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大勇,杜晓华,柳芊芊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工学结合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汤大勇,杜晓华,柳芊芊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高职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是工学结合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文章分析了工学结合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三项要求和存在的三个问题,并从思想理念、体制机制和校企合作三个方面,针对工学结合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工学结合;师资队伍;问题;对策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学结合”。实施“工学结合”的形式多样,但其本质仍然是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或者说是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建设一支专业理论知识丰富、职业实践经验娴熟的师资队伍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一名合格且优秀的高职教师必须具有“双师素质”:一是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专业理论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二是专业实践能力必须过硬,工作经历和经验必须丰富,即既能胜任理论教学,指导学生实践;又能教书育人,指导学生多层次发展,例如如何进行人生科学规划;还能进行科学研究,与企业合作,从事应用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1]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师资队伍的要求,必然是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从队伍配比上看,既要有能讲授理论课、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也要有能讲授实践课、从事实践指导的教师;从教学能力看,教师既应该有较高学术和理论水准,也应该有较强实践能力;从职业准入看,教学人员既应该取得教师资格证,同时也应该取得执业资格证[2]。
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教学团队能主动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类应用技术服务,满足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实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任务。
当前,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容是部分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仍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只注重考职业资格证,不注重提高实践能力。由于目前双师型教师没有明确的标准,一般认为既有教师证,又有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就是双师型教师,而不管是否真正具有实践技能。二是由于只重视形式上实践能力培养,很难实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如让教师下现场实习锻炼,却忽视技术应用或者由于时间有限难以深入到技术技能细节。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很少是从企事业单位调入的,师资来源渠道单一,加之培训力度不够和管理措施不到位,造成很多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仍然是本科学历多,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少;中级职称多,高级职称少;大多是理论型教师;专职教师多,兼职教师少;从校门到校门的多,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少。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制度不完善,尚未建立高职院校专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没有严把职业院校教师入口关,也没有建立系统化的在岗教师进修机制,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的工作没有很好地落实,致使师资队伍实践能力偏弱。具体表现在难以有效推进“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难以有效开发专业课综合性的实践项目,难以有效开展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3]。
1.转观念。改变长期以来“重科学,轻技术;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 树立“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的主力军的观念。
2.提认识。只有对接专业与行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岗位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才能办出学生满意且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
3.重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强调,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要重视。重视实践教学,将实训基地建设与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将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与学生素质培养结合起来,要重视基于职业资格的就业本领的获取。
1.重视招聘。为提升高职院校师资质量,可以通过完善教师招聘机制,吸引优秀硕士和博士及生产一线有实际经验的优秀人才来高职院校工作。如通过提高被招聘人才的待遇,实施高层次人才住房补贴、科研启动资金及与企业实现人才共享等政策。
2.强调培训。高职院校应该创造机会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改善教师培训不足,实践经验缺乏的状况。力求做到:一、培训形式多样化。根据教师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情况,采用多种培训模式,把短期培训与长期进修,校内与校外,实际教学与科技培训结合起来,多样化实施培训。二、培训内容科学化。三、培训手段现代化。
3.落实管理。高职院校的教师管理工作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按照高教性和职业性相统一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教师的考核、评价和晋升机制以及下现场锻炼机制。学院应严格认真抓落实,奖惩分明促发展,充分体现评价和考核的严肃性和公平性。
1.强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在企业建立一批专业教师实践基地,在校内完善专业体系实践教学基地;对工作流程、生产技术和操作工艺要熟悉,最新的技术信息要了解,教师知识面要拓宽,实际操作技能要提高,这些必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掘深度,促进科学技术应用和推广
要想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必须将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的科技成果推广出去,实施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研开发,人力资源支持以及科技成果等活动,
3.拓广度,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
高职院校首先应与企业单位加强合作,定期指派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实习,通过参加对口专业实践、产品开发、技术服务以及生产经营等工作,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达到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和增长专业知识的目的;其次,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建立长期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聘用制度;再次,确保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双元共建、双元共管、双元共享”的制度在高职院校形成。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是工学结合的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将此工程建设好,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才会被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才会被实现。
[1]蒋筱瑜.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4(5)(86~87).
[2]周建松.提高质量: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着力点[J].教育研究,2012(1)(138~140).
[3]丁金昌.高职院校“三能”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2(7)(90~92).
Research on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of Working-learning Teaching Staff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TANGDa-yong,DUXiao-hua,LIUQian-qian
(changsha Electric Power Technical College,Changsha410100,Hunan)
The key of major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he construction of working-learning teaching staff.This paper analyzes three requirements and thre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orking-learning teaching staff,and explores its countermeasures from such three aspects as thought and idea,system and mechanism,and cooper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combination ofworkingand learning;teachingstaff;problem;countermeasure
G451.2
A
1671-5004(2017)04-0118-03
2017-04-01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XJK012CZJ032)
汤大勇(1964-),男,湖南临湘人,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