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希望感研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

2017-03-28 19:24田颖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

田颖

【摘 要】随着积极心理学数十年来的研究发展,希望感渐渐成为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希望感对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及学业成绩都有着正向影响,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而这一系列的相关研究也为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青少年;希望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4-0130-03

一、研究青少年儿童希望感的意义

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青少年儿童能否取得健康发展的基础。近年来Snyder等学者研究发现,希望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深刻,而且希望感与青少年的幸福感呈正相关。各项国内外希望感相关研究表明,希望感较高的青少年,情绪上更趋于平缓,普遍有更高的情绪控制力,在面对挫折时有着更高的心理调适能力。这一系列研究都指向同一个结论,即希望感水平正向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随着网络的兴起以及普及,我国的青少年有着较上一辈更加开阔的眼界以及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所以也会常常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情绪困扰。因此,教会他们应对压力及各种消极情绪必然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及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方式上依然故步自封,一味地给予压力和指责,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孩子所处的困境不屑一顾。种种不当的教育方式降低了学生的自我认可程度,使他们陷入盲目焦虑,不仅影响了学习成绩,也会使他们自信心降低,而随之降低的还有心理健康水平。根据徐强等人的研究证明,希望感水平较高的个体有着较低的焦虑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更倾向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所以能够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也有着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综上,希望感的研究对于青少年缓解消极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能够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接纳自我、缓解焦虑情绪,以更好的心态面对困难、战胜困难,从而健康成长。

但是,由于希望感相关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仍然需要各界的注意和重视,使社会、学校和家长充分认识到希望感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青少年用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加从容、自信地面对未来。

二、希望感的概念及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

希望感作为人类的一种积极力量,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对象。心理学界通常把积极心理学研究划分为三个板块: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积极社会组织。在积极情绪的研究中,常常以主观幸福感为重点,研究积极情绪的产生机制及其发展模式。而其中又包含了生活满意度及希望感。希望感是指个体对未来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根据杨青松等学者的研究结果发现,希望感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保护作用,能够帮助个体面对各种压力,应对焦虑等消极情绪。任何个体在工作生活中都会无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挫折,或者陷入情绪低谷。而适当的希望感水平能够帮助个体以更好的心态去调整自己,不仅能够提升应对挫折能力,在受到挫折后仍然能够认可自己,不丧失对未来的信心,也能适当提高自我认可水平以及自尊水平。可见,希望感的研究对于帮助青少年应对消极情绪、應对压力以及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是有着很大帮助的。

三、影响希望感的因素研究

根据已有的研究,影响希望感的因素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1. 内在因素

影响希望感的内在因素包括个体的自身心理素质、个体的生活方式以及个体的解释风格或归因方式等因素。

(1)自身心理素质因素。徐强等人研究了大学生的希望感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希望感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等呈显著负相关。证明个体间不同的自身心理素质会导致个体不同的希望感水平。自尊水平较高的青少年有着更高的情绪控制能力,更擅长应对压力,他们在自我认知方面往往也更加统一,也有着更高的希望感。

(2)个体的生活方式。根据禹玉兰等人对大学生希望感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希望感与个体的生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即拥有更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的个体,比如适当的睡眠时间、适度地运动等。身体的健康程度是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那些有着更积极的生活方式的个体更倾向于有高的希望感水平,因为在实际生活中,良好的作息带来良好的生活状态,而良好的生活状态让他们能够用更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业,而他们往往也有更高的抗挫折能力和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3)个体的解释风格。解释风格这一概念源于积极心理学,指个体在面对不可控事件的时候,内心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倾向。积极心理学界通常将解释风格划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南京师范大学随洁英等人通过对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共317人的希望感水平及解释风格的研究,得出结论,解释风格显著影响希望感水平。悲观型解释风格会导致低希望感水平,而乐观型解释风格引起较高希望感水平。即面对问题时,拥有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个体倾向于用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困难,而他们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会让他们有更多的成功体验,而这些成功经验又会成为他们面对挫折困难时的勇气。而这一良性循环让他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成功体验,所以说,他们往往有着更高的希望感水平。

2. 外在因素

在以往的希望感研究中,影响希望感的外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学因素。在所有相关研究中都会考量年龄、是否独生子女、教育水平、性别等对希望感造成的影响。但在随洁英等人的针对中学生的希望感的研究中表明,性别和年级并不会对中学生的希望感造成影响。她认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以及大环境下的男女平等政策让整个社会在教养方式上逐渐淡化了或者说缩小了因为性别产生的差异化。

(2)家庭因素。家庭是人类最初的学校,每个个体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往往也影响着个体的一生。根据禹玉兰等人对大学生希望感的研究,家庭氛围以及父母教养方式都对个体希望感有一定的影响。较强的家庭凝聚力与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能够为青少年带来无可替代的安全感与归属感,能够在他们情绪波动大,或者陷入自我冲突的时候及时安抚、开导他们。这也会慢慢提高他们面对挫折和挑战的能力,减缓他们在青春期常常出现的焦虑情绪,从而为他们带来更高的希望感水平。而根据杨新华等人对农村留守儿童希望感的研究中表明,父母的缺位会直接降低儿童的希望感水平。父母是孩子最依赖的保护者。父母缺位的情况,往往会导致孩子的安全感的缺失。而青春期正是他们找寻自我、面对深刻内在冲突的关键时期。在最关键的时期缺失了最关键的安全感,会让青少年更容易陷入焦虑情绪,更难去实现自我认可、自我接纳。而焦虑不安情绪的时常造访以及第一保护者的长期缺位无疑会加重他们成长中的心理负担。而心理负担又会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和学业成绩,进而进一步降低了他们的希望感。

(3)学校因素。学校因素对希望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与学业成绩方面。

一是人际关系。根据彭海霞等人对大学生希望感及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表明,个体如果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会有更高的社会支持水平,进而有着更高的希望感水平。对于青少年来说,同伴接纳是他们衡量自我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社会支持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能够在学校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代表他们被接纳,而这一点往往会让他们更加自信,更加认可自己,而自我接纳程度的提高,也更有利于他们的希望感水平的提高。

二是学业成绩。禹玉兰等人的研究表明,学业成绩等因素正向影响着个体希望感水平,即成绩差的学生更倾向于拥有较低的希望感水平。在学校环境里,成绩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因素。成绩的差异,往往也会让老师的态度有所差异。在实际生活中,成绩好的学生获得的关注更多,老师也常常对他们更加和善。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自信,而正向循环,这样的自信也有利于他们的成绩。所以说,成绩好的学生在这种正向循环中不断积累成功体验,希望感水平往往会比成绩差的学生高。所以,联系实际来看的话,学校在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更有必要关注成绩较差的学生。如果用消极的态度对待他们的话,会损伤他们的自信心,进而降低他们的希望感水平。

四、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1. 培养良好的自身心理素质

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每个个体心理品质的塑造都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家长应该言传身教,从小培养青少年自尊自信的品质。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如青春期常常出现的抑郁焦虑情绪。不能仅仅只从衣食住行上关心他们,更重要的是及时关注他们的情绪问题,不能听之任之,任其发展。教育工作者也不能只关心学生的成绩,也应该聚焦于日常对学生优秀心理品质的培养,而并非仅仅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才加以干预。

2.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据上文所述,良好的生活方式正向影响着个体的希望感水平。中学时期巨大的学习量让许多学生渐渐养成了熬夜的习惯,长期来看,不仅不利于学习,反而会因为缺乏睡眠而难以集中注意力、效率低下。更严重的是,长此以往会损害身体以及心理健康。因此,家长务必督促学生遵循正确的作息规律,特别是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而健康饮食也是家长需要关注的问题。现代社会物资丰富,因而要更加注意学生的营养搭配,良好的身体是良好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

3. 培养积极乐观的解释风格

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个体常会把成功归因于内在因素,比如自身的能力,而把失败归因于外在因素,比如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这样的一种归因方式有利于他们用良好的心态面对挑战,而新的成功体验又将进一步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如此循环,他们的希望感水平自然会比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个体高。根据赛琳格曼的积极心理学理论,父母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解释风格。因此,家长需要在平時的生活中言传身教,帮助他们学会合理归因,从而建立更科学的自我认知,更加勇敢、积极地面对挫折,不要因为消极的归因方式降低了心理健康水平。

4. 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之所以被称为每个人的港湾,是因为它为人们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家长应该重视自己与孩子的关系,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到真心的爱和接纳,而不仅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除此之外,家庭氛围也对孩子的希望感有着正向影响,温馨和谐的氛围无疑会让孩子有更稳定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反之,混乱消极的家庭氛围会让孩子陷入焦虑,随之而来的是自我否定和逐步降低的心理健康水平。

5. 建立健康的校园人际关系

健康的校园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教育工作者要从自身出发,认识到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并非上级对下级,做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增加和每个学生的互动,不言语攻击,更不能体罚学生。在同伴关系方面,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鼓励他们建立友善的同伴关系。引导他们正确的面对同伴之间的冲突与摩擦。一旦发现校园欺凌事件,需要教育工作者坚决制止。情节严重的需要通知家长一同解决问题。校园欺凌事件往往会对受害学生的身心造成巨大创伤,如果得不到良好的事后心理干预治疗,甚至会影响未来一生的工作与生活。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校为了大事化小,采取和稀泥的态度,或者干脆放任不管。所以说,完善的教育体系还需要教育部门对学校的合理监管。

6. 更加关注成绩落后学生

青少年正处于敏感时期,情绪波动大。学业成绩自然是影响他们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校园中影响他人评价的重要因素。据上文提到的研究结果表明,成绩差的学生更倾向于有较低的希望感水平。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关注成绩较差的学生,不能因为成绩奚落取笑他们。除了帮助他们提高成绩之外,更应该在精神上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想法,关注他们的情绪。让他们不要因为学习成绩差而产生消极情绪,鼓励他们积极地面对未来。

参考文献:

[1] Snyder,C.R.(2002).Hope theory: rainbow in the mind. Psychological Inquiry,13(4),249-275.

[2] 徐强.大学生希望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2):178-181.

[3] 杨青松.社会支持对留守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希望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3):534-537.

[4] 徐强.大学生希望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2):178-181.

[6] 随洁英.初中生的希望感和解释风格[J].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2009.

[8] 禹玉兰.大学生希望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5),784-787.

[9] 杨新华,朱翠英,杨青松,黎志华,谢光荣.农村留守儿童希望感特点及其与心理行为问题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3):505-507.

[10] 彭海霞.大学生希望感的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J].自尊的关系研究,2014.

(编辑:杨 迪)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