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红
摘 要: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定要渗透到各种教育之中,否则就不能完善孩子优秀的意志和品质,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所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每一位教育者、每一位家长都应该熟知且掌握的教育艺术。
关键词:成长;行为习惯;小学化;身心发展规律
我一直在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方面进行摸索、实践,从不断地研究中发现了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总结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习惯养成中存在的误区
1.习惯即性格
常常会听到老人讲:“你不要总是规矩孩子,不要打骂孩子,孩子还小,不懂事,等长大就好了。”这是个极其错误的论断,没有任何理论依据。
2.重教轻养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高考体制下的学生学习知识是唯一要务;家长期望值过高,以成人的思维代替孩子的思维,把孩子变成学习知识和训练技能的机器人,而忽略了孩子意志品质和习惯的培养。
3.包办代替
中国式家庭教育存在一些弊端,无原则的宠爱,有些家长即便了解正确的教育方法,也狠不下心来严格要求孩子,久而久之把孩子养成了没有礼貌不懂规矩,没有自理自立能力的问题学生。
4.教育忽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现在的幼儿园教育中,还有很多忽视甚至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存在,一味迎合不懂得尊重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违背了教育发展准则。
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一直秉承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条规律,各种商品都会有使用说明书,唯独养育孩子没有说明书,因其个体千差万别,教养过程也各不相同。那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呢?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1.以身作则
孩子在幼儿时期的学习方式以触摸聆听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想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要的条件是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一个正确规范的示范,一个好的模仿对象是好习惯养成的开端。有人认为以身作则是某些从事特定职业的人员需要遵循并付诸实际的,古有孟母三迁,作为家长和为人师者,你起到表率作用了吗?和大家分享一个案例:“飞过来的橡皮泥”美术课上,王××帮老师给小朋友发橡皮泥,收纳盒里的橡皮泥快速地飞到小朋友面前,齐老师看到王××皱了皱眉阻止道:“王××,你这样扔来扔去很不礼貌,而且也很危险,你要轻轻地放到小朋友面前。”王××歪着头不解地说道:“妈妈每天早上都是把衣服丢给我的呀!”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了,家长平时的行为已经深深印到孩子的记忆里,且习以为常了。幼儿缺乏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如果大人在孩子面前言行举止不合时宜,行事低俗,做出了极坏的示范,孩子在遇到相同情景时也会如法炮制,错误的示范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2.学会倾听
我们要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第一要专注倾听,请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很多妈妈都是一边忙家务一边和在客厅看电视的孩子说话,两个人都在一心二用,这个场景也真实地发生在我和女儿之间,也是她小时候最常抱怨和投诉我的“罪行”——妈妈总是心不在焉地敷衍她,谈话的结果可想而知;第二要和孩子亲密接触,亲密的肢体语言是倾听的秘诀,蹲下来、抱着他、抚摸着他的头、慈爱地看着他和他平等的对话;第三要尊重孩子,不要嘲笑他,孩子很敏感,大人要是流露出“好笑”的表情,他会认为被嘲笑了,让沟通失败。
3.培养专注力
最近有一个热门话题:不少小学新生家长已经累翻了。有家长抱怨:“儿子刚上小学一周,老师每天给我们布置一大堆任务,陪孩子写作业,准备跳绳、沙包……到底是谁在读书?”很多家长呼应“忙得手忙脚乱,时间真的不够用。”面对各科老师发来的作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老师们太麻烦了,不愿意做,也不能拒绝。大家有想过这种现象的本质吗?一个6周岁的小学生记不住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老师给家长发作业,是哪里出问题了呢?孩子到高年级出现很多问题:做事精力不集中,好动;上课经常走神,小动作多;做事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成绩提升不高;执行力差,反应慢,甚至多次让其做某事无反应等。我们要注意了,孩子在专注某一事物时请不要随意打断他,不要认为孩子有时的举动是没有意义的,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正确引导即可,不要大包大揽。
成长是每个孩子必须经历的人生旅程,孩子的成长承载着生命的所有質量,在幼儿时期,一定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于学校而言,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父母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学习的一本教材,著名的心理学家、亲子教育专家陆惠萍老师说过: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只要坚持十五天,坚持好习惯就成功了一半,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园共育,家长和老师要相互沟通、相互配合,把我们的幼苗培养得更加优秀。
参考文献:
[1]王小英,倪牟双.学习活动与幼儿成长[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生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8.
编辑 鲁翠红