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材适切性谈低年级科学教学内容的开发

2017-03-09 11:24蒋娜
江苏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低年级

【摘要】随着人们对科学教育的日渐重视,在小学低年级开设科学课的呼声也越发响亮。作为低年级科学教材的试点研究团队,我们对试行教材内容逐一进行了教学尝试,并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诸多感性认识,如主题选择要源于生活,内容设置要基于兴趣,思路设计要有别于传统。

【关键词】科学教材;低年级;适切性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0-0049-02

【作者简介】蒋娜,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常州,213000)科学教研员,一级教师,常州市科学学科骨干教师。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科学教育的日渐重视,在小学低年级开设科学课的呼声也越发响亮。自2013年始,苏教版《科学》的编委开始对小学低年级《科学》教材进行编写,并同时对教材进行适切性研究,将编写的教材放到江苏省的几个大市为数不多的学校进行试用,而常州市钟楼区的3所学校非常幸运地加入了这个试点研究团队。

近三年的实践,我们对试行教材内容逐一进行了尝试,并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诸多感性认识。抱着严谨的态度,不难发现教材编写者在如何更好地适应低年级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如:教学内容减少、教学节奏变缓、教学目标降低、内容呈现多图少文、注重低段学生常规习惯与基本能力的养成等等。与此同时,随着适切性研究的推进,我们也在进一步思考,究竟什么样的课例呈现方式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胃口”,在进行适切性研究的同时我们也尝试着自行开发一些我们认为较为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内容。在课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以“适合”为核心,以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特点为依据开展研究,我们觉得低年级教学课例的开发应该基于以下三个原则。

一、主题选择要源于生活

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任何事物都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喜欢问为什么,但低年级学生对科学课的要求、科学课的内容并没有感性认识,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不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习对象只能停留在感知层面。基于这样的年龄特点,我们觉得不应选择高端或专业性较强的实验器材和内容进行教学,教学方法也不宜过于复杂。那么,这种自创教学课例的主题究竟该源于何处呢?

我们认为低年级的科学教学主题一定要源于学生的生活,应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衣食住行、玩具、游戏等等。学习内容只有源于真实生活,学生才会有亲近感、真实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更高。

如我们创生的二年级《橙子与气球》一课,本课是针对低年级学生设计的趣味探究课。“橙子”与“气球”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但是熟悉的事物组合起来——吃橙子会引发气球爆炸这一奇异的现象是令人大感意外的,学生的兴趣可以一下子被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多种水果与气球的碰撞中可以持续活跃。本节课我们并不追求多么深奥的科学原理或多么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而仅仅关注教学是否能够满足基础性、生活化、可探究的要求,这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科学教育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在本课的设计中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探究材料和源于生活的现象与问题,并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以令人质疑的生活案例切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随着探究的慢慢深入,逐步揭示与还原事实的真相,同时在整个过程中注重向学生渗透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的理念。

二、内容设置要基于兴趣

六七岁的孩子,都是刚刚入学或入学不久,他们天真可爱,爱说爱动,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虽然走进教室开始学习,但其实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着小动物们的活动,在课堂上,还会时不时玩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或开小差,这就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自然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要想学生学得好,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喜好问题。因为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前提的。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事物的认识和反映。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深入学习所学科目而产生,也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或家长、朋友的影响而产生。若是我们低年级教师,能够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上始终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那自然就能培养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而培养这种兴趣,自然要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我们认为除了上述所讲的主题来源之外,更重要的是主题之下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只有教学内容引人入胜,才能真正吸引这个年龄段的学生。

如我们创生的二年级《寻找土壤里的小动物》一课。此课例是根据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单元创生的趣味探究课。“土壤”是学生平日里常见的物品,主题源于生活,那么,主题确定后,又让学生去关注哪些内容呢?以类似于三年级的年段目标为目标让学生去认识土壤的结构、性质、种类等显然不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兴趣点。于是我们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纳入土壤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土壤中寻找小动物。活动过程中,我们除了让学生用眼睛观察,借助放大镜及小棍等观察工具观察之外,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一套特别的装置——白炽灯。将其放置于土壤标本之上,会使那些不易被眼睛及普通工具观察到的小动物因为趋光性或避光性自动现身,然后在此基础上观察各种小动物的特征。教学设计新颖、有趣,整节课学生始终沉浸在趣味化的学习活动中。从上例可以看出,整节课的内容巧妙地回避了科学教学的理性特征,而是以“趣”当头,展现了低年级科学课堂更为感性和趣味的一面。

三、思路设计要有别于传统

从现行《科学》教材来看,可选用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虽然有一定的弹性,但是都基本指向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获取,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也基本循着传统路径,且有固化现象。我们认为低年级科学教学设计应该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应该在传统设计思路的基础上进行变革,要体现教学的灵动性和动态生成性,同时教师要陪着学生一起体验和感知,去做他们喜欢的事情,让他们在游戏和动手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的神奇,享受充满创造性和趣味性的科学课程。

如我们创生的二年级《神奇的酵母》一课。低年级学生对“酵母”这一概念虽然没有多少认识,但是他们对酵母能吹大气球的本领却是十分感兴趣,以下,笔者结合该课例谈一谈我们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设计。本节课,教师首先设计了让学生体验酵母吹气球的环节,学生发现在酵母中加入温水、葡萄糖等可以使酵母发酵,随后教师让学生从柜子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酵母吹气球”装置,学生非常兴奋,提出了很多关于酵母的问题:酵母是什么?它怎么能吹大气球?为什么有的组气球大,有的组小?酵母有什么用呢?此处,教师摒弃了传统的高年级科学课的设计思路,并没有将研究重点放在酵母将气球吹大吹小的因素和变量控制上,而是思路一转,紧接着让学生利用酵母发面,现场制作饼干。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从本质上去理解周围的事物,低年级学生的研究内容也不应该超出他们的现有水平,所以我们觉得以上的教学思路更符合学生的特点,也更能受到学生的青睐。在游戏中玩科学,在科学中看生活,这样的教学理念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的科学教学才会更加有效。

对低年级科学教育的适切性研究和课例开发,我们边行走边尝试。我们希望将自然的奇妙无穷、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我们的教学活动呈现给天真烂漫的学生,我们希望采用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课例,带领学生经历适合他们的学习过程,從而真正让低年级学生玩科学,体验科学,用科学观察生活、指导生活以及养成在生活中关注科学的好习惯。

猜你喜欢
低年级
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能力培养初探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言文字情感
发展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初探
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方法初探
教你一招上好低年级体育课
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