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彬
(闽江学院 海峡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1]但目前英语教学实践大部分依然采取终结性评价体系, 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最终评判标准, 这强化了分数的地位而弱化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核。 单纯地按照学生的考试分数来定位学生, 很容易误导学生对于其学习目标的认知并限制教师的教学内容使其与课程教学目标渐行渐远。 教师为考而教, 学生为考而学, 忽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创造性的培养。 因此, 大学英语教学迫切需要引入形成性评价体系来全面、 合理、 有效地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
美国芝加哥大学克里斯芬教授于1967年首次提出形成性评价这一概念, 他认为形成性评价是指为改进课程教学及其他方案活动而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的评价。[2]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获得有关教学的反馈信息, 改进教学, 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所进行的系统性评价。[3]换而言之, 形成性评价可以弥补终结性评价的不足, 让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获取相关的反馈信息,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进度, 督促学生进行高效学习。 布莱克和威廉姆(Black and William)[4]把形成性评价宽泛地定义为师生为了获取能够改进教学的信息所进行的所有活动。 也就是说, 在教学活动进行中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在评价中收集到的信息真正用于调整教学以满足学生需求, 这种评价就是形成性评价。 这种在教学进行中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不同阶段的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自己的学习效果。 帮助教师和学生一同监控学习进展, 让教师可以适时适度地督促学生学习并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 这种评价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 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
在传统课堂上大多数教师主要偏向于精讲词汇语法, 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 运用形成性评价来带动大学英语授课模式的改革将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在实施教学时, 灵活运用形式多样的形成性评价能够激励学生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 增强学习自信,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但是由于所教学生的情况、 教学教辅资源、 班级人数的差异, 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形成性评价方式。 笔者所在的学院英语课采取小班教学, 在入学后对学生进行分班考试, 每个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相近, 学生人数在30名左右以利于实施教学。 笔者将介绍所在学院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形成性评价方法以及具体操作过程。
学生出勤的情况可分为出席、 迟到、 旷课、 请假等。 学生在一个学期中如果缺勤(包含请假和旷课, 3次迟到/早退算1次缺课)达到四分之一将不能参加期末考试。 学生出勤表使用不同的符号详细记录每节课学生出勤情况, 按周、 月统计学生出勤并定期向学生展示出勤情况。 这样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是否因为出勤率低而造成学习成绩低, 进而为该学生安排课外辅导使其跟上班级学习进度, 也提醒学生在接下来的教学周内提高出勤以免荒废学业。
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课堂活动参与、 组内讨论参与、 学习态度等。 笔者通常让班级全体学生通过抽扑克牌的方式随机分为5—6人的小组; 每个小组为本组取名并确定小组的学习格言, 推选组长(以月为单位, 组长推荐下一任组长)。 教师组织课堂活动导入单元主题, 组织学习、 演练及总结复习。 课堂活动以组为单位展开, 这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让小组成员体验到成就感, 增强学习积极性。 在小组谈论环节中, 教师可以走近学生并细致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进展。 每堂课登记以组为单位的课堂表现成绩, 教师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在小组的成绩上增减成绩。 如课堂活跃度、 答题次数、 学生态度(是否在课堂上玩手机、 聊天等, 或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 融入课堂学习)、 学生进步等。 每月向学生展示课堂表现成绩, 让师生直观地了解学生在一个阶段内动态的课堂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找学生约谈与其讨论课堂学习起伏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帮助指导。
学习效果自评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 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三个方面以及三者间的关系的评价和认识。 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评价是形成学习责任感和个人独特有效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可以在每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评价, 根据自评结果反思每个阶段的学习所得以及不足之处。 同时, 教师也可以通过查看学生的自评获取学生学习信息, 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适时调整教学进度、 教学方法等以便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任务要求学生制作课件并上台展示。 任务可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自身已有的、 课堂所学的、 与同学互通有无所获得的知识技能, 并且学生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其他能力, 如PPT制作能力、 语言沟通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等。 教师根据教材中的话题为学生选择较难的话题作为小组任务在前半学期进行, 选择较简单的话题作为个人任务在后半学期进行。 任务的这种先后安排有利于学生熟悉应如何准备任务, 结合教师所给予的前次任务的点评反馈来完善个人任务的准备和展示技巧; 亦有利于教师观测学生在第一次小组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实践第二次个人任务时个人综合能力的进步和成长。 此外, 在评价任务时教师邀请学生一同参与评分, 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其他同学在做任务和展示时的闪光点, 也向同伴学习更有利于改善自我的任务实践和展示技巧。
学生学习档案是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参与学习、 付出努力、 发挥创造力、 取得进步的一个详细记录。 它可以反映学生参与英语学习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是学生对自己英语学习的反思和见证。 学习档案评价的两个目标: 一是记录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成长; 二是鼓励学生成为自我反思的学习者并在评估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5]学习档案可以收藏学生每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 例如学习效果学生自评表、 同学评价表、 英语学习兴趣调查表、 课堂教学活动作品、 个人或小组任务、 小测、 作业等, 这样学生能够观察自己的进步和努力程度, 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 学生学习档案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并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或能力培养, 做到因材施教。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实践中如果使用得当, 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使用形成性评价的实践意义与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对教学的帮助。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教师教授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掌握的存在着差距, 在传统的总结性评价中教师可能要到期末考试才了解到这个情况, 但为时已晚。 采用形成性评价,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展, 然后做出适当的教学反思和教学调整。 例如调整教学进度和计划, 尝试不同的教学手段, 为有特殊学习需求或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做课外辅导等, 以此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第二, 对学生的帮助。 首先, 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 学生通过教师定期展示的出勤、 课堂表现、 任务、 小测和课后作业的成绩以及自己的学习效果自评表和学习档案, 可以直观地了解自己现有的能力和学习情况, 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反思。 其次, 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学生在参与形成性评价活动的时候各司其职、 发挥所长、 表现活跃, 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学生在获取成功的体验后更加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 并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学习就会有所回报。
第三, 对教师的帮助。 在应用形成性评价时, 教师需要转变角色及时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 参与者、 观察者, 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帮助学生学习并引导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此外, 教师不断突破自我原有的教学和研究能力, 寻求教学创新以适应新时代对于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 从而锻炼自己努力朝创新型、 科研型教师的目标迈进。
形成性评价没有固定或规定的形式要求, 教师可以根据所教授的课程特点、 课程目标要求、 学生学习特点等, 积极地将形成性评价引入教学中, 利用教学反馈信息的反作用力来引导学生学习英语,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发展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此外, 教师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而不过分看重期末卷面成绩;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做出教学反思、 做出教学计划调整而不再是照本宣科完成教学任务。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5.
[2] 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2:62.
[3] 布卢姆.教育评价[M].邱源,王刚,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6.
[4] BLACK P,WILLIAM D.Inside the black box: Raising standards through classroom assessment[J].Phi Delta Kappan,1988(2):139-148.
[5] GREDLER M E.Classroom Assessment and Learning[M].London:Longman,199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