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2017-04-09 09:05常冬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初中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沈阳市辽中区满都户九年一贯制 辽宁沈阳 110200)

摘 要:数学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在日常生活中数学得到普遍应用,它也是我国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值得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我们要认识到,掌握数学学习的思维模式是能否轻松的完成数学学习的关键所在。本文就渗透数学思想实际运用中的弊端,以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具体措施加以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的教学手段,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能够使得小学生更加轻松的完成数学学习,有利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并且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所帮助。但是,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师生普遍认为小学数学是单一、枯燥的,教师的教学成果不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低下,学生對数学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热情。另外,课堂气氛如同一潭死水,加上数学的逻辑复杂周密,使得学生感觉数学学习难度极高,失去学习的信心。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教师自身对数学存在错误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对数学思想模式了解的不深。

一、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根本与精华,从根本上完成对数学思维方法的掌握,使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充满兴趣,有利于提升学生数学的学习效果,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尽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现在,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对教材知识进行灌输,在上课过程中的一切教学计划与教学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去忽视了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与掌握,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实际教学时,并没有将数学学习思想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面对这种情况,课堂上的师生在对待小学数学这一学科时,教学成果与学习质量都得不到体现。有鉴于此,从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贯彻落实势在必行。

二、在小学数学授课中渗透数学思想的策略

1.深入挖掘教材,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对人教版的数学教科书的研究发现,首先,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系统庞杂的数学知识,经过细致的分析、研究,大家就会发现整本数学教科书中处处都藏着数学思想方法的影子。前者是“看得见”的,而后者在“看不见”的,但是,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前者主要介绍的是学习的内容,后者介绍的是学习的方法。在教授“数的运算”的相关知识时,我们就会发现这就是将数学思想方法融入于教科书的典型例子。

比如说,教材中该节的数学方法有:数形结合、推理、方程和函数。在教材中我们并没有具体的看到这些,属于“看不见”的教材内容。因此,教师要对教材的知识系统的相关内容了如指掌,在此基础上对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明白各部分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接下来,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掌握教课书中所要体现的教学理念,以及教材知识的教学主旨与重难点。最后,根据教材知识,却又对教材的知识进行拓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授课时,结合课堂实际教学氛围,灵活多变的通过数学思想方法教授学生数学知识。

再如,在进行百以内数学运算教学时,要求学生计算25+2=?时,教科书中有火柴棒的插图辅助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学生明白可以先把5根火柴与2根火柴加在一起,这样算式就变成5+2=?在这个计算过程中,学生就“看到”了教科书内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从而完成了对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1]。

2.归纳、类比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策略

归纳思想,简单的说就是对特殊的例子进行了解与把握,最后进行总结与归纳。再以数的运算这一章节为例,先从容易理解的特殊的问题开始学习,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的规律和方法。

举个例子,在讲授百以内加法算法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将鸡窝以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A鸡窝有11只母鸡,B鸡窝有16只公鸡,C鸡窝有15只母鸡,然后要求学生计算三个鸡窝里一共有只母鸡和公鸡,进而要求学生进行分析与思考,通过对母鸡与公鸡的计算,列出算式(11+16)+15=42,上述的算式是先将母鸡与公鸡加在一起,然后在加上母鸡,对此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先加母鸡再加公鸡,两个算式的结果却完全一致,(11+15)+16=42,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师生无形之中就在学习过程上进行了互动,并且学生理解与明白了加法结合律的正确使用方法,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小学数学的学习,提高了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率。

接下里再说分类思想,分类思想本质上就是把一切存在差异的物品,根据物品共同特征进行划分,从这些存在差异的物品中,找到相同的特征。

例如,小学教师在教授三角形的知识时,在课前就应布置动手实践性质的课前准备:将纸张裁剪成所有类型三角形,所有类型的三角形缺一不可。这样教师在小学数学授课时,可以在导课环节向学生们展示符合学生生活认知的物品,如红领巾、彩旗、船帆等学生们容易认知的物品,让学生们发现这些物品的共同特征,在上课过程中,学生通过研究和思考,就可以高效的完成相关数学知识点的分类,这种利用分类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直接更加高效[2]。

3.课后布置作业,巩固对于数学思想的运用

数学思想方法,虽然在课堂上学生已经学会运用,但是不够熟练。因此只能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进行联系,才能完成真正熟练的掌握使用方法,所以对课后作业的精心设计,也要提醒学生端正态度,仔细训练。教师对上交的数学作业,教师要及时认真的批改。另外,对于作业中的运算,教师在课上讲解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大胆的发散思维:小明家有猪15只,牛3只、羊10只,请计算小明家有多少牲畜?列出15+3+10=28这个算式,接下来让学生讨论算式有几种列法,有什么区别吗?你可以将改编这个问题增加难度吗?等等。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扩展。

结语

在现阶段教育改革的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亟需革新教学理念,利用数学思想方法增强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效率,促进高校课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田润垠,胡明.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04:93-99.

[2]王晶.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探索[J].新校园(阅读),2016,08:117.

作者简介

常冬梅(1972.12.31),性别:女,民族:汉,籍贯:辽宁辽中,文化程度:大专,现有职称: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语文。

猜你喜欢
数学思想方法初中数学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再谈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运用迁移学习规律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