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正的教育中,知识一定要是生动的、是有人性的、是震撼人心的、是让人记忆深刻的。伟大的知识永远是和身心体验联系在一起的。
——多年来,我们把教科书当作知识,把求知的过程简化为阅读和记忆。然而,清华大学心理系教授彭凯平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2013年的迎新大会上说:真正的求知需要心理参与:思考、想象、描述、沟通、交流、感染、体会,求知是将概念依照自己的思路纳入到自己的概念系统中。只有这样,知识才是自我化、具身化的知识,知识不在书中,而是存储于人类的身心体验中,在人类的身体、欲望、思想、情绪、行为之中。
读书本该会意。
——汤一介先生在《深夜里的一盏灯》(《汤一介集》第九卷)中说,读书人喜欢读书,是不能要求都“甚解”的,知道一點就行了。它可以帮助你开阔眼界,拓宽思路。读自己专业的书,当然要求了解得深入一些,但也只能要求“深入一些”,也不可能字字句句都有所谓的“正确了解”,而“会意”则是更为重要的。“会意”实际上是加上你自己的“创造”,这样才真的把学问深入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