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摘 要:高中政治学科本身就是为了优化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学科,是实现“以德育人”这一教学任务的重要载体。为此,高中政治教师应该转变“应试思想”,创造性地使用政治教材,保证政治课堂对高中生的吸引力,以能够触动学生情感因素的教学内容促使高中生的思想、行为等发生变化,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对人文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方法进行介绍。
关键词:高中政治;人文思想;渗透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途径变得越来越多,课堂已经不再只是传递学科知识的场所,而是作为培育人性、开发智慧、提升能力等能够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场所。人文思想是指“以人为本”,将“人”的发展看做教学活动的前提。教师是联系这些教学任务与学生之间的纽带,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演,只有在政治课堂上体现人文精神,才能促使政治教学朝着素质教育迈进。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三点落实人文思想的有效方法,即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面向学生个体、开发学生智慧。下面,笔者将从这三个角度来讨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落实人文思想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两大任务,德育又被称为素质教育之首,人文教育的第一个要求便是要落实德育任务。高中政治教材包含着大量的德育素材,只要教师深入挖掘,反复琢磨教材内容的内涵与本质,就能够改变重知识、轻品质的政治教学局面,进而有效提升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其能够在政治学习中学会做人。
在“正确对待金钱”这一综合探究活动中,除了要让高中生了解金钱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之外,教师还应该利用现代高中生存在的攀比、虚荣心理展开德育教学。笔者通过日常对学生的观察,发现现在的高中生十分热爱追求名牌,常常会有三五个同学聚在一起讨论各个品牌新出的产品,就各自的衣物、用品进行攀比。对此,笔者认为,即便高中生正处于爱美的年龄,他们这种“只求贵的,不求对的”的心理也十分令人担忧。因此,在本轮探究中,笔者组织高中生就“如何消费”进行了辩论,要求学生就各自的消费观念进行表述与辩论,就攀比、虚荣等心理进行合理批判。
二、面向学生个体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有特色、多元化的人才。人文思想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因此,高中政治教师也要保证政治课堂能够面向所有的学生,促进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他们的学习、生活质量都能够得到优化。
在政治教学中,笔者并不会根据学生的成绩来片面评判高中生的一切。就比如在“新时代的劳动者”一课中,笔者便利用学生熟知的马云、乔布斯等人的成功创业事迹导入本课,告诉学生现在能够获得成功的人士都是创新型人才,他们必须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与创新能力才能够增加获取成功的可能性,以学习来获得成功的机会,以创新来增加成功的胜算。在本节政治课上关于“劳动的意义”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中,有一个学困生说道:“劳动能够带给人们成就感与满足感,这应该比金钱更加重要。”面对这个学生的见解,笔者十分意外,因为大多数高中生会从收入、生活的角度出发,而这个学生的见解却十分独到。于是,笔者鼓励他扩充自己的论点,肯定了他的说法。
三、开发学生智慧
现在的国际竞争主要是各个国家的人才竞争,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竞争。但是,在多项国际教育研究调查中,我国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都处于落后地位,为了改变这个问题,教师必须要开发学生智慧,鼓励学生质疑,不断锻炼与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每个高中生都能在未来的学习与成长中成为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人才,為我国的科技建设培养优秀的储备力量。
在“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一课中,笔者要求高中生收集现代就业创业形势、国家对就业创业的政策以及部分企业家成功创业、就业成功人士等背景资料,要求学生从这些资料中分析一个人要想成功就业、创业,所应具备的品质有哪些。在本轮探究活动中,笔者并没有完全按照教材的设置来引导学生得出关于就业创业品质的结论,而是鼓励高中生发散思维,结合他们知道的成功人士的实例来进行分析,放飞学生的思想,启迪学生的智慧。就比如有一个学生说道:“我认为要想成功就业、创业,首先就要保证这个人对这份工作有足够的热爱之情,因为一个人在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很多,没有热爱,很难坚持。”
总而言之,人文思想是新课改在重新定位教育本质与目的之时所提出的一个教学思想,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渗透人文思想,可以促使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以积极的情感驱动来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动力,使其自觉探究政治知识与技能,进而有效优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家.浅谈人文精神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15(27):56.
[2]张玉.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编辑 郭小琴
新课程·教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