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珈绮
马莱茨克模式对社会心理“场”的应用研究
张珈绮
马莱茨克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切入,在其传播系统模式中应用物理学中物体特征及其环境特性“场论”的概念。在其看来,大众传播过程中诸多心理和社会关系共同构建了大众传播场,讯息传播者与接收者的心理及行为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磁场”中进行。他还考察了影响传播过程的诸多社会和心理因素,这些内在社会心理与外在社会影响相互交织影响,共同构成复杂的传播系统,并在与社会互动中显示其传播特质。将从马莱茨克模式对社会心理“场”的应用角度对马莱茨克模式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马莱茨克;大众传播模式;社会心理;受众
[作 者] 张珈绮,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硕士研究生。
在西方传播学研究史上,不少学者采用建构科学直观的传播模式再现传播现象,对传播过程的结构和性质做出各类阐释,并探讨传播过程的各要素特点、相互关系及传播效果等。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构造与功能》一文中,率先提出了传播过程的“5W”模式;1949年,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及同事韦弗提出“申农—韦弗”传播模式。由于以上二者均隶属于直线型和单向型的线性传播模式,因此缺乏反馈、忽视社会因素对传播过程的作用。认识到直线模式的局限性,传播学者们相继开发出了其他类型的过程模式。1954年,施拉姆在奥斯古德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奥古斯德—施拉姆循环模式”,这种控制论模式突破了先前直线传播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然而却未能区分实际传播中传受双方的不平等地位,这种模式同时也不能完美阐释大众传播过程。[1]
过程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从单一、线性的传播过程中揭示传播的内在机制,而不是对过程之外的宏观因素和传播过程全貌的综合考察。认识到全面研究的必要性,此后许多研究逐渐揭示社会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是维系整个社会系统的中流砥柱,传播研究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为了区别于传统的微观、单一的过程研究,这种传播模式一般被称为系统研究或传播总过程研究。1959年,赖利夫妇在《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中引入了传播系统模式,揭示传播过程是相对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存在社会作用力(有形变量)之间的互动,而且存在社会心理因素(无形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德国学者马莱茨克在其论著《大众传播心理学》中提出的系统模式是对赖利夫妇研究的拓展,进一步丰富了传播系统模式。
马莱茨克在其传播系统模式中应用了物理学中物体特征及其环境特性“场论”的概念。而将该研究方法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初始者是德国传播学先驱勒温,他“根据物理学中出现的部分决定于整体的场现象,提出了‘场理论’”。勒温的“场理论”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心理生活空间”,即指人和环境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行为,其公式如下:
(行为)B=f(心理生活空间Mls)=f(人P•环境E)
公式表明,人的行为(心理生活空间)为因变量,个体与环境为自变量,即行为随个体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场理论”在大众传播中的应用表现为“大众传播场”,即在大众传播过程中诸种社会关系的群集和总和。他认为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磁场”中进行的,并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显示其传播的性质和作用。以往不少对受众心理的研究方法还没能摆脱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的机械唯物论,习惯于强调媒体对受众心理的制约性,却忽视了受众对媒介刺激主动认知的过程和能动的反作用。[2]
马莱茨克在勒温“场论”的基础上丰富了大众传播场的因素。在其看来,大众传播过程中诸多心理和社会关系共同构建了大众传播场,讯息传播者与接收者的心理及行为,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磁场”中进行。他从传播者和接受者的个体特征与其所在环境考察,提出了影响二者传播和接收讯息的心理、性格、社会环境等因素;从讯息自身与讯息传递的媒介角度出发,提出了制约以上二者的内容生产、受众反馈等因素。以上内在社会心理与外在社会影响相互交织影响,共同构成复杂的传播系统。
在马莱茨克传播模式中存在四个基础——传播者、讯息、媒介以及接收者,四者中缺一都会影响传播过程和效果。在传播过程中,以上四个基础要素必然会被其他社会系统要素影响,四者的变化也会给传播效果带来影响。其一,影响传者的因素。在传播中,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等社会环境影响信息传播者,要受到社会公众、传播者所在的组织、传播者的自我形象及个性结构、传播讯息和媒介以及来自接收者的反馈等因素的制约。在这样“场”环境的影响下,传者对讯息进行选择与组织,并通过特定的媒介将讯息传播出去。其二,影响接收者的因素。接收者在接收讯息时同样会遭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包括:接收者所在的社会环境、接收者的自我形象、个人的人格结构和所属受众群体、对讯息内容的接收效果或体验,以及来自传播媒介的压力等。其三,影响讯息及媒介的因素。传播者与接收者是影响以及制约讯息和媒介的主要因素。[1]
马莱茨克模式列举了在影响传播过程的诸多社会和心理因素,但就哪些在传播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传者传递信息和受众接收信息时起重要作用,该模式并未给出详细答案。
在CNKI数据库中搜索,发现近年来对马莱茨克传播模式的研究甚少,研究者们多是直接借鉴整个或某一部分理论于自己研究中作为理论基础,而对于模式中影响因素的全面研究分析尚未出现。
例如,学者黄静、张雪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中国家形象塑造的路径选择——基于马莱茨克模式的分析》中根据马莱茨克传播模式中传播者、接受者、传播媒介、传播讯息四大因素,归纳出影响我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四个基本因素及其相关自因素,并根据马莱茨克模式分析机理,提出新时期我国国家形象塑造的路径选择。李跃华在《马莱茨克大众传播理论的区域价值观研究》一文中也是通过借鉴影响传播效果的四大因素,提出马莱茨克系统传播理论对区域价值观的启示:接受者个性特征的准确分析是区域价值观普及的前提条件,社会环境是区域价值观普及的基础条件,传播者的自我形象和素质是区域价值观普及的关键因素,媒介作用发挥好坏是区域价值观普及的重要因素。[3]
此外,也有一些学者在其研究中提到了马莱兹克传播模式的局限性。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中指出:目前,传播学中的系统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关于社会传播的系统模式还有很多,但理论模式多于应用。马莱茨克模式中虽列举了诸多影响因素,但并没有对这些因素作用强度或影响力程度的差异作进一步分析。在考察传播过程时,应对不同的情况加以区别才能更好地抓住主要矛盾。学者沈正赋认为马莱茨克系统模式存在三点不足:一是在影响因素的归纳上,在提出和强调主要因素的同时也忽视和遗漏另一些因素;二是在传者、讯息、媒介和受众之间分析传播过程,划分类别宏观有余而中观和微观不足;三是过于强调影响因素,而缺乏对传播过程中的活动分析、影响因素之间以及各环节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4]
从大众传播的角度分析马莱茨克传播模式中影响受众的因素,学者李跃华认为,接受者与传者一样,有着个人、组织、社会层面的复杂背景,而这些将影响受者接收讯息的情况。“感觉”与“效果”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讯息与受者彼此相互作用,受者对媒介内容具有选择性接收,受者对媒介内容的感受决定了受者的媒介印象以及对讯息的进一步接受。马莱茨克在此模式中特别强调:接收者的媒介印象导致其对媒介内容的期待,并影响接收者对内容的选择、感受和反应方式,以此构成媒介的知名度、可信性与权威性。[3]
刘京林教授从新闻心理学的角度总结道,可以从感性世界之于传播者、媒介(拷贝)世界之于接收者,反馈的间接性和延迟性,确立以受众为中心的观点三个角度对影响传者与受者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其中,确立以受众为中心的观点表明,受众是新闻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是新闻事业的服务对象和新闻效果的检验者。由此而言,受众是新闻传播过程中当之无愧的核心。为了提高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传者必须认真研究受众认知媒介信息的规律及其生理、心理机制,探讨影响受众接收新闻信息的诸多主客观因素:受众的自我形象、个性结构、社会环境等,同时还需要探讨传播者怎样才能真正充当接收者的代理人,以及需求和兴趣的解释者。[2]
刘学在《影响大学生接受网络信息的因素研究》中,从媒介因素、受众自身因素、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出发,总结在马莱茨克传播模式中影响新闻受众(接收者)接收行为的因素,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媒介的压力与约束:受众需要根据传播媒介的不同属性与特点做出调整与适应;(2)受众的媒介接触程度:受众对媒介接触程度的高低一定情况下会影响其对传播内容的感受程度;(3)媒介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受众对传播媒介信任度、权威性、知名度的认可度愈高,则媒介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愈好,受众选择和使用此媒介的概率更大;(4)传播者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同媒介受众心目中的在形象一致,传播者在受众心中的形象越好,越能吸引受众接受传播者的信息;(5)受众自我形象:受众个体对自己的角色、态度和价值观的感知,构成了他接受信息的心理定势态势,决定其接收或拒绝某种新闻信息;(6)受众的个性结构:每个受众都有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场依存性、场独立性等接收产生重要影响;(7)作为受众成员的接收者:作为受众成员的接收者在接收新闻信息与接收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信息时会有不同的理解感受和行为表现;(8)受众的社会环境:受众所处的生活社会、社区、家庭及其所属群体皆会对其造成影响。[5]另外,受众接受传播内容的具体接受情景等因素也会影响受众的接收行为。
[1]黄静,张雪.跨文化传播视域中国家形象塑造的路径选择——基于马莱茨克模式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204-208.
[2]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233-234.
[3]李跃华.马莱茨克大众传播理论的区域价值观研究[J].学理论,2016(1):151-153.
[4]沈正赋.信息耗散模式与新闻真实性——兼论香农—韦弗“噪音”说和马莱兹克系统模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201-207.
[5]刘学.影响大学生接受网络信息的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