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联泓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调查分析与对策探究
赖联泓
处于“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网络已经深深融入大学生的求学过程,给大学生提供各类服务和创造各种可能,但也时常造成网络失范行为。为全面了解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状况,对福建省福州市部分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网络依赖程度高,网络素养有待提升,网络失范行为多样化;对虚拟网络的误解、对网络技术的过度推崇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失范行为产生的内因,缺少道德约束和规范缺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管理相对滞后是其外因。基于此,高校应从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健全校园网络管理机制、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创新载体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等方面着手。
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对策;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作 者] 赖联泓,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处于“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不断更新升级的网络给大学生的求学过程提供各类服务和创造各种可能。网络以其自主性、及时性、共享性、隐匿性、便捷性等成为大学生汲取知识、掌握信息、表达观点和交流情感的重要工具[1],随之而来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其中,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是值得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网络问题之一。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指的是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表现出的一切违反道德和违法犯罪的非理性网络行为。[2]因此,准确掌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状况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和妥善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3]基于此,我们于2016年10月对福建省福州市部分高职院校进行了抽样调查,选择了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500份,男女性别比例接近1∶1,回收有效问卷476份,问卷有效率达95.2%,统计数据采用SPSS 21软件进行分析。
图1:大学生上网工具使用人数比例图
图2: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长
(一)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基本情况
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上网工具、上网时间、上网主要活动类型以及网络依赖程度。
1.上网工具。调查显示,手机是大学生日常使用最广泛的上网工具,使用手机人数占调查对象的比例高达79.4%,几乎人手一台手机,而使用台式电脑的比例只有31.1%。笔记本作为一种更加便捷的网络终端设备,在大学生族群中的利用率并不高,仅有37.6%,而其他的便携设备,如Ipad、touch、平板电脑等普及率不高,仅有8.8%。见图1。
2.上网时间。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时间平均每天少于2小时的占23.5%,2~4小时之间的占49.2%,4~6小时之间的占18.5%,上网超过6小时的占调查对象的8.8%,见图2。这说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或工作都与网络密切相关,对于每天上网超过6小时的大学生,他们自我控制能力差,生活习惯糟糕,上网时间过长,有沉溺网络的趋势,必须及时对其加以教育和引导,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至于大学生何时上网,77.3%的同学利用课余时段上网,15.8%的同学于上课期间上网,逃课上网的同学比例达3.4%。这说明多数大学生主要利用课余时段上网,逃课上网的学生比例较小,多数学生懂得如何合理安排上网时间,有节制地上网,能较好地平衡学习、上网和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但课堂上网的同学比例较高,值得引起教育者的关注,需要教育者及时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
3.上网主要活动类型。调查显示,学习知识(男生28.6%,女生38.0%),玩游戏(男生45.8%,女生20.0%),交友聊天(男生67.2%,女生74.4%),音乐影视(男生56.1%,女生59.9%),浏览新闻(男生67.4%,女生61.1%),网上购物(男生27.1%,女生41.6%),无目的(男生15.1%,女生25.6%),选择其他的(男生7.6%,女生5.3%)。见图3。
图3:大学生上网主要活动类型图
由此可见,在交友聊天、音乐影视方面女生比例比男生略高,而在学习知识、网上购物和上网无目的方面明显高于男生。在浏览新闻和选择其他方面男生比例比女生略高,在玩游戏方面,男生的比例却比女生高了近25%,差距较为显著。男女生在上网活动类型均有所侧重,可以看出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汲取知识、掌握信息、表达思想、沟通情感的重要平台,网络已成为服务大学生群体、方便大学生生活的重要载体,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上网毫无目的,深陷游戏泥沼中,在虚拟网络中将游戏作为释放压力、寻求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4.网络依赖程度。调查显示,高达78.6%的学生表示对网络相当依赖,近18.5%的学生表示与网络“密不可分”,有2.9%的学生表示对网络依赖程度低。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相当依赖网络,并呈现“不离化”的趋势。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如果离开了网络,将出现一种精神空虚、茫然无措的感觉。究其原因,主要与网络资源的开放性、网络信息交流的便捷性、网络服务的便民性、大学教学模式的现代性等方面息息相关。
(二)网络素养
调查显示,对网络不文明行为的关注程度中,“比较或十分关心的”占34.5%,“一般关心”的占45.2%,有近20.3%的学生表示毫不关心,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会下意识的关注网络不文明行为,但主动去避免它发生的人不多。同时也发现有近30%的大学生不能主动规避不良信息,有18.7%的学生表示会经常浏览一些非法的网站,说明大学生不能分辨不良信息并加以规避。27.5%的大学生表示自己的网络自律意识较强,56.1%的大学生表示自己的网络自律意识一般,16.4%的大学生坦言自己的网络自律意识不强或几乎没有,这表明大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比较淡薄,需要教育者加以引导[3]。对于一些网络言论,大学生不能有效地鉴别,甚至还会下意识地进行传播,随着年级的增加,网络评估能力并没有显著提升。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接触过网络相关法律法规,网络守法意识较为淡薄。
表1: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情况表
(三)网络行为失范的具体表现
在调查的大学生中,深陷网络游戏的占22.3%、沉溺于网络交际的占30.3%、浏览不良网络信息的占45.6%、有传播过网络谣言行为的占25.0%、有通过网络下载方式完成作业或胡乱拼凑形成论文行为的占70.4%、借助论坛、微博、微信、聊天室等发布过激言论或诽谤他人的占37.4%、有网络诈骗和网络盗窃行为的占6.1%、关注过网络色情的占38.9%、崇拜网络黑客的占19.1%、攻击过他人电脑系统的占5.3%。由此可见,大学生上网违反道德规范或法律法规的行为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未能及时意识到自身行为将对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因此必将损害他人的权益,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
图4: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具体表现形式
(一)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内因
1.对虚拟网络的误解。人的行为都受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取决于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而这种意识本质上又由他们对虚拟网络的认识所决定。在大学生眼中,虚拟的网络世界和现实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它们是相分离的,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没有现实世界的舆论和压力,自身的言行不会对现实世界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并且网络空间中也没有道德他律及严格法条的“外在”约束。[4]因此,个体总能通过匿名的方式隐藏自身,在网络空间中对虚拟的他人或群体随意发表言论或发送信息,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更自由的平台,使大学生的自我道德约束力减弱,道德责任感降低,故造成种种网络失范行为。
2.对网络技术的过度推崇。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得到空前加强,也促使个体的沟通和交流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对于三观尚处于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来说,虚幻、易变、多元化的虚拟世界容易使其迷失方向,加之网络所具有的高技术和与生俱来的渗透性,导致大学生盲目相信网络信息和网络技术,认为网络技术无所不能,虚拟网络最终将代替现实世界。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体,他们具备较强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和很强的学习能力,网络技术运用水平在不断地提升,一些大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计算机技术能够熟练地玩转网络,更有一些大学生不仅不痛恨网络黑客、网络暴力和传播网络病毒等行为,反而对于其高超的技术和能力十分崇拜,甚至去模仿和超越。大学生对网络技术的过分迷恋和推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网络失范行为的产生。
3.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各种负面信息呈膨胀趋势,加上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思想意识、知识能力、经验技术形成的特殊时期,大学生社会经验少,鉴别信息能力差,自制力和独立性不强,容易出现紧张焦虑和精神疲惫的状况,加之面临的就业压力大,在面对挫折时心理更加脆弱,很多学生出现了孤僻、冷漠、缺少人际交往等心理问题,他们不太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和面临的困难向别人倾诉,因此,网络无疑成为他们舒缓情绪、逃离现实的空间和场所。网络的虚拟性、交互性和隐匿性吸引大学生,使其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从而导致网络行为的失范。
(二)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外因
1.缺少道德约束和规范缺位。对国内外网络信息案件的统计显示,目前网络黑客行为、网络盗窃及网络诈骗等犯罪案件,80%左右的罪犯年龄集中于18~40岁,平均年龄只有23岁,其中有较大一部分确是高校大学生所为。[5]这体现出他们的道德情操低下,道德自我约束力不强,还有就是上层规范缺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大学生的自身修养不高,大学生在网络上种种行为不用承担任何道德责任,加之网络的隐蔽性、数字化和虚拟化特点,这些行为又难以进行监控和追责,从而导致大学生道德约束力削弱,道德行为庸俗化;另一方面是目前在新媒体及虚拟网络空间方面的立法还处于起步阶段,法律法规的落地落实仍需时间,并且上层制定的规范还不够完善,主要停留在宏观层面,微观层面问题亟待解决,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导致未能对大学生形成有效的约束,使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丧失了自我,加剧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管理相对滞后。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和日益增多的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行为的研究愈加重要。互联网技术更新换代快,新的网络运行方式层出不穷,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比较熟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内容,对网络及多元媒体的运行机制不甚了解,对网络的话语表达不适应,对网络的运用不熟练等,在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工作主导性缺失,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滞后于社会发展,网络管理相对滞后的状况。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在网上表达情感,宣泄情绪往往都是匿名的,使得思政工作者无法锁定特定的对象,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及时性开展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多元媒体的发展和运用,传统的高校思想教育载体形式日益滞后和低效,网络技术新发展带来的载体样式日趋多元,教育者对载体的选择空间更大,以课堂教育为主要载体的育人模式已落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形成合力。
(一)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自觉抵制网络行为失范
以微信、微博等为平台的自媒体凭借其自主性、交互性、便捷性、共享性特征使大学生获取信息和表达情感的机会不断增加,这也加剧了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因此,要积极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的能力,提高大学生主动进行网络道德自律的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要消除大学生对虚拟网络的误解,打破大学生对网络技术的过分推崇,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提供指导和教育,促使大学生在面临复杂的网络信息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提升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另一方面,要大力促进大学生网络道德观教育,鼓励大学生发展网络道德的自律意识,自觉认识和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以道德主体的身份去思考问题,提升网络素养,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使他们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主动承担网络道德责任和义务,最终传播网络正能量,争做网络活动的主人。
(二)健全校园网络管理机制,净化网络生态环境
高校校园网作为互联网领域的重要分支,更应该成为和谐校园先进文化的传播平台和阵地。建立健全高校校园网络管理机制,是高校网络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监督和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重要举措。一方面,高校可以将各行政管理职能和校园网络规章制度的制定权相结合,由学工部、保卫部等部门展开调研,以《高等教育法》为依据,以学校章程为行动指南,分别出台各自领域的校园网络管理规定,构筑校园网络“信息海关”,对论坛空间的言论和其他信息进行必要的审查和监督,及时删除不当言论,对网络失范的行为进行必要惩戒,净化大学校园网络生态环境[6]。另一方面,要从技术上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督和管理,限制某些不良网站的介入,从源头上预防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产生,需要地方政府增加对高校网络建设的投入,注重开发更为有效的网络防毒技术、信息过滤技术、网络舆情预警及“防沉迷”技术[4],也需要高校不断加大各种投入力度,完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配备网络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网络新技术的应用,完善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督和管理系统,增强校园网络环境的可控性。
(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线下活动吸引力
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其育人功能得到广大师生及思政工作者的普遍认同。网络世界的开放性、易变性、交互性,给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生活带来了新的冲击与挑战,并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应努力打造具有本校特色、体现时代要求、展示青年风貌的新型校园文化环境,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多种类型的文化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感染下自觉走出网络,拥抱校园文化,充实并不断拓展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空间等要素。高校可以开展“宿舍文明评比”“宿舍文化创意合照”等创建文明宿舍的活动,举办各具特色的文体活动来消缓大学生的心理不适和精神压力,使他们的情绪得以宣泄、压力得以释放,精神得以集中,并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其树立更加良好的精神面貌。
(四)创新载体,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随着时代的推进而不断变化。[3]首先,高校应致力于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素养和培育其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意识和能力。其次,需要积极探索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以网络技术为支撑,构建多元化平台,畅通信息分享渠道。如利用微博、微信、QQ等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7],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的建设,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最后,应充分发挥网络作为创新育人载体的功能,科学整合网络、课程、管理、活动及心理咨询等载体,使其形成合力,进一步拓宽育人思路。总之,要运用新媒体网络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1]林佩云.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与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0(9).
[2]范玉红,安计勇.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与思想政治教育[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3]滕建勇,严运楼.大学生网络行为状况分析与教育对策[J].网络思政,2015(5).
[4]朱琳.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类型、成因与对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
[5]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6]齐欣.论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网络法律素质教育[J].中国人才,2011(7).
[7]岳宗德.大类培养模式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