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蓁
摘要:在外语改革创新发展的背景下,APP教学软件层出不穷,各级教育机构极力推广其使用,这一新型的学习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为学习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一些弊端。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本文着重分析APP教学软件在专业课堂教学应用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来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使其优势能够更好地发挥,有效开展课堂教学。
关键词:APP教学软件 课堂教学 教学手段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194-01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行业的不断发展,在教育改革创新的呼声中,APP教学软件应运而生。这种应用模式具有通用性,学生只需一个登录平台账号,下载教师提供的课件或学习资料,教师使用平板电脑进行课件的演示,演示画面可以广播到每一个学生终端。一般这种备授课平台都实现了简单的快速反馈、电子举手、学生抢答和随机点名等师生互动功能,为了进一步增加师生互动效果,这种平台还实现了主观题目的答题和上交功能,如拍照上传、图片标注上传、学生课堂作业分享等功能。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我认为英语创新教学是有必要的,有其可行性,但是,专业英语课堂的学习,除了练习与模仿,它还是一个综合性强,专业难度大的学习过程,并非简单的设计学习软件,让学生便捷地完成学习。目前专业英语APP教学软件还不成熟,这些软件的推广应用强调学习便利的同时忽略了语言学习,尤其是课堂学习的根本。
课堂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全力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多变的互动过程。
一、APP教学软件应用存在的问题
首先,APP教学软件在课堂中的推广普及涉及一些实际问题。采用APP教学软件意味着额外收费,会受到学生经济条件的限制;校园网络的投入、移动网络信号的稳定性也客观反映了平板电脑的作用基本上得不到发挥,更别说应用于实际教学了;还有新软件的开发以及培训熟练操作的教师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很难一并推广;应用软件管理也是很大的投入。
其次,从教学内容来看,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不光要教授专业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APP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实现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基于问题的互动,为教师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方便,但是存在一个应用误区。平板电脑最大的优势是“人机互动”,而不是通过平板电脑实现師生互动,尤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直接面对学生,师生间的互动没有必要通过平板电脑来实现,教师的教育观察能力才是保证师生互动效果的最重要因素。所以,移动终端软件这一快速反馈系统,不能够有效关注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它只按既定的输入应用模式对课堂教学进行展示或标准化式的进行测试和快速反馈,恰恰忽略了语言学习的功能。
语言的功能在于交流。成功的交流除了依靠良好的语言结构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更在于能否有效地真实运用,这是因为在交流的过程中会发生一些难以预见的问题,APP教学软件不能结合专业课堂特有的语言现象,及时进行处理,课堂学习发生混乱,学生学习能动性被弱化。
再次,从教学目的来看,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来,灵活多变的课堂互动。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语言学习不仅需要动口,还要动脑,而人脑中形成的思维是“活”的,因为语言包含有许多怪异有趣的现象,这正是语言的魅力。
二、APP教学软件应用的一些思考
第一,APP教学软件应用以分层教学为前提。英语分层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拉开学生知识水平程度,体现高级交际能力。在这一前提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最大化利用APP教学软件调整学习进度,跟踪学习效果。
第二,处理好现代化教学手段与移动学习的关系问题。常规教学要求,教师要充分熟悉教材,准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需求,除了投影仪、平板和手机进入教室,每个学生多了自己的终端,功能更炫了,但课堂学习缺少了语言学习的磨合,学生真实语言交流的氛围就黯淡了。因此,翻译课程等专业英语方向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应少用APP教学软件。
第三,课堂教学需要真实的互动教学和热烈的思考讨论。课堂互动不能够单一的提前录制输入平台,被动地等待学生的学习。常规课堂教学能够有助于学生与老师间的情感交流,且有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更有信心实操技能,所以APP教学软件不适用专业高年级课程。
总而言之,APP教学应用要有的放矢,在英语自主学习阶段或知识学习检测可大量推广普及,这种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也可缓解教师批阅作业的工作量及难度;但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虽然需要充分辅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但APP教学在很大程度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及师生的能动性,如何更有效地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叶澜.我对课堂教学本质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2.
[2]谢开仲.结构分析软件应用的教学探讨[J].自然科学版广西大学学报,2006.
责任编辑:孙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