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燕
摘要: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提升方面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因此,结合21世纪对人才的新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系统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在分析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学定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材建设、考核方式革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以期为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有效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从而有助于教育管理部门引导和规范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是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通识教育课。该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服务,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方面具有支撑和促进作用。因此,国家高度重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教育部在继2000年颁布《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后,2009年颁布《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目的是提升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需要的兼有专业知识和英语技能的人才。
一、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现状
1.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差,英语教学改革需立足于现实
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高考成绩在300分左右。这些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文化课普遍不扎实,英语底子差,并且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在薄弱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更是力不从心,也因此从中延伸出英语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许多公共英语教师对于如何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感到困难重重。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必须立足于现实,正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种种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才能推进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各类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遭遇“尴尬”,改革应以自身实际情况为突破口
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尝试了改革,如“任务型”教学与高职英语的结合,出现了“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等,越来越突出高职英语走职业化发展方向。然而,当许多高职院校采用诸如此类教学模式时才发现,由于学生基础存在着巨大差异,普遍反馈教学内容难以理解和消化。除此之外,其他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尝试也显得散乱、势单力薄,难以形成规模和合力。因此,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必须考虑到自身因素,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条件,创设可行的教学环境,才能真正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3.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依旧占据主流,教学目标不明确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仍存在“段落解释+翻译”或“翻译+词汇”的教学模式,课堂上部分教师仍以“满堂灌”的形式逐字逐句精写精讲,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阻碍了学生自主性和主体性的实现。另一方面,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手段的改进,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公共英语教师能够按照教材设置和授课计划进度,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教学环节。然而这种“齐头并进、面面俱到”的教学,由于教学目标分散或者不明确,势必造成大量英语基础差、学习动机不强的学生无法在课堂上真正实现“掌握知识、培养技能”的目标。
4.公共英语教师职称结构不太合理,高级职称人数过少,不利于很好地进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和科研
部分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高级职称教师人数过少,其原因在于职称评聘过多地依据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情况,而英语类核心期刊数量太少,英语老师发表核心期刊难度太大。因此,适当根据学科专业实际情况改革职称评聘制度对于公共英语教师职称结构的合理化是非常必要的。
除此之外,部分专业压缩公共英语课时,对公共英语教学投入经费极为有限,以及公共英语教师普遍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少、时间短等因素,也是影响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二、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对策
1.教学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共英语教学既要保证高等教育的属性,使学生达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使学生能力能满足未来行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
2.教学理念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以工作岗位为导向。以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为例,财经商贸类高职人才的目标岗位群通常分布在会计、经济、贸易、营销、电子商务、旅游等领域,这些岗位群一线工作人员在涉外交际时需要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该院高职公共英语根据岗位和岗位群所需能力与素养提炼、整合课程和教学内容,采用“教学做合一”的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以英语交际能力为主,尤其是英语听说交际能力,综合运用英语、专业知识和非语言知识完成特定职业场景下工作任务的语言实用能力,而非单纯的语言技能或操作能力。
3.教学方法
一方面,任务驱动、项目導向的职业语言能力,是在完成具体的语言任务过程中通过实际的“做”来获得并发展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要以未来真实行业场景下的职业活动为学习内容,通过模拟真实职业工作场景下的语言任务,促进学生真实的语言交流和应用,培养学生在职业工作场景下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能力。根据分析真实的职业场景,归纳形成英语语言能力目标,组织、提炼教学内容,设计能清楚反映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要求的教学任务。同时教学活动设计既要符合行业职业行动能力、素养的培养规律,也要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另一方面,中教外教同台演绎,相得益彰。公共英语教学可实行“C-F(Chinese-Foreigners)”教学模式,本土教师和外教共同参与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在公共英语实际授课过程中,中外教师合作进行同台讲授,充分发挥外籍教师传授语言文化的优势,辅以中国教师系统性的知识讲解。课前一起备课,课上相互配合;在教学内容方面,纯正美式英语讲授专业知识,深入浅出,难度和知识量把握恰到好处,内容丰富,中英双语结合效果好;在教学环节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让学生在游戏和表演中巩固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和专业技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高,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除此之外,在课堂外协同外教和各英语协会组织各种英语活动和英语大赛,如领略异国风情的节日文化派对、了解异域风光的美国文化讲座、中外教师联合参与的英语角和英语实训课堂。
4.教材建设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突出行业职业导向的核心是教材建设。以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为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结合学生的专业需求和工作需要,在充分研究现有高职公共英语教材的基础上,结合高职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开发适合本院实际和财经商贸类专业工作需求的公共英语教材,融入与财经商贸有关的专业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行业职业技能,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教材内容集中体现财经商贸类专业的共性以及社会发展与时代特色,既贴近日常生活,又突出财经商贸专业需求,注重强化行业职业实用性。各模块既注重公共英语语言读写技能的培养,突出知识性,又要兼顾实用性、行业性和职业性,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和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行业知识的自然延伸和深化。
5.考核方式革新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考核应实行形成性考核、终结性考核与社会性考试有机结合的形式,课证融合。以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为例,一方面,公共英语考核方式强化形成性考核,增加口试环节,注重从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对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英语书面分析表述能力等进行多层面的考核,增大考核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的内容比重,强调基础,重在应用。另一方面,英语等级证书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员工的依据之一,在劳动力市场中发挥“就业通行证”作用,是学生将来求职就业的重要资格凭证,因此,公共英语课程适当参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促使学生有动力和压力参加此类社会性考试,获取相关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一方面,对教师进行职业教育理论和观念的培训,从根本上完成从学科式教育观念到职业教育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由于高职英语教师大多是英语专业出身,缺乏行业专业知识,没有行业实践背景,对学生未来的目标岗位需求知之甚少,英语教师专业知识和行业背景的缺失成为英语行业职业化教学的障碍。因此,要有计划地培养和补充英语教师的专业背景知识和行业实践经验,同时鼓励英语教师到企业学习实践,以满足行业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需求。
总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让每一个高职学生都能够在既定的公共英语教学设置下,有效提升与自己英语学习能力基础相适应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總体目标。切实有效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既需要一线老师的努力和全身心投入,更需要学校和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和鼎力相助,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有机相结合才能切实保证公共英语的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安晓灿,周龙.与时俱进,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外语,2010,(4):4-7.
[2] 胡少红.推动高职英语教学内容改革的路径探析[J].教师,2014,(11):82.
[3] 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