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纷呈 任重道远
——对“重庆第二届大学生播音主持电视大赛”的思考

2017-08-07 14:40
传播与版权 2017年5期
关键词:重庆比赛大学生

吴 樾

精彩纷呈 任重道远
——对“重庆第二届大学生播音主持电视大赛”的思考

吴 樾

分析“重庆第二届大学生播音主持电视大赛”中选手的表现,总结比赛呈现的问题,以期对选手有借鉴帮助,对播音主持教学有启示。

主持人大赛;问题;启示

[作 者] 吴樾,硕士,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教。

在经过八大赛区初赛和总决赛紧张角逐、激烈对抗,“重庆第二届大学生播音主持电视大赛”落下了帷幕。30名大学生选手从近千位参赛者里脱颖而出,在总决赛中一较高下,部分优秀的选手成为重庆广电重要的人才储备力量。举办大学生播音主持电视大赛一方面搭建选拔优秀学子进入广电工作的平台,向高校学子提供了一个展示语言才华的机会,同时让在校播音主持专业学生“以赛代练”,在比赛中磨砺成长,积累经验。进入到总决赛的大学生选手,大部分展示出了可观的发展潜力和较为理想的综合水平、能力。

一、重庆第二届大学生播音主持电视大赛概况

(一)比赛涵盖重庆播音专业各大高校

第二届大学生播音主持电视大赛由重庆市电视艺术家协会、重庆市学校艺术教育协会、重庆播音主持协会主办,重庆电视台都市频道、重庆视协高校专委会承办,八大高校协办。

本次比赛旨在进一步繁荣大学生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艺术实践能力,发现人才,推出人才。比赛为八大校园赛区,重庆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高校全部参与到本次比赛当中。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长江师范学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重庆传媒职业学院等八所高校全部参与,总计有近千名学生参加了比赛,还吸引了在南京艺术学院等其他外地高校学子的参加。范围涵盖广,参与学生包含各年级同学,影响力和受关注程度颇高。

本次大赛从初赛到决赛,评判阵容强大,考虑更新传播理念。总决赛评委包括祝克非、韩咏秋、王琳颖、马欣、张铮。评审团成员都是重庆电视播音主持界的权威、前辈、一线资深人士,年龄有差距,也体现了评审团多元化的评判视角。其中,祝克非是重庆广电集团(总台)播音主持专委会副秘书长、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重庆市播音主持高职评委;韩咏秋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重庆播音主持艺术协会会长;王琳颖则是重庆广电集团(总台)人力资源部副主任、《感动重庆》主持人、主任播音员;马欣是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播音系主任、硕士生导师,重庆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专委会秘书长;张铮则是重庆电视台都市频道主持人、非新闻类最佳主持人。评委团队的多元化组合、权威专业的视角,为大赛增色不少。

(二)选手青春魅力洋溢风格种类丰富

大学生选手展示了年轻的朝气、青春的活力、风格多样、种类丰富、内容广泛。

1.题材多样。决赛中各位选手自拟环节呈现的主持内容、题材多样,表现了当代大学生思维跳跃、性格开朗、生活乐观的生活态度。

统计分析总决赛参赛的选手中,有做体育节目、综艺娱乐节目(特别是脱口秀节目)、关注社会新闻的、生活服务的、展现文化艺术、军事节目等,当代播音主持专业学生选择的题材丰富。如图1。

图1:题材分布

做体育节目的主持人关注的分别是女排精神和篮球。体育节目充满活力、充满能量,特别是介绍在里约奥运会有精彩表现、成绩卓著的女排运动员朱婷,很能引起现场观众的共鸣。选手的表现也颇具青春的风采。

选择表现综艺节目的选手占到近一半的比重,尤其以脱口秀节目居多,各种辛辣的讽刺、创新的笑料、有趣的包袱,引人发笑。脱口秀的表现内容以戏说大学生的生活、吐槽各种社会现象、展现自己综合竞争力为主(图2)。这一方面与电视、网络的整体综艺娱乐节目呈井喷现象不谋而合;另一方面也印证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仍然以年轻人为主要收视群体,“95后”大学生也喜爱娱乐节目。配音两个节目中,选择的剧目也以当下流行居多,例如《芈月传》《麻雀》《欢乐颂》;也有选手对剧目进行了解构,融入当下各种调侃现象,用《葫芦娃》《还珠格格》《白雪公主》吐槽时冷时热的天气。各种插科打诨表现青年一代的娱乐品格。

图2:综艺娱乐

主持社会新闻的关注的是社会百姓、生活百态、公益项目等,表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图3)。关注弱势群体、关爱留守儿童,做公益项目的几位同学,身体力行参与公益项目,说得真切,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意识,这样的节目有温度、有热度。

图3:社会新闻

生活服务节目聚焦在衣食住行,天气预报、美食介绍,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还有选手选择文化艺术类的节目,传统曲艺快板、经典诗文的朗诵、汉语文字的学习,这些节目也表现了当代播音大学生一定的文化素养、艺术积淀。见图4。

图4:文化艺术

军事节目的呈现,表现了播音生中的“特殊人群”——退伍大学生,这种特殊的人生经历,为参赛选手增色不少。

2.才艺突出。选手在第一个比赛环节中,也展示了自己过人的才艺水平和能力。才艺主要集中在唱歌、跳舞、乐器的演奏、戏剧表演、曲艺艺术的呈现中(图5)。有亮眼突出才艺的参赛选手在比赛中有优势。

图5:才艺展示

3.个性表达。本届比赛中选手的表现不仅题材多元,表现也颇具特色,个性化的表达成为选手的符号。有选手做自媒体节目,运用视频技术,让虚拟和现实对话,达到二者的有机统一,演唱的b-box,带动全场氛围;有选手推介自己,巧妙展示了自己新闻播音能力、少儿节目主持能力、记者现场报道的能力、综艺节目主持能力,以及自身跳舞的才艺;也有选手做生活服务类的天气预报,匠心独运地把历史文化的内容衔接进来,知性的文化涵养和亲切自然的服务意识表达得十分恰切。也有选手在比赛中充分发挥思辨的能力,在辩论环节唇枪舌剑,显露锋芒,有理有据,让人折服;也有选手在命题场景中巧妙化解障碍,表现了自己的个性风格。

二、重庆第二届大学生播音主持电视大赛中呈现的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本届比赛发掘的优秀的学生选手具备成为主持人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但是在比赛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一)基本功不扎实

在比赛中不少选手的基本功不扎实,突出表现在语言基本功不扎实、整体效果还有提升空间。国家语言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曾经说到,一个主持人想要取得成功,需要具备三种能力:功力、能力、亲和力。功力主要包括了语言功力、新闻的基本功、艺术感悟力等。能力是驾驭现场、组织节目的能力;亲和力则集中体现为人格魅力。从语言功力的角度来看,主持人的普通话水平和语言表达的基本功主要问题体现在:

1.语言不规范。选手在表达过程中语音常识方面出错不少,将图片(tupian4或者tupian’er)读成(tupian1);成长(chengzhang读成chenzhang);生命(shengming4读成shenmin4);知道(zhidao4读成zhiduo);梦想(mengxiang读成mongxiang)轻重格式将中重格式“自豪”读成重中格式;口腔控制松软,韵母a发得扁,er音开度不够;唇舌无力;“j、q、x”舌面音齿间音严重;另外还发现,不少选手在表述过程中反复使用“就是”“那么”“呃”等口头哩语;地方方音明显;重音给的不准确:吃豆腐、吃臭豆腐重音应该在“臭”上,选手的重音给在后面的豆腐上,语言的不规范现象值得深思。

2.体态欠美感。初赛中不少选手摇头晃脑、吐舌头、不停拨弄刘海、不时拉扯衣服、不敢直视评委和镜头、弯着腰、驼着背。决赛中少数选手回头看大屏幕、来回踱步、女选手因为高跟鞋的原因晃动,影响了效果。肢体语言动作的力度重、幅度大、速度快、频率高,这些体态的呈现都欠缺美感。

3.声音控制弱。部分选手在比赛中气息弱,声音不通透,胸腹氏联合呼吸法运用得不好;女生声音高八度,用声过高,声音昂扬、尖叫、用力嘶喊的声音从话筒出来刺耳;男生声音压嗓、压喉;声音的弹性控制得不好。在声音表达力上,内心缺少视像,表达缺少温度,让观众的“动心”感不够。

(二)社会阅历不足

从比赛现场和赛后的视频分析,不少选手的“学生气”十足,十分稚嫩。少数几名选手从自身参与的公益项目入手,讲述真实、诚挚。但还是有不少选手选题闭塞、表现呆板、脱离实际。富有特点的主持人也好,本次参加的选手也罢,大多都和自己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拥有生命力的主持人大部分都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厚重的积淀,生命的广度、宽度、厚度都还需要继续经历。

(三)专业实践尚浅

正因为是在校大学生,还处在学习的阶段,社会阅历不足、专业实践的参与面与参与度都还不够,专业能力还有待提升,从以下几个专业方面来分析。

1.气场和控场。气场源于“自信”,这种自信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备稿”。广义的备稿包括自身的积淀、经历的场面、经验的累积;狭义的备稿指比赛准备的情况。

有选手一出场,举手投足之间,观众眼睛的视线就不离开,洋溢着自信,表达轻松、连贯、流畅,气场强大。气场是对人散发的隐形能量的一种呈现和描述。相反,有选手一出场,其本身的紧张透过话筒、穿过荧屏,观众都能够感受到。在辩论环节,有选手一直被对方牵着鼻子走,还有记不住词的、站立的姿势欠妥、声音的状态过紧,还有部分选手“看上去”很积极、很兴奋,但是本身心里是“没底的”,“露怯”,都很清晰地表现了出来。

主持人控场的能力是指对场面的控制,包括对节目流程的完成、时间把控、现场气氛、节奏调控的一种综合能力。选手有多大的气场,就能控制多大的场面。

有选手的控场能力不错,有交流、有互动,但也有不少选手控场能力欠缺:无能力完成节目规定流程;节奏过快;音视频声画不对位,场面控制的能力缺乏。

2.现场和救场。很多选手忽视了现场的环境,只是把准备的东西“背”了一遍,现场很多的细节和点反而没有抓到,如何在主持、比赛中积极调动观众参与的热情与兴趣,如何调动现场的氛围,还值得选手思考。比赛中也多次出现了话筒没有声音、视频放不出来、声画无法对位的情况,选手在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如何“救场”,如何巧妙化解尴尬,方显主持功力,这也是本次比赛中选手欠缺的能力。

(四)形式大于内容

1.主持表演少关怀。不少选手在主持的过程中太过于“表演”,表现的身份像“演员”,而不是以真情实感向受众传播信息,缺少“信息”的本质;在表达的过程中欠缺交流与对象感,在比赛舞台、评委和选手面前“背”了一遍稿子,缺少与现场观众的真诚交流、互动以及信息的传播。在仅有的几分钟比赛时间里,要充分利用现有时间,扩充信息量、丰富内容、展现个性、引人深思。张颂教授说,“语言的本质在人文”,“语言是人文精神的音声化”。还有选手追求所谓的洋气,却少了大气的风度、庄重的气度、掷地有声的力度。

2.缺少国际视野。本次比赛虽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但是综合分析参赛选手,还缺少有更具开阔和前沿的国际视野。选手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在比赛中没有体现出来,双语播音主持人才在本次比赛中没有体现。重庆作为最年轻的直辖市和内陆开放高地,还应鼓励、挖掘、培养具有开阔国际视野和优秀的双语播音主持人才。

(五)思维延展、信息组织、情境代入反应能力缺乏

本次比赛决赛中的第二轮、第三轮主要考察的是参赛选手思维延展、信息组织、情境代入反应的能力,分析现场选手表现和电视播放的视频分析,而选手这方面的综合能力特别缺乏。

辩论环节选手从决定两两对抗到辩论正反方的确定,都是现场即兴的。对抗是进入前16的选手,一头一尾按着排分顺序决定,辩题是现场抽取的。选手立题、破题、解题的思路还很局限。不少选手直接跳入对方的陷阱圈套,或者没有抓住辩题的重点,在自由辩论中离题万里,没有围绕辩题,立场不坚定,思维延展、信息的组织表达有不足。

第三轮比赛要求在规定的情景中把词语连在一起。不少选手的情境代入感欠缺,在表达中与情景的内在脱节。所有词语单纯地连在了一起,只是无意义的连接,没有逻辑联系和思维的衔接。不少选手一味图快,衍生的逻辑发散是断层的。选手在这一轮的表现,似乎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主持人”,角色失衡。

三、对播音主持教学的启示

(一)夯实“专业基本功”,规范用语

在播音主持的教学中,还应该夯实专业基本功,准确吐字、圆润集中发音、科学用声等;加强呼吸、口腔、喉部、共鸣的控制训练,打好基础,锤炼语言规范。提升语言功力,注重口语表达的训练,做到“有稿表达”要锦上添花、“无稿表达”能出口成章。

(二)践行“以赛代练”,增强竞争力

多实践平台的搭建,让学生“以赛代练”,在比赛中历练与成长;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增加学生的价值,提高竞争的筹码;实践后及时总结,让学生在实践中前行;注重校企合作、校台合作,以及校园媒体的开发,整合校内校外的各实践平台;注重“互联网+”平台,创建自媒体,实现“实践项目化”,确定实行“项目导师制”,提高学生各项专业技能。

(三)注重“人本意识”,善养浩然之气

语言的本质是人文精神的声音化。在培养学生的时候,注重学生“人本意识”的培育,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学生要注重丰富人生阅历,增加生命的广度、宽度、厚度,多接触社会,多了解社会,多做公益项目,增加内心的“感受”。真听、真说、真感受,真切、真诚、真挚,善养自身浩然之气。

(四)培育“思维拓展”,开中外视野

注重思维的逻辑训练,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理性分析的素养。要有论题的立题能力、破题能力、解题能力,同时具备思维发散的能力和信息组织并可视化呈现的能力。开阔中外视野,具有国际意识,培养双语人才。

猜你喜欢
重庆比赛大学生
重庆客APP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选美比赛
大学生之歌
在这里看重庆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