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挈领,设计语文课堂“主问题”

2017-03-23 19:57江苏省泰州市汪群初级中学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主问题脉络文言文

江苏省泰州市汪群初级中学 苗 淼

提纲挈领,设计语文课堂“主问题”

江苏省泰州市汪群初级中学 苗 淼

学者余映潮认为主问题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提问创新设计方法,运用主问题能避免课堂连续问、碎问等问题,令学生将阅读的观点集中在关键处,用更少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文本进行更为深度的思考和探究。在初中文言文教学时,教师也要巧妙地运用主问题对教学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让学生能更好地对文言文作品进行整体阅读,积极展开有序学习。

一、立足整体,梳理脉络

要促使学生整体掌握文言文作品,则必须要搞清楚作者的创作脉络。教师可以立足文本整体,提出和文本脉络结构有关的主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对文本的情节发展进行整理。这些问题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能带出教学预设中的诸多问题,能令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更加通透。

《曹刿论战》是一篇以记人记事为主的文章,在设计主问题时,可以将重点放在文章主线情节上,如提问:“曹刿对战争提出了怎样的建议,获得了怎样的结果?”这个问题贯穿整篇课文,不仅能让学生搞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还能让学生了解曹刿对战争的看法和其战略措施。学生围绕该主问题展开思考,并回答了主问题中延伸出来的其他问题。学生了解到曹刿之所以要将庄公是因为当时国难当头,曹刿必须要给予庄公有用的建议。曹刿在本阶段否定了庄公的若干建议,并提出了取信于民的重要措施。在第二部分中讲述的是长勺之战的情形,这一段同样展现了曹刿的战略才能,最终其审时度势的才能促使庄公打败敌军。在第三部分中曹刿回答庄公的问题,解释自己如此指挥战斗的原因。学生在整理文章脉络时发现,文章通过战前准备、战时指挥和战后总结的方法全面地阐述了曹刿的战略方针,很鲜明地展现了曹刿的才能。在主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不仅理解了这篇文言文的内容,更对主人公的形象有了深刻了解。

由于古人的思维方式和现代人未必完全相同,因此古人在创作作品时的创作思路也可能让学生感到颇为费解。这时教师若能提出能促使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的主问题,则学生能更好地搞清楚作者的创作思路,搞清楚文本的逻辑性。

二、讲究梯度,螺旋推进

在设置主问题时,教师要注意问题之间的梯度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做到螺旋推进,令学生一层层感悟文本的内容,最终做到对文本的正确解读。教师可以围绕主问题设置若干个不同的板块,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主问题,进而不断地推进对文本的感悟。

在学习《出师表》时,教师根据文本的内容设计了一系列难度逐渐提升的教学板块,分别是理解文章中的字词和特殊文言语法现象,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创作手法,分析文章体现了诸葛亮怎样的品格。教师若能设计合理的主问题,则能将这些板块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令学生整体性地掌握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通读全文时找出文章中能展现诸葛亮情感和品格的词汇,并加以解释。在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时了解一下诸葛亮因何辅佐刘备,曾经提出怎样的建议,人们对其评价如何等。在了解文章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了解诸葛亮文章中提到的内容对于蜀国和君主有何好处。在了解作者的创作手法时可以着重探究其率直质朴的语言,体会其恳切忠贞的感情。将所有探知到的内容组合起来,学生便能很好地解决主问题,了解诸葛亮的品德。这样的学习螺旋上升,能令学生层层深入地解决问题。

若能用主问题将不同的教学板块串联起来,能让整个课堂更具有整体性,同时也能令学生的学习更有序。正如著名教师余映潮所说的那样,几个主问题层层深入,能从不同的角度加强学生对文本的学习,有助于让课堂生成的效果变得更好。

三、组织探究,深度学习

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一点,不能用教师的提问代替学生的思考,而应该用问题作为引导,促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展开深入探究,进行深度学习。教师可以用主问题带动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问题展开专题讨论。这种方法能避免零散提问,又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在学习《桃花源记》时,可以将学习的焦点放在作者的创作思想上,提出主问题,让学生尝试分析作者为何要描写这样一个虚幻的世界,这能否看出作者对现实世界的看法。学生在分析中发现,作者通过描写桃花源这样一个没有战争和压迫的世界实际上展现了社会的黑暗,体现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对普通劳动者的深切同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问题展开深度学习,思考古人还有哪些作品运用了类似的方法,用隐喻的手法描写虚构 事物,展现的却是现实的生活。如有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聊斋志异》中的大多数作品都用了相同的手法,作者并非单纯描写妖鬼狐仙,而是借此表达对社会的批判。古人往往会采用一种“言不尽意”的方法,于文本外拓展出意义阐释空间,让读者品味出文章作者的真正意图。通过围绕主问题对文言文作品进行深度探究,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升,再次遇到同类型文本时便能理解更加透彻。

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问题都值得初中学生深入展开专题讨论,而且也只有在这样的讨论中,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语文知识,形成系统化认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不必刻意追求学生系统完整地学会语文知识,学习文言文自然也不用可以进行相关指导。而围绕主问题进行深入学习有助于学生展开语文实践,促使学生进行知识内化。

学者兰宇香在研究文言文教学时提出,教师若能合理地提出和文本有关的主问题,则将促使学生充分研读文言文作品。教师要利用主问题促使学生整体掌握文言文,学会如何整理文本脉络,有梯度地学习文本,展开深度学习。这样才能领学生充分感受文言文中渗透的文化,体会到中华文明的丰厚内蕴,提高学习文言文的效果。

猜你喜欢
主问题脉络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福州吟诵调留存脉络梳理
延安时期的党建“脉络”
党的建设学术脉络与前沿动态——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
“主问题”设计:课堂活动的牵引机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