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识形态看外宣翻译中的误译

2017-04-06 09:22武绒陈柯
现代交际 2016年15期
关键词:误译外宣翻译意识形态

武绒+陈柯

摘要:外宣翻译作为正式的语篇形式,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重要译介输出。它承载源语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也与受众文化里的各种意识形态相抗衡。本文从政治、经济、审美、文化等意识形态分析了我国外宣翻译中的一些误译现象,从而对外宣翻译的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外宣翻译 意识形态 误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070-02

一、 意识形态与外宣翻译

意识形态(英语:Ideology)就是具有普遍性的共识集合在一起,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刘金玲(2014)认为:“意识形态”是指某一阶级、政党、职业(通常是知识分子)的人对世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看法和简介,它是某一国家或集体里流行的信念,潜藏在其政治行为和思想风格中:哲学、政治、艺术、审美、宗教、伦理道德等是它的具体表现。同时,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一整套或有系统的社会文化信念或价值观也属于意识形态范畴。Lefevere(2004)指出影响翻译的要素有两个,即意识形态(Ideology)以及诗学观(Poetics)确切来说,意识形态是一直指导我们行为的形式、习俗和信念。

外宣翻译作为跨国界、跨语言、跨文化的传播,其体裁几乎包括所有的三大文本类型:具有“表达型”(expressive)的官方文告类文本(authoritative statements);具有“信息型”(informative)的新闻发布与报道类(news release and reports)文本以及具有“呼喚性”(vocative)的公共宣传品(propaganda, publicity)类文本。通过这些不同功能的文本的译文,一方面将本国的各种意识形态通过受众输出和渗透到其他文化中,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本国文化中的各种意识形态与异国文化中的各种意识形态相冲突和抗衡。也正是因为这种冲突,常常导致外宣翻译中的误译。因而,外宣翻译中的增添、删减、调整、重构,并非只是出于文本因素的考虑,而是基于意识形态因素操纵下的改写。

二、从政治意识形态看外宣翻译中的误译

外宣翻译中的政治意识主要体现在一些宣传国家方针政策的文本中。如在一些政治文本中将“台湾问题”译为Taiwan issue,显得不合适,因为“issue”指“有争议的问题”或“值得商讨的问题”。然而,台湾一直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根本不允许有什么争议。因此,将其译为Taiwan Question较为妥当,体现了我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立场。

以下是某企业宣传片中一段中英文对照:

原文:“…以‘跟党走,求实效、创经典为座右铭…”

译文:Taking be grateful for the Party, follow the Party, seek practical results and create history as the motto…

宣传片中的口号“跟党走”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权力差异是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一个重要体现。权势在中国起着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中国等级制度森严,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固定的身份、地位、权利和义务。因此,在中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始终是开展各项社会事务的前提。“跟党走”就是这种政治意识形态在中国的生动体现。但是如果将此直译为“follow the Party”,却让英美读者觉得企业缺乏创新精神,似乎只会“人云亦云”,因此为了兼顾原文所承载的“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意识形态以及译文所应迎合的价值观念,建议改译为“led by the Party”。

三、从经济意识形态看外宣翻译的误译

经济意识形态是指以经济思想、经济学说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是一种表达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切身利益观念体系,为特定集团的经济利益提供直接的辩护。对外宣传中国的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模式乃至中国的产品时,译者一定要有意识形态的意识,尽量为目标受众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增加解释性的文字,以帮助目标受众理解宣传材料。如某文本是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信息,其中提到“以‘五丝 促‘五通”,将其译为“Wu Si”, “Wu Tong”。这两个概念无疑是中国在当前“一带一路”背景下提出的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译成英文是应加以解释,即Wu Si“(namely online silk road, silk road Expo park, silk road exposition, silk road culture street, silk road culture innovation project), ”Wu Tong (namely policy communication, fast transportation, efficient trade, currency circulation and public communication).

四、从审美意识看外宣翻译中的误译

翻译是一种跨民族、跨文化的语言活动,不同的民族存在不同的心理审美取向,包括审美标准、性格情感、宗教信仰等。不同的心理取向和审美形态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言语行为及各自的语言表达。在外宣翻译中,英汉公示语的运用透视出不同民族的心理取向和审美意识。在中国的很多公共场合,“女卫生间”已经逐渐代替了汉语文化中的“厕所”,这使得语言的表达显得文雅了许多。但在一些地方,特别是旅游场所,其译成英文时却用了toilet这一词,译文虽准确翻译了要表达的信息,但却缺失了一种美感。为了迎合受众的审美意识,可译为Ladys(或Gents),这样固化的句式显得更为雅致,并且能够体现西方民族重功能、讲实用的审美心理。

受“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的美学观念中特别强调平衡美,这种审美意识会较多地体现在汉语语言的句式结构上。除了极为频繁地使用对仗这一修辞格,汉语还大量使用四字词组。如在很多公共场合,我们都可以看到 “保持安静”和“请勿喧哗”的公示语。这两组四字短语体现出其内部的逻辑关系,前一句是提出要求,后一句则提醒人们该如何去做,前者对后者做出铺垫,从而使得读者很容易接受后者的指令,两组词组所表达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而英美读者则更倾向于简约的审美形态,考虑到这种情况,在翻译成英文时无需重复同一信息,只需直接译出其指令性功能“请勿喧哗”即可,因此,可译为“Please keep quiet!”。

五、从文化意识形态看外宣翻译中的误译

中西方文化差异一直是影响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外宣翻译中,文化意识形态始终应是要解决的如大型山水历史舞剧《长恨歌》的宣传手册上有一幕介绍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其中一句为:“……明皇与贵妃仰望银河,互诉衷肠,焚香盟誓,情长谊深……”

译文为:… The couple look up at the Milk Way in the sky, and then burn incense to express their vow of love…

原文用“焚香盟誓”来表现唐高宗和杨贵妃之间忠贞的爱情。而译文直译为“burn incense”会让译入语读者对“焚香”和“盟誓”之间的关系感到混乱,无法理解。焚香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种习俗,它庄严又神圣。焚香者以此来向神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诉求,并且人们相信,这会給焚香者带来幸福和追求。这在西方文化中是没有的,且考虑到西方人在表达情感时更为直接,因此建议省译“焚香”,只译为“express their vow of love……”

六、从其他意识形态看外宣翻译中的误译

影响外宣翻译的意识形态还有其他很多方面。如在汉语文化中,公益活动主要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向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知识等活动,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社会援助、青年服务、文化艺术活动等等。西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强调以个人为主体和中心的价值观,也就是突出“利己”的思想。这种思维方式的出发点是实现个人利益,维护个人尊严等,且以此支配着各种社会人际关系的调节,进行价值评价,并产生相应的行为方式和态度。也就是说,西方人常常从利己的角度看待自己利他的行为,因此“nonprofit”已经是一种利他的行为;而中国数千年历史形成的民族价值观倡导“利他”精神,强调集体和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因此开展公益事业最终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的稳定,增强民族内部的统一,这也生动地体现了“公”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的内涵。从这种中西方的价值观差异来看,某外宣资料中将 “公益活动”译为public welfare activities是不恰当的,应译为“non-profit campaign”。

七、结语

外宣翻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非常密切, 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有意识地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输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特别是政治和经济意识形态,这有利于国外读者了解我国的大政方针;而在审美和文化意识形态方面,则应更多地顺应译入语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使目标语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外宣翻译应把握适度的本土化和异域化策略;同时,也应注意意识形态对于外宣翻译的影响具有相对性,不可过分夸大而忽略了对翻译本体的研究。

参考文献:

[1]Levefere , A.: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马强和.外宣翻译中的意识形态及翻译策略[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11(3).

[3]刘金玲,李楠.外宣翻译意识形态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 2014:(4):211-212 .

[4]陈顺意.外宣翻译:意识形态的较量[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2013(5):90-92.

[5]胡兴文,张健.外宣编译的受众意识[J].编辑之友,2012(7):39-40.

[6]刘钟梁.意识形态与宣传诗学对外宣翻译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广东外语大学,2009:26.

责任编辑:孙 瑶

猜你喜欢
误译外宣翻译意识形态
史铁生小说日译本中的误译分析
国际传播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特点探析
试析《易经》英译本中专有名词的误译
探析长沙岳麓山韩语公示语误译现象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日语连体修饰语及翻译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