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收集和引导

2017-03-20 17:00贾玉韬
新媒体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传播新媒体时代引导

贾玉韬

摘 要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借助媒体逐渐浮出水面。尤其是论坛、博客、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互动平台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网民开始习惯运用网络媒介发声并形成舆论热点。网民发声渠道的多元化,一方面拓宽了民意诉求的渠道,另一方面也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收集和引导工作面临着新的难点,需要相关部门提起重视,加强技术、制度等相关方面的安排,确保网络舆情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收集;传播;引导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3-0007-0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6年8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 132万人。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51.7%,较2015年底提升了1.3个百分点;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较2015年底增加3 656万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舆论走向,因此,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方面的工作也显得越发重要,对于如何追踪、收集舆情以及怎样引导舆论,我们应当加以研究。

1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特点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多样性、随意性、即时性、互动性等特征,快速影响和改变着社会舆论的生成,使舆情传播出现新的特点。

1.1 传播载体更加多样而且不断丰富

从广义上来说,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手机、户外楼宇电视、车载移動电视、分众媒体、电子杂志等。狭义而言,是指在信息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微博、博客、微信朋友圈、微信订阅号、手机App等以电脑和手机为终端的媒体。

1.2 消息发布更加随意而且数量巨大

新媒体时代,网民可以随时随地直播身边发生的事情,成为新闻信息的第一报道者。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更为网民即时播报提供便利条件。新闻发布的大众化和随意化,使得信息呈碎片状分布。即使是同一个热点事件,成千上万的网民也会按照各自的观点分别发布消息和观点,与此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转发和评论,舆论发展呈网状扩散。

1.3 特定方面的信息容易在相关群体内迅速传播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舆论信息传播没有固定中心或中心不明确。信息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向大众传播,特定方面的信息容易在群体之间传播,传播方式呈现“点对群”或者“群对群”的特点。这些网络化、立体化、群际化的传播方式,显现了极强的群际传播特点,这也使得个别热点话题在群体内传播时得以放大和迅速传播。

1.4 单一热点信息传播出现极致化倾向

六度分隔理论是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提出的。简单地说就是如果你想寻找某一特定的陌生人,那么只需通过最多6个人,就能与这个陌生人取得联系。六度分隔理论同样适用于新媒体时代网络中陌生人之间的关系。新媒体时代,网络中的某一信息可以通过六个不同网民的接连传递,顺利到达你想传送的那个人的手中[1]。正如前段时间网民的朋友圈被“罗一笑事件”刷屏一样,当一条能引起广泛关注的信息被网民在朋友圈中发布,那么这条信息将以迅猛的速度传播到每个网民手中,并成为他们热议的话题。

1.5 网络舆论形成发酵过程中易极端化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日益凸显的社会矛盾,使得不同社会群体急切寻求表达诉求的渠道和平台。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因传播形式带来的局限性,很难为利益各方提供平等的表达机会,而新媒体相对自由、宽松的传播环境,自然而然地成为不同群体表达不满情绪的最佳场所,而且在宣泄过程中舆论易出现极端化。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将骑电动自行车的张妙撞倒后,因恐张妙记住车牌号找其麻烦,连刺数刀致张妙死亡的事件引发舆论热议。舆论最初认定药家鑫为“官二代”,网上一度形成严惩药家鑫的极端化言论热潮。随着事件的不断发展,药家鑫家庭的真实情况逐渐浮出水面并被网民接受。这不禁让人追问:为什么最初理性的声音无人理睬,诸如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各种揣测却受到网民的大力热捧?这是不是舆论乱象的一个极端化表现?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曾提出,网上沟通更易出现“群体极化”倾向,情况相近的社会群体在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时,讨论到最后的想法大致还和原来一样,而且想法和看问题的角度会变得更加偏激[2]。

2 新媒体时代如何收集舆情

新媒体时代舆情的产生和传播方式较之以前已经产生很大的改变,这对负责舆情收集整理的专业监测服务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2.1 完善政府网站以及政务微博、微信订阅号等开放互动平台

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的互动功能,开通网上信访、投诉建议的论坛、信箱等互动平台,建立高效互动机制。重视政务微信订阅号、手机App、微博等互动平台的系统性建设。选派专人对互动平台的信息进行及时收集、上报、反馈。将难点问题和群众极度关切的问题等潜在的舆论热点,在形成之初就得以收集和解决。

2.2 应重视网络监控追踪技术的研发

采用舆情监控技术及时甄别和处理各种舆情信息,同时对PC端和手机端信息的原创发布、转发量、转发媒体权重、点击数、评论数进行汇总统计,及时准确地把握网络信息的来源、流量、流向等,明确舆情热点,分析研判网络舆论发展态势。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数据识别、数据挖掘、信息过滤等网络技术,实现对发布信息的电脑IP地址和手机所有者的识别、定位、监测、跟踪,必要时对论坛发帖,微博、微信发布以及转发等进行延时审查或屏蔽。

2.3 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为建立健全舆情收集机制,纾解各方矛盾和纠纷,2006年11月,我国出台相关规定,要求各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本系统内部的舆情监测体系。在议题选择方面,不仅要关注全国范围内引起网民热议的话题,还要在相关管理领域进行专门的舆情收集分析,和相关部门、单位的舆情系统相互借鉴,形成优势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舆情监测体系[3]。此外,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舆论热点问题,相关部门应当提前制定预警应对方案,做到有章可循,只有这样才能临危不乱,及时高效地引导舆论的导向。

3 相关部门如何做好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工作

对新媒体时期网络舆情的重大变化,各级相关部门应当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在网络舆情产生和传播方式的变化中寻找关键点,做好本职工作,有效地引导舆论,维护国家和政府形象、促进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

3.1 培养专业型人才,提高新媒体舆论的引导能力

要集中力量打造特定领域中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网上声音的传播者,使其在专业领域内发挥正向引导力,帮助网民对信息进行客观地理解和判断。此外,还可以选拔一些业务熟练、工作扎实、有威信的人员,组成一支有公信力的政府新闻发言人队伍。对于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及时发出相关部门权威可靠的声音。

3.2 引导新媒体时期舆情走向不能忽视传统媒体的积极作用

新媒体拓宽了社会舆论的空间,但因其本身的局限性,使得它所产生的舆论声音容易混乱无序。曾有调查显示,很多人通过社交媒体获得信息源后,还会再通过查询权威媒体信息检验信息的可靠性。传统媒体尤其是权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较强,对引导舆论仍然能起到重要作用。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发生特大爆炸事故,关于遇难人数、事故原因等网上流传很多版本,传统媒体及时客观地报道事故救援进展情况,才使舆论逐渐平息。因此,相关部门在舆论引导中应充分运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势,不断推进引导舆论的深度和广度。此外,相关部门还可以与权威性媒体合作,实现对突发事件、敏感事件的宣传引导和口径统一。

3.3 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虽然我国现有的一些涉及网络传播舆情引导方面的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在规范网络秩序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网络立法速度仍然落后于互联网的发展。因此,对于网络舆情传播形势的重大改变,法律法规也应当尽快跟进,使互联网舆论治理方面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明晰的网络舆论法律责任,会使法律法规成为惩处网络侵权者、网络造谣者、恶意散播者的有效利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和特点,传播速度更加快捷、社会事件更容易被网民所关注等特性,给舆情收集和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探讨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收集和引导工作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应做好相关技术和规范的更新跟进工作。

参考文献

[1]高武.新媒体传播规律及其运用[J].宁夏党校学报,2013(3):87-89.

[2]凯斯·桑斯坦.網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1.

[3]谢新洲,安静,杜智涛,等.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机遇和挑战[J].新华月报,2012:48-51.

猜你喜欢
传播新媒体时代引导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