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丽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241)
论同情心在青少年道德情感培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
刘 丽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241)
同情心是指个人对他人不幸的遭遇及处境产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培育青少年的同情心有利于增强他们的仁爱之心、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当前我国道德情感教育存在教育目标功利化、教育内容不科学、教育方法不健全的问题,而同情心的培育无疑是解决当前道德情感教育缺失的一剂良药。因此,道德情感培育需要重视人文艺术课程的开展、创新道德情感培育的方式、优化道德情感教育的环境,以期提高青少年道德情感教育的效果,促进青少年的全面成长成才。
同情心; 青少年; 道德情感培育; 价值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道德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道德教育不仅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授,更需要让学生产生道德情感的共鸣。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实现巨大增长的同时,人们精神的缺失越来越严重。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道德状况决定着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我国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呈现出功利化、实用化的特点,单方面注重升学率和就业率,而忽视了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进而阻碍了青少年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全面发展。近年来频频出现人们丧失社会公德、道德冷漠的事件,我们不得不在这些事件背后进行深刻反思,长期以来我们是否忽视了道德情感的培育?当下我们应该如何培育?而同情心的培育无疑是解决当前道德情感教育缺失的一剂良药。通过同情心的培育唤醒青少年道德情感的认知,进而产生情感共鸣,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道德能力,进而作出公正的道德选择,最终使社会充满温情。而当前学术界,关于同情心与青少年道德教育相结合的研究较少,通过挖掘同情心对青少年道德情感培育的价值,进而分析如何通过同情心进行道德情感的培育,以此丰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
对于“同情”这一概念,西方和中国的思想家进行了不同的阐述。比如,休谟把心理学的方法引入伦理学中,他认为,同情既是一种先天的心理机制,是“情感生气勃勃的原因”,同时又是一种道德情感,一种与他人的“同胞感”或者说是“人性”[1]11。而亚当·斯密提出了情感共鸣论,他认为同情是人先天所具有的情感,不仅指对他人不幸遭遇的怜悯,而且还“泛指我们人与人之间对各种激情的同感”[2]7。而卢梭认为同情是建立在自爱基础上的怜悯心,因此,卢梭的同情论主要是指对他人痛苦产生的情感,不包括对他人幸福所产生的同感。而叔本华在前人学说的基础上,认为同情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是伦理学的核心,这也标志着同情伦理学的形成。舍勒认为,同情是“对另一个人的体验和行为作出感情上的反应”[3]278,包括同乐同悲。在中国关于同情的说法也早已有之,孟子性善论中就强调,人都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就是指对他人遭遇不幸所产生的同情。明代王阳明对同情又作了发展,认为同情不仅包括对同类的怵惕之心,还包括对鸟兽、草木甚至无生命瓦石的不忍与顾惜之心。综合中西方思想家对同情的阐述,同情的含义主要有两个维度:第一,从过程角度,同情是理解他人想法、意图、情感的一个过程。第二,从结果角度,同情是对他人遭遇及不幸的一种同感。
基于中西方思想家的研究,我国当前学术界对同情的含义有不同的观点。但综合来看,同情可以定义为,个人建立在对他人平等、理解基础上的一种情感共鸣,更偏重于对他人遭遇和不幸产生的关怀、理解的情感反应。在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尤其要注重同情心的培养。
道德情感是指人对于道德情况是否符合自身道德要求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道德认知转向道德行为的重要条件。道德教育不仅仅要实现道德的认知,更需要道德情感的内化。而通过提升青少年同情心,有利于培育他们的仁爱之心、社会的责任感、爱国情感,使道德情感培育效果提升,有利于青少年作出公正的道德判断、正确的道德选择,进而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有利于培养青少年仁爱之心
同情心是道德情感的重要内容,是一种针对他者的情感向度。青少年具有了同情能力有利于培养其对他人的仁爱之心,进而愿意为他人提供关心和帮助,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同情能力有利于培养青少年仁爱之心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论证。
1.同情心是良心的重要成分,有利于青少年进行道德自省。明代王阳明就认为,万物共同的心就是“仁”,只要人人有这种不忍“仁”之心,那么人的美好的德性就会显现出来,而这种“仁”与孟子的恻隐之心一脉相承[4]155。孟子认为,这种恻隐之心就是同情心,是良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心就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5]67,它作为个人道德自我反省的手段,有利于个人自觉遵循社会准则,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孟子强调,良心有四方面的构成因素,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而恻隐之心就是对他人的苦痛产生切肤之痛的同感,这种同感就是同情心。同情心作为良心的一部分,与良心其它构成成分又有着联动的关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因为仅仅有了同情心,如果缺乏羞耻之心,那么也难以实现道德自省;没有了是非之心,也就没有基本的判断善恶的标准,难以有正确的道德判断;没有了辞让之心,就不会形成对他人的关爱。正是有了这三部分的补充,使得同情心能够实现道德自省,进而为培养青少年仁爱之心提供条件。
2.同情心为个人“自爱”转化为“爱人”提供了条件。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人天生是爱自己的,而这种自我之爱可以让人变得非常自私,也可以成为爱他人的基础,同情心就为“自爱”到“爱人”提供了可能。同情通过感受他人的痛苦,假设自己处于那样的情境是什么样的感受,而这种感受让自己产生怜悯之心,进而促使自己去关爱他人。因此,卢梭认为,同情心保护了个人的自爱之心,同时又通过感受他人的痛苦和审视自身的不足,抑制了个人欲望的膨胀,并在这种情感中找到对他人的关心与依恋。因此,他认为同情是一种“幸福”的感情,我们通过对他人的关心获得了自身的满足。因此,同情心对当代我国青少年的道德养成也至关重要,通过培育青少年的同情心,使他们能够并且自愿去理解他人的处境,愿意为他人分担痛苦,最终能够用仁爱之心关爱他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品格的养成,也有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人际交往。
(二)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
1.同情可以使个人对他人的关心升华为对社会的关爱。基于同情对象的划分,我们可以认为同情可以分为个体同情和社会同情,个体同情就是针对他人个体的一种同情感,而社会同情就是针对社会某群体的遭遇产生的情感共鸣。一个人的社会同情是以对他人同情为基础,当对他人的同情上升为社会同情的时候,就会形成社会责任感。而这种社会责任感就是社会合格公民的必要条件。比如,在汶川大地震中,许许多多青少年在看到地震中人们失去亲人时也感受到痛苦,看到地震中一些伟大的父母用生命守护自己的孩子,看到伟大的教师们用生命保护自己的学生不受伤害时,无不为之动容。于是,许许多多青少年志愿加入到抗震救灾的志愿者中,自愿为灾区出力,自愿捐出自己的生活费、物资来拯救灾区的人们,这就是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2.同情有利于个人社会正义感的形成,从而转化为社会责任感。同情有利于引导人们克服个人私心,可以使人作出公正的道德判断,进而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形成社会正义感。亚当·斯密认为,正义本来是靠理性和权威来贯彻的,但是同情心可以使人站在公正的立场,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对那些不公正的行为产生愤恨的情绪,认为作出不公正行为的人理应受到惩罚。正如他所说,“当我力图审查自己行为时……我仿佛把自己划分成两个我,第一个我是旁观者,第二个我是行为者。第一个我是法官,第二个我是被审判的人。”[2]137个人正是在这种公正的道德判断基础之上,才会愿意规范自身的行为,为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秩序作出努力。对于当前我国青少年来讲仍然如此,培育青少年同情心,提升其同情能力,对于社会不公正现象敢于挺身而出,愿意为了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因此,同情心有利于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三)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感
爱国情感就是对祖国和人民热爱的感情,包括对国家领土、主权、政权、人民的热爱等。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情心有利于个人形成强烈的同胞感和国家意识。国家是主权、人口、政权、疆土等因素的统一,青少年具备了同情能力,就容易将与自己有着同样文化背景的人联系起来,形成所谓的“同胞感”。 基于这种“同胞感”,他们会对整个国家的人们产生一种热爱的情感,愿意为同胞的幸福而努力奋斗。同时,也会因为同胞的不幸而感到痛苦,为了排除这种痛苦,个人愿意为之而努力。基于我们对同胞的热爱,使个人对国家的领土、主权等产生保护意识,因为主权、领土等被侵犯意味着我们国家和人民将受到欺凌。正是这样,当中华民族处于危难关头时,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愿意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涌现出像五四运动时期许许多多的杰出英雄。当国家面临自然灾害时,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愿意加入到救灾的队伍中。这种对祖国的热爱,就是基于每个个体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同情心。因此,通过同情心的培养,有利于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感的养成。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道德观、价值观养成的最佳时期,应该加强道德情感教育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当前青少年道德情感培育呈现出教育目标功利化、教育内容不科学、教育方法不健全的特点,使得青少年道德教育效果大大减弱,社会上道德失范问题屡屡发生。
(一)教育目标功利化
不可否认,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与完善,我国经济实现了巨大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然而,人们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富裕,一切行为和现象都以最后达到的经济效益或者是否实用作为评价标准,这种社会风气也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情感教育。虽然他们努力教育青少年提升专业知识,却最终是为了职业上的发展,为了赚取名利。在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环境下,道德情感教育便没了自身立足之地,高尚的道德演说变成了荒唐可笑的行为。而在我国,道德情感教育目标功利化也广泛存在着。
首先,从学校来看,部分学校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实现成绩的提高,最终实现升学率或者就业率。忽视了学生真正道德品格的养成,忽视了学生自身发展的身心特点,忽视了人文教育在青少年道德情感养成中的重要作用。在一些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或者心理课等课程常常被语文、数学、英语所占用;在高校,思想理论课常常被认为是道德的说教。因此,道德情感教育常常被作为一种临时补救的课程。比如,当某些学校有学生抢劫、杀人时,当出现引起社会关注的恶劣行为时,才会临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其次,从家庭来看,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及评价也呈现出功利化的特点。当前,许许多多家长忙于自己的事业,忽视孩子真正道德品行的养成,当闲暇时首先关注的是孩子考了多少分。当孩子亲戚或者家长间互相交谈时,常常是以成绩作为最终的评价标准。正是由于父母家庭对孩子功利化的评价,使得孩子在成长中不在乎自己的道德养成,道德情感教育的效果不容乐观。
(二)教育内容不科学
青少年道德情感教育是为了培育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道德情感教育内容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道德情感教育的效果。当前,我国青少年道德情感教育内容不科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育内容理论化。一些中小学课本,在讲述道德养成的时候,用过分理论化的术语,没有结合中小学生的智力水平以及身心发展水平,使他们无法真正实现情感的认同。大学课程的教材中,主要侧重于哲学、法律、历史知识的传授,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宣传,知识面过于宽泛宏大,没有具体化、细致化,甚至有些内容与中学课本有所重复。
第二,教育内容空泛化。比如,针对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最迫切的需求,我们应该针对比较现实的、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合理引导,在人生重要的阶段应该如何进行价值选择,进而来培育学生对他人友好的品格和社会责任感,来实现教育最终的目标。而现实中,一些教师在讲人生理想时,就根据课本教导要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共产主义理想,这样学生难以实现情感认同。
第三,教育内容矛盾化。当前,时代的变化很快,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那么课程教育的内容也应该有针对性地作出调整,以适应新时期的变化。当前,部分学校的教育没有实现内容的创新,部分教师由于几十年从事同样的工作,一套理论讲到底,教育内容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这与当前青少年实际的情感需求相矛盾,不能起到道德教育,规范行为的作用,甚至出现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
(三)教育方法不健全
纵然当前一系列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作出了规定,要注重学生的参与、讨论,以学生为主体,使得学校教育有了一些改善。但总体来讲,由于课程任务繁重等原因,教育方法的创新流于形式。一是教育方法单一化。虽然现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社会调查广泛进行,但是仍然偏重于知识的单方面灌输。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判断的能力弱化,没有充分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的知、情、意难以统一起来。二是教育方法模式化。模式化就是用一套相对统一的标准评价学生,大学生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状态不一样,教学模式应该也有所侧重,应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做到“润物细无声”,实现学生真正的情感认同。而当前的教育中,仍然注重知识的掌握,通过考核测评的方式来进行效果评价,学生必须死记硬背才可通过考核,这也降低了道德情感教育的效果。而这些现象也说明了当前我国青少年道德情感教育状况不容乐观,教育方法的不健全会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甚至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影响。比如,部分学生一听到思想政治教育就觉得是“教化”“洗脑”,这给整个社会道德情感教育的实施带来了负面影响。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同情心对年轻人道德情感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同情心实现青少年道德情感培育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 重视文学和艺术课程
正如努斯鲍姆所说,“培养同情心,这是现代民主教育理念的关键部分……这种教育,大多必须在家庭中进行,但是学校或者学院和综合性的大学也起着重要作用。各级教育机构如果想很好地发挥这种作用,就必须让人文学科和艺术教育课程成为核心内容。”[6]106对于此,首先要重视文学课程的设置。文学描述手法的独特性使青少年能够产生丰富的想象力,产生情感共鸣。努斯鲍姆认为,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同情心和对事物的感受能力,给予他们想象的空间,使他们不仅仅为自己考虑,还要感受别人的处境。因此,人文学科在课程的设置中应该适当加大比重,更加注重人文教育的实效性,而不仅仅安排一些专业技能性的课程。其次要注重艺术类学科的教育。艺术教育让青少年在美的感受中实现道德情感的陶冶,唤发青少年的道德情感。艺术有多样的表现形式,如美术、音乐、舞蹈等,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艺术欣赏或者体验,在学科课程设置中注重艺术学科的教育,有利于青少年想象主人公的境遇,实现情感升华,进而将道德准则内化为自身的情感价值观。因此,通过文学艺术来培养青少年感受生命之美、自然之美,培养青少年同情心,进而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感。
(二)创新道德情感教育的方法
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道德说教的方法,采用单向灌输的形式让青少年被动地接受。要提高道德情感教育的效果,就必须改变以往的教育方法。努斯鲍姆给我们提供了道德情感教育中方法的创新。她认为,角色扮演和道德叙事能激发青年的道德想象力进而培育同情心。角色扮演就是通过扮演其他人的角色,以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体察他人的情感,进而培育同情心。如《变形记》就是城市家庭孩子通过体验农村家庭孩子的生活,感受生活来之不易,改变以前不良的行为习惯。米德认为,没有角色的互换,同情心根本不可能形成。因此,在青少年道德情感教育中,教育者应该科学设置角色情景,适当设置两难的道德情境,培育青少年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最终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道德叙述就是通过讲述道德故事来教育青少年的一种方法。道德故事更贴近青少年的实际偏好,代替传统的说教形式,使他们乐于接受,进而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教育者在讲述道德故事时要选取贴近青少年生活实际的内容,以贴近青少年实际的话语风格,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激发青少年的道德认知与情感。
(三)优化道德情感培育的环境
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培育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环境的优化。一是家庭环境的优化。家庭中父母长辈对孩子道德情感的形成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因此,家长首先应该为孩子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言行中体现对他人的关怀,对社会正义的追求。正如努斯鲍姆所讲,“良好成年人的规范,会大大影响年轻人的成长过程。”其次,家长在遇到孩子出现道德问题时,应该友好地与孩子沟通,通过沟通让孩子换位思考,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可以挖掘身边的素材,对孩子进行道德叙事引导,培养孩子形成健康的道德观。二是学校环境的优化。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多开展一些实地调查走访的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他人的生活状态及处境。适当开设一些人文艺术类的课程,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在感受美中实现自我完善。三是社会环境的优化。当前青少年是新媒体的主要使用群体,因此,应该净化网络环境,多传播正能量的内容,过滤掉色情等影响青少年道德观念的内容。同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社会公平正义,弘扬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使青少年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优化,培育青少年道德情感,最终实现个人、家庭、社会的良性互动。
[1] [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M].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 蒋自强,钦北愚,等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3] 刘小枫.舍勒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9.
[4] 姚新中.儒教与基督教——仁与爱的比较研究[M].赵艳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 曾刊新.道德与心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
[6] [美]玛莎·努斯鲍姆.告别功利:人文教育忧思录[M].肖聿,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编辑:王 玮
2016-12-20
刘 丽(1993—),女,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