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堂教学运用问题教学法促进学生知识建构研究

2017-03-11 15:30:38于红兰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1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方式教学法

于红兰

(吉林省德惠市第二实验中学,吉林德惠 130300)

教育改革力度逐渐加强,新的教学方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在教学课堂上,其中在高中课堂上运用得风生水起的问题教学法就受到不少学生、家长、教师的青睐。通过新的教学方法,改进传统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新时代下对教学方式的更高要求,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交流,让学生学习过程中找到属于学习的兴趣点。

1 当前高中课堂的教学现状

1.1 教师作为课堂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性强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常常被忽视,教师成为教学课堂上的主体。就高中语文的学习而言,学生由于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教师在教学课堂上直接将自己的看法、理解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现象的出现[1]。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很少甚至没有,教师无法直接了解学生对于课堂的感受,也就不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这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以及教师教学方式的更新来讲都是毫无益处的。

1.2 在高中课堂上关于学生的教学训练方式单一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正常都是采取“课堂教学,课后巩固”的教学方式。于政治教学课堂上,教师通常都是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划分出来,以考试内容为教学目的,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大都是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的。在课后时间让学生根据课堂上的重难点进行巩固复习,其中将试卷等作为课后练习的巩固训练方式,而学生在对知识进行巩固练习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没有发问的机会,长久下去,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就逐渐减少了。而教师也习以为然的认为通过课堂的讲解以及课后练习的巩固,学生就能够理解接受。

因此导致在政治教学课堂上,由于教师的教学训练方式过于单一,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很少,几乎没有,学生在课堂上仅仅就是听着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和分析,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没有表达的机会,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1.3 学生的阅读范围受教师影响变得狭隘

语文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阅读面的广阔。而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上,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教师普遍认为只要掌握了教材中的内容就能够应付升学考试,这对于学生学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所以在教学课堂上,学生受到教师的影响阅读范围受到限制,对所阅读书籍的选择也会止步于考试要求范围之内,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对书籍进行选择。长久以此,学生的知识面会变得狭隘,对阅读也会逐渐丧失兴趣。

2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1)运用问题教学法,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学着放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课堂上将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要角色,同时不仅仅是教师要明确学生作为教学课堂上的主人翁角色,学生也要明确在课堂上对于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存在问题,要及时的进行提问,这对于教师而言可能是以此改进的机会。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学习的平台,不管是语文教学亦或者是政治教学课堂,教师在课堂上以自己的阅历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的作用,而学生通过自己对问题的质疑激发教师对问题的多角度思维。

正所谓“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2]。例如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金岳霖先生》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教学辅助工具的帮助下,进行情景创设,营造出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思考。如“金岳霖先生为什么让你觉得他是有趣的呢?”“金岳霖先生的有趣体现在哪些方面”等这样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会提出自己觉得有趣的问题或者是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引导学生去寻找答案。

(2)通过问题教学法,带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教学法不仅能够带动教师的课堂教学氛围,还能够激发学生对这样教学课堂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对教学的“投产”和学生的“产出”却是不成比例,主要原因便是源于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3]。而通过问题式教学方式,让其他学生能够在同一课堂上看到同学们对于问题的表述具有不同的看法,能够带动学生之间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发展,以至于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更加具有价值和思维能力。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课堂上的引导者,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评价,对于学生在表述中有错误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婉转一些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敢于去尝试;比如在政治教学课堂上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对其中表现不一般的学生可以进行奖励表扬,满足学生的自信心,在下次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也会更高。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在课堂上间接的帮助其他学生锻炼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

(3)通过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在高中教学课堂上教师通过问题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交流沟通,并且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并且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学生的真正实力也能够表现出来。同时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这对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能够提供最大化的帮助。

例如在高中语文《像山那样思考》课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带着“文章中什么地方让你最感动?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去预习文章。之后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设置,通过小组之间的分组,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表述自己的想法。同时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之间选择一名学生组成一个评分小组,让每个小组都上台表述自己小组总结出来的看法,评分小组成员进行评分,得分高的小组可以获得相对应的奖励。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辅之以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更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4]。

3 结语

在高中教学课堂上通过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知识需求而进行知识的探索,才是当今课堂教学的意义。通过问题教学、情景创设等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步到位,进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张迎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的有效策略探究[J].新课程:下,2016(18):53.

[2]唐萍.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教学法在小班化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10):69.

[3]田原.浅谈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教研),2010(10):169-170.

[4]吴艳玲.浅论高中语文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25):38.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方式教学法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5:14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16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42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0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