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五七干校”遗址文化保护研究

2017-03-12 22:43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干校信阳旧址

李 超

河南省“五七干校”遗址文化保护研究

李 超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五七干校”遗址文化保护可以更好地追溯历史,教育后人。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河南省各地“五七干校”遗址文化保护还不尽如人意,缺项较多。“五七干校”遗址文化保护必须紧扣当前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解决“五七干校”遗址文化保护方面实际问题为依归,对“五七干校”遗址文化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要发动河南社会各界积极抢救干校遗产,要把它提升到丰富河南当代本土文化、落实到扩大干校文化与名人轶事的社会影响力、寻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极的层面上来。

五七干校;遗址文化;保护

中国的“五七干校”研究,是研究当代中国“文化大革命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政治史和文化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还是一项值得填补的“空白”。由于种种政治的敏感性所限制,“五七干校”文化史的研究范围、深度目前都还处于浅尝辄止的阶段。其实,“五七干校”的历史是从1968年5月到1979年2月,长达11年之久,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六分之一还强,所以回避这段历史不是办法,更何况由于时光的流逝,许多亲历的人与事都逐渐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许多“五七干校”的旧址成为遗迹,甚至完全湮灭。因此,河南省”五七干校”遗址文化保护这个课题也是对当代“五七干校”历史研究的一种资料性的发掘与整理,一种保护与开发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从1968年5月到197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及河南、江西、湖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8个省都创办了“五七干校”。仅中央部委一级的干校就有106所,再加上全国各省创办的“五七干校”,共有1497所。河南省是“五七干校”建设的大省。至1970年1月,据当时河南省革委会生产指挥部不完全统计,中央部委级“五七干校”61所,分布在40多个县,下放干部达6万余人。部队级“五七干校”和农场29所,人数达2.2万余人。就在1969年8月20日一天,河南省直机关就下放3000余名干部到各地“五七干校”。此后,河南省直机关又有10000多人先后被送到“五七干校”。

在河南,以信阳市为最多。据《信阳地区志》记载,从1968年至1969年春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据不完全统计中央、省直机关和部队的三十多个单位共有11000多名干部到当时的信阳地区创办“五七干校”和农场“劳动锻炼”。信阳市“五七干校”旧址群的分布特殊,也很少见,因此,研究河南省的“五七干校”文化史,特别是信阳市的“五七干校”遗址文化就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一、全国”五七干校”文史资料整理与遗址保护的现状与借鉴

1.湖北向阳湖文史资料整理与遗址保护的典型经验

1969年春至1974年底,文化部高级领导干部和著名作家、艺术家、电影工作者、文博专家、出版家及家属6000余人先后到达湖北向阳湖“五七干校”接受劳动锻炼和改造,大批的文人墨客为当地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向阳湖“五七干校”文化的保护、研究和挖掘,迄今已有十八年的历史。随着岁月的流逝,湖北向阳湖”五七干校”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不断凸现。

第一,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珍贵的文史资料。文史资料是向阳湖文化研究和产业开发的最基本原始依据。1994年春,咸宁市开始启动向阳湖“五七干校”文化资源开发工作。向阳湖“五七干校”文化研究专家李城外先后对张光年、周巍峙、萧乾、冰心、楼适夷、臧克家等500多位曾经下放到向阳湖“五七干校”的在京文化名人进行了专访考察等工作,收集整理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原始资料,包括抢救、整理了近百万字的涉及“五七干校”生活的诗作、日记、书信、讲稿等文字资料,200多幅画作、1000多张照片等影像资料,还有许多其他文物资料。有100多篇“五七干校”人物专访在国内各大媒体上发表。由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推动和影响的“五七干校”学员陈白尘、王世襄、牛汉、陈早春、宋木文等文化名人撰写的60多篇回忆文章被全国30多种知名期刊刊载,为向阳湖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历史资料。2002年6月,咸宁市文化部门组织专人编写“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档案资料。咸宁市向阳湖文化研究会与咸宁市政协合编的《湖北文史资料——文化部咸宁“五七干校”专辑》于2008年正式公开出版。《人民画报》2010年12月隆重推出的“重返向阳湖——探访文化部咸宁五七干校”专辑,受到广泛好评。

第二,抢救性保护了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长期以来,向阳湖文化的历史文物,由于一些人为及自然因素的影响,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1998年,“中国向阳湖文化村”在咸宁正式确立项目。然后,咸宁就开始对向阳湖”五七干校”旧址进行保护抢救和规划。在社会各界人士的齐心协力下,一大批向阳湖“五七干校”古建筑和干校遗址被抢救性地保护起来。咸宁”五七干校”总部旧址、礼堂、食堂、王六嘴文化名人旧居群(17栋旧居)、红旗山名人旧址、“五七”桥、向阳桥、红旗桥、奶牛场、王家寨水库、水塔、烟囱、砖厂、窑厂、邮局、医院、学校、变电站等文物保存得相对完好,为向阳湖文化产业开发提供了空间载体。

第三,向阳湖文化学术研究取得显著成果。向阳湖文化学术研究给向阳湖文化产业开发提供了思想指导和理论支撑。从向阳湖文化研究会成立后,便不断开展学术理论研究,积极组织学术交流,成为向阳湖文化研究的中坚力量。《泪洒向阳湖》《双溪,那堵残壁那棵树》等许多反映向阳湖干校生活的文学作品,深情回忆了在向阳湖的生活、学习经历,获得了很多奖项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向阳湖文化书系》共80万字也由咸宁学者李城外编著出版。300多万字的全国首部综合表现干校文化、全面展现向阳湖文化的系列书——《向阳湖文化丛书》(共5种7本),也成了研究干校的必备资料。全国唯一反映“五七干校”文化的报纸《向阳湖文化报》,每一期发行就多达一万份,而且在网上开辟有向阳湖文化论坛以及向阳湖文化网站。随着研究实力的提升,研究逐步向广度和深度进行。“向阳湖文化”成为咸宁市第一批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被列入“文学湖北”实施工程。2012年,湖北咸宁市政府跟武汉大学签署了《合作共建“向阳湖文化史迹与文化名人研究中心”协议书》,多渠道、多途径积极推动向阳湖文化的挖掘和研究。

第四,向阳湖文化的保护和产业开发进展顺利。向阳湖文化产业的保护和开发是对先进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向阳湖文化是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复制、不可循环的特点。作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向阳湖文化先后两次登上国家论坛。从2013年至今,向阳湖文化产业开发已经进入快车道。湖北省委提出了“文、史、农、旅”相结合保护与开发向阳湖文化资源的思路,并调拨980万元专款用于保护和开发向阳湖文化,坚持由政府处主导地位、按照市场运作模式,做好保护和开发工作。一是做好保护工作,按照“修旧如旧”的思路对“五七干校”名人旧居进行修改修复,最大可能地保留和恢复原来的面貌。二是发展文化产业,对向阳湖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增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资源投向“干校”文化产业的发展。三是增大宣传影响,充分显现咸宁丰富的绿色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优势,打造并提升向阳湖“五七干校”产业,树向阳湖“干校”的品牌形象。

2.宁夏石嘴山”五七干校”文史资料整理与遗址保护的典型经验

石嘴山市“五七干校”历史博物馆是在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学校原址上规划建设的一座再现“文革”期间国务院直属口千名机关干部、家属、子女劳动、工作、学习经历的历史博物馆,坐落于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隆湖一站。博物馆在2009年被列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被列为石嘴山市党员教育基地。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石嘴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五七干校”博物馆于2007年建成,2008年8月29日开始使用。通过对“五七干校”文化遗址的恢复,在石嘴山市星海镇一步步建成“五七干校”文化产业集聚区,之后随着“五七干校”文化园区的建设和开发,更加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历史文化现场感受体验的需求,真正达到红色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更加有效地推动石嘴山市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也将会成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不可多得的红色资源基地。

二、河南省“五七干校”文史资料整理保护的几个成功做法

1.”五七干校”文史资料整理与遗址保护的信阳模式

当时,河南信阳设立的“五七干校”遍布几个县区。中央国家机关、部队、大中专院校、省属单位在信阳及其周边的罗山、平桥、息县、商城、潢川等地创办了十几所”五七干校”。陈少敏、王稼祥、胡耀邦、胡克实、路金栋、胡启立、李淑铮、王照华、徐惟诚、伍绍祖等政界人士,钱钟书杨绛夫妇、俞平伯、余冠英、沈从文、吕叔湘、金岳霖、何其芳、吴世昌、何西来、丁声树、胡绳、顾准、吴敬琏、任继愈、孙冶方等文化名人曾在信阳各地“五七干校”劳动。这段令人终生难忘的干校经历,对每一位干校学员而言,都大大丰富了他们的人生。

对于研究建国后中共党史,特别是“文革”史,“五七干校”是最珍贵的历史遗迹。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作为历史遗迹的“五七干校”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今天,许多年轻人对“五七干校”更加陌生。而信阳市还存有许多“五七干校”旧址,如罗山全国总工会“五七干校”旧址,潢川黄湖团中央“五七干校”旧址,息县国家物资部、国家外贸部、国家铁道部、全国总工会《工人日报》社、国家对外经济委员会、国家对外文化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等“五七干校”旧址。近年来,这些全国罕见的分布广泛的“五七干校”旧址群,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历史研究工作者的重视。许多当年在“五七干校”学习、劳动的学员(如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张卓元等)纷纷到信阳寻访、调查,初步形成了信阳“五七干校”文化研究热点。

作为信阳的宝贵文化遗产,“五七干校”真实记录了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蹉跎岁月,值得信阳人民珍视和保护,并可积极申报文物或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但由于信阳有些县区对干校遗址保护不力,各地“五七干校”旧址分布较分散,给人们参观这些干校旧址造成一定困难,有些干校遗址已失去了发展旅游经济的价值。为了展现当年中央各部委机关干部和知识分子在“五七干校”艰难创业、农村劳动锻炼、业余自我学习的历史情景,并能集中凸显在极不寻常的历史时期的文化智慧和文明成果,信阳市各县区加强“五七干校”旧址保护,专门搜集反映干校学员生产、生活场景的图片和实物,收集当年在干校生活的名人题词、墨宝以及有关著述,并整理成书出版,征集当年干校学员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具实物或复制品,征集当年干校学员经常阅读的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著作及他们佩戴过的毛主席像章、使用过的毛主席塑像等实物;建立展现当年干校学员劳动场景的雕塑;展示当年在干校生活过的政界、文化界名人的生平事迹,学习借鉴全国干校文化发扬较好地区的宝贵经验和成功范例,利用干校文化把信阳地方特色推向全国。

2.“五七干校”文史资料整理与遗址保护的西华模式

西华“五七干校”遗址(即国家“西华五七干校”旧址)坐落于西华县城向西2公里的地方,现在是西华园艺场。2006年西华“五七干校遗址”被确定成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周口市命名为第五批爱国主义先进典范基地。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西华“五七干校”旧址面积之大、文物内容之多、保存之完整在全国较为罕见。干校占地近200亩,有1400亩耕地、602间房屋,有生产车间、职工礼堂、职工澡堂、图书馆、商店、仓库、水塔、水井、食堂、学校、幼儿园、宿舍、办公用房等。文字资料有几百名在校干部的工资卡,当时校办简报、会议记录、各种文件、供应卡、印章等。生产工具有水泵、扬场机、脱粒机等。生活用品有锅盘和瓦罐。

三、”五七干校”文史资料收集整理与遗址保护的几点启示

1.发动河南社会各界积极抢救干校遗产,保护干校旧址迫在眉睫

“五七干校”是1949年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史中一种与众不同的文化现象,“五七干校”与毛泽东同志重点提出的通过干部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以此来避免官僚主义、而且能够使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的思想相一致。它不单是“文革”时期阶级斗争扩大化这一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在那个时期解决众多现实问题的迫切课题。对于研究建国后中共党史,特别是“文革”史,“五七干校”是最珍贵的历史遗迹。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作为历史遗迹的“五七干校”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今天,许多年轻人对五七干校更加陌生,许多“文革”时期的文物及遗迹已不多见。由于河南各地干校旧址比较分散,人们参观这些旧址比较困难;再加上有些地方对于干校旧址保护不力,旧址建筑和道路破坏严重,不利于当地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2.更好地追溯历史,教育后人

作为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研究干校文化,保护干校遗址,开发干校文化旅游资源已被提上议事日程。追溯历史,教育后人,“五七干校”是河南的宝贵文化遗产,可积极申报文物或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加大保护干校旧址的力度,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作风和组织建设上将起到重要的警戒和教育作用,为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历史借鉴。

3.扩大干校文化与名人轶事的社会影响力

知识分子的再教育问题是“五七干校”创办的目的。除了少量的干部,大量进驻干校的都是各行各业的文化精英。时任中央党校校长兼党委书记的林枫,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教育家、中央党校副校长杨献珍,以及中央党校副校长李一非等都曾在周口西华县劳动。当时在信阳干校有许多党政干部及文化名人,如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在信阳市郊区五七干校,陈少敏在罗山”五七干校”,当时在团中央任职的胡耀邦、胡克实、路金栋、胡启立、李淑铮、王照华、徐惟诚、伍绍祖等在潢川黄湖农场,文化名人钱钟书杨绛夫妇、俞平伯、余冠英、沈从文、吕叔湘、金岳霖、何其芳、吴世昌、何西来、丁声树、胡绳、顾准、吴敬琏、任继愈、孙冶方等在息县东岳“五七干校”。在劳动锻炼的同时,他们也进行着各种思考和创作。被誉为文坛“双子星座”的钱钟书和夫人杨绛笔耕不辍。杨绛的《干校六记》散文集、钱钟书的《管锥编》,就是在当时写就的。鸿儒俞平伯创作的近百首诗词,生动描写了信阳的田园风光和风土人情。在东岳,著名思想家、经济学家顾准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建设中国”的前瞻性观点,至今仍为我国经济学界所广泛关注。《息县日记》也是作者真实再现当时干校生活的名作。依据“五七干校”的实际体会和经历,杨绛在1981年完成了纪实散文集《干校六记》的写作,反映她在息县东岳“五七干校”与丈夫钱钟书一起劳动学习的一段生活感受和难忘的历程。1989年,她的《干校六记》获得了全国首届优秀散文(集)奖,而且被多种语言翻译过,引起了国内国际的巨大反响。每个学员在干校的生活时间或长或短,但留给当地的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化财富。不管阅历如何、级别高低,在“五七干校”学习过、生活过的同志均被冠以“学员”或“五七战士”。“五七战士”中有重要领导干部、科研人士、高校教师、所谓的走资派以及当时被认为的反动学术权威……更有一些甚至还拖家带口,他们的幼儿也许只能托给亲友代培代管。在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比如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全部进入干校。学员在干校里统一按照军队编制,不分年龄、性别,被编到划定的连、排、班,由工宣队、军宣队统一管理。学员们过着军事化的生活,要“早请示、晚汇报”,参加野营拉练,出工、收工必须整队呼口号、唱语录歌,种田、挑粪、养猪、做饭、挑水、打井、盖房……这些是学员们的日常学习内容。木刻版画作品《“五七干校”的夜读》是美术家朱宣咸以亲身经历创作的,非常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五七干校”这一历史现实。

4.寻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极

“五七干校”一般都建在贫困落后的乡村,大部分地方现在依然欠发达。“五七干校”遗址的保护与开发无疑是这些地方脱贫致富的一种选择。加强对”五七干校”遗址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支撑。信阳市还存有许多“五七干校”旧址,形成了全国极其罕见的“五七干校”旧址群。如罗山全国总工会“五七干校”旧址,潢川黄湖团中央“五七干校”旧址,息县国家物资部、国家外贸部、国家铁道部、全国总工会《工人日报》社、国家对外经济委员会、国家对外文化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等“五七干校”旧址。如何保护和开发“五七干校”遗址成为这些地区的工作重点。

5.丰富河南当代本土文化

干校文化影响深远,是前辈们在特殊年代留给河南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加强对干校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可以丰富河南本土文化,推动河南文化旅游市场的细分化与专业化,这对我们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作为文物大省,河南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和文化的中心。在河南境内已经被国家有关文物部门确定的各级各类文物点28168处。其中,有2处世界文化遗产,96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14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种类与数量在全国各省市中占居第二位,在中华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但是历史的辉煌难掩近现代河南文化上的困窘,特别是地处偏远地区的“五七干校”遗址所在地,很多地方现当代文化处于荒漠,所以说,现当代河南地方文化还有许多亟待发掘的内容,要把“五七干校”遗址保护与开发放在续写中原文化史的高度来推动与延伸。

[1] 乔奇.向阳湖:留下的不只是一处遗址[N].楚天金报,2013-08-26(4).

[2] 信阳市政协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 “五七干校”在信阳(下)[C].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3, 453.

[责任编辑宋占业]

TheStudyoftheCulturalProtectionof“MaySeventhCadreSchool”SitesinHenanProvince

LI Chao

(Xin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nyang 464000, China)

The protection of the May Seventh Cadre School sites is helpful for history tracing and education of future generations. The reality is that the protection is not perfect. The protection of “May Seventh Cadre School” site in Henan province must join with the current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iming at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of protecting “May Seventh Cadre Schools” site culture, and it is imminent to carry out the rescue protection. We should launch the Henan community to actively rescue cadre school heritage, to bring it up to the level of richening contemporary Henan local culture, expand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dre school culture and social influence, seeking economic growth anecdotes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May Seventh Cadre School; historic site cultural; protection

2017-06-23

本文是河南省科技厅2014年软科学项目成果《河南省“五七干校”遗址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研究和建议》(142400410254)中的一部分。

李超(1971-),女,河南淮滨人,文学硕士,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语言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文学,文化学。

10.3969/j.issn.1671-7864.2017.06.015

K878.2

A

1671-7864(2017)06-0048-05

猜你喜欢
干校信阳旧址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西华“五七”干校遗留档案文献的保护修复技术探析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群星当年耀黄湖
——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八)
群星当年耀黄湖
——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五)
绣绣信阳八大景
绣绣信阳八大景
东方县旧址修复一期工程已完工
难忘老父亲的干校逸事
走马观花东北边业银行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