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茂兴镇中心校 刘柏宏
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现代教学观的引领下,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原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很难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不断发展、变化。在进行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时,我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做法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内阅读教学模式,收到很好的效果。
实施课内阅读教学模式的对象是学生,它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但目前能够自主学习的学生只是少部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帮助学生树立对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明确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样学生学习就有了动力。其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每个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品质,都有实现自己理想的愿望。所以我组织各种学习比赛活动,定期公布评选结果,给那些获奖学生颁发奖状和奖品,通过评选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情绪。在评选活动中,我不禁把眼光放在好学生身上,也时刻关注没有获奖的同学,让他们明白老师也在关注他们。再次,有针对性设置作业,让学生在紧张的状态下都能按时完成,从而产生成就感。乐于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把教学目标设计,阅读方法的选择,思考什么问题,设计什么练习,安排多长时间等权利最大限度地交到学生手中,使学语文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事,使学生感到学语文有极大的吸引力,能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倦地勤奋钻研,促进学生的心里常常处于一种蠢蠢欲动和欲罢不能的状态,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魔力。一是师生共同确立学习内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等内容,都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尽管如此,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班级学生多,需求就不一样,想设计出符合学生的内容,必须要全班的同学参与进来。我上语文课时,试着让学生参与确定学习内容与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做,师生对学习就产生了共识,教与学的意图就一致起来了。学生认为这是我要学的,容易进入学的主动积极状态。二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们都十分注重学法的指导,都有放手的想法。教学过程中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并不多,原因是怕完不成课堂任务。他们总是让学生的学习限定在听教师讲课,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对用什么方法学缺乏自主权,自然学习的积极性就大打折扣。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做出怎样学的决定,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参与度。以教《举手的秘密》一文为例,内容确定后,我问学生“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学生很快地把以往的学法搬出来:有的说,我觉得本文包含深情,我们可以借助感情朗读来学课文;有的说,我从学习提示受到启发,学本文可以先找出中心句,再细细地朗读体会课文内容。我接着问:“大家认为哪种方法最好?”许多同学同意最后那种学习方法,我说:“那我们就把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读本文吧!”同学们欣然接受。三是走进文本让学生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针对学习目标再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至少应该知道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获得了什么乐趣。如我在教《举手的秘密》一课时,教学内容确定后,学生选择了读读,说说的学法,于是初读课文时,我就拿“秘密是什么”这个问题组织学生交流初读的感受。学生说的五花八门,之后,我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反复读课文,看看有什么新发现。经过充分的读书思考,学生的理解就深了。课堂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学生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的处理,应由过去的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这就表明教材是材料是例子。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教学的实质是教会学生学习,是要让学生认识和具备高效学习的基本条件,并懂得如何运用这些条件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而教会学生学习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一是区别对待,因材、因人施教。二是知识教学与学习策略传授并驾齐驱。三是学习策略与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扩展和延伸,是学生获取精神食粮的重要途径,小学生除了学好教材以外,再阅读一些其他书籍,既可以丰富词语,又可以广泛的学习语言表达方法,提高读写能力,养成自学的习惯。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可组织生动活泼的读书活动,有利于促进课外阅读深入持久地开展。如:开展读书竞赛活动,看谁读的书多;举行故事会,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巩固加深对课外读物的理解;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谈体会,谈收获,相互启发;还可以举行诗歌朗诵会等活动。通过这些检查读书效果。检查后,认真总结,表扬认真阅读的学生,鼓励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