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晓光,齐晓明
(1.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7;2.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马克思主义的“123”与“345”
——对“什么是历史”的两点认识
郝晓光1,齐晓明2
(1.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7;2.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在研究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同时,提出马克思主义的“123”与“345”这两个概念;而这两个概念的成立,又离不开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和对“什么是历史”的两点认识,即历史是历史本身,历史是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的“123”明确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任务”、“两大发现”和“三个来源”,而马克思主义的“345”则明确了继承、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性质”、“四个离不开”和最终形成“资本论第五卷”。
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唯物史观
异化概念曾经在我国的理论界引起广泛关注,但经过一段时期的探讨之后,却没有得到具有深刻哲学意义的理论成果。实际上,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异化”被解释成为“类本质异化”,根据费尔巴哈的观点,马克思把消除“类本质异化”的希望寄托在“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在于“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1](p120)然而,到了马克思写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时候,他离开了费尔巴哈的“类本质异化”概念:“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2](p5)马克思在他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仍然试图把“社会的人”和“人的人”联系起来。马克思认为,克服了“类本质异化”的人,既是“社会的人”,又是“随我自己的心愿”[2](p37)的人。然而,到了写《共产党宣言》的时候,马克思彻底放弃了费尔巴哈的“类本质异化”的观点,并把这种观点称为:“关于实现人的本质的无谓思辨”。[3](p298)可见,马克思关于人性范畴的论述一开始走的是一条“人的异化—人性复归”的思路,也就是说,他认为资本主义导致“人的异化”、而共产主义则使得“人性复归”(也就是所谓“实现人的本质”)。然而,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性范畴”当成是“人的异化—人性复归”是十分幼稚的,“人的异化—人性复归”这种简单的模式根本无法描述错综复S的社会发展过程,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所以,马克思后来彻底抛弃“关于实现人的本质的无谓思辨”、创建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毫不奇怪了。
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类本质异化”中走了出来,而卢卡奇则把“人的物化”自觉地与《资本论》联系起来。他在《物化和无产阶级的意识》中写道:“工人的劳动力跟他的人格分裂,劳动力变成了物品”。[4](p296)“这种人的机能转变为商品,彻底揭示了商品关系的这种社会已经非人化的和正在非人化的功能”。[4](p287)卢卡奇的观点是,劳动力的商品化违反人性。然而,卢卡奇没有认识到的是,“人的机能转变为商品”并不等同于“劳动力变为物品”。这就是说,“商品化”并不是“物化”。“商品”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概念,而“物化”是卢卡奇提出的一种过渡概念(最后连他自己也放弃了这个概念)。另外,“人的机能转变为商品”并不等同于“人本身转变为商品”;这就是说,“劳动力的商品化”并不等同于“人的商品化”。卢卡奇先是把“劳动力”和“人”等同起来,然后又把“商品化”和“物化”等同起来,因而,他最终就把“人的物化违反人性”认识为“劳动力的商品化违反人性”了。虽然,卢卡奇认识到了“人的异化等同于劳动力的商品化”,为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性范畴”迈出重要一步,但由于他没有摆脱“人的异化—人性复归”的思路,所以最终没能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性范畴”,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性范畴”历史使命落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肩上。
“物质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列宁指出:“一般唯物主义认为客观真实的存在(物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感觉、经验等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不依赖于人类的社会意识”。[5](p332)这段话把历史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区别了开来,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不是“一般唯物主义”的“客观物质存在”,而是人类社会中的“社会物质存在”。我们不禁要问,这种“客观物质存在”和“社会物质存在”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为什么这种区别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所在呢?解释这个问题、或者说最终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我们要确立的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物性范畴”——“商品”。
把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物性范畴”这个“社会存在”明明白白地确定为“商品”,究竟有哪些文本考证呢?请看以下四种概念:
1.“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物是社会存在,历史唯物主义之物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6](p176)
2.列宁:“开始是最简单的、普通的、常见的、直接的存在:个别的商品(政治经济学中的存在)”。[7](p357)
3.卢卡奇:“社会存在”是一种“具有价值特征的存在和意识的统一体”。[8]
4.葛兰西:“不可以把物质作为它本身来考察,而必须作为社会地、历史地为生产组织起来的东西来考察”。[9]
只要仔细分析以上四种概念就不难发现,这四种概念虽然有微小不同,但都明明确确地指向了一种概念,那就是“商品”。于是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四种概念的指向都非常明确,但却没有明确得到“商品”这个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物性范畴”呢?难道列宁和卢卡奇这两个哲学巨人的认识水平没有达到我们的认识水平吗?当然不是!列宁和卢卡奇没有将“商品”确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性范畴”,并不是因为这两位哲学巨人的认识水平有局限,而是受那个时代社会生产水平所局限。哲学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哲学应该是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水平在最近的数十年中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种发展在列宁和卢卡奇所处的那个时代是无法预测和无法想象的。
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的初级阶段,“商品”和“物品”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商品”是拿来“交换”的,而“物品”是拿来“使用”的。然而,在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的高级阶段,“商品”和“物品”已经融为一体、“交换”和“使用”已经融为一体。甚至,“物品”的范围正在不断缩小、而“商品”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在现代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似乎什么都是“商品”,已经很难找到不带“商品”痕迹的纯粹的“物品”了。
虽然列宁和卢卡奇没有将“商品”明确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但正是这两位哲学巨人的“概念指向”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使得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扬弃了传统的“物质本体论”,将“商品”确立为“物性范畴”。[10]
那么“商品”到底是个经济学概念还是个哲学概念?是一个具有哲学意义的经济学概念、还是一个具有经济学意义的哲学概念?这样讨论问题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卢卡奇和马克思是如何认识“商品”的吧:
“没有一个问题不能最终追溯到商品问题,也没有一种解答不能在解答商品结构之谜中发现……孤立地考察商品的问题,或仅仅把它视为经济的核心问题,都是不能允许的,而必须把它视为囊括一切方面的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核心的、结构的问题”。[4](p276)卢卡奇的这段论述已经将“商品”彻底脱离了经济学,而将其上升到社会的核心问题和社会的结构问题。商品“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是“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11](p88)马克思对“商品”的这种描述散发着迷人的哲学气息。从上述这两个角度来认识和理解,“商品”根本就不是什么“经济学概念”,而是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物性范畴”。[12][13][14]
近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不断质疑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提出了“实践本体论”、“劳动本体论”、“生存本体论”和“社会本体论”等研究线索。[15][16]俞吾金教授提出,应该扬弃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本体论、建立“实践—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17]试图扬弃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本体论”的种种观点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基本初衷,那就是想把“人”这个社会的基本因素纳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中。其实,把“人”放到“物”的里面去,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近百年来孜孜不倦所作的努力,列宁的“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都是如此。
然而,试图把“人”纳入“物”的做法在哲学上是行不通的,“物性范畴”与“人性范畴”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哲学范畴,谁也无法取代谁、谁也无法包容谁。物就是物,人就是人,不能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但是,将二者割裂开来的做法在哲学上也是不能容忍的。那么,该如何建立“人”与“物”既不能融合、又不能割裂的哲学关系呢?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是如何完成这一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哲学任务的呢?解决这个终极哲学难题的关键,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才能找到,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123”。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123”呢?
“3”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古典政治学),“2”就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这“3”和“2”是众所周知的,那么这“1”又是什么呢?
马克思曾经说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2](p20)这就是“1”,是破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多年来没能建立“人性范畴”难题的关键。马克思这句话的意思当然不是否认其他学科的存在,而是明确自己哲学的研究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社会发展规律。
说到“马克思主义的123”(一个任务、两大发现、三个来源),这“2”和“3”是众所周知的,而“1”则是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的。作者认为,相比“2”和“3”来说,这“1”是最重要的。正是这个“1”,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人性范畴”是“分工与分配”这个人的“社会属性”、而不是“食色性也”等“人的自然属性”。
难道马克思主义理论只研究“人的社会属性”、不研究“人的自然属性”吗?学术界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由于自然属性只是人的自然前提,而不是人的本质属性,而且人的自然属性也不能不受其社会属性制约,不同于其他动物的自然属性,人学从其根本性质来说仍然是一门社会科学,而不是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18](5p)但另一种观点却认为:“必须科学地综合地研究人,必须加强这样或那样研究人的各门科学的代表人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不仅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教育学等),而且也包括自然科学——医学、心理生理学、遗传学”。[19](p18)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的问题上不是自然科学,不专门研究人的“自然属性”。同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物”的问题上也不是自然科学,不专门研究物的“自然属性”。不属于物的自然属性,那就是物的社会属性,而这种物的社会属性的载体又是什么呢?那就是“商品”。当然,马克思主义不研究“物品”而研究“商品”,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唯一的研究对象“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也就是说,是由马克思主义的“123”决定的。然而,如果不专门研究物的自然属性,这是否会伤害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意义呢?当然不会!因为,只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物的“自然属性”很重要,但那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而是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和化学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门研究的是物的“社会属性”、是“商品”。
不难看出,作为“物性范畴”的“商品”不能离开作为“人性范畴”的“分工与分配”,反之,作为“人性范畴”的“分工与分配”也不能离开作为“物性范畴”的“商品”;剩余价值哲学的“物性范畴”和“人性范畴”是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体”,这两个哲学范畴是剩余价值哲学范畴体系中的“基本范畴”。[20]
如果说剩余价值哲学是剩余价值学说的继承与发展,那么剩余价值哲学的历史观,则应该而且必须是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也就是说,是马克思主义的“123”;所以,必须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来发展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将阶级斗争认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剩余价值哲学唯物史观”作为继承和发展的唯物史观,则将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认识为共同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阶级斗争相对应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二生矛盾”);按照剩余价值哲学的观点,与生产斗争相对应的是分工与分配的矛盾(“二分矛盾”)。那么,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是谁在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呢?或者说,“二生矛盾”和“二分矛盾”谁是更有决定性作用的社会基本矛盾呢?如果钻进这个思辨哲学的死胡同,就很容易陷进形而上学的泥潭里拔不出来。阶级斗争所对应的是社会发展的质变矛盾,生产斗争对应的是社会发展的量变矛盾;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量变矛盾和质变矛盾并不存在哲学逻辑上的从属关系,量变矛盾与质变矛盾共同推动社会发展,不存在从属关系和主次关系。量变矛盾与质变矛盾是一种互补关系,此消彼长。在社会发展的这个阶段,量变矛盾可能起主要作用;而在社会发展的那个阶段,质变矛盾可能起主要作用。应该说“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共同推动社会发展,而不应说“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分别推动社会发展;应该说“二生矛盾”和“二分矛盾”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而不应说“二生矛盾”决定“二分矛盾”、也不应说“二分矛盾”决定“二生矛盾”。[21]
在以上观点的支撑下,就不难得到“剩余价值哲学唯物史观”对“什么是历史”的“两点认识”:
1.历史是“历史本身”而不是“历史的推论”。
2.历史是“自己的历史”而不是“别人的历史”。
首先,“两点认识”确定了历史的“唯一性”。因为,“历史本身”只有一个,而“历史的推论”可以有许多;“自己的历史”只有一个,而“别人的历史”可以有许多。其次,“两点认识”确定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因为,只有唯一的历史才有完整的逻辑;只有自己的历史才有事实的逻辑。
由马克思主义的“123”和以上“剩余价值哲学唯物史观”对“什么是历史”的“两点认识”,就不难得到马克思主义的“345”:“三个性质”、“四个离不开”和“资本论第五卷”。
经过近百年来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本身”的一部分;因此,继承、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选择;这种必然选择是由“三个性质”决定的,即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性质决定的、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同时也是由唯物史观这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性质决定的。
《资本论》第一卷于1867年出版后,第二、三卷未能及时出版,马克思就逝世了。恩格斯整理出《资本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并分别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恩格斯在世时,曾打算整理出版《资本论》第四卷,可惜他未能实现这个愿望。后来,由考茨基整理“剩余价值学说史”于1904年、1905年、1910年分三册出版;现在已作为《资本论》第四卷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从四卷《资本论》的结构上不难看出,剩余价值学说在建立系统和完整的哲学逻辑方面并没有进行专门的论述,所以,有许多观点曾认为《资本论》是一部“经济学”著作而没有明确的哲学意义。然而,研究《资本论》的哲学意义在最近几年里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所以,从文本结构上说,四卷《资本论》仍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完全有可能以哲学逻辑为内容形成《资本论》的第五卷:剩余价值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性范畴和人的基本矛盾的确立,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奠定了强大基石、开辟了广阔前景。从来没有一种哲学能够同时确立“物性范畴”和“人性范畴”,只有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做到了;也从来没有一种哲学能够同时确立“社会基本矛盾”和“人的基本矛盾”,也只有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做到了。不仅做到了,而且,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物性范畴”和“人性范畴”是高度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社会基本矛盾”和“人的基本矛盾”也是高度统一的,如此优美的哲学本体论构架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自1986年《对所谓“马克思主义普遍价值概念定义”的否证》在《中国社会科学》的《未定稿》上发表,到2011年《从否证到创新——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初探》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再到2016年共5期“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研究专题”的刊出,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研究与建立走过了整整30年,而目前距《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则过了整整150年。
由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艰苦工作,《资本论》这部鸿篇巨作的“后来者”正在向我们缓缓走来。《资本论》的前三卷为政治经济学,第四卷为史学,唯独还缺第五卷——哲学,让我们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不懈努力吧!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卢卡奇.物化和无产阶级的意识[A].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5]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刘远传.社会本体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7]列宁.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8]陈学明.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J].湖北社会科学,1989,(7).
[9]李惠斌.葛兰西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理解[N].光明日报,1989-07-17.
[10]郝晓光.论商品价值与劳动力价值的关系[J].湖北社会科学,1989,(9).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2]郝晓光.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体系的本体论特征——从两大难题的破解到两个统一的建立[J].河北学刊,2008,(6).
[13]郝晓光,孙亮.剩余价值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基本原理[J].湖北社会科学,2010,(8).
[14]郝晓光,郝孚逸.从否证到创新——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初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5]赵剑英,俞吾金.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6]孙麾.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2,(5).
[17]俞吾金.马克思对物质本体论的扬弃[J].哲学研究,2008,(3).
[18]黄楠森,等.人学辞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
[19]弗罗洛夫.人的前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0]郝晓光.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基本范畴——试论人性范畴与物性范畴的哲学关系[A].王宗礼.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第二辑)[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1]郝晓光.构建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15,(5).
责任编辑 张晓予
B0-0
A
1003-8477(2017)05-0024-05
克罗奇的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就不难理解“历史是历史本身”和“历史是自己的历史”这两个“剩余价值哲学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也就不难得到继承、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四个离不开”,即中国离不开共产党、共产党离不开马克思、马克思离不开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离不开剩余价值哲学。
郝晓光(1958—),男,理学博士、博士后,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齐晓明(1971—),女,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黑龙江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