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017-03-23 11:30李丹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阅读质量阅读兴趣提升

李丹

摘要:余秋雨先生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小学生的阅读,重在兴趣培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走进精彩的阅读殿堂,提升阅读质量,享受阅读的快乐,为精彩人生奠基。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质量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关键词:阅读兴趣;点拨引导;提升;阅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65-01

1.唤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个人学习活动的潜在动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有助于解决激发学习动机的问题。"[1]为此,教师和家长在鼓励孩子多阅读的同时,经常向学生讲述古今中外大量圣贤哲人热爱读书的经典故事,有助于他们自觉形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始终充满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

一是运用"故事迁移"法。所谓"故事迁移",是指用讲故事的方法,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引起小学生的丰富联想,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阅读兴趣。小学生人人爱听故事。好听的故事听上几遍都会觉得津津有味。如果老师讲完故事以后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书,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二是创设"发挥空间",稳定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必须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圈划批注"、"概括主要内容"、"写读后感"等不一而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记读书笔记。读书是一种创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到好文章,记下心得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遂成阅读的收获。总之,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灵动的思想自由地翱翔在"学海""书海"之间,稳定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是利用"集邮效应",延续课外阅读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感受成功,是学生产生快乐的最好辦法。他说:"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的求知欲望之所以从不熄灭,是因为他们总感到自己是知识的挖掘者,体验到因自己边思考边工作而带来的愉快感。"[2]小学生精力充沛,在学习活动中劲头十足,可是持久性差。要在课外阅读中产生"集邮效应",关键是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系列化:一是阅读时间系列化。每次课外阅读后都在读书笔记上像记日记一样记录阅读的日期,督促自己做到天天阅读不遗漏;二是阅读的形式系列化。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卡片或读书笔记的形式,日积月累,形成系列,成为外在的阅读成果,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增加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2.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家庭环境对儿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家庭中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将使学校老师的专门引导事半功倍。家庭引导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家庭环境的布置要考虑到早期的阅读活动的开展,从空间布局上、视听感受上有助于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二是父母要经常与孩子进行亲子共读活动。父母始终是孩子的学习和模仿对象,父母亲身参加阅读活动,其效果比单纯的口头教育好得多。三是教师和家长不单纯对儿童进行识字教育,这样会扼杀儿童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有些教师和家长把课外阅读当成增强识字能力的辅助手段,却忽略了课外阅读本身蕴涵的巨大价值,这种舍本逐末的片面做法应当及时纠正。如果孩子的注意力只局限于能多认几个字上,那么小学生课外阅读也就失去了真正意义。

学校阅读环境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教育的基础环境,我充分运用学校的阅读环境,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一是有效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和学生阅览室,使学校阅读资源切实发挥作用,为学生阅读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二是上好校本阅读课程。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点,及时向学生提供科学的阅读书目,以降低学生阅读的盲目性。三是课内外相结合。课外是课内的延伸,只有课外阅读及时充分,学生对课内阅读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

3.及时反馈,搭建展示,分享平台

"阅读活动是建立在学生个体阅读需要和兴趣的基础上的。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一般都产生于课堂学习,来自于读写实践。"[3]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取多种方式,为学生搭建广阔的成果展示平台,注重体验和分享,激励他们深入阅读。

3.1 开展每周一诗活动。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学校设立了校本课程,选择低、中、高年级古诗词教材,要求各年级段学生每周背诵一首古诗词。每星期抽出一节课举行诗词朗诵会,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对那些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能简单介绍诗词内容、并能说出诗歌的写作特点的学生加以表扬。长此以往,古诗词那精炼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韵味、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还培养了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

3.2 交流读书心得。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每周做一篇读书笔记,记清所读的书(文章)名、日期、主要内容,还可以摘录重要句、段,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联想,这样把读书和生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多读、多思。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让他们给文字配上插图。老师对学生所做的笔记,每周一次进行反馈评价,在学生之间传阅那些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笔记,借此指导阅读方法,向学生提出阅读建议,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3 组织学生参观、旅游。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即是这个道理。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描写自然风光的课文,像《五彩池》、《绿色千岛湖》等。读过课文后,如能再实地游览,那么学生对作者的描写会有更深的感受。对作者的选材、遣词造句等语言表达方法会有更深的理解。参观博物馆,可以使学生了解本地的历史、人物、风俗、地理。参观科技馆,可以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对未来社会的想象力。因此,我会适时组织参观活动,使学生多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社会,了解课本以外的知识。

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以后逐年增加,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50万字。"体现了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阅读兴趣为先导,营造浓厚阅读氛围,进行有效点拨和引导,创设广阔的阅读平台,提升学生阅读质量,使他们体验阅读的成功和快乐,与阅读为伴,收获精彩幸福人生。

参考文献:

[1] 周谦.学习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2] 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3] 韩雪屏.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阅读质量阅读兴趣提升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