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教材

2017-03-27 09:16张雪霞
新课程·教师 2017年2期
关键词:细节描写指导策略

张雪霞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十三中学)

摘 要:针對初中生记叙文写作中细节描写不到位的现状,提出取法教材中的典型范例,归纳写作策略,从筛选素材、细化动作、锤炼词语、变换角度、回忆联想等方面指导训练学生巧妙地进行细节描写,提高其写作水平。

关键词:取法教材;细节描写;指导策略

学生的记叙文习作往往会出现叙事不生动、写人不形象、抒情不感人、缺乏触动人心的内在张力的共性弊端。究其原因,这种现状固然与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相关,但学生在写作上细节描写能力欠缺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训练学生细节描写的能力,掌握写作技巧,让文章丰富充实、动人传神,成为语文教师不可或缺的写作指导内容。

细节描写通常就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以及环境、气氛等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从而达到于微处见妙,于细处见情,“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效果。

写作训练离不开模仿借鉴,对学生而言,语文教材是最为熟悉的作文范例,语文教师完全可以依托教材,立足文本,精选典型语段,从中提炼、归纳写作策略,指导学生写作,通过训练让学生灵活运用这些写作技巧。换言之,就是取法教材,通过指导学生对教材中典型细节描写的范例进行借鉴模仿,学习运用,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

一、指导策略之一——典型材料,凸显核心

在学生的习作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状况,写了不少素材,但都不够典型,不能很好地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主题。所以在进行作文指导时,除了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外,更要注意引导学生筛选写作素材,选取能够凸显主题、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的典型材料。指导作文教学时要注意引领学生品析、模仿课文经典语段,学会选材。

范例一: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对长妈妈的雅的睡相的细节描写非常生动。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把年幼的我“挤”得无法翻身,推不动,叫不醒。作者抓住的典型细节是睡相的“大”字,将阿长的粗鄙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一个“挤”字又巧妙地与前面的“她生得黄胖而矮”相照应,表现作者对“阿长”的厌恶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可就是这样一个粗鲁又愚昧的乡下妇女却买来了我朝思暮想的《山海经》,让我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和怀念,永生不忘。这种欲扬先抑的行文思路之所以能深深地打动人心,离不开细节描写的巧妙铺垫。

范例二:在《孔乙己》中,鲁迅对孔乙己外貌有这样一句精彩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此语极其传神, 站着喝酒说明地位低下,处于社会底层,还有经常挨打的“伤痕”为证;穿长衫揭示读书人的身份,“又脏又破”说明其人懒且穷,缺乏谋生技能。寥寥几笔,一个在社会夹缝中生存,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可叹可怜的封建社会旧知识分子形象就活灵活现了。

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既能让人物鲜活,又能凸显文章核心内涵,所以写作训练一定要指导学生筛选典型而富有新意的素材。

二、指导策略之二——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经典作品中,常常会用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来展开故事,塑造人物形象。动作本身可能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但高明的作者一定会将关键细节如电影慢镜头一般分解、回放、细致呈现,让人物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如特写一般定格在读者面前。

就像《背影》中买橘子的经典片段,作者用慢镜头分解,细化动作,延长过程,定格背影。先是白描勾勒父亲的外貌:臃肿、蹒跚,父亲肥胖、憨厚的背影就定格在月台上;接着,工笔细描父亲的一系列动作,探、穿、爬、攀、缩、倾……父亲老迈、笨拙的背影就定格在儿子的眼中。题目为背影,开篇忆背影,结尾浮现背影,这一面背影中所凝聚的拳拳爱子之心,模糊的又岂止是儿子的双眼,撼动的又岂止是儿子的灵魂?朱自清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使这面背影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感人的形象之一。

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引导学生给人物做特写,将流露人物情感的动作细化拉长。“情动于中而行于外”,动作是人物意识情感的外化表现,唯有从生活中选取最打动人心的典型动作,才能感染读者,引起心灵情感上的共鸣。就像出门时妈妈蹲下身子为你系鞋带,沮丧时老师拍打你的肩膀,紧张时朋友紧握的手。这些动作都来源于平凡的生活,我们只有用细腻的描写将它拉长、慢放,才能让人物的情感外显,在字里行间流淌心灵的波动,从而产生不平凡的艺术效果。

三、指导策略之三——锤炼词语,画其神韵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好的细节描写离不开词语的精心锤炼。在方法上可以采用拟人、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文字情感化成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达到词简意丰,言近而旨远的艺术境界。

例如,杨绛在《老王》中写老王最后一次给家里送鸡蛋的情景,我一打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该句中“镶嵌”二字极其传神,“镶嵌”一般描写没有生命的东西,这里却用来形容老王,生动地写出了老王的身体僵直、行动艰难的状态,强调了他已经病入膏肓的生命状态,就像一具行尸、一幅遗像。善良的老王不久于人世的悲凉结局随之而至,读来令人欷歔不已。

再如,《范进中举》中对胡屠户从范进家吃完酒出来的描写,说他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一个“横”字,一个“腆”字,胡屠户蛮横凶悍的个性就跃然纸上了。

一字可传神,一词可状物,一句可叙事。在指导写作时,要从多角度引导学生锤炼词句,增加文章的神韵。

四、指导策略之四——变换角度,增加层次

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人物塑造有正面描写、侧面烘托,行文有悬念、伏笔、前呼后应,语言有简约、有繁复……文章中正是有了这些叙事层次、描写角度、长短句交错的变换,故事才会更生动,人物才会更真实立体。

《台阶》一文着力塑造父亲勤劳质朴的形象,为了使人物形象更立体、更真实,作者的视角没有只停留在父亲如何盖房,及房子盖好后的喜悦上,而是写众人目光焦点中父亲的不自在——“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明明是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这一小节人物描写,有动作有神态,活灵活现地刻画出卑微了一辈子的父亲在乡邻仰慕时的慌乱和手足无措。一个吃苦耐劳、老实巴交的农民,坐得高了反而处处不适应,情态多么真实生动、入木三分而又发人深省,这就是我们苦难坚韧的父辈。

变换角度,增加层次的范例很多,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环境烘托都能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加突出。例如《口技》中宾客的表现,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的反复交代;《海燕》中海鸥、海鸭、企鹅的描写,暴风雨到来前海上压抑的环境烘托都很典型。

五、指导策略之五——回忆联想,添其内涵

罗·勃朗宁曾说过:“故事永远是旧的,也永远是新的。”的确,相同的故事每天都可能在不同的时空中上演,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人公。我们在演绎自己喜怒哀乐的同时,往往还会通过别人的故事来印证自己的故事,丰富故事的内涵,完善我们的人生,这个印证的过程就需要回忆、联想、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爸爸的花儿落了》中有大量篇幅都是回忆联想内容。文章一开始就写到英子参加毕业典礼时看到衣襟上别的那朵粉红色的夹竹桃,就联想到妈妈的话:“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时一样”。然后順理成章地回忆起去医院探望生病的爸爸的情景。在探病时由于爸爸的话又自然而然地回想起刚上学时偷懒挨打及爸爸送夹袄的往事。在一件件的往事回忆中,爸爸的形象就立体起来,严厉、慈爱、难过、哀伤、不舍,种种情绪都流淌在字里行间,伴随着夹竹桃的凋谢,爸爸的形象也永远留在英子和读者的心中。

一个事物、一句话或一个动作都可能触发联想和回忆,这样的范例很多,像《我的第一本书》中的第一本书引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联想;《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总是这样使人快活……”这句话引出发生在孔乙己身上可笑可悲的故事等等。可见,联想回忆一定要有一个情感或回忆的触发点,它需要作为媒介或者是线索引出整个故事,完成人物形象塑造。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所谓“偶得”绝非偶然,而是量变到质变的必然结果。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教师的写作指导只是为缺乏写作思路的学生提供角度、思路,写作其实无捷径可走,只有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去观察感受、理解生活、捡拾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之处,多读书、多积累,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文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抓住一点,深入挖掘,自会精彩。

参考文献:

[1]丁怀正.怎样写记叙文[M].华夏出版社,2000.

[2]黄保余.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项目名称: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GS〔2016〕GHB1495初中记叙文写作之细节描写策略探究研究成果。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细节描写指导策略
老舍《我的母亲》之细节描写教学
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运用细节描写 点亮生活作文
如何恰当合理地以技巧升华情感
于细节处绽放光彩
于细节处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