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彤彤
(武汉东湖学院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郑彤彤
(武汉东湖学院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基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通过产、学、研三方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为自组织理论,开放式创新理论,组织学习理论以及创新问题解决理论。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新思路,也是提高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国家创新系统完善的关键。
产学研;协同创新;技术转让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系统论、协同论、开放式创新等一系列先进科学理念的提出,产学研合作成为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国家。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美国的“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I/UCRC)。近年来,尽管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科技水平的落后和产业结构的失衡仍然是阻碍我国经济地位提高的瓶颈。为此,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产学研合作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积极探索。然而,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和实践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第一,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缺乏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导致产学研协同创新概念模糊;第二,产、学、研各方互动不足、合作深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组织沟通和协调机制,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流动性和知识吸收能力不高,导致产学研合作的协同效应不能完全发挥;第三,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制度环境不够健全,不能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有效的政策、法规支持;第四,对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评价缺乏系统完善的评价体系,不能为产学研合作的提出有效的反馈和改进。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进行界定,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概念框架,提出有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和操作便利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对当前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进行进一步延伸,也为现阶段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参考。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源于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以及创新网络和集群创新等理论,这些理论关注制度、环境和网络等层面的研究。未来企业的盈利能力取决于企业从外部获取创新资源并将其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能力,也即获取知识、利用知识、实现知识增值的能力,[1](p272)大学除了教学和研究之外还有第三个使命,就是产学合作。此外,基于协同论和系统论的思想,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助于各创新主体间的相互协调与合作,有助于发挥集体行为的联合作用,从而产生1+1>2的协同效应;[2](p165-174)根据自组织理论,产学研合作组织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主体间的创新行为是一个多主体协同创新的演进过程。[3](p140-142)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为了集聚创新资源、获得技术人才、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获取先进的研究成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则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获得企业对其研发活动的支持,促进研究的深化和研究成果转化。[4](p1206-1210)因此,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种跨越组织界限的三方合作创新方式,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和学研方的组织创新优势,为技术创新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基于此,本研究认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基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通过产、学、研三方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以实现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达到创新优势互补、激励群体创造力的目的,从而开发出具有高度创新性和市场导向的产品与技术。
从微观层面上来看,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产、学、研三方在知识、信息、组织、管理等创新要素上的协同,其实现取决于三方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从宏观层面来看,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个国家或者区域通过整合科技要素发挥国家或区域创新的整体效应,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方式。
第一,产学研协同创新遵循以下创新流程:趋势分析和目标定位、创新构思和问题解决方案提出、原始创新的协同评价与改进、创新方案协同设计、技术方案评价与决策,最后得到产品或技术创新方案。在趋势分析和目标定位阶段,企业是主要的市场信息提供方;根据企业提供的市场前沿信息,产、学、研三方共同设立创新目标。创新构思和问题解决方案主要由大学和科研院所承担,企业为相关研究提供资金支持。原始创新的协同评价和改进同样由三方根据以往的合作经历共同完成。在创新方案协同设计阶段,大学和科研院所提供产品原型设计,企业再对该设计提出修改,得到最终的创新方案。在技术方案评价和决策阶段,三方共同对技术方案进行评价,通过群体决策得到可行的产品或技术创新方案。
其次,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企业、大学和科研单位三方形成优势互补的协同创新体,企业为协同创新提供相应的市场信息和资金支持,大学为协同创新提供人才和知识,科研院所则提供协同创新所需的专业技术。通过三方的沟通和交流,企业获得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大学和科研院所方面能够获得用户需求信息,从而使得创新成果更符合市场需要。
第三,在产学研合作中,由于企业、大学和科研单位在能力、资源和定位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使得合作各方在协同创新中产生文化、目标、理念等冲突(例如企业以盈利为战略导向,而大学和科研院所则倾向于科研和技术开发)。为了确保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顺利和高效进行,战略协同是必须要实现的一个基础。组织协同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组织保障。由于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都有其自身独立的组织设计,为了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高效进行,必须建立一个新的、跨越组织界限的柔性化组织来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进行统一管理,也就是要实现组织协同。组织协同涉及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具体的组织安排、管理和协调,包括沟通与协调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资源共享和成果分配机制等等。知识协同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核心,主要指知识在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转移、吸收、消化、共享、整合、利用和再创造,也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包括组织间的知识学习和内化、知识的共享与交互以及知识创造。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知识协同,即通过促进知识在企业内外部的流动发挥知识的溢出效应。[5](p5-8)
第一,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是一种系统理论,研究系统如何从无序和低级走向有序和高级。根据自组织理论,产学研合作联盟是一个复S的自组织系统,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个系统通过不断学习、演化而逐渐走向有序和高级的过程。
第二,开放式创新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仅依靠内部创新资源是不够的。开放式创新理论认为企业边界具有模糊性,企业的创新思想不仅来源于企业内部,也可以源于企业外部,即企业内外的创新思想在研究与开发过程在通过知识扩散与人员流动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从而实现价值创造。产学研协同创新正是开放式创新的一种形式,即企业、大学和科研单位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形成战略合作关系,集成创新资源,协同创新。
第三,组织学习理论。组织学习理论研究组织构建知识体系,补充知识技能的一种方式,也是发展组织效能的一个途径。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组织学习理论不仅体现于组织内部的知识学习与智力成长,还体现于组织之间的知识转移、交流、吸收、利用和创造。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该理论用于研究产学研团队的学习行为和方式,包括组织创新与协同、团队智慧成长、组织知识转移与学习等。
第四,创新问题解决理论。创新问题解决理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TRIZ)由解决技术问题和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工具和算法组成,用于指导创新活动的进行。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创新问题解决理论用于从产品设计方法学的角度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现,包含计算机辅助设计、智能设计等技术。
通过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基础的全面性综合与总结可知,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知识在产学研组织之间的转移和扩散。因此,提出以下基于知识学习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产学研协同创新事实上是个体知识通过组织学习转化为组织知识,再通过组织间学习转化为产学研共享知识的过程。个体知识由个人动机、个性特征、认知技能和知识决定,组织知识由组织动机、组织特征、组织构成和组织过程决定,产学研共享知识由产学研合作动机、创新战略、共享模式和开放态度决定。个体知识通过个体的直觉感知、团队的解决说明和组织的归纳总结转化为制度化的组织知识;组织知识通过知识传播、融合与创造转化为产学研共享知识。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企业与学研方通过协同平台进行组织间学习和知识集成,进而实现知识再造与升级,形成产学研共享知识。产学研共享知识对反过来促进组织知识的成长与进化,进而促进个体知识的成长。
图1 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原理
图2 产学研协同创新运作模型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运作模型是开发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重要依据。因此,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工作原理,本文提出产学研协同创新运作模型,用于描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运作过程(如图2所示)。
(一)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
产、学、研各方在内部动力因素驱使和外部刺激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寻求产学研合作伙伴,进行协同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部动力因素主要是为了获得利益,利益不仅仅包括经济利益,还包括知识、人才、信息、风险的共享与分担,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和获取更好的发展条件以及市场机遇等等。外部动力因素表现为政策环境的激励。政府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外部推进者制定各种产业政策、科技政策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开展。内、外部动力因素相互作用、互相依存,共同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达到持续、稳定的合作状态。
(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协同机制。
目标协同、资源协同和行为协同是产学研协同机制运行的前提。目标协同明确产学研各方在创新过程中的职责和目的,起到引导和促进协同的作用,包括任务分配协调和运营目标一致。资源协同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各项资源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在产学研合作组织内部合理分配、顺畅流动、充分共享,从而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施,主要包括人力、信息资源和资金三个方面的资源协调。行为协同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具体实施提供指导,主要包括研发协调、交易协调和利益分配协调。因此,要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需要产学研各方在不同层面实现多要素协调,从而促进宏观协同效应的产生。
在战略层面上要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平台,主要解决战略层次的协同控制问题,主要包括:联盟组织文化与价值的融合;建立统一、明确的目标;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实行协同决策;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安全监督机构。
在策略层面上,要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做出具体的策略安排和部署。多个企业之间进行协同控制,需要建立一系列关系来协调各方关系、划分各方的权利与义务、规范各方行为等等,这就需要产学研各方之间形成系统的制度规范,主要包括:契约机制与自律机制、收益共享与风险分担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沟通与协调机制等等。这是提高产学研合作组织的协调性和快速反应性,确保三方权利和义务的组织保证。
在具体的操作层次上,需要解决采用具体的方法和手段解决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可能出现的具体问题,主要包括:信息与数据采集、存储、传输的标准化,促进使信息与数据在合作各方之间快捷、高效地传播和共享,有效衔接上下游企业形成耦合效应;搭建信息与数据实时动态交流平台,实时了解和共享各方信息;建立相应的保密制度,拓展信息共享和合作深度与广度,促进合作各方的互信互利。
(三)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模式选择。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模式选择上,产学研合作组织可以选择技术转让、联合开发和共建实体三种方式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每一种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合作方式和知识产权归属,合作各方应该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互补性原则选择不同的协同创新路径(三种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模式比较
三种方式反映了产、学、研三方不同的结合方式,其中共建实体的合作方式最为紧密有效,但是也对企业选择学研合作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产、学、研三方合作共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库、人才资源库和信息资源库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进行提供必备的资源保障。
(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评价机制。
本研究在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特点和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可以从组织兼容性、创新能力、协同能力三个方面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如图3所示)。
图3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评价体系
首先,组织兼容性。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关键在于寻找目标一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合作伙伴,整合产、学、研三方的优势资源,产生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因此,产学研组织的兼容、互补和协调是协同创新深度开展的基础。组织兼容性主要包括目标兼容性、组织兼容性、知识互补程度和资源互补程度。目标兼容性指协同创新主体目标和动机的一致性;组织兼容性是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管理效率、避免多头管理和管理混乱的有效途径;知识互补程度是合作各方在知识领域、知识结构、技术专长等方面的互补程度;资源互补程度指合作各方是否拥有互补性的资源、平台和社会网络。
其次,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直接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绩效。由于产、学、研三方不可能存在完全相容的情形,因此产学研创新组织的创新能力并不是产、学、研三方创新能力的简单加总。对于产学研组织创新能力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知识传播与扩散能力、知识转化与应用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管理与执行能力。知识传播与扩散能力指产学研组织的知识学习和成长;知识转化与应用能力是指产学研组织相互吸收知识、再创造知识和实际运用的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是指产学研合作组织在现有技术水平和市场信息条件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与执行能力是合作各方对任务的组织、执行、协调的能力。
第三,协同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典型的产学研合作形式,强调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创新和协同发展,因此产学研各方的协同能力是衡量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协调能力包括合作各方的合作意识和态度、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文化协同能力。合作意识与态度决定产学研合作组织的开放程度和资源、信息等的共享程度;沟通交流能力指合作各方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的水平,决定产学研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是否通畅,内部学习氛围是否活跃;团队合作能力指各组织的团队精神、组织观念和合作技巧等等;文化协同能力指产学研各方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新思路,也是提高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国家创新系统完善的关键。因此,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方面,政府是国家各项政策的制定者和倡导者,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为了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施,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完善和规范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坚实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资助;第二,充分发挥政府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引导作用,加强政府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规划和引导,设立产学研协同创新专项基金,优先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第三,完善金融、银行、技术交易平台等中介服务体系,搭建产学研公共信息交流平台,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信息对接、资金筹集、市场推广、产业化等全方位的帮助。
另一方面,从产学研协同创新行为主体的角度来看,可以采取以下途径思考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践:首先,组织间的信任是维系组织合作关系的重要纽带,因此产学研三方在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基础上形成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对于产学研系统创新的进行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可以通过共同成立企业的方式,形成各方共同认可的企业文化,加强各方的信任和联系。其次,从宏观的角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进行整体规划和控制,建立完善通畅的组织间沟通渠道,协调合作各方目标、资源和行为。再次,从微观的角度出发,促进产学研合作组织之间的目标、行为和资源协同,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具体的运行机制,例如激励机制、内部监督机制、成果分配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交易机制等等,明确各方权责,协调各方关系。第四,加强合作管理,建立专职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管理委员会,确保产学研三方全程参与创新过程。最后,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方式,以战略联盟的方式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
[1]Chesbrough Henry.Open Innovation: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 [M].Boston:Harvard BusinessSchool Press,2003.
[2]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30(2).
[3]张幼华,樊一阳,等.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自组织演进过程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22).
[4]陈云.产学研合作相关概念辨析及范式构建[J].科学学研究,2012,30(8).
[5]李雪婷,顾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文化冲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31(1).
责任编辑 张豫
C93
A
1003-8477(2017)05-0169-05
郑彤彤(1984—),女,武汉东湖学院讲师。
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软科学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的湖北省农业竞争模式研究”(2016ADC076);武汉东湖学院农业电子商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项目“基于顾客体验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力研究”(武东院研字【2015】11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