的制作:“先以花椒熬汤,滤去椒,盛净瓦盆内放冷,将白面逐旋轻轻糁上,令其慢沈,不可搅动,过一夜,明早搅匀。如浸数日,每早必搅一次,俟令过性,淋去原浸椒汤,另放一处,却入白矾末、乳香少许,用新水调和,稀稠得中,入冷锅内,用长大擂槌不住手擂转,不令结成块子。方用慢火烧候熟,就锅切作块子,用元浸椒汤煮之,搅匀再煮,搅不停手,多搅则糊性有力。候熟取起,面上用冷水浸之,常换水,可留数月,用之平贴不瓦。”[11]8-9周嘉胄所说制药糊的步骤是,先将白面浸泡在用花椒熬成、放冷的水里,几天之后撇去花椒水,在里面配入白矾末、乳香加水搅拌,快熟时,再加入被撇去的花椒水不断搅拌,直到煮熟即可。清代周二学《赏延素心录·糊法》载:“用陈天水一缸,以洁白飞面入水,水气作酸,再易前水,酸尽为度。既曝干,入白矾少许,和秋下陈天水,打成团,入锅煮熟。倾置一缸,候冷,浸以前水,日须一易。临用入磁瓿,千杵烂熟,以前水匀薄,大忌浓厚。”[14]3周二学所述有点偏方秘笈的意味,制糊时要用存下来的雨水浸泡面粉,放至变酸,然后不停换水直到将酸味去掉,晒干之后加入白矾,再加入秋天存下的雨水打成团,在锅中煮熟。等冷之后,加入之前浸泡面粉的水,每天一换,等用时在瓿里捣烂,加适量的水稀释煮熟。

虽然每个时代有不同的配制方法和注意事项,但细究之,其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去除面粉中的面筋,如张彦远所说的“凡煮糊,必去筋”和周嘉胄、周二学所说的换水浸泡;二是添加防虫防霉的药物,如张彦远提到的薰陆香,周嘉胄所说的花椒水、白矾、乳香,周二学所述的白矾。用今天的眼光分析,这两个目的都是有科学依据的。面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将之去掉能够增加浆糊的保存时间,减少使用后文献滋生虫害和霉菌的可能性。添加的那些药物中,薰陆香(即乳香)和花椒具有防蠹作用,白矾能够防霉。白矾即明矾,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硫酸铝,能够使霉菌脱水死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加入的白矾剂量不能太多,这是因为白矾容易水解产生硫酸,对纸张耐久性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3 装裱季节的选择

季节的交替和天气的变化,影响着纸质文献装裱的效果。古人关于装裱的季节,总结了一些经验。

明代周嘉胄在《装潢志·佳候》中指出:“已凉天气未寒时,是最善候也。未霉之先,候亦佳。冬燥而夏溽,秋胜春、春胜冬夏。夏防霉、冬防冻。”[11]10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认为:“装潢书画,秋为上时,春为中时,夏为下时,暑湿及冱寒俱不可装裱。”[12]182清代周二学在《赏延素心录·装潢》中也提到:“春和秋爽为佳候,忌黄梅积雨痴风严寒。”[14]3他们三个的观点大致相同,都认为在一年四季中,秋天和春天不潮不燥是装裱的好季节,而夏季比较湿热容易生霉,冬季干冷会使浆糊结冰而失去粘合力。

3 收藏、利用过程中的防霉措施

在收藏、利用过程中古人认识到防潮就能防霉,这是因为水分是霉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对其繁殖和生长有极大的影响。除湿之外,古人还认识到翻动也能够防霉,不过要避免手汗、头汗等玷污纸质文献。

3.1 装具方面的防霉措施

古人认识到装具对纸质文献具有防霉作用,明清皇家档案馆——皇史宬用的是樟木柜,樟木可以防虫蛀、防发霉,对档册、书籍等收藏品具有很好的保护功能。不过,纸质文献在装具内不能排列得太紧,相互之间要有间隙,即如孙从添所说“书要透风,则不蛀不霉”[15]12,这是因为空气流动,霉菌孢子就不容易着生。不过,也不是说库房内时刻要通风,通风的季节和时间长短需要根据气候来安排。叶德辉《藏书十约·收藏》结合南方气候的特点,指出收藏时的注意事项:“春夏之交,宜时时清理,以防潮湿。四五月黄霉,或四时久雨不晴,则宜封闭。六七月以后至冬尽春初,又宜敞开。”[16]311

古人还指出装具底层不可放置纸质文献,如书架“下格不可以置书,以近地卑湿故也”[12]238。而且还需要在装具下面堆放一些吸潮剂,防止湿气向装具内侵袭。天一阁的书橱下各置一块英石,以便吸收潮气。尽管英石具有吸潮的作用已被大家怀疑和否定[17],但它毕竟是范钦为保护藏品所做的一种尝试和努力。光绪十四年(1888年),广雅书院山长梁鼎芬作《丰湖书藏四约》,其三为藏书约,其中言及防潮的措施:“箱脚宜用瓦器盛之,中藏石灰,可辟湿,可去蚁。”[18]

3.2 避免手汗、头汗等玷污文献

在保管和使用过程中,不恰当地欣赏或触摸都会使纸质文献受损。早在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即指出:“非好事者,不可妄传书画;近火烛,不可观书画;向风日,正餐饮唾涕,不洗手,并不可观书画。”[13]23要求虽多,旨在对书画进行长久保存,其中“正餐饮唾涕,不洗手”不可观书画,是为了避免书画因沾上饭渣、唾液、手汗而受潮生霉。用手触碰文献,难免会使其沾上手汗,如果在夏季,头汗也会滴至其上。古人认识到手汗和头汗的危害,孙从添指出“摺订宜春,若夏天摺订,汗手并头汗滴于书上,日后泛潮,必致霉烂生虫,不可不防”,还强调经过晾晒后的书籍准备收入柜中之前“摊书板上须要早凉,恐汗手拏书,沾有痕迹”[15]9-13。可见,手汗和头汗粘在文献上,会使它泛潮,进而霉烂生虫。

今天在取放、检查或阅读珍贵文献时,要求工作人员戴上清洁的白色软质手套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手上的档案霉菌菌体和孢子多,而且手印上的汗液和脂肪也是档案霉菌良好的营养物质,如果用手直接接触档案,就会给档案造成污染。所以,为了更好地保护档案,利用者在利用档案时也应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档案,有条件的档案馆、室可以利用复制件和缩微品等代替原件利用”[19]。

3.3 晾晒和翻动防霉

潮湿容易滋生蠹虫和霉菌,使纸张机械强度降低。唐代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说:“江淮已南,地气卑湿,五月上旬连下旬尤甚。月令土润溽暑,是五月中气,过此节已后,皆须曝书。”[20]交代江淮以南是在夏至之后曝晒文献。唐宋至明清,官方比较重视藉晾晒保护藏品,甚至当做一项文化活动来搞。晾晒不仅能够去除蠹虫和霉菌生长发育需要的水分,而且阳光的热能可以破坏霉菌的细胞组织,如此霉菌的新陈代谢活动受阻,直接威胁着它的生存。此外,曝晒文献就需要对之搬动、翻动、安放,虽然整个过程难免错乱、牵扯和玷污,却可以去掉部分灰尘和霉菌孢子,从而起到预防有害微生物的作用。

古人认识到翻动纸质文献能够防霉,叶德辉在《藏书十约·校勘》中曾说“书不校勘,不如不读”,还指出校勘的八大功用,其三是“日日翻检,不生潮霉,蠹鱼蛀虫,应手拂去”[16]308。民国时期,成都严雁峰和严谷声父子经营的贲园书库是当时当地著名的藏书楼,“库外有敞房三大间,屋中端坐七、八人用手不停的把书一页一页的翻动,侧面书籍堆如小山,一年四季都是这个单纯动作。这是保护书的方法,可以防止虫蛀和霉变”[21]。这段话就是翻动防霉的很好诠释。利用或专门翻动是一个翻、抖、扫、查的过程,不仅可以减少纸张中过高的含水量,而且能够除去灰尘、虫卵、霉菌孢子,从而起到防虫和防霉的作用。尽管翻动会使纸质文献上沾上手汗,但如果能够做到翻前洗手,这种损害还是能够降低到最低限度的。

总的来看,古人关于纸质文献防霉的措施大多不是专门而为之的行为,或者说是为了防蠹而产生的溢出效应,比如对纸张的药物处理、药物浆糊的制作等。而且,古代有关纸质文献霉变的记载往往与虫蛀同时出现,这是因为纸质文献滋生蠹虫和发生霉变的原因大致相同,如高温高湿,密不透风等。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措施也有不少弊端,例如:晾晒会使纸张和字迹的内部结构、性能产生一定的变化,对纸质文献耐久性有不利的影响,且会造成归架错误;翻动虽然能够惊扰蠹虫,除去虫卵、灰尘和霉菌孢子,却容易沾上手汗。不过,我们需要对这些利弊进行辨证地分析。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除了借助自然力量,没有其他办法除湿、防霉,人们只能按照“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原则做出这样的选择。

〔1〕 仇壮丽.中国档案保护史论[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07:127

〔2〕 沈括.梦溪笔谈[M].北京:中华书局,2009:19

〔3〕 潘吉星.中国的造纸术[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24-25

〔4〕 罗茂斌.档案保护技术[M].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98

〔5〕 苏易简.文房四谱[M].北京:中华书局,2011:246

〔6〕 张岱.夜航船[M].成都:巴蜀书社,1998:239

〔7〕 李孝美.墨谱法式[M]//丛书集成续编第80册子部工艺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20-21

〔8〕 沈继孙.墨法集要[M].北京:中华书局,1985:1

〔9〕 内务府墨作则例[M]//丛书集成续编第80册子部工艺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389

〔10〕 邓散木.篆刻学下编[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238

〔11〕 周嘉胄.装潢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5:8,8-9,10

〔12〕 文震亨.长物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193,182,238

〔13〕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30,23

〔14〕 周二学.赏延素心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3

〔15〕 孙从添.藏书记要[M].北京:中华书局,1991:12,9-13

〔16〕 叶德辉.藏书十约[M]//叶德辉.书林清话.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11,308

〔17〕 骆兆平.天一阁丛谈[M].北京:中华书局,1993:38

〔18〕 梁鼎芬.丰湖书藏四约[C]//袁咏秋,曾季光.中国历代国家藏书机构及名家藏读叙传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21

〔19〕 郭莉珠,张美芳,张建华.档案保护技术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66

〔20〕 陈藏器.本草拾遗[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7

〔21〕 孙恭.“西南书库”——贲园[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都市金牛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金牛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成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都市金牛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1986:126

AnalysisontheMildewPreventingandControllingMeasuresOfAncientPaperDocuments

HuoYanfangHeSiyuan

Since the popularization of paper and printing, paper document became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However, the damage of mildew to it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among those factors affecting its durability. In order to save and use the paper document for a long time, the ancients took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mildew and accumulated some experience. The analysis of mildew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measures can help us to eliminate our misunderstanding about the ancients, and clearly recogn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 and mildew prevention, some of which are still worth learning for today’s protection work of paper documents.

Paper documents; Documents protection; Mildew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measures; The ancient times

G253.6

A

霍艳芳(1985-),女,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档案学、文献学,已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0篇。何思源(1996-),男,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档案学专业本科生,发表论文6篇。

猜你喜欢
纸张霉菌古人
薄如纸张的扬声器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0年3月)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到底姓什么?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撕纸张
不用一张纸,NENDO就描述出了纸张形态的千变万化
霉菌的新朋友—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