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对《傲慢与偏见》中会话含义的语用学分析
李萌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语用学是用来研究文学作品中语言的最有力的手段,和文学的关系非常密切。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非常擅长对作品人物的对话进行深刻的描写。她在代表性作品《傲慢与偏见》里,通过对人物之间的对话描写,突出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对人物的性格进行刻画,从而推进小说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奥斯汀在描写人物对话时,通常会遵循反语用学的原则进行描述,这种写法不仅会使人物对话更具有戏剧性,而且还达到了非常幽默的艺术效果。这种写法使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情感充沛,冲突凸显。利用语用学理论,对《傲慢与偏见》小说中的会话的深刻含义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对语言形式进行透视,而且还可以了解使用者采用这种语言表达形式的用意,人物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清晰的呈现出作品各个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人际交往的意图,读者可以从作品中得到非常大的启发,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得到提高。
《傲慢与偏见》;语用学;会话含义;分析
众所周知,英国著名女作家奥斯汀对人物对话的描写非常擅长。她在营造作品氛围、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作品主题、推进情节发展时,都会采用对话的形式来进行表现。她在描写人物对话时,非常富有戏剧表现力,人物性格刻画以及产生的情感、冲突表现得非常生动,同时又不乏幽默感。在这部作品中,人物对话的描写,使作品非常具有艺术魅力和艺术感染力,成就了一部广为传颂的著名小说。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可以通过对作者笔下人物对话的深刻、精辟的分析,了解小说中各个人物独特的心理动态、性格特点以及情感变化等,体会到作者对语言技巧的熟练运用所要达到的艺术效果,同时对不同的人物形象有深刻的认识。在小说中,作者所使用的语言都含有特别的意思,不能单纯的从字面上去理解,因此可以试着从语用学的角度,去品鉴奥斯汀独特的文体特点。对语言进行语用分析,可以理解为不局限于词汇本身或是词汇形式的字面含义,而是根据特定的语境和表达方式,理解语言的意义。美国哲学家Grice曾经在阐述语用学理论时,不仅提出了会话含义的相关理论,而且还提出了礼貌原则。其中礼貌原则还包含了合作原则。在对话中起到推动作用除了合作原则,还包括四个准则,这些决定了会话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相反,当对话不符合以上准则,那么对话就会体现特殊的目的,或是为了达到特定的效果。纵观整部《傲慢与偏见》,只有约八分之一的章节没有人物对话描述,其他章节则是对大量的对话进行描述。这些对话的隐喻为语用学的分析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本文节选了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对话,遵循语用学中的会话理论,从合作原则方面入手进行了透彻的解析,目的是为了揭示语用原则在帮助读者理解人物之间的各种冲突,刻画人物心理,促进情节发展多个方面的作用。同时,也能体现出本书作者对人物的性格、情感等方面,独具匠心的写作手段。
美国著名哲学家Gleis曾经指出,在人类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说话人与倾听者之间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他把这种维持默契的关系的原则称之为合作原则(简称CP)。换而言之,所谓的合作原则,也可以理解为在会话过程中,交谈者的会话是有一定目的的。当会话者wield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顺利、持续性的交谈,就是合作原则的明显体现。Gleis所提出的合作原则,可以细分为四项准则,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相关准则和方式准则。数量准则指的是信息传递量的多少上来说,交谈过程中的会话信息量非常适当;质量准则则指的是会话所传递的信息是真实的,没有虚假,都存在足够证据的会话;相关准则指的是会话从内容上就有密切的关联性,不存在不相关的会话内容;方式准则指的是会话条理清晰、易于理解。人们在谈话过程中只要遵循以上四点准则,就可以实现会话的高效率,直接表明自己的谈话目的。但是,人们在现实言语沟通中,往往违反合作原则,而这种违法是出于谈话者的目的,是故意行为。Gleis就把人们在会话过程中有意识违法合作原则,使会话表面意思传递出的言外之意称之为会话含义。会话含义可以帮助听话的人理解隐藏在会话表面之下的言外之意,幽默也就随之产生。Gleis还指出,听话的人要想正确理解会话的真正含义,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规约下所说话的内容;第二,清楚知道合作原则的含义及其包含的准则;第三,会话所处的语境;第四会话双方的背景有交集。因此,会话含义的实质指的是在合作原则的基础上,对会话的语义内容,作出的一种假设,并通过语用推理得到,是一种推导结果。Gleis提出这些理论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揭示人们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后来,MaryL.Prat通过论证得出,文学语言和普通语言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由此结论来对普通语言理论进行研究,同时也用来评论文学作品。
Gleis在对会话含义进行论述时指出,作为会话的双方应当是相互合作的关系,必须遵循四项准则,才能使对话顺利开展。读者可以依据合作原则,对小说中出现的认为对话进行分析。从《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的认为对话中,读者可以发现很多对话都没有遵循合作原则。奥斯汀作为一名反讽作家,这样描写人物之间的会话具有更深层的涵义。具体分析如下:
(一)故意不遵循质量准则
在小说开篇,奥斯汀提出了一句类似真理的话,就是有一条人们都接受的普遍真理,即有钱的单身男人,总要娶一个女人做太太。读者从这句话中可以明显的体会她违反了前面提到的质量准则。没有多少读者会承认这句话是“普遍真理”。作者在有意识的不遵循质量原则陈述的语言,实际上达到了反讽的效果,从而为整部作品奠定了幽默与反讽的风格。
在第一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对班纳特夫妻之间的对话进行描写。班纳特太太探听到尼日尔福德庄园来了一位单身汉后,她对丈夫说:
“哦,单身,准确无误!这个单身男人拥有巨额财富,每年收入有四五千英镑,对我们的三个女儿来说,这是一件多好的事啊!”
“你为什么认为这是件好事?他和我们的女儿有什么关系吗?”班纳特先生问道。
“亲爱的丈夫,”他的太太说:“你太讨厌了,你怎么不知道我愿意他能娶我们三个女儿中的一个呢?”
从班纳特夫妻之间的对话中,读者可以感受到班纳特先生说说的话没有有遵循质量准则,即他认为自己所说的话不是真实的。而从他太太的话语中,班纳特先生很明显的知道他妻子先把自己三个女儿中的一个,许配给那个单身男人。可是,他装作不知道,还故意问自己的妻子,他这样做是想提醒太太,不要整天的幻想不现实的事情。而班纳特太太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丈夫的话语包含了对自己异想天开的责备与讥讽。从以上对话分析中,读者可以感受到班纳特夫妇的性格完全不同。
(二)故意不遵循数量准则
从小说的第三章开头部分,班纳特先生在谈话时,有意的隐藏了会话时必备的一些信息,因此会话并没有遵循数量准则。班纳特先生在拜访宾利之后,他的太太和孩子们由此可以去和宾利认识,并获得了进一步交往的机会,但是班纳特先生并没有这个打算,他没有把拜访的事情告诉她们。因此,当他后来说到宾利有可能非常喜欢莉希所带的帽子时,说到他和他的太太有可能介绍宾利和其他人认识时,会话的对方即他的太太和女儿们因为不知道他已经拜访过宾利的事情,而感到很迷惑,然后是认为他所说的有点荒诞,导致后来他的太太对宾利产生了厌烦。这种故意不遵循合作原则的会话,不仅很符合小说中班纳特先生的独特性格,而且也很契合小说中班纳特夫妻之间的关系,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作者在叙述时所采用的不可缺少的会话描写策略。纵观奥斯汀的这部作品,没有曲折的情节和引人入胜的故事,在作品中对班纳特先生独自拜访宾利,他太太并没有与之产生冲突。因此,假如班纳特先生不是故意不遵循合作原则,那么作品就没有幽默效果了,也就没有了反讽的意味,作品中的对话也就变得枯燥、无味了。
(三)故意不遵循方式准则
在这部作品中,班纳特先生的角色特点就是一个非常喜欢讥讽别人,但是他的太太却是一个好喜形于色、缺乏智慧的女人,所以在作品中班纳特先生总是挖苦和讽刺他的太太。有一段对话是这样的:
“亲爱的,尼日尔福德庄园被出租的事情你听说了吗?”
“没有。”班纳特先生说。
“可是,”班纳特太太说,“朗格夫人刚走不久,是她告诉我的!”
班纳特先生表现得无动于衷。
“你不想知道尼日尔福德山庄租给谁了吗?”班纳特太太问道
“既然你那么想告诉我,我洗耳恭听。”
从上面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班纳特太太的问题,完全可以用“是”或者“不是”来回答,但是班纳特先生却没有那样做。他的回答没有遵循合作原则所包含的方式准则,即说话要避免累赘,要简单扼要。但是,班纳特先生的回答,并不是单纯的肯定与否定,而是想让他的太太接受到一个信息,即我对你说的事一定兴趣也没有。班纳特先生对那些闲言碎语表现得漠不关心,但是为了不让太太生气,就很耐心的和她交谈,表现得很绅士。但是他的妻子则相反,不仅反应迟钝,而且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自顾自说。
(四)故意不遵守相关准则
在这部作品的第二章中,当班纳特先生拜访宾利后,并没有告诉自己的太太。班纳特太太也就不具备和其丈夫共同的知识背景,而在班纳特先生的谈话中他总是时不时的提高宾利,造成了他太太对他所说的话的不理解,然后产生了厌烦,并把这种不良情绪发泄到凯蒂身上,当凯蒂咳嗽时,她用很生气的口吻说凯蒂的咳嗽快把她的神经撕成了碎片。当她知道宾利要来拜访时,她的情绪异常兴奋,并对丈夫的隐瞒进行了赞美。班纳特先生没有回应太太,而是对凯蒂说“你怎么咳嗽都可以”。班纳特先生的回答看似驴唇不对马嘴,很明显没有遵循相关准则,其实这种回答是对太太的不满的表现。
在本文中尝试了根据语用学理论中,包含的会话原则对作品中的人物之间的对话进行了分析,可以较为准确的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以及对婚姻、感情不同的价值观表现,可以让读者体会作者是怎样借助幽默、含蓄的会话语言,以及讽刺的笔触,来表明她的坚定立场。从更深的层次上来说,作者是在借助这种写作方式,更好的塑造人物、安排情节。奥斯汀运用这种反讽的写作手法,进行作品创作,说明她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语用学中的各种理论,从而使自己的作品富有深刻的哲理韵味。
[1]高艳军.《傲慢与偏见》的语用学分析[J].芒种,2014,(2).
[2]胡静.从合作原则的违反剖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性格及人物关系[D].长安大学,2014,(5).
[3]龚腾龙.关于《傲慢与偏见》中语言的语用学研究[J].作家,2013,(5).
[4]赵金柱.《傲慢与偏见》会话含义的语用学研究[J].芒种,2014,(10).
[5]赵宝霞.《傲慢与偏见》人物对话的语用学分析[J].海外英语,2011,(9).
[6]申绳林,尹雪蕾.Grice会话含义理论下《傲慢与偏见》的语用分析[J].昭通学院学报,2015,(4).
[7]周梅.从语用学视角研究《傲慢与偏见》中的模糊语言[D].安徽大学,2012,(4).
李萌(1982-),回族,河南驻马店人,本科,学士学位,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