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赛艇运动高原和低氧训练研究进展

2017-03-11 12:41韩小燕山东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山东日照2768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赛艇低氧有氧

□韩小燕(山东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山东日照276800)

新形势下赛艇运动高原和低氧训练研究进展

□韩小燕(山东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山东日照276800)

为了增强运动员的耐力,高原和低氧训练成为运动员的训练方式之一,进行赛艇运动高原和低氧训练也取得不错的成绩。本文对赛艇运动进行介绍,对高原和低氧训练及其在赛艇运动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以便探索赛艇运动高原和低氧训练的研究进展。

赛艇运动高原训练低氧训练运用

1、赛艇运动介绍

赛艇运动时间需在六至八分钟之间,赛艇运动员要进行的划桨周期要在二百二十次到二百四十次之间。赛艇运动开始时,若没有超过十桨,主要依靠无氧非乳酸代谢,超过十桨后,经过七十秒左右,主要依靠无氧乳酸,经过两分钟后,就主要依靠有氧代谢,持续至比赛完成,这几种供能方法有着一定联系。在赛艇运动中,有氧供能占到百分之七十五左右,无氧酵解供能占到百分之二十左右,磷酸原供能占到百分之四左右。这些比例与赛艇运动员有氧能力有关,有氧能力强的运动员可进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有氧供能,有氧供能对运动员比赛水平有影响。长期进行有氧训练可增强运动员的摄氧能力,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

2、高原、低氧训练介绍

2.1、高原训练

高原训练是指通过高原环境来对运动员进行训练,高原环境拥有低压、低氧的特点,在这种环境下增加运动员的训练难度,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也会让运动员拥有较强的抗缺氧能力,运动员身体会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及血液成分等方面。在呼吸系统方面,运动员呼吸频率会增加,摄氧能力增强。在心血管系统方面,运动员心率增加,血压适应性会增强。在神经系统方面,能有效缓解失眠等情况,改善缺氧状况。在血液成分方面,会强化机体造血功能,增加血红蛋白。这些变化能够使运动员适应更多的运动项目。

2.2、低氧训练

低氧训练模式有多种,如高住低练、间歇性低氧训练等。低氧训练为通过创造低氧环境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对运动员进行低氧训练可以有效增强有氧运动能力,在游泳、赛艇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实施低氧训练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可增加骨骼肌线粒体,提高氧化酶活性。2,3-DPG被称为2,3-二磷酸甘油酸,其含量增加有助于Hb释放氧;二是在低PO2条件下,可使运动员增强心脏功能;三是可增加骨骼肌毛细血管,提高肌肉缓冲能力;四是在低PO2条件下,红细胞生成素会增加,最终会使2,3-DPG、Hb等增多。通过低氧训练可提高运动员的抗缺氧能力,从而增强运动能力。

2.3、高原和低氧训练的优势与劣势

高原训练和低氧训练都有其本身的优势与劣势。高原训练有增强心脏供血能力、骨骼肌代谢能力等优点,但其也有自身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高原训练有着较低的运动量,强度不高;然后在运动员训练完成后,最大心率和最大乳酸浓度不高;蛋白质合成能力不高;免疫力也有所降低;运动员抗疲劳能力下降,不利于体能恢复。低氧训练可以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可增强机体运动能力,对正常训练影响不大,而且训练成本较低,应用范围较广,但低氧训练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难以对低氧和专项训练进行合理安排,若低氧训练时间较短,则不能达到训练效果;二是无法有效把握高练、专项和高住的组合度;三是多个运动员无法同时进行训练,需要较长时间,低氧训练强度也不高。虽然高原和低氧训练都有优缺点,但高原地区的自然条件如温度、风向等对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还有待研究。如今主要在个体差异、心理学方法等领域对低氧训练进行探索。选择训练方法时应充分考虑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运动项目的特点等因素,切实增强机体运动能力。

3、赛艇运动高原和低氧训练运用

3.1、提高有氧运动能力

从相关研究可以看出,让机体适应绝对、相对、混合等缺氧环境,通过高原和低氧训练可提高心肺能力、骨骼肌代谢能力、毛细血管密度等,从而可有效增强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

王道等曾对女子赛艇运动运动实施九周的高原训练,此次训练结果表明运动员最大摄氧量和通气量得到增强,但差异并不明显,在无氧条件下,瞬时、相对最大功率等有所降低。所以长期高原训练对赛艇运动员的影响还需从多方面进行探索,若长期进行高原训练会削弱无氧能力。所以进行赛艇运动高原训练时可将训练时间保持在五到六周之间,在高原训练环境中,不仅要提高有氧运动能力,还要提高运动员的运动速度,增强耐力。张洪文对男子赛艇运动员的十周高原训练进行研究后得出,高原训练可增强运动员载氧能力,也能够有效对氧进行利用。安排高原训练时要考虑训练目标,对有氧和无氧训练进行合理安排。赵之光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出一些研究结论:一是以曲线为中心,摄氧量、氧脉搏等往曲线右边偏移,通气量、主观疲劳度等往曲线左边偏移;二是通过对一千五百米、两千米、两千五百米的海拔高度进行模拟,并与平原地区进行比较可得出最大摄氧量减少,在一千五百米环境中减少9.24±7.63%,在两千米环境中减少13.09±3.63%,在两千五百米环境中减少15.40±4.36%,这种情况表明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与海拔高度有关,在一千五百米环境中,VO2、HR等变化趋势不明显,训练效果不显著。通过这些研究可以得出,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训练模式、时间、强度等,还要考虑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做出有效的训练计划,使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得到提高。

3.2、心血管系统

在心血管系统中,从心血管系统机能、红细胞系指标变化、血液流变学等方面对高原、低氧训练进行探索。

在心血管系统机能方面,高原、低氧训练影响着心肌细胞的分子结构、形态等,如使线粒体活性、心肌微血管等发生变化。男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曾进行高原训练,运动员所在训练地区的海拔在两千米左右,训练时间为三至四个月,运动员开始训练时,收缩压会升高,晨脉也会增加,进过五天左右的时间会有所降低,通常情况下,经过三周左右晨脉会恢复到在平原时的状态,受运动强度影响较小。运动员完成高原训练,回到平原后,在三周时间内运动员的收缩压和晨脉会比训练之前的水平有所降低,左心室电压也得到增加,x线心脏面积也变大,这些情况要等到两周后才会得到改善,这主要因为在低氧环境下会增加心脏负荷。通过对运动员进行高原、低氧训练,可有效增强运动员在平原条件下的心脏供血能力,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心血管系统的结构,使运动员的耐力和抗缺氧能力得到增强。

在红细胞指标变化方面,高原、低氧训练可使运动员红细胞指标发生变化,影响变化的因素包括训练模式、强度、时间等。陈伟等通过对辽宁女子赛艇运动员进行研究,其在海拔两千米的高原上进行训练,训练完成后对运动员血红蛋白进行检测,可以发现浓度升高。低氧训练也会影响运动员红细胞指标,高炳宏等对高住高练低训的女子赛艇运动员进行研究后得出,在四周的训练时间中,运动员的血红蛋白等指标在增加,训练完成后红细胞数量等升到最高,经过一段时间虽然下降,但是仍然在高水平停留。对于网织红细胞的规律还没有相关研究出现,所以还需要相关人员对在高原、低氧环境中红细胞等变化规律进行探索。在高原、低氧训练中,需要根据运动员个体特点、训练模式对运动员红细胞水平等进行训练。

在血液流变学方面,高原训练可使血液流变学特征发生变化,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抗缺氧能力。洪平等对进行高原训练的中长跑运动员进行研究后得出中长跑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其本身的血液流变特征会发生变化,红细胞数量会增多,运动员本身抗缺氧能力增强,这种情况在高原训练结束四周后还会存在。影响血液流变学特征的主要因素有血液粘滞度,血细胞切变率等,为了明确低氧含量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系,可以对在高原训练中运动员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监测,以便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在这方面还需要不断探索。

3.3、免疫系统指标

在高原、低氧训练环境中,免疫系统也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通过对运动员的免疫系统进行研究,可以对运动员的训练计划进行协调,可以对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进行了解,以便帮助运动员顺利进行训练。目前对高原训练赛艇运动员免疫系统的研究较少。卢铁元等对竞走运动员进行了研究,寄走运动员在两千多米海拔的高原进行训练,训练开始时WBC指数增加,经过两周时间的训练后,WBC指数有所降低,经过约四周的训练时间,白细胞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且其变化与训练时间有关,高原训练结束后,运动员回到平原,WBC指数才会与原来保持一致。高原、低氧训练会对运动员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免疫系统指标会随训练时间而发生变化,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时要对运动员身体特点和训练模式等进行考虑。

3.4、高抗氧化能力

提高运动员的抗氧化能力可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抗氧化酶系统、金属结合蛋白等都属于抗氧化系统。抗氧化酶包括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维生素C、辅酶Q等都属于非酶类抗氧化剂。Alina等对皮划艇运动员进行研究,这些运动员在海拔两千米的高原上进行训练,在训练期间,自由基数量会增加,主要由于低氧条件的影响。虽然经过十天后会减少,但与原来相比仍会较高,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会在训练开始时有所下降,随着训练时间延长,会逐渐升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会增加,经过一段时间后虽下降但也会比原来高。运动员体内自由基过多会影响身体状况,应训练运动员的抗氧化能力,缓解运动员的疲劳,应对多种训练模式进行研究,明确训练模式各自的特点,使运动员的抗氧化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4、结语

在赛艇运动中高原、低氧训练方法被广泛应用,人们也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如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但是对高原训练模式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如对其训练机理和方法研究较少,需要人们从多方面对高原训练模式进行不断研究,促使高原训练模式往系统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低氧训练模式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其理论研究深度不够,研究角度单一,在低氧训练时间、强度等方面缺乏科学依据,对低氧训练能否提高运动员的能力还存在质疑,运动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训练内容、机体营养等。相关人员要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对其进行完善,促进赛艇运动高原和低氧训练的发展。

[1]姜东明.赛艇运动核心力量训练的探析[J].辽宁体育科技, 2013,35(4).

[2]韩延柏,赵泽霖.赛艇运动上呼吸道感染与唾液溶菌酶的关系[J].浙江临床医学,2012,14(1).

[3]王广磊,宋旭,刘扬等.赛艇运动中的技术链解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5,36(1).

[4]夏培明,黄励强.低氧训练对赛艇运动大负荷训练期间生理机能的影响探究[J].广东科技,2014,(20).

[5]杨威,赵凌玉,孟思进等.一种赛艇运动速度实时监测仪及其使用模式的探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8).

G804

A

1006-8902-(2017)-04-SY

猜你喜欢
赛艇低氧有氧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赛艇队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赛艇运动中运动员身体悬挂技术的运用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低氧促进hBMSCs体外增殖中的作用
糖有氧代谢与运动训练
赛艇LW2×竞速结构研究——以2014年世锦赛和世界杯为例
小G蛋白RhoB在低氧激活巨噬细胞及功能调节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