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芳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提高和收获”这一教学理念。在这种教学下,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异常明显。对此,教师要使学生都能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得到有效的发展,需要进行分层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目标分层
所谓的分层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情况和数学认知发展水平等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以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在本文中我主要以高中数学教学为基础,从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分层这两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学生分层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在组织分层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如此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我一般会在学生高一一入学就根据其入学考试对其进行分层,将其分为A、B、C三个层级,但在此需要注意一点,这里的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学生的动态发展中不断变化的。在每一学期结束,我会重新根据学生的数学发展情况重新调整分层结果,以此在分层变换中准确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
二、教学目标分层
根据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将每一层级学生所要达到的水平与该三维目标相契合。对于A层级的学生来说,其数学学习成绩较好且具有较高的数学学习能力,我会对其制定出要求相对较高的教学目标,将基础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并对其进行知识拓展;对于B层级的学生来说,其数学学习成绩一般,缺乏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我会将其设定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课后问题上;对于C层级的学生来说,其数学学习成绩较差,为了不使数学成为其学习的负担,我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只要求他们扎实掌握理论知识。在此需要注意一点,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情况和教学实际内容之外,还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教学目标,如此学生可以借助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享受到问题解决的乐趣。
三、教学过程分层
1.導入分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会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对A层级的学生主要采取问题导入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对B层级的学生主要采取温故知新的方式在旧知回顾中进行新知教学;对C层级的学生主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调动他们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在组织“函数的奇偶性”这一内容导入的时候,首先我会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对称图片,在直观的画面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他们欣赏到数学的对称美,然后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对称图形,并请一些学生说说所学过的函数图像中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像,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像。如此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导入环节。
2.提问分层
科学是在不断的问题中产生的,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有效方式,但是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的提问并不能随意而为,需要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采取不同的方式呈现问题。仍以“函数的奇偶性”这一内容为例,我在提问的时候,对A层级的学生设置跨度比较大的问题,对B层级的学生设置循序渐进的问题,而对C层级的学生则旁征博引地步步引导其思考。比如,在概念这一阶段我会利用下面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这两个函数并画出其图像:f(x)=x2,f(x)=x。
C层级的学生:观察这两个函数图像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B层级的学生:①计算并观察f(1)与f(-1),f(2)与f(-2)之间是否相等?②在定义域内任意选取一个x,请问f(x)与f(-x)有何种关系?
A层级的学生:根据以上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定义函数的奇偶性呢?
在此需要注意一点,以上问题尽管是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而提出的,但是高一层级的学生需要完成低层级的所有问题,如此才能循序渐进地掌握基础知识。
3.授课分层
授课是分层教学活动开展的关键,也是最难的一个环节。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的教学要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即以分层教学目标为引导,从基础知识一一讲起,并在每一知识之后布置相应的任务,以此巩固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这一环节的开展与上文所提及的分层提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4.作业分层
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秉持因材施教原则,对不同数学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进行分层,以此使每一层级的学生都能获得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左淑平.基于分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鲁东大学,2014.
[2]张龙.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学习,2016(10).
编辑 谢尾合
新课程·教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