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林
高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
◎李庆林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经常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影响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行为。其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高中生的性格类型、认知水平、情绪情感等内在因素,也有来自教师授课、师生关系、课堂环境、课堂规则和父母教养方式等外在因素。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灵活实施应对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教师;心理
课堂问题行为泛指任何一种引起麻烦的行为,而这种行为会干扰学生和班级集体发挥有效的作用;也可以说,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遇到的某种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正常教学的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常常会迫使教师把当时的讲解停下来,把注意力集中在出现问题行为的学生身上,并设法使这些行为不再继续下去,因而干扰了正常的教学行为。
(一) 内在因素
高中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内在因素。高中生的心理发展是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高中生正处在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过程中,而发展中尚未成熟正是导致课堂问题行为的一个内在因素。具体说来,以下从高中生的性格类型、认知水平、基本需要、情绪情感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性格类型不同
外向型性格的学生往往喜欢人际交往活动繁多的环境,能够忍受强烈的噪音和捣乱行为,而且绝对不会因为这些干扰而影响学习。如果身在一堂秩序井然、结构清晰的课上,教师坚持要求教学时保持绝对安静,他们在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必然会感到厌倦无聊。
而内向型性格的学生则与之截然相反,干扰不断、充满全新体验的课堂学习环境虽然显得十分有生气,但性格内向的学生认为这样的环境会扰乱思维,影响学习效果,他们往往倾心于能够保证个人学习,以及能够让他们全神贯注地思考自己事情的课堂。
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乃至每一个学生个体偏爱的课堂学习环境都可能各不相同,中学的传统教育模式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独特的个性心理需要,教师只能提供一种符合部分学生要求的课堂环境。外向型的学生会因课堂学习环境宁静安详而感到苦闷,原因可能是没有适应现有的课堂学习环境,导致情绪失落,渴望在学习过程中有多样的变化却未得到教师重视。一旦超越了他们的忍耐限度,就会突然爆发,直至做出些捣乱或挑衅的举动。而极端内向型学生显然会因活跃异常、交际频繁的课堂对他造成过分的刺激,使他应对乏力,因此也可能突然间大发脾气或是趋于自闭。
2.认知能力发展失衡
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总是和学生的学习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而学生学习状况的优劣与其认知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认知能力发展问题成为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高二年级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从高二年级开始,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即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水平转化,即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因此如果教师的教学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在学生需要更加生动、形象的例子、材料或操作活动来理解某一个问题时,教师却想当然地以晦涩、抽象的讲授代之;在学生已经开始有能力理解那些抽象概念,需要通过独立思考进一步提升思维品质时,教师却一味地灌输,让整个课堂变得索然无味,那么这时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自然在所难免,这也是高二年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突出的原因。
另外,班级当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参差不齐,往往会让教师在教学中顾此失彼,而处在两个极端水平的学生则最容易成为问题行为的源头。一些学生可能早已进入形式运算思维阶段,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一般的课堂教学要求往往无法满足其需要。于是,他们可能总喜欢在教师提问时未经允许就抢先说出答案,在课堂作业完成后用剩余时间关心其他同学,在课堂中对教师的讲授不予理睬,自行制订出一种学习方法或计划,甚至在课堂上公然指出教师的失误,让教师陷入难堪的境地。如果这时教师将其种种行为看作学生的公然挑衅,压制甚至责罚学生,必然导致双方矛盾升级,产生更多的问题行为。
而另一些学生则始终停留在具体运算阶段,对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反复讲解和练习才能够接受。由于班级授课不可能完全满足其需要,因此课堂中难免遭受挫折。一再受挫后,学生不但会对课堂和教师产生不安全感,对学习产生焦虑,降低自我评价,也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在课堂教学中,这些处于学习焦虑状态的学生会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学习本身、教师或学校等外在因素,或对学习要求加以抱怨、指责、拖沓甚至拒绝学习或压抑自己的学习倾向、回避教师的提问和种种活动,采取比较消极的态度或采取捣乱、破坏课堂纪律、与教师作对的方式来保护自尊。遭受挫折的学生,易产生紧张、焦虑、惧怕甚至愤怒等情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情绪反应就可能演变为课堂问题行为。
3.情绪情感不平衡
青少年情绪情感最突出的特点是其两极性的表现,例如,当取得好成绩时非常高兴,表现为唯我独尊;一旦失败,又陷入苦恼的情感状态,热衷于某事有几小时、几天、几周或几个月精神旺盛的活动,然后走向反面,很容易疲倦,甚至筋疲力尽、无精打采。在遭受挫折的时候,高中生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而他们的情感调节和控制能力相对要差些,波动性更为明显,难以克制自己的情感表现,以至于理智降低,容易产生课堂问题行为。
(二) 外在因素
高中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外在因素主要来自教师授课、师生关系、课堂环境、课堂规则和父母的教养方式等。
1.教师授课不能引起学生兴趣
有的教师不认真备课,只顾讲解教学内容而不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不善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缺乏了解;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讲课速度过快或过慢;表达能力较差,语言和要求含糊不清;教师缺乏活力,精神不振,懒懒散散等,从而使本应该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变成了令学生讨厌的枯燥无味的活动,引起课堂问题行为。
绝大多数学生总是把对教师的情感反映在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学习中。因此,如果师生关系不良,学生会对教师的言行举止反感,不听其教导,有的还会产生逆反心理,进而产生厌学心理,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重要性就会淡化或忘记,就会缺乏学习上的积极和主动性,在课堂上表现出难以投入学习,课堂问题行为随之产生,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一旦学习成绩下降,学生就会对教师更加反感,对课堂充满厌恶感。长期下来,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成绩越差,对学习和老师的教育就越反感,课堂问题行为难以消除。
3.课堂规则缺乏合理性
教师往往是课堂规则的制定者。然而,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人,教师不听从他们的意见,不了解他们的感受,又怎么可能制定出让他们满意的规则?如果学生并不真心接受这些规则,岂不是会产生更多的课堂问题行为?仅仅让教师来制定课堂规则,常常使得规则制定的随意性很大,甚至有时自相矛盾。再说,作为课堂活动的成员之一,教师也应该有些规则来约束自己,最好能向学生承诺遵守哪些规则,这样可以为学生做个好榜样。
此外,我们的课堂规则有点像法律,经常看到有“不要随便讲话”“不要做小动作”“思想不要开小差”等一些禁止性的词语。其实,从心理学角度讲,这种过多强调负面的信息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不好的强化,忽视了学生发展的潜力。就好比一直在告诉学生不要做错事一样,学生顶多不做错事,但他还是不会做好事。正确的规则应该是一些具体的鼓励性的语句。如“眼睛要看着老师”“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地问老师”“发言请先举手”等等。这种语句简洁、清楚,可以给学生许多积极的暗示,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4.不良家庭教养方式
在诸多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家庭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是最重要的一个。正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教养行为,才把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社会道德规范传递给儿童。
有的父母采取放纵型教养方式,放任学生自己做决定,即使他们还不具有这种能力,例如,纵容学生贪玩、看电视、上网。父母很少向学生提出要求,如不要求他们做家务,也不要求他们学习良好的行为举止。而对学生违反规则的行为却采取忽视或接受的态度,很少发怒或训斥学生。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学生大多不成熟,他们随意发挥自己,往往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而且缺乏责任感,合作性很差,很少为别人考虑,自信心不足。
有的父母采取忽视型教养方式,这类父母对学生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乏行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因此亲子间的互动很少。他们对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关注,对学生的行为缺乏反馈,且容易流露厌烦、不愿搭理的态度。如果学生提出诸如物质等方面易于满足的要求,父母可能会对此做出应答;对于耗费时间和精力的长期目标,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的社会性行为等,这些父母很少去完成。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学生与放纵型教养方式下的学生一样,具有较强攻击性,很少替别人考虑,对人缺乏热情与关心,这类学生在青少年时期更有可能出现不良行为问题。有的父母粗暴严厉,动辄打骂,这种方式容易养成子女弄虚作假、消极对抗,或冷漠孤僻、情绪异常。所有这些都是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根源。
在大型灌区泵站改造技术方面,安排了泵站或泵变合一站的微机保护,水泵水轮机空化与振动监测,枢纽、灌区泵站CIMS以及大型水泵液压调节等用于泵站保护、监测、诊断的技术与设备;改进了泵站微机保护装置、水泵液压调节技术等;提高了我国大型灌区泵站的管理水平,保障了泵站的正常运行,为实现我国粮食增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5.不良课堂环境影响
课堂内部环境,诸如课堂内的温度、色彩、课堂氛围、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等都会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课堂中温度适宜、色彩明亮、气氛融洽,学生就可能产生一种愉悦的感受和积极的情绪,从而减少课堂问题行为。此外,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也与学生的问题行为有关。在课堂观察中发现,坐在前排座位的学生,其座位距离教师较近,通常能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参与课堂活动;但坐在后排座位的学生,其座位距离教师较远,通常有捣乱、睡觉、看课外书等问题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的形成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能否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恰当的处理,取决于教师对引导和矫治策略的有效运用。
(一) 正确认识课堂问题行为
正确认识课堂问题行为是进行有效矫治的前提条件。教师要明确问题行为对课堂秩序和教学活动的消极影响,但不要过分夸大问题行为的严重性,不宜把有问题行为的学生与品德败坏的学生等同起来。实际上,课堂问题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优秀学生也仍然会产生问题行为。
正确的态度是对有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要热爱、尊重、信任、宽容、体谅和帮助,而不是忙于责难、批评和歧视,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永远是希望。
(二) 关注学生个性差异
同一班级的学生整体发展水平虽然大致相同,但他们的性格类型、气质、能力和知识基础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如,在学习目标确定上,不必整齐划一,要“因人定量”。在教学管理方式上,采取不同的态度,对动作迟缓的学生要经常给予帮助,不要挫伤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内向的学生,不要使他们处于压力之下,给他们以安静和独处的机会,逐步帮助他们摆脱孤独,融于集体;对于过分激动、难以自控的学生,要注意意志力的培养训练。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适当调整班级原有结构,多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让感到学习太难或太容易的学生都不会觉得被排斥在外,从而减少乃至避免产生厌烦、不安、急躁、发怒等课堂问题行为。
(三)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友好、融洽、和谐的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少课堂问题行为,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和良好性格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出一代具有创造性的、人格健全的学生。
当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时,正是影响师生关系好坏的关键时刻,教师如果注意运用恰当的批评艺术,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因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合理愿望,维护他们的自我尊严。或迂回地指出学生的错误,或批评前先赞扬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产生改正自己错误的信心等。
(四) 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主要是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来改变学生外部行为的一种方法。不少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是由于学生自我发展受到阻碍和压抑,个人对自我缺乏正确认识所导致的。心理辅导可以调整学生的自我意识,排除和转移阻碍个人发挥自我潜能的种种障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实现自我认同和接纳,从而真正转变课堂问题行为。尤其是比较复杂的课堂问题行为,更需要进行心理辅导。
(五) 学生参与制定有效课堂规则
明确的课堂规则是有效的“先入为主”之法,可以事先确定起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期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明确是非标准,知道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不好的;哪些行为是大家认同的,哪些行为是大家不认同的。教师通常在学期或学年初期阶段,通过与学生讨论的方式,对课堂行为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和规范,并以此作为共同遵守的准绳。有效的课堂规则能够促进课堂教学高效进行,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具备这几个特点:
1.平等性。规则应该由师生共同制订,兼顾到师生双方的权益,并约束课堂中的所有人,包括教师在内。这样才能体现师生的平等,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严肃性。规则一旦制订,便具有一定的法规效应,教师不能根据个人喜好随意更改。如果要修改规则,应该重新征得全体师生的同意。
3.正向性。规则应该如同准则一样,明确地告诉师生可以做些什么,以正面示范为主,便于师生遵从。
4.宽容性。规则应该考虑到不同教师和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只要抓住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要策略即可,不宜过细、过繁,在不影响集体教学的情况下,应允许教师或学生个性的流露。
5.激励性。开放活泼的课堂需要民主的规则,而维持规则的存在,则需要强有力的评价激励机制,在规则中应该明确一些激励师生遵守规则的策略。
(六) 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
良好课堂环境的建设主要涉及良好班风、学风的培养和教室环境的布置与管理。
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对消除课堂问题行为会产生积极作用。富于变化和切合学生特点的教室布置和座位安排,有助于陶冶性情,更好开展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或调整学生的座次,必须打破按高矮次序或学习成绩排位的简单方式,综合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个性特长、学习习惯、行为特征、同伴关系等多种因素,做到优劣搭配、合理组织,取长补短、以优补劣,互相促进,根据学生和学习目标的不同而选择适当的座位排列形式。
综上所述,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经常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影响课堂教学有效进行的行为。其基本性质是与课堂目标不一致的消极课堂行为。基本特点是经常发生,影响自己或他人的学习。高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既有内向性问题行为,也有外向性问题行为。产生原因错综复杂,既有高中生的性格类型、认知水平、情绪情感等内在因素,也有来自教师授课、师生关系、课堂环境、课堂规则和父母教养方式等外在因素。处理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应根据不同问题类型、学生个性特点等灵活实施,从实际出发,才能真正使一个有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转变成为积极有效的学习者,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石建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3).
[2]俞国良,王永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02(7).
[3]徐建发.聚焦课堂问题重在对症下药——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心理分析及干预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2).
[4]张彩云,武浩.中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述评[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14(3).
[5]彭康清.教师问题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5).
(责任编辑:史晓红)
李庆林,山东省肥城市第一高级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法学法研究、德育教学管理。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重点) 课题“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发展研究” (课题编号:2016JG188) 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