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

2017-03-09 15:54:21谢自芳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根本任务树人立德

□ 谢自芳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

□ 谢自芳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在加强高校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以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为出发点,对高校进行立德树人任务的原因进行分析,从教育理念、教育者素质、教育目标等六个方面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途径进行探究。

立德树人;高校教育;道德教育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职责,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书传道促进学生知识文化提高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育人,即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促进道德教育这一环节。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进行更深层次学习的重要场所,其发展目标不仅是要培养学术型人才,而且也要培养品德高尚的人。下面,笔者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进行几方面的浅谈。

一、立德树人的原因、重要性以及作用

想要促进学生的德育,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首先就需要教育者能够清楚地认识了解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原因,把握立德树人的内涵。教育者只有在充分认识了解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毛泽东同志曾说过:青少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但最近几年来,类似于马加爵那样因为生活中的一点小事,就将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室友残忍杀害的报道一次又一次地刺痛了我们的眼睛。人们在遗憾、惋惜、指责的同时,也不止一次地问道:“这个时代里的孩子们怎么了?”他们的这一不理智行为,与当今社会他们德育的缺失存在着很大关系。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往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大多数教育者都忽视了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培养出了许多类似于马加爵那样有德无才的人。德育不论是对学生的个人成长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传统教学中不重视学生德育的这一教育观念是需要积极转变的。德育教育缺失问题间接性地导致了一次次惨案的发生。因此,积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显得十分迫切。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无才无德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精品’”。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出于时代要求相符合的人才,以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如果单一的只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提升他们的知识素养,而不注重他们的道德修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不符合当今时代背景下的人才需求标准,而且还可能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效果。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积极加强学生的德育。其次,大学等高校常常具有良好的文化和学习氛围,积极地在学生迈出社会前对高校学生进行正确德育思想的灌输、加强对高校学生的立德树人教育,更加有助于促进学生正确道德观的形成。在高校中进行学生的立德树人教育,可以有效地借助学校的良好文化氛围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熏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学生的德育,促进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不仅有助于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成长,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出德智健全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新人才。

二、实现路径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与此同时,它对祖国未来的繁荣强大也有着重要影响。那么要怎样在高校中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在教学中有哪些有效的实现途径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为着手点来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一)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德育的作用和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要促进高校的立德树人任务,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高校的教育者们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念。老师树立了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学观念,有助于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播的过程中,积极地对学生进行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的引导,纠正学生所存在的不正确或不恰当的道德观念,促进学生更深一步地理解道德的深刻内涵,吸收老师所传授的道德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其次,教师们树立了德育理念,还有助于老师用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来作为教学指导,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更好的指引;与此同时,也还能够让老师的教学更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促进老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有效推动课堂教育的开展。

(二)提高教育者的自身素质,进行榜样的引导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的基本要求和保障。高校在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时,光让老师们树立德育的教育观念也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积极地完善校园的师德建设,树立良好的德育风范,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以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完善校园的师德建设,可以让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以身作则,通过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无声的道德行为,来加深学生理解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本质与深刻内涵,促进学生吸收道德知识;同时,老师也能更好地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对学生进行正确德育观的引导和指引。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本身就存在着不良的道德品质,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可能还会给学生进行一些错误的示范,带来适得其反的学习效果。因此,加强高校中教师们的师德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也只有加强了教师的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观念,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的德育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这一目标。

(三)把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

高校在实现立德树人的这一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让进行德育的教师们积极地将学生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树立以学生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服务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并且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道德品质、道德素养的提高作为重要工作目标。除此之外,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们积极地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如何,常常都是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细微小事体现出来的。教师的年龄、学历基本上都比学生要高得多,生活经验往往也比学生丰富得多。因此,教师可以在与学生的接触中,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或者观察学生做事、生活的一些行为习惯,敏锐地从中勘探到、并且快速地了解到自己的学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存在着哪些德育上的缺失,或者存在着哪些不恰当或不正确的道德观。这样的深入了解有助于促进老师更好地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症下药,对其不恰当的道德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纠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的职责不光在于传道,及时地对学生所存在的困惑进行解答也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把学生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交流,还有助于让老师既做学生的良师又做学生的益友,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让学生在遇到他们不能解决的问题或存在困惑的烦恼时,能够更加主动地寻求老师的帮助,向老师们倾吐出自己的烦恼,让老师帮忙开导自己,而不是冲动地像马加爵那样意气用事,造成无法挽回的悲痛后果。老师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多关心学生,也有助于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减少大学生常有的孤独感,使他们感受到社会中存在的正能量,推动他们与其他同学友好地相处。

其次,要促进师生间的沟通,推动教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也需要高校在教育中多设置一些爱心辅导员,使老师更加平易近人,能够有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开导,推动师生间更好地进行沟通。时代是在不断发展着的,不少人对新事物的吸收能力都比较缓慢,有的人甚至觉得是难以接受的。在这样的影响下,常常就造成了各种不同年龄的人之间存在着代沟,阻碍了他们之间正常、有效的沟通。因此,高校在辅导员的挑选过程中,也应尽量挑选一些与学生年龄差距不是太大的辅导员,以减少师生间的沟通障碍,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实现高校立德树人这一任务,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突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立德树人——要先帮学生立好了德,才能推动老师们更好地对学生的“人”进行塑造。因此,高校在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与目标时,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同时也是高校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大学生一般都已成年,对于事物都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能力,但此时他们最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都尚未形成。在这变化多端的新时代里,在学生未真正走出校园、踏入社会时,他们思想的可塑性依旧很大。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用先进的理念来感染学生,促使学生更好地将抽象的道德理论概念进行吸收。突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需要高校在对学生的课程进行设置时,多加大思想道德课在教学中的比重,让学生意识到思想道德的重要性,以此来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实现。

(五)创新教学科目,创新实践路径

在高校在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过程中,还需要高校积极地对教学科目进行创新。将德育有机地蕴含在学生的学科教育中,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道德知识。积极的创新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也是促进高校立德树人任务实现的有效方法之一。老师在教育中要注重学思结合,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引领作用。因此,要实现老师的引领作用,就可以让老师们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将知与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加清楚地认识和了解到加强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还能够推动学生们进一步理解道德的深刻内涵,从而在生活中以严格的道德标准来规范自身行为、加强自身道德素养的提高。其次,学校也可以在学生学习的课余时间里多开展各类文娱活动,强化实践对人的塑造功能,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品德,推动学生们积极地吸收和借鉴他人的长处,对自己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努力地加以改进,从而让高校对学生的立德树人教育更有效,得到更好的实现。

(六)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老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不主动地吸收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或者老师不注重学生知识的吸收情况,那么这样的教学效果也是极差或徒劳无用的。因此,高校在教育过程中想要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首先就不能忽视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重要信息和关键点。其次,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老师们积极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学习方向的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几乎是少得可怜,甚至也可以说师生间几乎没有相互互动的这一环节。要想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这一教育目标,老师在学生进行立德树人的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态度是需要积极转变的。老师不光要完成教学内容,还要积极地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和掌握程度,积极地对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的引导,促进学生更好的、更有效的吸收德育知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高中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特殊时期。在这一期间,不少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常常给学生灌输一种进了大学就什么都好了的学习观念。在这一错误观念的指导下,不少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都过度地放松自我,不把学习当回事儿,并且不能深刻认识和了解到大学学习的重要性,甚至丢掉了高中时期那股有冲劲儿的学习习惯,无故逃课、旷课、上课玩手机不认真听课的情况比比皆是。高校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实现立德树人的之一根本任务,还需要教师积极地对学生的习态度进行转变。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给学生强调一下大学学习的重要性,纠正学生中存在的大学不用好好学习的错误思想观念,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吸收德育知识,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对无故缺课、旷课的学生给予严惩,对上课不认真的学生进行相应批评,用施加外力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此来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推动老师立德树人教育的有效开展,促进学生德育知识的吸收,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总而言之,在高校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首先就需要教育者们充分认识、了解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性,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然后再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在教学过程中将促进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教学首位、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其次,还要重视老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的引导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推动教师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纠正学生所存在的不恰当或不正确的道德观念。再者,高校在学生学习的科目上也要积极地进行创新,加大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此来推动学生更好吸收德育知识,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真正实现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教学目标!

[1]许彩标.民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教育课程研究2016(6).

[2]王彩丽.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困境及路径探索.运城学院学报,2015(6).

[3]李岩.高校“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与实现路径.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3).

[4]金更兴.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和机制.新西部(理论版),2013(4).

[5]车先里,张然,许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与实践——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高等农业教育,2013(10).

G641

A

1008-4614-(2017)02-0055-04

2017-3-9

谢自芳(1974—),女,湖南长沙人,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政工师,学生处资助干事,研究方向:学生管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猜你喜欢
根本任务树人立德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现代中医药(2022年3期)2022-05-30 08:48:00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18
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8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22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20-01-06 03:23:10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振兴发展是老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