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福
摘 要: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为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研究,缩短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的过程。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是实现教学目标任务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点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性学习;培养策略
反思性学习具体是指利用对学习活动过程的反思展开学习。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要不断地运用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反思与构建等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一、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数学教育的本质为正确引导学生,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学。对学生的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则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针对高中数学学习,反思性学习能够让学生在回顾反思中找出新的问题与答案,激活思维,这是一个自主性学习的过程,学生能够通过主动探究,提升数学自学能力。反思性学习也是一种积极的探究行为,学生通过反思可以优化数学学习方法,完善思维,拓展思路。对于高中生而言,数学学习中的反思如同生物体吸收养分,通过对自身活动的反复概括、反省、总结,从中发现数学学习的本质,进而构建起属于自身的知识学习网络,这也是学好高中数学的根本。
二、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对策
1.强化意识,激发反思兴趣
学生的反思能力是在对自身的认知进行自我监控以及反思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而要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与反思能力。首先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教学中,教师可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维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反思兴趣,同时要多开展数学学习等相关活动,通过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一堂新课学习之前,教师布置自学任务,让学生对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总结反思。再如,在学习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生活化问题:“老师给你一杯糖水,你覺得不甜,再加糖后为什么就变甜了?你能用数学关系说明这个道理吗?”联系生活实际,能够有效引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进行反思,引导其主动探究。
2.创设反思机会,引导反思性学习
日常教学中,教师需积极向学生创设反思机会,引导学生展开反思性学习。首先,课堂教学过程中需创设有效的反思机会。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反思与探索,进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如针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可向学生提问:研究对象是什么?x值与y值怎样对应?x与y之间为何种关系?通过此类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反思,深化初中阶段函数概念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总结。其次,在解题中也应当训练学生反思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解完一道题目时,引导学生“一题多解”,让学生摆脱固定思维,从不同角度去研究,找出新的解题思路。如下例所示,如果(z-x)2-4(x-y)(y-z)=0,求证:x、y、z成等差数列。此道题目有多种解法,通常学生会直接展开已知条件寻找转换,整理出x-y=y-z,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反思,探索更多的思路。例如,利用换元的技巧,引入辅助方程的方法等,给予其更多的思维启发,开拓解题思路,能够融会贯通。此外,在作业评析教学中也有必要训练学生的反思习惯,通常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往往只通过对错简单评价,要进一步体现作业批改的效果,教师可让学生在作业批改之后自主总结对的经验以及错误的教训,同时在班级上讨论,并引导学生解决存在的难题。
3.重视阶段反思总结
日常教学中,教师需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反思与总结。首先需要求学生在每天课后展开反思小节,对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整理,具体应回顾反思以下内容:深入分析概念、定理等理论,弄清理论背景过程、适用条件以及本质功能等;深入研究例题,通过“怎么做”“怎么想”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想”等方面让学生掌握例题丰富的内涵,做到举一反三,这也是避免题海战术的有效手段。同时,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展开数学知识网络系统的反思,将基础知识进行总结与归类,将所学过的知识网络化与系统化。例如,函数部分的学习,在学习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等不同函数类型之后,让学生及时反思,将这些知识进行比较与总结,制作成表格,从而能够更清晰地掌握不同函数性质区别与联系。此外,也可向学生布置专项的反思性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展开反思性训练,如让学生写数学错题反思日记等,对错误的思维展开思考并主动纠正。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总结,从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等多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不断提升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邵翠华.浅谈高中数学的反思性学习[J].新校园,201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