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大力
(新沂市时集镇踢球山小学,江苏 新沂 221400)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应遵循的原则
◎焦大力
(新沂市时集镇踢球山小学,江苏 新沂 221400)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课堂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课堂练习成绩好坏也能给予任课教师一定的信息反馈,为任课教师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做出引导.因而,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举足轻重,笔者着重对设计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应遵循的几大原则进行简单的浅析,旨在启发任课教师科学设计课堂练习,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原则
数学学科有其独特性,学生并不只是单纯地吸收理论知识,而是要将理论知识进行整合消化应用于实际题目中.所以,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绝不能缺少练习,然而,任何事情的发展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编制课堂练习也不例外,只有遵循科学的设计原则,课堂练习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如何提高课堂练习编制的有效性以及设计课堂练习应遵循什么原则,是数学教师必须不断研究和完善的重要课题.
任课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设计安排的练习题目或者练习方式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契合,因为课堂练习存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巩固学生在本节课学习的理论知识.不过有的时候,一节数学课不单单学习某一个知识点,而是将几个简单知识点进行整合,所以,数学教师在编制数学练习题时,就必须将每一道练习题都针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设计,通过不同的习题促进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和吸收.而且笔者认为,课堂练习的内容在精不在量,数量过多的课堂练习会给学生带来额外的学业压力,没有针对性而盲目地做题是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点的,因而,只有适量并且契合度较高的课堂练习才能为数学知识的掌握起到促进和强化的作用.最好是能够让学生在练习一道题时,就可以熟练把握该类题的解题方法,因为练习题设计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会举一反三.例如,在学习“除法”时,除法有横式直接计算和竖式步骤计算两种方法,数学任课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题时,就可以布置一部分横式除法算术题,考验学生口算能力;再设置一部分竖式计算题,巩固学生对除法计算方法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经过笔者实践研究,布置的课堂练习题数量保持在5至10题左右为最佳,这样既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能让任课教师科学利用课堂,留足充沛的时间进行下一个深度知识点的讲解.
练习题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自有的认知规律以及知识点本身的难度系数,因此,练习题难度和顺序的安排,必须由简入难,从浅层次过渡到高难度,目的是让学生像爬楼梯般,一步一个台阶,步步为营,最终踏上数学知识点的制高点,精确掌握知识点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可以从三个阶段开展,即:基础题、应用题、拓展题.其中基础题就是考核简单知识点的题目,应用题则是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再进行编制的,拓展题的形式比较多,可以将新旧知识结合考查,新知识点与易混淆知识点比较考查,新知识点进行举一反三的变式考查.例如,在学习“除法”时,数学教师可以先编排一些简单的数学计算题,考核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根据题干内容找出数量关系,从而解答应用题,得出答案,比如,“妈妈去菜场买了5斤苹果,一共20元,那么每斤苹果多少钱”等;或者可以在基础题之后,设计一些乘法和除法相结合的计算题,强化乘法知识点,促进除法知识的吸收,比如,“3×10=?30÷10=?”或者“10×3+40÷2=?”这种练习题的方式可以在保证该节课知识点掌握的前提下加强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
学习效率与学习兴趣密不可分,只有学生怀有一颗渴望学习的心,才能克服他们对学习产生的惧怕和排斥心态.数学课堂练习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良好科学的课堂练习可以正面引发学生,反之,单一盲目的课堂练习则会让学生丧失乐趣,使他们对待课堂练习的态度偏于敷衍,不够端正.任课教师也要熟记一点,那就是课堂练习不仅仅只是局限于练习题,其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编制课堂数学练习题只是其中最为普遍的.像游戏练习法也是课堂练习的方式之一,比如,在学习“除法”时,任课教师可以给每名学生发一张扑克牌,运算方法固定为除法,之后可以随意喊出某个数字,像“10”,拿着扑克牌的学生就必须进行组队,最终通过组合数字计算得出10的学生可以得到相应奖励.比赛法也是课堂练习的一种形式,教师可以将黑板平均分为两部分,然后,在左右两边的黑板上板书10或20道相同的数学题,请两名学生进行解答,并且计时比赛,最后速度又快、精准度又高的学生获胜.不过,哪怕是最平常的练习题,其实也可以分为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多种题型.通过灵活练习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是充分发挥课堂练习效果的首要前提.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每一个数学知识点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本身都具有起承转合的作用,尤其是小学数学,是按照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来进行编排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后一个知识点的根基.数学课堂练习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承上启下,通过课堂练习,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对前一个知识点的认知,另一方面,具有启发性的课堂练习又能发动学生思维,对下一知识点的开启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在学习完除法这个数学概念后,数学教师可以布置一道这样的数学题:“已知2+3=5,2×3=6,6-2=4,8÷2=4,求8÷2+2+3+2×3-6-2等于几?”该题是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综合在一起的算式,既综合考查了学生前期对“加、减、乘、除”运算的掌握情况,也能自然而然地开启运算法则的讲解.
总之,枯燥艰巨的题海战术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但是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练习必须要在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进行展开,每位任课教师也要根据所教班级的特点,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习的内容,如此课堂练习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效果,学生才能通过珍贵的课堂练习,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弥补不足,寻求进步.
[1]茹建文.关于构建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5(2):5-7.
[2]虞应连.注重个体内差异评价[J].中小学管理,2001(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