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

2017-03-02 22:52宋晓亮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历史教育历史教学

宋晓亮

[摘要]国家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于2016年春面世,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等9大维度,构成了核心素养的主体维度。本文探讨了核心素养的关键理念及其与历史学科教育的联系;探讨了核心素养与现行历史课程标准的对接;探讨了核心素养与历史学科及教学的关联度。经过探究发现,现行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诸维度有很高的吻合度,历史学科教学与核心素养有先天的互动优势。历史教育或将在核心素养的贯彻中承担较多的责任,而核心素养也将对历史教育教学提出更深入的要求。中学历史教育将在保持自身鲜明特色和学科基本体系的基础上,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此外,历史学科教学还可以与其他联系密切的学科构成全方位培养核心素养的学科群。最终,通过“迭代思维”的运用,实现中学历史教育与核心素养联动的模式优化。

[关键词]核心素养意见稿;素养维度;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学;契合度;历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8-0085-04

国家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已于2016年春展露真容。从经验判断,这说明有关核心素养的主体架构已基本确定,未来的核心素养正式稿虽会根据有关反映做局部调整,但主体内容应该不会与意见稿出入过大。“意见稿”的出台也意味着,教育界关于核心素养将从它是什么的讨论逐步转向怎样在教育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过渡和实践中。具体到中学历史学科教育,要落实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首要问题须解决中学历史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对接问题。要解决好核心素养与中学历史教育相对接的问题,必须先行考察核心素养意见稿与历史课程标准以及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相关的契合点在哪。只有务实地找到合适的契合点,才能将中学历史教育与核心素养有机贯通,做到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切实落实核心素养理念。

一、核心素养理念与学科教育

要将核心素养与历史教育相贯通。在中学历史教育中贯彻核心素养,首先必须明确核心素养的教育追求。唯有以此为前提。才能搞清历史课程标准及中学历史教学与核心素养的契合点在哪。下面我选取关于核心素养所承载的相关核心理念进行概述。以便搭建探讨其与历史教育联结的通道。“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核心素养侧重学生的生存能力和人文素养……更加侧重学生品性修养、态度养成和情感发展”。

由此来看,核心素养的理念充满人文主义和价值观塑造的追求,从中学层面看,或与两个人文学科——历史和思想政治的对接最为充分。反过来看,这种对接的较高耦合度,必将使核心素养对相关学科提出比其他学科更多的要求。虽然“核心素养并不指向某一特定学科”,其定位是跨学科的共性关键品格和能力,但基于现实考虑,各个学科由于自身体系与特点,各自与核心素养的融合度不可能程度均衡。也就是说,核心素养对不同学科的作用力不太可能平均分摊。有的学科受其影响较为“间接”,所做的相关调整就小;有些学科与其贯通性较强,受之影响较大。而历史学科由于自身特点和“使命”,很可能会成为受核心素养影响最大、联动最多的中学学科之一,相关适应与调整势在必行,不可回避。

“基础教育界对核心素养概念的关注……尊重双基、功能论思想(指向问题解决)、跨学科性(综合性)、终身受益。”可以说,核心素养是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更加注重问题的解决,以及不同学科知识的迁移与整合,且尤为重视那些具有一生受用性的教育影响。就历史学科来看,其问题解决的价值莫过于以史为鉴,为更好地处理现实问题提供参考;其与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的跨学科联结性较强,可以更多地寻求彼此的核心素养共同培养点;历史学科鲜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优势,使其对受教育者来说具有厚重的终身受益价值。今年面世的“意见稿”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其中,每条大的素养维度,又被分解为不等的分支素养维度,对分支维度加以诠释进一步细化为相关要求和表征,作为未来可供考量的更实效的参考标准。如排在首位的社会责任,就被分解为诚信友善、合作担当、法制信仰、生态意识4个分支维度,每个维度又被解析为更细化的行为表现与要求。在接下来,笔者会以“意见稿”一些具体内容与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学科特点对接,进行更深入的阐述。

二、核心素养与历史课程标准的对接

“核心素养模型的发展路径必然是要与国家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实践相结合且相互促进和发展的……核心素养与课程结合的方式需要根据国家教育教学实践的特点进行。”核心素养必然会对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相关要求,以达到两者结合的目的。不过这种结合又应该不是强行“塞入”式的,而要根据我国目前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实际状况来进行调适,一个有效的方法是结合历史教育自身特点反向探求与核心素养相关维度的有机契合。这样历史课程标准不仅仅是被动地适应核心素养,反过来更加主动地促进核心素养与之关联度较高维度的发展。出于实事求是的考量,历史教育由于自身特点不可能对核心素养的所有维度实现均衡推动,所以既兼顾自身学科所具有的教育使命,又因所长突出培育某些核心素养维度的价值是较为合理的选择。将助于实现历史课程与核心素养契合的有机性。为了实现这种有机契合,下面就现行课程标准与“意见稿”在内容和要求上的交集进行探究。

由教育部制定的现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称“义务教育课程”)在“课程性质”中规定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这与“意见稿”第二大维度“国家认同”中的“国家意识”“政治认同”“文化自信”3个分支维度高度契合:与第三大维度“国际理解”及其分支维度“全球视野”也直接相关。“课程性质”还对历史学科加了“人文性”的表述,要“提高人文素养”,这与“国家核心素养”第四大维度“人文底蕴”的要求是贴近的。“义务教育课程”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有“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这与“意见稿”的第一大维度“社会责任”关系密切,并与“国家认同”维度中“政治认同”中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第三大维度中“全球视野”分维度“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认识趋同。“义务教育课程”中“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中明确了“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歷史责任感……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认识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高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识别判断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上述内容分别与“意见稿”中“国家认同”的分维度“文化自信”下的“承认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欣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政治认同”下的“重点是热爱中国共产党”:“国家意识”分维度下的“了解国情历史,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相对应,还与“国际理解”下的“尊重差异”中要求“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理解、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完全一致:“科学精神”维度及“崇尚真知”分维度相近或认识趋同。此外,与首要维度“社会责任”分维度“法制信仰”中的“明辨是非,坚持公平正义”和“生态意识”分维度要求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等”一致。最后一句话的要求与“意见稿”第八大维度“身心健康”相贴近。

“义务教育课程”“课程内容”中国近代史部分着重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革命史,最终达到让学生“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念”,这与“意见稿”“政治认同”的内容要求是根本一致的。在“中国现代史”部分除重点描述党领导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史外,还通过抗美援朝历史等输导爱国主义精神。“世界古代史”部分要求“感受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初步树立起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敬、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心态”,这有助于理解“意见稿”对“全球视野”“尊重差异”的追求。“世界近代史”阐述了近代科学技术在改变人类社会中的巨大作用,有助于实现“意见稿”中“科学精神”和“崇尚真知”的追求。教学建议中明确表示“通过图片展示,从历史视角欣赏近代名画,提高对艺术的鉴赏能力”。符合“意见稿”“感悟鉴赏”中对艺术鉴赏的要求。“世界现代史”部分明确表示要“了解当代世界已经形成一个息息相关的、多样性的整体,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能够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论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有助于理解“意见稿”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要求和贴近“学会学习”“理性思维”的素养追求。现代史部分教学建议中还有让学生学会社会调查报告撰写等内容,实践着“意见稿”“学会学习”维度。“实施建议”中十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与“意见稿”“学会学习”及“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的要求不谋而合。“义务教育课程”明确表示“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勇于提出质疑和说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这与“意见稿”第九大维度“实践创新”及分维度“批判质疑”“问题解决”的要求是一致的。

经过上述列举对比,“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已经将“意见稿”的九大主要素养纬度覆盖了八个。剩下一个核心素养主要维度是“人文底蕴”其下辖“人文积淀”“人文情怀”两个分维度。这个维度没有列举课程标准内容对应,是因为历史学科本身内容就天然蕴含着这样的价值。而且课标中对涉及人文素养提高的要求比比皆是。所以就没有专门列举。这样“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现了对“意见稿”主维度的全覆盖。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跟《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十分接近,只不过更加深入,水准更高。限于篇幅仅列举其“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内容与“意见稿”进行对比:“通过历史学习,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仅《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半页内容,就涉及“意见稿”九大维度中的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七大维度内容。而整个高中课程标准的内容也当然的对九大维度直接而正面的全覆盖。而最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也于2015年秋初露端倪,其首要理念“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并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可以说与国家的“核心素养”理念更靠近了。

通过上述内容对比,可以发现在核心素养推出之前,初高中两个学段历史课程标准就与“意见稿”的内容较为贴近,这除了寓示历史学科本身与国家核心素养的贴合度高之外,也表明历史课程标准相对于其他学科在适应“国家核心素养”领域所需要调整的力度和转变程度或许不会让历史教育者感觉太难适应,因为现行历史课程标准与国家对核心素养的要求契合度较高。

核心素养与历史课程对接将采用什么方式?从国际经验看,核心素养体系与课程及教学在实践领域的结合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核心素养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由专门的机构进行研制和开发,之后逐渐与课程和教学相融合的模式:第二类模式在国家的课程体系当中规定了要培养学生哪些核心能力和素养,并指导课程的内容与设置:第三类模式。学生的核心能力和素养没有单独的体系作出规定,但国家的课程体系当中的许多部分都体现了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和素养的宗旨。”从目前情况看,我们的核心素养是在课程体系外独立研究制定的,而后再走与课程和教学相结合的路子,符合第一类模式的路子,也是目前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施行的方式。不过2014年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研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待建立后,以之为课标修订的依据。如果各学段和学科根据核心素养进行修订后,便会形成国家课程体系规定学生需具备哪些核心能力与素养,并指导课程设定的局面。于是便跟第二种模式,也就是芬兰的核心素养与课程的结合模式相近。由此可见,我们很可能采用第一种模式奠定核心素养的基本架构,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不分学段的核心素养意见稿:而后过渡到第二种模式,让核心素养在不同学段和不同学科中更具有侧重点的彰显,以实现学科或学段课程标准自身特点与核心素养的有机融合,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科课程的价值。所以历史学科的课程设定,既要照顾“国家版核心素养”的需求,又不能放弃自己的长处和本质特征。

三、核心素養与历史学科教学的交汇

承上所述,历史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由于具有不少天然契合点,因此适应核心素养的教育环境相对不会难度太大,而历史学科教学则需要在维持自身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对适应核心素养做好实践性准备。“核心素养是作为客体侧面的教育内容与作为主体侧面的学习者关键能力的统一体而表现出来的……界定‘学科素养或‘学科能力:一是独特性,即体现学科自身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学科的固有性。如历史学科中的历史意识、历史思考与历史判断等……学科教学的根本诉求是学科的素养或能力……三是学科群,即语文、外语学科或文史哲学科……它们之间承担着相同或相似的学力诉求……可以构成各自的学科群。”可见历史学科教学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不能丧失自身的特色和基本体系。历史学科教学如果因为外在的要求而让人感觉不像历史学科了,那恐怕是难以被接受的,也很难说是合理的调整。

哪些能够算作历史学科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呢?北师大朱汉国教授认为,历史时序的能力、理解历史的能力、解释历史的能力、运用史料的能力是历史学科四种最核心能力,最近流行的观点又增加了“历史价值观”一项。历史学科向来便是我国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重要学科,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这个价值观培养将突出选择与“核心素养”相关度高的价值观取向。具体该选取哪些价值观,请参考上文所述,这里不再赘言。而其他四项基本能力,作为充满人文底蕴的基本能力,也应该能在核心素养大背景下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根据钟启泉的描述,历史学科还可以跟其他学科构成人文学科群。如果能够合理地建立学科群的有机联系,就可以发挥人文学科“抱团”形成的集群优势,各方位、多领域、全覆盖、交叉循环地培养核心素养。实现核心素养相关维度生成的完善性和习得的稳固性。

从“意见稿”反映的要求来看,国家层面核心素养对思考能力、反思理解、体悟社会关系和现实世界的能力有着比较突出的诉求,而“历史的时空观念、多元联系是理解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的基本方法”,在未来核心素养正式版面世的教育大环境中,时空观念和多元联系也必然是历史学科教学所使用的重要教学及学习方法。不过,显然任何学科都难以达到对核心素养所有维度的均衡培养。由于学科自身所具有的体系及特点,其对于某些与自身契合度高的素养维度更具有天然的培养优势。“学科的育人价值主要在于对特定核心素养的贡献。只有明晰本学科在特定核心素养形成和提升上的教育意义。揭示学科与核心素养的内在关联,才能发现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将课程内容……转向知识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意义上来,也即转向能够最大程度促进和提升核心素养的那些知识。”这说明,不但历史教学要精选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以适应核心素养的需要;而且未来历史教科书编写在内容选择上,在价值维度选取凸显上都要对核心素养的要求有所侧重。

总体而言,历史教学必然要以适应核心素养为基准进行调适。由于历史学科天然具有较多承载核心素养维度的特点,历史学科教学可能会和政治学科一起成为肩负把核心素养引向深入贯彻的重点学科的使命,故而核心素养的落实可能会对历史学科提出相对其他学科更多的要求。由于历史教学自身使用的方法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可迁移性,且能辅助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因此即便核心素养对历史教学提出较多要求,历史学科教学自身体系和特点也不应受到实质性施压而扭曲自我优点来适应新环境。

四、历史教育——调适、展望

不管怎样,核心素养必将对学科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环境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调整的尺度。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其为基准对本学科课程标准、教材编写、教学学习进行合理的适度调适。据核心素养对历史学科调整的效应与影响,我称之为“准衡器”。这个准衡器对各个学科提出了共同的核心素养需求,历史学科也包括在内。不过各个学科反过来对适应核心素养的反应肯定也有各自的特点,因为各个学科有自身的独特体系与学科背景,当以此为基础反推每个学科所含内容和培养特点对核心素养具体维度的不同培养价值。各个学科各具所长,共同对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部维度做贡献,而每个学科则需突出自身对培养核心素养某些维度的独特优势。历史学科也是這样,由于其人文学科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历史知识具有从横向来看覆盖面广、从纵向上延续时间长的优点,其对核心素养各维度的涵盖之齐全、培养之有利便有了先天优势。在配合核心素养的同时,历史学科基本的体系、培养方法、学科思维等要尽量保持自身的基本特征,不要失去历史教育的本色。另外,与历史学科关系紧密的政治、语文(乃至地理、外语)等学科,可以构成相互联系融通的学科群,互为补充完善每个单独学科在核心素养培养上的弱势环节。最终形成人文学科在核心素养生成培养中应有的中坚地位。最终,通过不断地调适,形成历史教育与核心素养相互促进的局面,历史教育有力的支持核心素养的培育,核心素养反过来优化历史教育。

不可否认,上述历史学科教育与核心素养的有机互动理念要较为理想的运转需要逐步试探和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中有一种“迭代思维”理念,它不追求一次性达到目标优质,而是在过程中不断试探修正,持续完善进而优化。在若干小循环改进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比之前的适度优化,最终经过小周期渐次改良的叠加实现大周期上质的改进,而不是期望一次性靠未经实践检验的所谓优化设计而达到完善优良。核心素养和历史学科教育的完美结合恐非朝夕之功,或许也需要通过这样的不断试探、纠偏、优化的小循环,不断累积实现各纬度小优化叠加的放大效应,达到最终的全面优化。

(编辑:赵悦)

猜你喜欢
历史教育历史教学
五四新潮下的历史教育
关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任务的几点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韩历史教育目标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