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监利县大垸小学 张清华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学校政教工作,是学校深入学习实践并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的枢纽部分,是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沿哨所。现在,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学校教育能否培养出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校德育的管理。为了提高德育的实际成效,充分发挥德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整体育人功能,就必须加强对学校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努力提高德育质量。为了落实精神,我校在德育课程化方面稍作尝试。
一是确定学生14维品德行为发展目标:团结、助人、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尊师、孝敬、勤奋、节俭、遵纪、守法、公平、正义。
二是确定学生6维价值观发展目标:自我观、亲情观、友情观、幸福观、集体观、国家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德育的主要内容,进行以下6个方面的教育。
第一,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心、感恩心、荣誉心、责任心、合作心、奉献心”等“六心”的意识和精神,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并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进行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第三,进行爱国主义、改革创新等时代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和创新的精神。
第四,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良好品质。
第五,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法制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六,进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尊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发扬优良革命传统。
确定德育的两大载体,即课程载体、生活载体;探究三种德育模式,即:探究德育学科课程的施教模式,着力解决学生“知而不行”问题的方法,探究德育渗透课程的渗透方法,研究如何以教学内容为载体进行相关的德育渗透;探究德育活动课程的活动模式,研究如何将活动的主题与活动的方式有效结合;明晰“道理说服法、个别谈心法、情境陶冶法、实践体验法、集体感染法、榜样引导法、经验交流法、评价激励法、两难辨析法、教者示范法”等十种德育方法的适用范围。
德育工作的本质特征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的对学生施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制等影响,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课程一般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实施体系、评价体系”构成,所以也只有将德育课程化,才能很好的避免德育的离散性、随机性,并能体现初中德育的本质特征,从而实现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德育工作遵循的规律主要有: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生品德养成规律、德育过程中师生互动规律等。
凡是规律的遵循都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实施、发展的过程,而在学校里,只有以课程为载体才能保证德育能够持续不断的实施。
三种德育模式和十种德育方法最终通过三种德育课程的实施来完成。
一是德育学科课程。即初中思想品德课,以传授德育知识为主,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是学科渗透课程。结合我校开发的《学科德育渗透教师用书》,充分挖掘学科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功能,寓德育于语文、历史、数学、地理、艺术等其它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修改“教案格式”,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要点。
三是德育活动课程。首先依托教本课程,其次结合地方课程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最后在校本课程中,以传统节假日为切入点,设计相关主题活动方案,以“六心”即“关爱心、感恩心、荣誉心、合作心、责任心、奉献心”的教育为重点,编印了《“六心”教育读本》,设计“德模故事讲座、校园德模人物宣讲”等相关的主题活动,积极开展“六心”教育,通过“六心”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奠定基础。。
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是德育工作的必要环节,它具有导向、激励、甄别、调控等功能。坚持“以评价促发展”原则,确定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项目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构建学生品德评价体系。编制相应的《学生品德行为测评表》。
在实施评价时,以分项评价为主,呈现给学生的是14维品德行为各项的几何平均数,便于学生的明确努力的方向,便于教师、家长明确德育的重点,进而提高德育有效性。
我们认为评价的功能不仅仅在于考核,对学生而言,评价的最大意义在于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激励学生,从而使学生的品德不断向上发展。积极发挥学生品德评价的导向性,努力实现德育评价指标系列化、评价标准与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努力实现德育评价的科学化。
大垸原是一所农场学校,,近年来留守儿童子女就读比例高达85%左右。对于这种现状,我们从德育入手,通过“德育课程化、课程校本化、校本特色化”的德育设计思路,坚持“部门工作整合意识、活动育人意识、生活德育意识”,提高德育工作高效性,增强德育的生动性。并通过德育课题研究牵动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日趋规范化。目前学校师生精神面貌良好,教学连续五年被荆州市教育局评为优胜单位。
总之,德育工作必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而学生、实际、生活又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德育工作常做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