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婵,阚军常,张宏宇,王 飞
(哈尔滨体育学院 科学实验研究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近年来,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而体育用品业作为我国体育产业的主要结构更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WFSGI)资料显示,我国体育用品业市场规模由200年的200亿美元猛增至2006年的500亿美元,增幅高达150%[1]。冰雪体育产业作为体育产业的一个分支,伴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同时围绕冰雪体育运动这个载体,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战略目标,未来我国冰雪体育人口将出现井喷式增长,势必会迎来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黄金期,滑雪用品业也会呈现跨越式增长。因此,国内滑雪用品企业必须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借鉴国外滑雪用品相关企业的成功经验,加大自主创新,培育消费人口,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提升企业自身品牌竞争力,为我国滑雪用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滑雪用品又称滑雪装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服装(滑雪服、滑雪鞋);器材(滑雪板、滑雪杖、雪板固定器)和配件(滑雪手套、头盔和滑雪镜)[2]。近年来,滑雪用品业已初步显现后发之力,但总体规模上仍然滞留在工业经济时代的战略思维模式,家庭作坊式企业居多,没有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链,无法应对国外企业的激烈竞争。自主品牌寥寥无几,行业创新能力较低,产品类型单一,缺乏企业核心产品,尚未形成强有力的产业竞争力。然而我国体育用品业虽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但这一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势头惊人。据《中商情报网》提供的数据表明,仅2013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年收入达500万以上)体育用品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就达到519.3亿元[3]。但其中滑雪用品制造业只占较小份额,这对于我国滑雪运动以及产业发展来说,都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目前,我国滑雪人口分为发烧友和滑雪体验者两大群体。其中发烧友以自购滑雪板等相关装备为主,滑雪体验者多以承租滑雪场内的滑雪用品为主,但无论哪种形式的滑雪人口,滑雪用品都以国外滑雪用品品牌的中高端产品为主。发烧友作为滑雪人口的顶层,追求滑雪技术的提高和运动的体验快感,因此极为重视滑雪装备的质量,国外滑雪用品装备以其高质量的体验感吸引了大量发烧友的追捧,然而国外滑雪用品品牌的价格却也往往成为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而滑雪场提供的滑雪用品装备也主要以国外品牌为主,但相对发烧友来讲,主要以国外中低端滑雪用品为主,国内滑雪用品品牌为辅。
针对目前市场上滑雪用品中的服装品牌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将滑雪服分为两大种类:一是户外通用品牌;二是滑雪专业品牌(见表1)。户外通用品牌相较于滑雪服专业品牌而言,价位适中,因此在大众滑雪人口中较受欢迎,而且随着国内户外品牌滑雪服的出现,其高性价比也吸引了一定数量的消费者。然而对于滑雪发烧友而言,更热衷于滑雪专业品牌,因其高功能性、时尚型而赢得了滑雪用品高端市场。但目前在中国对于滑雪用品市场的关注度和消费水平还远不及国外。
表1 国外滑雪服品牌一览表Table 1 List of foreign skiing clothes brand
滑雪板作为滑雪运动的主要装备是滑雪产业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滑雪板的功能和用途来分,主要有三种类型:全能板、公园板、高山板,其中全能板因速度和硬度比较适中,在国内的使用最多。[2]如果按滑雪项目来分,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双板;二是单板。其中双板又包括卡宾板、自由式滑雪板、越野滑雪板、竞技滑雪板、登山板和全地域滑雪板等。大众滑雪中用的最多的双板是卡宾板。通过相关资料,将国外滑雪板的主要品牌作以简单介绍(表2)。
表2 国外主要滑雪板品牌统计Table 2 Statistics of foreign major skis brand
通过对我国各大滑雪场的实地走访调研,目前滑雪场出租双板以所罗门、诺迪卡和费舍等进口滑雪板为主,伊兰雪板近年来发展迅速,也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2015年度该品牌的销量为15 000副左右。[4]但总体来讲,国内品牌滑雪板的市场份额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发烧友级滑雪爱好者购置的雪板以费舍、所罗门等为主。滑雪人口中位于金字塔上层人群对国外品牌的滑雪用品更为推崇。
国外各大滑雪板企业均有滑雪鞋、滑雪镜和头盔等相关用品的生产和销售线,而且此部分产业仍以国外品牌为主导,占有大量国内市场。国内生产企业多集中在配套装备的生产,例如滑雪手套、滑雪镜等。笔者通过走访2016年度世界冬季运动博览会发现,国内生产企业存在着科技含量低、产品落后、功能性差等等问题。其中国内某知名冰刀品牌企业生产的滑雪鞋尚停留在日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因此造成滑雪用品业发展缓慢,难以形成国内知名品牌,扩大产品市场份额。目前,滑雪手套品牌主要有:始祖鸟、伯顿、所罗门等高端品牌,还有北极狐、Forest、Black Doamond Legend、快乐狐狸、奥地利Zanier、探路者等,因为国内品牌相较于国外品牌有较大的的价格优势,因此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1998年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委托KSA独立顾问公司对世界体育用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是世界体育用品生产商的可靠基地,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体育用品制造大国”[5]然而滑雪用品业作为体育用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却严重滞后。目前,国内滑雪用品业发展最大的壁垒在于产品科技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够,研发水平不高,没有形成具有市场优势的自主品牌,多是国外品牌的代工厂或贴牌生产,尚未形成产业集群。滑雪运动本身来讲尚属于中高消费,因此滑雪人群对于滑雪用品的的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安全舒适、其次是美观时尚,滑雪用品需要兼具功能性、舒适性、时尚性等特点。国内滑雪用品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即是缺少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自主品牌。2016年世界冬季博览会上,我国某知名滑雪用品企业生产的滑雪鞋无论从功能上还是外观设计上,尚停留在日本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更不要说和美国、奥地利、瑞士等冰雪体育强国的滑雪用品业相比,可见我国滑雪用品业发展的严重滞后。
我国的滑雪用品企业规模较小,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尤其在滑雪运动发展较好的北方省份,生产企业却更是少之又少。以黑龙江省的黑龙冰刀厂为例,企业经历了兴盛、破产、再生产的发展历程,现在虽然黑龙企业仍然生产冰雪体育用品,但通过访谈了解到企业生存的困难在于缺少核心技术,除黑龙冰刀的刀体部分有自主知识产权外,其他材质均从南方进口或贴牌生产,造成企业产品价格上不具有市场优势,科技研发上又缺少自主创新,企业生存困难。由此可以看出,科技创新能力低是限制我国滑雪用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标准化发展已成为生产企业所追求的发展目标。在市场中,产品的标准已经成为除了品牌竞争以外的最有效的竞争手段。由于冰雪运动的特点,就需要其产品具有舒适性、保暖性、严密性等特点。这就对冰雪体育用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冰雪体育用品标准化是降低产品成品,提高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消除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6]然而由于行业发展缓慢,尚未形成产业集群,造成缺少业内对的统一标准,也缺少必要的监管手段,导致滑雪用品业发展混乱、无序,甚至存在一定的恶意竞争。这将严重影响滑雪用品业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资本是使企业盘活的最基本要素,而体育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其发展主要遵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因此体育作为促进国家发展,树立国际地位的重要手段实行“举国体制”这一运行机制,一切以国家投入为主,这就严重限制了资本的注入和流通。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化发展,体育发展也面临着重要的转型期。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办体育,鼓励市场化运作,至此资本开始在体育领域进行流通。滑雪运动作为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兴起的一项体育运动,其发展本身就存在时间短、人口少、基础薄弱等先天不足,滑雪用品业作为其辅助行业发展则更加滞后,更由于缺少大量资本,滑雪用品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人才少、行业发展缓慢等问题,这必将限制滑雪用品业的快速发展。
滑雪用品业分为滑雪用品制造业和滑雪用品销售业。目前,中国最为短缺的人才主要集中在滑雪用品制造业方面。由于国内滑雪用品生产企业本来就凤毛菱角,企业多数又属于传统产业,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是现阶段需求量不高,导致企业生存举步维艰,更无力创新与研发,只能注重规模效应,贴牌生产,模仿国外低端产品,更加不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使滑雪用品业发展进入恶性循环。随着产业竞争的加剧,技术和品牌的要求逐步升级,传统经营模式出现危机,使人才的瓶颈效应不断放大,以致影响企业和行业的整体竞争力[7]。如不解决人才缺口问题,中国滑雪用品业的发展将无可持续性而言。
2016年5月5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中着重强调以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动冬季运动发展,大力普及冰雪运动项目。其中重点提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产业,以带动冰雪设备和冰雪运动装备生产、大众冰雪健身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逐步打造多元冰雪产业链,有效扩大冰雪体育产业市场供给。同时规划中还指出要调整体育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结构,实施体育服务业精品工程、体育用品制造业创新提升工程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工程。文件中将体育用品业作为发展重点,在不同版块、专栏中皆有提及。
2016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又发布了《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指出主要任务是优化市场环境中的打造服务平台,其中着重打造体育用品、体育旅游和体育文化等展示平台。同时提升产业能级,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及相关产业结构。并且提升体育用品业发展层次,引导体育用品企业向服务业延伸发展,形成全产业链优势。在重点行业方面也将体育用品业作为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指出结合传统制造业去产能,引导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合资合作、联合开发等方式,提升冰雪运动等高端器材装备的本土化水平。
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室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冰雪运动”发展目标和区域;以大众滑雪、滑冰、冰球等为重点,深入实施“南展西扩”。意见提出,鼓励具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健身休闲骨干企业做大做强,通过管理输出、连锁经营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延伸产业链和利润链,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集团。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在发展冰雪体育用品业方面的策略和决心。
2016年11月,继《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与《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正式出台后,国家体育总局等23各部门又印发出台了《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年)》,这些相关政策规划的出台,可以看出国家对推广冰雪运动的决心,尤其以东北地区、北京周边地区和上海等地相关教育政策的出台,将极大地带动冬季体育运动人口的激增,必然带动冰雪体育产业的快续发展,而滑雪用品业作为其相关产业也必然迎来其黄金发展期。
随着体育运动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大量资本开始投入到体育领域,其中包括阿里体育、乐视体育等等行业巨头均已踏足体育界。冰雪运动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将引起资本巨头的注意和重视。现在北京和上海涌现了大量的冰球、花样滑冰俱乐部,资本运作时代已经开始,未来滑雪运动作为大众休闲项目,其发展更将吸引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入其中。滑雪用品业作为其辅助行业,加之我国在体育用品业发展上的历史积累,大量廉价劳动力资源等等优势,必将促进滑雪用品业的快速发展。
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必将带来冰雪体育运动的快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战略口号,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冬季项目参与人口的增长,而滑雪运动作为大家喜闻乐见的娱乐休闲项目也将迎来滑雪人口的井喷式增长。消费者的快速增长,市场需求的急剧加大,都将促进滑雪用品业的快速发展。那么,如何利用冬奥契机,促进行业发展,将是未来滑雪用品业发展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目前,可穿戴运动产品的研发与普及开创了体育用品业智能化发展的先河,是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切入点。在物流网环境中,可穿戴式运动产品基于生活运动、大众健身以及专业运动三方面的应用在体育用品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其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有着可视性、社交性、便携性以及科技性的特质[8]。这种智能化发展目前已应用于滑雪运动体验,滑雪用品企业通过此智能化设备,可让惧怕滑雪运动的大众仿真体验滑雪的乐趣和快感,也将促进行业的发展和冰雪运动的普及。
另外,现在大量APP的出现,为大众参与滑雪运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大众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预约滑雪,预约教练,更可通过相关网络链接直接选购相关滑雪用品等器材装备,简单便捷,节省了购物的时间,也可提前安排好滑雪的行程。再有旱雪等科技材料的研发,为大众滑雪爱好者提供了一年四季滑雪的可能。人们可以在室内就可以体验滑雪的乐趣。这些都是高科技在滑雪领域中的应用和尝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将促进滑雪用品业的发展。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国外滑雪用品的进口依赖,限制了自主品牌的研发和创新。因此,必须在市场多元化方针指导下,加强国内滑雪用品业的自主创新,充分发挥自身在滑雪用品制造领域的比较优势,增加国内市场占有率,打造行业知名品牌,品牌效益是最有效的取得高附加值的方法,同时学习国际体育用品知名品牌优势与集约化经营模式,例如已经出现阿迪达斯、耐克、彪马等寡头垄断的格局[9]。国内滑雪用品企业可借鉴国外知名品牌的发展模式,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从功能上、外观上进行产品升级和改造。国际企业界普遍认为研发经费占企业销售额比例达5%以上,企业才有一定竞争力[10],而我国滑雪用品企业根本达不到这个数额比例,与国际标准相差悬殊。同时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各国滑雪用品消费者的购买力普遍下降,将为二、三线品牌提供机遇[11]。逐步加大国内、国际滑雪用品市场占有率。
我国滑雪用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运行举步维艰,因此多数企业并不在乎是高科技企业还是低技术工厂,为了生存,他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较少关注长远发展。长此以往造成我国滑雪用品业处于全球制造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在上游研发设计与下游市场营销环节缺乏有效延伸[12]。因此,必须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行业标准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正常运行的基石,更是企业获得、保持持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13]。目前,我国的滑雪用品制造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通常企业都是做国外品牌的代工或者贴牌生产,即使是自主品牌,由于创新能力低,产品质量标准达不到国际标准,限制了行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建立滑雪用品业的行业标准,从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政策和质量控制体系,从生产到销售制定统一的标准和监管政策,逐步提高我国滑雪用品业的整体水平,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构建健康、有序的滑雪用品市场。
中国的冰雪体育产业发展主要有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和政府民间协同发展三种模式,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主要集中在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等冰雪体育产业,市场主导型主要针对冰雪体育用品业。由于冰雪体育用品业发展主要依靠市场行为,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而现阶段中国滑雪市场尚未成熟,滑雪人口数量不大,导致市场需求不足,并不利于产业自身发展。因此,急需政府发挥主导优势,协调联动相关管理部门,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形式对滑雪产业发展形成有力的支持。
滑雪用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针对产业发展人才短缺的问题,中国应继续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从滑雪用品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方面入手,逐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人才引进和培养组合拳,同时逐步建立滑雪用品业人才智库。政府应为人才智库建设搭建好平台,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使企业可以在智库中寻找到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在人才、企业、政府三者间形成流通渠道和交流平台,这将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与交流,同时解决企业人才短缺的实际问题,有利于产业创新和可持续性发展。
滑雪用品业是冰雪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申办,未来滑雪人口在我国将出现井喷式增长,相应的滑雪用品业也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然而面对国外品牌的强大竞争和稳固的市场份额,中国滑雪用品业能否适应竞争,是当前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中国滑雪用品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主要有国外品牌占主导,国内品牌市场份额小;产品科技创新能力低;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缺乏资本注入和人才缺口较大等。那么面对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带来的政策、资本、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机遇,滑雪用品业必须通过加强自主创新,打造行业知名品牌;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发挥政府主导优势,逐渐建立政府民间发展模式;打造滑雪用品业人才智库等路径实现滑雪用品业的可持续发展。
[1]杨越.中国体育产业的市场趋势和就业环境[C].第18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文集,2006.
[2]孙承华,伍斌,魏庆华,张鸿俊.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67.
[3]邵桂华.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困境与突破[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5):7-10.
[4]环球网.专访ELAN中国董事长梁立萍:荣耀源自不懈努力12年完成150倍增长[EB/OL].(2016-03-11)[2017-01-17]http://w.huanqiu.com/r/MV8wXzg2OTAwNTIfMTYw OV8xNDU3N;U5Mzlw.html.
[5]傅英,美国体育用品市场动态[J].体育用品信息,1998(116):3-4.
[6]安伊凡.吉林省冰雪体育用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17.
[7]楼小飞,张林.中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的瓶颈、模式与路径选择[J].体育科学,2007(10):80-83.
[8]邹月辉,谭利。我国体育用品智能化发展研究:以可穿戴式运动产品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4):87-91.
[9]陈颇.中国知名体育用品品牌形象的结构模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10):39-46.
[10]杨晓生.广州市体育用品品牌的发展战略.[J].体育学刊,2011,18(5):62-65.
[11]谢冬兴,陈泽全.产业结构转型期珠三角体育用品出口状况与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1):69-77.
[12]杨明.中小型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国际化分析:以2011年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参会企业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5):17-22,63.
[13]席玉宝.中国体育用品标准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1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