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出版的发展反思高校图书馆的工作

2017-04-12 07:56石德万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图书馆

石德万 李 军

(1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广西柳州 545006;2广西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

学术论坛

从数字出版的发展反思高校图书馆的工作

石德万1李 军2

(1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广西柳州 545006;2广西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

为了解、掌握数字出版的发展对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影响,探讨高校图书馆的应对策略。文章根据数字出版特点,从数字出版在移动阅读、在线教育、知识服务和数字化教材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数字出版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带来的冲击。认为高校图书馆应正视数字出版的发展,从馆藏结构、个性化服务、知识库建设和移动图书馆服务等方面,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数字出版 高校图书馆 数字资源建设 信息服务

1 数字出版特点

虽然许多专家、学者对数字出版的概念进行了界定[1-4],但数字出版的概念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当前引用较多的是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给出的定义:“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5]但是,不管如何定义数字出版,业界都公认数字出版具有以下六大特征:

(1)交互性。传统出版物的知识和信息的流向都是单向的,读者和作者、出版者之间缺乏有效交流、反馈的途径。而在数字出版中,读者在接收知识、信息的同时,可以很方便地和作者、出版者交流,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作者能够即时根据读者合理的建议和意见更新出版内容,使得出版物的知识、内容不断优化、成熟;同时,出版者可以根据读者的需求提供相应的附加服务。

(2)个性化。随着数据挖掘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在数字出版中的应用,使得读者能够很方便地根据个人的需要和兴趣定制相关的知识、信息;同时,数字出版系统能够根据读者的阅读行为和习惯,精、准地向读者推送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3)富媒体。数字出版产品集文本、音频、视频、动漫等多媒体融合于一体,使得读者可以根据个性需求,选择合适的媒体或多媒体接收信息、知识,提高吸收效率。

(4)超连接。超连接是数字出版产品的一项常规功能,用户可以很方便地根据需要随意在数字出版产品中进行横向移动。

(5)易检索。由于数字出版以标记语言为基础,因此,非常容易进行知识、信息的检索,使用户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和知识。

(6)能更新。由于数字出版的内容、编辑加工、发行、管理等过程全部数字化,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快速对出版的内容进行更新,确保数字出版的知识和内容与时俱进,及时跟上社会、科技发展的步伐,永葆出版内容的活力。

2 数字出版的发展对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影响

移动阅读、在线教育、知识服务、数字化教材、按需出版、电子商务等,是数字出版正在快速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中移动阅读、在线教育、知识服务和数字化教材,对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都将产生强大的冲击。

2.1 移动阅读,图书馆的阅读环境失去优势

提供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长期以来一直是高校图书馆吸引读者的一个突出优势。但随着移动阅读的发展,这种优势正不断地丧失。在2015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但是,要实现阅读无处不在,首先必须要有可阅读的内容,有内容才可谈阅读;其次,有了内容,还要有轻松、愉悦的表现形式,这样才可能吸引读者,使读者想读、要读;第三,还要有便捷的阅读条件,这样读者才能够轻松地想读就读,全民阅读才能无处不在。数字出版推出的移动阅读产品,在为读者提供丰富、可靠的阅读内容的同时,更为读者提供了轻松、愉悦的内容表现形式,以及方便、快捷的阅读条件。

首先,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起来,能够依托传统出版丰富的内容资源优势,生产内容丰富多彩的移动阅读资源。由于这些阅读资源是经过出版单位严格的“三审、三校、一通读”后才生产出来,并由地方和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严格把关,因此,这些阅读资源与一般的网络资源的最大区别是科学、可靠。这些资源在满足用户多样性阅读内容需求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内容健康、科学、可靠。

其次,数字出版能够提供文本、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及其融合体,同时具有个性化、交互性和实时性等特点,能够满足读者多样化的个性阅读需求,读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轻松愉悦的内容表现形式进行阅读。例如,数字出版把图书配套的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直接植入图书中,这样,读者阅读图书时,点击听力按纽可收听相关的音频信息;点击视频图标直接观看相关的视频。如果读者阅读时,碰到比较好的内容,想找朋友分享,而朋友又不在身边,只要摇一摇手机就可以看到正在阅读同一本书的读者,这时就可以利用图书提供的交流途径,通过文本或音频与这些读者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某部分需要听老师讲解,打开图书,可以在书里直接观看相关的视频。所有这些都会吸引读者想读书、好读书。

第三,数字出版提供了一种可随时随地阅读的条件。只要有一个移动终端,如手机、MP4、平板电脑等设备,就可以很方便地阅读数字出版产品。例如,北京圣才教育生产的数字出版产品可以提供一个二维码,读者用手机扫描这个二维码,不需要下载任何客户端也不需要注册帐号,就可以直接阅读相应的图书内容。而这个二维码可以印制在普普通通的物品,如普通的白纸上。这一点特别适合人们借助手机随时随地地阅读。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研究院第13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结果[6]:2015年我国数字出版阅读率64.0%,数字阅读的阅读率大大超过了传统图书的阅读率。而在数字阅读当中手机阅读占60.0%。因此,有理由相信:将交友娱乐与阅读相结合的数字出版必将大力推动全民阅读浪潮。

反思一:当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阅读的时候,高校图书馆该如何支持读者的阅读?靠丰富的传统资源?靠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还是考虑引进数字出版产品?

2.2 在线教育,拷问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

在线教育作为数字出版很重要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取得了很大成功,相关的数字出版商也收获了巨大的利益。平台+资源+服务是数字出版商开展在线教育的主要方式。

平台方面,数字出版商除了提供自己的平台外,还可以根据学校的需要使平台在学校落地,出版商负责后续的维护,甚至为用户提供云平台。

在资源方面,数字出版商不仅为在线教育提供丰富的内容资源,还能够利用自身的海量数据,根据教师的需求量身订作某一课程;甚至还可以根据学校的需要,为学校制作个性化在线教育产品。或者制定某一数据标准,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利用出版商的内容资源,建设用户个性化的特色资源。

在服务方面,数字出版商倡导全程服务的理念。除了给用户提供会说话的机器人外,用户所需要的服务都提供:从课程建设、教学过程监控、师生互动、练习答疑,直至考试评分,都提供相应的服务。并且课程结束后还对在线教育课程进行评估,提交相关的分析报告,作为学校及教师教学反思的素材,也为数字出版商优化产品、提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反思二:从服务高校教学主战场来说,高校图书馆是应该购买传统资源、数据库,还是数字出版的在线教育?

2.3 知识服务,颠覆图书馆服务方式

传统出版商将自身拥有的、丰富的内容资源充分碎片化,进行结构标引,加上主题数据库、关键词自动抽取技术,并对知识点不断更新、维护,构成知识库,通过网络服务平台直接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已经成为数字出版的一大亮点,并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2015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在经过专家评选之后,选取了28家单位作为知识服务模式探索的试点单位,启动了出版机构知识服务通用标准的研制工作。目前,专业出版知识服务已经形成了8项出版机构通用知识服务标准[7]。专业出版的知识服务工作将由标准设定走向数据挖掘、数据创新应用和数据知识服务的深水区,并将极大地推动出版机构开展知识服务。

这种知识服务使用户能在几分钟内找到需要的知识点,为用户解决问题,很受用户欢迎,很有市场价值。如中国农业出版社依托自身在农业方面的资源优势,面向全国几亿农民,建设相应的知识服务平台,提供种子、化肥、耕种、管理等与农业相关的知识服务,很受用户的欢迎。而人民军医出版社坚持从传统媒体向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转变,狠抓数字出版平台和医学专业数据库建设,先后完成名医指路跨媒体、中国当代医学名家经典手术视频数据库等知识库,在服务于基层医务人员,服务于国家医学事业建设的同时,也为后世留下珍贵的医学文化财富,承担着本应由图书馆承担的文化传承和信息服务的职能。

反思三:当数字出版商通过集知识传播、信息查询、行业交流、内容投送、公共管理于一体的数字出版知识服务平台,撇开图书馆直接为用户提供专业知识服务时,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手段该如何变化?

2.4 数字化教材,挑战传统数据库

在教育数字出版领域中,最重要的一个板块当属数字化教材。数字化教材是以数字设备(包括各种数字阅读终端)为平台,通过数字应用来呈现课程的音频、视频和文本资源,并实现用户交互功能的集成模块[8]。数字化教材不但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具备成熟、系统的知识体系,而且符合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方便组织学习活动;还可以根据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更快、更好地促进知识的更新、创新与共享。因此,数字化教材的建设和发展,引起了政府部门、教研机构、名校名师、科技巨头,以及很多出版单位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2014年7月12日人民卫生出版社开发了中国首套国家级医学数字化教材[9],此后以首套医学数字教材为起点,构建满足各专业各层次需要的数字教材体系。这些数字化教材,对医学专业,特别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革命性的变化。因为传统临床医学的学习中,要了解某个病人的症状,要排队听诊观察。现在医患矛盾复杂,如果还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学习,病人家属是不能接受的。教材数字化以后,可以很方便地、彻底地解决这类难题。传统的教材只是描述病人症状的各种表现,而在数字化教材中,学生只需轻轻按一下键,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就通过音频、图表、动画、视频展现出来。这些数字化的内容,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学习难的问题。

总之,全方位、立体化、互动式是数字化教材的最大亮点,学生通过一本数字化教材,就可以获得学习相关课程需要的所有资源。

反思四: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与文献资源的应用日趋多样化,孤立的内容产品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而当用户通过数字化教材能够获取有关课程的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资源,并且很方便地和他人进行学习交流的时候,从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来说,高校图书馆仅仅购买传统数据库够了吗?

3 高校图书馆的对策

由于数字出版已经提高到我国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地位[10-11],因此,未来数字出版在我国将得到极大的发展;而从前面的分析可知:数字出版的发展已经从多方面冲击着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削弱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并且,由于政府的重视和参与,这种冲击力和影响力必将越来越强大。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正视现实,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3.1 调整藏书结构

数字出版产生的数字化教材,不仅仅是传统教材的数字化。它实现了从纸质媒体到全媒体,如视频、音频、动画、图表、文字等的融合,提供了云笔记、多媒体交互、社会化学习、课程测试评价等功能,支持PC、平板、手机等阅读终端,以及iOS、Android、Windows等多种操作系统,与慕课、教学资源库、教学管理平台等充分整合,具有大资源、大数据库的支持,因此,数字化教材不管是对个体学习还是学校教学的冲击力都是革命性的。高校图书馆应该根据自己的服务对象,重新审视、构建自己的馆藏结构,有选择地收藏重点学科、重点课程的数字化教材,充分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

3.2 利用读者信息开展个性化服务

很多IT企业之所以心甘情愿地向用户提供免费服务,如腾讯免费向广大用户提供QQ等社交软件的服务,他们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些免费服务,搜集用户的相关信息,再利用用户的信息从其他服务中获取收益,这就是羊毛出在猪身上的互联网思维。图书馆在收集读者信息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该向IT企业学习。积极、主动搜集、整理读者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及其信息行为特征,为用户提供用户急需的、精准的知识和信息。北京大学图书馆针对读者查询问题,加入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等大数据技术,不仅能查询原始信息,还能把检索到的信息形成综述或报告[12]。根据综述结果,就可以主动为读者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

3.3 建设拥有自主产权的知识库,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

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来一直被誉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但是,数字出版使得出版商可以直接向用户提供基于网络的免费检索和收费传递服务,形成了不依赖图书馆的、可广泛利用的数字化知识、信息服务体系,深刻动摇着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中心地位。因此,在数字出版时代,高校图书馆必须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库,参与数字出版[13]。其实,为贯彻落实《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从2007年6月起全面启动的“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其中的公共技术与基础支撑体系就包括有图书馆信息采集服务系统。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高校的优越条件,依托高校自身丰富的信息资源,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库。

首先,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隶属高校的优势,收集、整理本校原创的各类信息资源,包括师生发表出版的学术论文、著作、教材、教辅,以及各类研究报告、学术报告、精品课程资源、各类教学视频、学者讲座等众多科研、教育教学成果,并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分类、主题标引,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库,并直接向师生提供检索、浏览、下载服务。

其次,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建设特色数据库,并以用户方便、喜闻乐见的形式为用户提供服务。如广西桂林图书馆的“广西红色历史文化多媒体数据库”、浙江省图书馆的“浙江藏书楼”、辽宁省图书馆的“古塔辽宁”等等,这些数据库,既具有鲜明的特色,又都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展现,还可以结合大众的阅读习惯,充分利用全媒体的特征,在基于传统实体图书馆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利用手机、手持阅读器、电脑等媒介开展服务[14],并把相关资源推向APP 客户端,让读者更加方便地获取和利用资源。

3.4 提供移动图书馆服务

移动服务适合当代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和获取信息的习惯,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提高自身在数字出版时代的竞争力。目前,国内外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方式主要有:短信服务、网页服务、移动客户端应用程序和移动设备借阅服务等四种。其中短信服务是最主要的服务方式,而提供移动设备借阅服务,由于前期投入较高,目前国内提供该类服务的高校很少。但提供移动设备借阅的服务很受读者的欢迎[15],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应该开展该项服务。

随着智能终端用户的剧增,移动图书馆应用程序服务模式正在以强有力的势头赶超短信服务和网页服务。因此图书馆必须加强移动阅读资源库建设,将图书馆的数字内容,包括文本、音频、视频,以及Lib2.0 资源等汇总,并进行分类、标引,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全媒体资源数据库,并提供在线阅读或者下载阅读[16]。考虑到移动阅读的用户多偏好娱乐休闲类内容,从培养读者群体和提高图书馆移动阅读影响力出发,移动图书馆应用程序服务可以先提供轻松愉悦的服务内容,例如通俗小说、传记、言情、青春、穿越等题材的内容[17]。等拥有足够大的读者群体后,逐渐增加科普、学术性的内容。

〔1〕 张立.数字出版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J].中国出版,2006(12):14-15

〔2〕 徐丽芳.数字出版:概念与形态[J].出版发行研究,2005(7):7-8

〔3〕 张祥合,王丹.数字出版的概念、特征及相关技术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2(9):218-220

〔4〕 罗秉雪.数字出版:新语境下的概念演变与界定[J].出版发行研究,2016(1):26-29+22

〔5〕 财政部.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16-8-10].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323762

〔6〕 必胜网.第13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EB/OL].[2016-5-16].http://www.bisenet.com/article/201604/158316.htm

〔7〕 中国出版网.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模式试点8项通用标准通过评审[EB/OL].[2016-10-20].http://www.chuban.cc/djbd/201511/t20151118_171032.html

〔8〕 岳庚吉.MOOC 背景下数字化教材建设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4,30(7):91-93

〔9〕 中国新闻出版网.人卫社推出我国首套国家级医学数字教材[EB/OL].[2016-2-20].http://www.chinaxwcb.com/2014-12/01/content_307206.htm

〔10〕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EB/OL].[2016-2-25].http://wzb.mof.gov.cn/pdlb/zcfb/201404/t20140429_1073300.html

〔11〕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6-2-25].http://www.mof.gov.cn/mofhome/he/lanmudaohang/zhengcefagui/201 504/t20150413_1215711.html

〔12〕 白薇.大数据与图书馆数字资源组织建设[J].图书馆界,2014(5):72-74

〔13〕 陈静,张凌.数字出版机构与数字图书馆的竞争关系及相互合作的探索[J].图书馆,2015(4):96-98

〔14〕 程莲娟,寿叶丽,丁夷.数字出版时代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2):113-116

〔15〕 周怡.复旦大学图书馆移动设备外借服务的实践与发展[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6(1):84-89

〔16〕 高春玲.基于SWOT的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分析[J].图书馆学刊,2013(9):49-52+56

〔17〕 章惠,程杰铭.基于用户需求视角的我国移动阅读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上海市移动阅读问卷调查[J].出版发行研究,2013(4):57-61

ReflectionsontheWorkofUniversityLibrariesfromtheDevelopmentofDigitalPublishing

ShiDewanLiJu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publishing, the paper presents the achievements of digital publishing in mobile reading, online education, knowledge service, digital textbooks etc, in order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influence of digital publishing development on the work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then probe into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university libraries. Beside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s that digit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have on university libraries. The university library should face up to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publishing and take active measures in the aspects of library collections structure, personalized service, knowledge base construction and mobile library services.

Digital publishing; University library; Digit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service

G237.6:G258.6

A

石德万(1964-),男,壮族,教授,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数字出版、信息素养教育、信息服务。李军(1968-),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技术。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数字图书馆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图书馆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