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忠英
(福建省连江文笔中学)
摘 要:新课程下如何更好地开展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变目前存在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的状况,应该说是每一位中学政治教师都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初探;教学主体;教学评价;教学实践;教学反馈
一、注重教学主体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是师生共同投入的舞台,以学生为主角,教师为导演,是教师的教育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机结合。是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师生和谐、教师主导、学生主动是思想品德课的内在要求,以学生是否理解,理解多少,多少人理解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在教学方法上由注入式教法转为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演讲式、小品式等教法。
2.想方设法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比如,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如一位学生讲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国庆节时,几位同学去就餐,餐厅内人多,端着盘子却找不到位子,等找到座位时,薯条已软,汉堡也冷了,这时他突然想到思想品德课讲到的“消费者权益”的有关知识,感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害,于是就去找餐厅的经理,要求赔偿,经过交涉,餐厅不但退钱还道了歉。许多同学说想不到平日以为枯燥无味的思品课还真管用,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还能为人生指明正确的航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二、注重教学实践
1.行为实践
在教学中,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未达到教学目的,作为品德教育课,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平时严格要求学生注意自己在家在校在外的一言一行,随时注意自我约束和自我矫正,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知行统一,才能达到思想品德课的最终目的。如学习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第三框“难报三春晖”。在教学中我让同学们敞开心扉,让大家共同分享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回忆自己在哪些具体事件中能感受到父母的爱,看哪位同学感受到父母的爱最多、最真挚、最感人。并谈谈作为中学生该怎样回报伟大、无私的母爱和父爱。要求学生了解父母的生日、爱好等方面的情况,并要求学生回家分别为父母做一次饭或洗一次衣服。下节课再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谈谈感受,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更懂得感恩,学生在家做些洗刷、烹饪等家务事,体验家长的苦衷和生活道理,学会生存本领,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孝敬长辈、尊老爱幼、关心他人的家庭美德。父子、母子、邻里之情更加亲密,全家气氛更加和谐了。同时,深化了认识,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行动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社会实践
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和公益等社会活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迈出校门接触社会,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带领学生旅游步行野营,锻炼意志,陶冶了情操。让学生在车站、码头、公园等地方清理卫生,做环保小卫士,养成了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自然美德。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亲身体验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结合实际加深对思想品德理论的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思想品德觉悟和道德品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生存本领和谋生手段,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自然美德和社会公德。同学们在活动中认识到:关心国家大事不仅是大人的事,我们青少年学生平时也能做到。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既承担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三、注重教学评价
1.评价的主体应突出
在新课程中,教学评价的重心由关注教师转移到关注学生上,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都参与到开放、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中。新的教育理论对学生的评价,更是注重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评价的视线转移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评判标准。这种主体的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2.评价方式应多样化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样化的,运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班级里没有所谓的“学困生”。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智慧和风采。评价學生不能仅仅依靠成绩测验,还包括对学生行为、态度、兴趣等方面的考查。如在日常生活中应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个人成长档案袋”,采用分层评价,从不同角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因人而异的评价标准。同时,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优点。这样学生才会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探索和攀登,从而产生无限动力,你追我赶。这种因人而异的评价,具有个体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能促使学生发掘自己最大的潜能,让每个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理特点。
四、注重教学反馈
反馈体现在备课中。教师备课一定要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吃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立足于实际,备教材,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备课堂教学中各种突发因素,突出教案中的学案设计。教师备课时要设身处地把自己摆在学生的位置,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根据个别谈心、课堂观察、作业和考试等各种各样途径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行为习惯,了解学生的进步与存在问题,在备课中予以充分考虑,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肤浅看法。当然,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是一个难题,需要我们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创造性劳动描绘新课程绚丽多彩的“教学景观”。
参考文献:
[1]林华民.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M].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2005.
[2]陈晨.给教师的99个新建议[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9.
编辑 孙玲娟
新课程·教师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