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庆明
教师的课程理念在转变着,向行为转化着。教师们对如何进行课程实施也在积极地思考着。现在教师的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教材内容上,而是教师对课程内容重视的同时,对学段目标的要求重视了很多;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注重结果目标的同时,进一步注重了过程性目标;也注重了教学目标的呈现,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结果的检测等。但对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及教学结果等问题还是分散的、独立的去思考,不是整体的、全面的去思考。这样,就存在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统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是否统一,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实情、教学内容是否统一,教学结果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要求等等问题。
一、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要求的统一
课堂教学应是一个有目的、有内容、有活动、有结果的过程,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为教与学指明方向。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因此,教学目标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必须弄清楚目标问题;要想弄清楚目标问题,必须思考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要求的统一,只有这样,确定的教学目标才能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那么,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呢?我们应该从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来思考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如,在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三章“3.3整式”一节中,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思考:(一)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借助现实情境了解代数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整式的概念。(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具体的背景中学习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单项式的系数及次数、多项式的项及次数等概念,通过问题情境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认识代数式的表示作用,建立符号意识,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整式比数字更具一般性的道理,并由此归纳出有关概念,通过类似的问题,有助于对学生类比思想、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新知,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为整式运算的学习作铺垫。(三)学情分析:小學阶段已初步接触过用字母表示数、简单的列式表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等,抽象思维水平有限,但对用字母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接触较少;前面进一步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的概念。初步理解代数式的意义、代数式的书写,具备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即列代数式)的技能,为学习整式有关概念奠定了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通过列代数式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感受到了代数式作为数学表示工具的必要性和作用。
我们通过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来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的教学目标应为:(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进一步认识代数式的表示作用,体会整式的概念来源于实际,经历形成概念的探索过程,会用数学语言归纳并表述概念,能识别单项式、多项式;(二)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理解单项式、多项式有关概念,会用单项式、多项式有关概念进行说明相关知识及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三)通过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学会用整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列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
这样,确定的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要求就一致了,教师就更加明确了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标准。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达成的统一
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内容是为目标的达成服务的”,这样的观点已经达成共识。在用教材、整合教材、处理教材时必须思考教学目标是什么?这样教师用教材、整合教材、处理教材就有针对性、有目标,确定的教学内容才不会偏离教学目标,才会与教学目标相匹配,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达成统一。否则,教学内容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一般情况下,确定的教学目标有n个,对应教学内容的学习环节至少有n个。如上述例中,确定的教学目标有3个,对应教学内容的学习环节至少有3个,这样教师就会很明确地知道,对一个教学内容学习环节的实施是达成对应的一个教学目标。因此,为达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习某种特定内容才是恰当的,学习对教学目标不易于达成的教学内容是不恰当的。
三、教学活动与学生、内容的统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都会展示出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而在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思考教学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是否适合教学内容的呈现;是否适合不同学情的学生;是否适合学生发展水平……只有这样,教学活动才是有效的活动,反之,活动就不能是真正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学活动必须思考学生已有的知识,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基本活动经验,同时,思考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及教学目标达成途径等,这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四、教学结果与学生学习质量的统一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投入积极的学习状态,而且要让每位学生有所得,各有所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
课堂教学不能脱离教学目标,不能忽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不能忽视学生得到了什么,如果脱离了教学目标,谈论教学结果意义何在?如果学生得不到基础知识,思维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发展也就无从说起。课堂教学中不仅体现课程内容的呈现、知识技能的掌握,同时要体现教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和对10个核心概念的培养。
判断教学结果与学生学习质量不仅仅是学生对知识和内容的掌握,而且应综合地关注学生所得,二者应该是统一的,只有这样才能说我们的教学是有效的。
总之,课堂教学中应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教学结果评价的一致性,这样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