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发云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莲塘坳镇中学)
摘 要:实验是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加强对生物实验新教学方法的研究,对于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以七年级上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实验为例,就快乐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做一简单分析。
关键词:快乐教学;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人教版
生物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对于义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当中笔者发现:由于教学方法的不正确,初中生物教学往往处于一种被动局面,学生对生物课程提不起兴趣,这在实验课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如何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质量,成为每一位教师密切关注的课题。基于这一教学现状,有学者主张采用快乐教学法,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那么,究竟应当如何在初中生物实验课堂中运用快乐教学法呢?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
正如同布鲁姆所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初中生面临着中考压力,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如果不是出于考试需要,他们很难对生物实验产生兴趣,这就直接导致学习动力的缺乏。“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探究的兴趣,教师不妨在课堂导入上下功夫,精心设计导入话题,从教学一开始就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实验课堂导入阶段,笔者联系学生生活,利用温室大棚这一话题进行导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上课伊始,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是冬季,老师看见大家还能吃到葡萄、西瓜、香蕉等各种水果,真是厉害呀,你们知道这些水果为什么在气候严寒的冬季还能正常销售吗?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有温室大棚啊,什么水果都可以吃到。笔者继续追问:那大家是否知道温室大棚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学生稍加思考,有人举手说道:温室大棚将温度维持在一定区间,使这些水果能反季节生长。笔者充分肯定学生的答案,并对此进行补充:同学们说得很对,事实上,除了控制温度之外,现代温室大棚已经可以控制光照、湿度和二氧化碳等多种环境因素了,这都有赖于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被充分吸引到课堂上之后,笔者趁势导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这一话题:温室大棚通过控制环境因素改变水果生长条件,那么,环境究竟对动植物生长具有什么影响呢?接下来我们就以鼠妇为研究对象,探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二、小组合作学习,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正式导入实验课题之后,教师需要关注的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新课程教学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生物课程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生物学习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自由表达,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依据这一教学标准,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按照生物实验水平的高低,均匀划分为4~6人小组,鼓励学生相互配合、共同探究课题。
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实验教学过程中,笔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授课,要求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课题。根据事前指导,各小组积极开展了此次实验。在小组内,有学生负责探究光对鼠妇生存的影响,有学生负责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存的影响,还有学生负责记录实验数据。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实验探究过程中,组内、组间不断交流,课堂气氛和谐宽松,相比于教师的演示实验,这种合作探究型实验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学生在开展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小组纪律进行维持,确保合作探究朝着高效和谐的方向发展。如果有需要,教师可以在教室内巡回走动,一则了解学生的实验进度,二则及时为学生提供适当帮助,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三、一日教师活动,促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
对实验结果的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以往的教学评价过程中,很多教师草草了事,学生没有从实验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就感与自豪感,学习热情被扑灭,所谓的快乐学习成为一句空话。出于保持学生学习热情这一教学需要,教师可以开展“一日教师活动”,请学生扮演教师,对其他小组实验进行点评分析,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点评的积极性,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实验探究结束之后,笔者请了几位学生对各组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报告的撰写等内容进行评价,不少学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引得同伴连连称赞,也让作为教师的笔者深感欣慰。无论是评价别人还是聆听他人评价,都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实验探究的认识,这不正是教师所喜闻乐见的吗?
日本學者池田和名指出:所谓快乐教育,即是期望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学生厌烦学习的情绪。快乐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实验课堂的应用,正是基于快乐教育这一基本理念,对于消除学生的厌烦情绪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现阶段有关快乐教学法在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进一步提高快乐教学法的应用效率,依旧有待诸位生物教学工作者的持续探究。
参考文献:
[1]韦玉红.高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策略行动研究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王晓静.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河南大学,2013.
编辑 李建军
新课程·教师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